完形填空是一門真正的科學,解決科學的問題就要用科學的辦法。為什麼說完形填空是真正的科學?這一工具的首次露面,要追溯到上世紀中葉,美國人發明了這種方法,起初只是用於檢驗文章的可讀性與讀者的閱讀能力。但後來發現它可以測試人們的語言能力,並且首先被用於測試母語者的語言水平,後來被推廣到外語中。完形填空之所以叫完形填空,並不是「完整的形式」,而是取自格式塔心理學派的別稱「完形學派」,即:大腦在認知事物的時候是把他們看做一個整體來對待,對於其中空缺的部分能自動地「腦補」出來。
本期,三好教師聯盟將分享從事多年高考英語模擬試題命制工作的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中英語教研員石曉紅老師對高考英語完形填空原創命題的效度探究與思考,希望對老師們備考有所幫助。
如何評定一套試題的質量?這取決於它的信度、效度、區分度和難度,每次考試之後命題人都要對這些指標進行分析。《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以下簡稱《課程標準》)關於考試命題建議部分要求確保試題的信度和效度,進一步闡述命題要遵循教育測量的基本原理,保證試題的信度和效度,以使考題設計有利於實現考查的目的,使考試結果儘可能準確地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
《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總綱)》指出:「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是合格的高中畢業生和具有同等學力的考生參加的選拔性考試。高等學校根據考生成績,按照招生章程和計劃,德智體美勞全面衡量,擇優錄取。高考應具有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由此可見信度和效度對於試題的質量至關重要。
信度是指測試結果是否穩定可靠。效度是指測試是否考查了原定需要考查的內容,考試的結果能不能用來評判預定要測試的語言能力。教師在命制原創高考模擬題時,首先要弄清楚高考對這一題型的要求,認真分析《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以下簡稱《考試大綱》)、《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的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和高考真題,總結高考試題的特點,把握語篇選取和試題設計的規律,確保試題的效度。
語言測試效度包括幾種,下面將主要探討在命制原創完形填空試題時保證其表面效度和內容效度的方法。
一、表面效度
表面效度,指試卷看上去是否能夠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從內容到形式讓受試者都覺得它是一份有效的試卷,一份的確是考查應考的能力的試題。完形填空的表面效度由語篇材料、試題挖空和選項設置組成。
按照《考試說明》的要求,完形填空試題的表面效度整體描述為,在一篇約250詞的短文中留出20個空白,要求考生從每題所給的4個選項中選出最佳選項,使補全後的短文意思通順、前後連貫、結構完整。教師在命制原創模擬完形填空時要保證其表面效度與《考試說明》中的要求一致。
(一)語篇材料效度
1. 語篇詞量
近幾年高考英語全國卷Ⅱ完形填空的語篇詞數為260~300詞,如2017年為264詞,2018年為260詞,2019年為271詞,2020年為300詞。為了保證試題語篇的效度,作者在命制原創完形填空時應把語篇長度控制在260~280詞之間,如2019年大慶市高三三次模擬考試完形填空語篇的長度分別為263、278和278詞,這樣就不會因語篇過長或過短影響試題的效度。
2. 詞彙難度
高考英語完形填空除了標註漢語的生詞外,沒有超綱詞彙,其中標註漢語的詞不能超過3個,2020年全國卷三套試卷中完形填空標註漢語的詞數分別為,卷Ⅰ 2個、卷Ⅱ 2個、卷Ⅲ 3個。完形填空是挖空試題,太多生詞會影響考生理解全文,推測所缺詞彙的意思,因此在改編語篇材料時教師需要儘量用考綱詞和課標詞替換生詞,如果刪除後不影響學生理解原文也可以刪除。
3. 句子結構
完形填空語篇的句子結構不宜太複雜,否則會影響考生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影響考點的設計,因為一般一個句子設計一個考點,最多兩個,長句太多考點難設計。因此完形填空的語句要簡潔、邏輯性強,便於考生把握文章脈絡。
(二)試題結構效度
完形填空試題是在一個語篇中挖20個空,一般首句不設空,挖空距離不小於3個詞(從句除外),最大距離不超過27個詞。2020年全國卷Ⅱ最大設空間距為23個詞,最小設空間距為5個詞。20個題的選項不重複,選項儘可能保持長度一致、結構一致、類屬一致、難度一致,不互相牽連,並且有區分度,如2019年高考英語全國卷Ⅱ第43~45題選項:
二、內容效度
內容效度是指測試內容能否反映考試目的,也就是測試是否考了《考試大綱》規定要考的內容。《考試說明》要求,完形填空主要考查考生在閱讀理解的基礎上運用詞彙和語法的能力。完形填空是一種考查考生綜合語言素質的題型,既考查詞法、句法又考查閱讀理解能力,也就是既考查必備知識也考查關鍵能力,同時也考查核心價值和學科素養。既考查基礎性、綜合性也考查應用性。為了更好地實現《考試大綱》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保證其考查的內容效度,在語篇選取和設題上作者採取如下做法。
(一)語篇效度
完形填空語篇的體裁多為記敘文或夾敘夾議文,涵蓋三大主題語境,題材多關於真善美,傳播正能量,重視考生道德品質的養成,滲透著對考生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等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如表1所示:
語篇材料的選取和改編是命制一篇完形填空試題的關鍵一步,也是保證試題內容效度的首要任務。
1. 精選語篇
作者在命制模擬題時,多從英語國家的正規和權威的雜誌或網站選擇完形填空的語篇,語言地道、內容新穎,圍繞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展開,題材與時代精神契合。所選語篇多為故事或記敘兼議論的文章,題材豐富,多為關心幫助他人、自我奮鬥、關注自然等主題的語篇。2019年大慶市三次模擬考試中作者所選語篇都來自Reader’s Digest,具體為:一模,體裁為記敘文,主題語境為人與自我,語篇主題是關於一個家境不好的醫學院學生如何幫助他人的故事;二模,體裁為夾敘夾議文,主題語境為人與社會,語篇主題是關於作者到哥斯大黎加旅遊,發現自己的信用卡和銀行卡不能用了,只有5美元現金,得到好心人幫助的故事;三模,體裁為記敘文,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語篇主題是關於孩子與父母情感的故事。
2. 改編語篇
確定語篇後,命題人要進行改編,使詞數控制在260~280之間,詞彙、句子的難易程度達到高考要求。超綱單詞、短語換成考綱詞彙或短語,長難句簡化,改編後的語篇通順、連貫、邏輯性強,保留原文的寫作風格和行文特點,語言正確、地道、得體、簡潔。如2019年大慶市三模的完形填空題,原文700多詞,經過命題人刪減、替換、改寫後變為278詞的短文,詞彙、語法符合考綱要求,行文流暢,邏輯通順。
(二)設題效度
語篇改編之後進入設題階段,也是保證試題內容效度的關鍵環節。
1. 確定考點
為了使考生儘快理解完形填空語篇的內容,掌握主旨要義,命題人在出題時首句一般不設空。所定考點應該是高中階段的高頻詞,上下文有聯繫,從語篇意義出發,以語境為基礎,考查詞語的應用性。不設置偏題怪題,所有設空處均有上下文提示。主要考點為名詞、動詞、形容詞和副詞,其次是連詞、介詞和代詞。一般動詞6~10個、名詞3~8個、形容詞3~5個、副詞2~3個,連詞和介詞一般1~2個,少數試題涉及代詞。
考點儘可能設在句子和語篇層次,不設在單詞和詞組層次,考查考生理解詞彙、文章具體信息、上下文邏輯關係和推斷的能力(如表2、表3所示)。2019年大慶市三模的完形填空題作者設計考點為:動詞9個,名詞5個,形容詞3個,副詞1個,代詞1個和介詞短語1個;4個句子層次題,16個語篇層次題。
2. 寫幹擾項
寫幹擾項也很重要,幹擾項一般與考點的詞性相同,語法意義一致,並且有區分度,不互相牽連。如上文所說選項儘可能長度一致、結構一致、類屬一致、難度一致,沒有超綱詞、沒有正確答案的反義詞,避免出現無意中暴露答案的線索。
3. 反覆打磨,確保效度
語篇確定、考點設定、幹擾項寫完之後,要進行試做,通過試做發現試題存在的問題。例如,所設考點是否恰當,幹擾項是否合理、有區分度,有沒有無線索題等。然後針對出現的問題進行修改,再對修改過的試題進行審核,發現問題再修改,反覆多次,才能確保試題效度符合《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
4. 高考英語原創模擬完形填空題例
下面這道完形填空試題是2019年大慶市三模題,語篇選自Reader’s Digest,原文700多詞,體裁為記敘文,主題語境是人與自我,語篇主題是關於孩子與父母情感的故事。為了使語篇符合完形填空試題表面效度的要求,作者刪減冗餘信息、替換生詞、簡化長難句,最後改編為278詞的短文,詞彙、語法符合考綱要求,行文流暢,邏輯通順。所設考點為:動詞9個,名詞5個,形容詞3個,副詞1個,代詞1個,介詞短語1個;最小設空間距為5個詞,最大設空間距為26個詞;4個句子層次題,16個語篇層次題。
考生在做題時要聯繫上下文語境,從語篇意義出發,兼顧詞語搭配和語法。幹擾項與正確答案詞性、語法意義一致,放入原句語法都正確,並且選項有區分度、不互相牽連、沒有正確答案的反義詞,所有選項長度一致、結構一致、類屬一致、難度一致,沒有超綱詞,考生只看選項選不出正確答案。
最後,作者設計好試題後,請其他老師試做,命題組成員審核,多次打磨成為如下試題,經過考試檢驗具有很高的效度、信度和區分度,符合《考試大綱》《課程標準》和《中國高考評價體系》的要求,與高考真題有很高的契合度。
《每日聽力縱橫》的讀者
因為微信公眾號平臺改變了推送規則,
大家的訂閱號時間線都被打亂了。
如果想要及時看到我們的文章:
1. 把每日聽力縱橫設置為「星標」;
2. 讀完文章後點一下「分享」「在看」「贊」。
謝謝支持~
看完以上內容,您有何看法呢?歡迎留言!
版權聲明:材料來源於:綜合教學考試雜誌、三好教師聯盟,【每日聽力縱橫】尊重原創,版權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第一時間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