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類保險產品的「網際網路+」 加的究竟是什麼?

2020-12-20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2月11日消息(記者柴華)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隨著農曆春節假期的結束,人們在陸陸續續返回工作崗位的同時,新一年的事業、健康、家庭生活都要翻開新的一頁了,健康類的保障也是如此。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健康類的保險產品如雨後春筍一樣在網際網路新生態的大潮中落地生根。公眾健康意識日趨強烈的當下,擁有靠譜的健康經濟保障早已不僅僅是一門生意這麼簡單。自2018年以來,保險業內流行起保險「網際網路+」4.0時代的說法,標誌著保險與網際網路的融合開始走向「始於用戶需求培養、長期嵌入、深度融合」的階段。而健康類的保險產品成為了當下在網際網路上融合最為成功、發展也最為迅速的領域之一。

不過,融合之路並不平坦。伴隨著這種融合,什麼樣的定位更合適?什麼樣的風險計算更精準?什麼樣的產品和服務更對路?……當網際網路不再僅僅是流量導入、交易渠道等等的時候,健康類保險產品的「網際網路+」,加的究竟是什麼呢?央廣記者柴華就此分別對話了來自傳統險企的人保健康電商運營中心負責人王彤和騰訊旗下保險平臺微保的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家明,來看他們眼中的保險「網際網路+」。

健康類保險的「網際網路+」,加出什麼優勢?

2013年被稱為「網際網路保險元年」,至今已走過6年時間,這期間,網際網路保險快速迭代,保險科技不僅僅對傳統的銷售渠道進行了改造,大數據、移動、AI等等新技術的融入使得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嚴格地區分傳統保險與網際網路保險的分界線。在微保董事長兼執行長劉家明眼中,網際網路首先把保險市場的餅做大了:「從我們的數據也看到這樣一點,我們現在有八成的用戶都是80後、90後,我們也跟傳統保險公司了解過,其實這一群人剛剛就是保險需求最高,但是可能傳統來說沒有這麼容易能接觸到的一群用戶,但是他們都活躍在微信。我們也看到微保過去一年的數據,有七成在我們這邊成交的用戶其實之前是沒有使用過微信支付去買保險的,所以大家也看到其實我們真的是做了一個增量的市場,把更多的人帶進來。教育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像『We Fit』這樣一個計劃,可能我還沒有到覺得需要買保險這個窗口,但我覺得這個是健康的計劃,如果我走路可以有一堆權益,我可能也會加入。加入不是第一天就會去考慮使用保險的折扣,但可能覺得半年後、一年後我成家了或者發現身邊的朋友真的會生病,我也應該買一份保障,所以其實也是一個長期讓用戶接觸跟保險相關的一些場景的機會。」

而在人保健康電商運營中心負責人王彤看來,如果真要做個區分,今天的「網際網路+」帶來的廣闊新客群,自然對應著新的產品、新的服務、甚至新的保險理念。王彤說:「到了現在這個階段,大家更講究搭建保險的生態圈,更具體是網際網路保險的生態圈,通過大數據、機器學習或其他的科技手段,更好地洞察客戶的需求,定製出來的產品更加適合客戶的需要。就拿『好醫保』系列產品的例子來講,如果在線下要獲得幾百萬保額的醫療保險保障,不可能是現在這個價格。第二個差異是體驗不同,依賴網際網路的技術,在價格很便宜的情況下,又有很簡單便捷的投保流程,這種體驗對於年輕人很有吸引力。第三個差異就在體現在服務方面。專業的保險公司可以整合資源,為客戶提供價格更實惠、品質更有保證的多元化服務,保險消費者就可以得到很多優質的增值服務。」

健康類保險的「網際網路+」,帶來哪些挑戰?

硬幣總是有兩面的,保險的「網際網路+」帶來多少機會,往往就會伴隨著同樣多的挑戰和問題待解。王彤深有感觸,他認為線下轉線上背後,理念、管理架構,包括人員的技能、IT系統等各方面都需要轉型。「我舉個最典型的例子,比如原來保險公司特別是壽險公司都有大量的營銷員,隊伍多的都有幾十萬的。營銷員拿了佣金之後,實際上他要給客戶提供大量的服務,比如保險概念、責任條款的詳細解釋等。但是一旦變成網際網路保險,我們保險公司就直接面對消費者,客戶但凡有什麼不滿,在現在的自媒體時代,這種不滿很容易寫成微博、公眾號或者一篇文章去傳播,其實都會帶來大量的負面輿論。這個方面的壓力非常大,不允許保險公司慢慢地改,可能需要用一年時間幹三、五年的活。」王彤告訴記者。

同時,新客群、新渠道、新產品本身,也帶來新的挑戰。王彤表示:「針對產品方面,我覺得對傳統險企來講,可能主要的影響有兩個方面,第一是定價。原來的產品大家是有生命表、疾病譜等等這些傳統的數據,精算師是根據這些數據來精算定價的。現在出了網際網路產品,給產品部門去定價等提出的挑戰遠遠比傳統的產品定價要大得多。另一個影響是,網際網路產品對保險公司的產品迭代速度要求很高,比如我們某一款產品2017年的10月份上市,短短一年多時間已經迭代了十幾次,這對於原來傳統企業新產品研發的速度、報備的速度、反應的機制、配套的IT技術等等方面,都是巨大的挑戰。」

對網際網路基因深深植入的微保來說,理念、流程、管理等等的適應可能就不那麼難,但「網際網路+保險」,仍然需要在探索中前行。劉家明認為:「從網際網路端說,重點是怎麼使用本身的技術去優化產品,不單只是做一個簡單的渠道。我們從數據看到,生活健康、經常走路的人,其實他的賠付率比大盤要低5-10個點。這就是網際網路公司怎麼去輸出自己本身技術的能力。從用戶的角度,有了網際網路保險的平臺,他們當然是多了選擇,但是有的時候多了選擇,反而讓大家覺得更難去決定應該買什麼東西,所以我覺得這也是一個責任,我們知道更多的選擇不如更好的選擇。」

健康類保險的「網際網路+」,下一個風口在哪裡?

對於記者的提問「消費者現在和兩三年內,在網際網路上買哪類保險最划算」,王彤說,低保費、高保額的醫療險是首選:「我覺得在未來2-3年的時間,這種類似於高保額的醫療險產品、重疾產品或者是防癌類產品,還有很大的空間會保持一個很高的增長速度。未來我覺得可能有幾個方向,比如針對性的單病種保險產品可能會很有吸引力。如果從再長遠一點看,中國這麼多老齡人口,護理保險也是一個很大的空間。」

劉家明同意這個觀點,但他也提出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可能有一些以前低佣金的一些產品,傳統的渠道是不太願意去銷售的,如定期的壽險。在國內,(傳統公司)不太願意賣,因為佣金太低,我覺得對於用戶來說這是一款非常有用的產品,其實在網際網路上面就可以重新再出現,因為這個成本比較低。」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的定義是什麼?哪些機構能賣網際網路保險?
    《辦法》規定,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哪些機構能賣網際網路保險?銀行能賣麼?
  • 銀保監會:推動網際網路保險持續健康發展
    《辦法》實施後,將直接利好保險公司、中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對不具備資質的機構負面影響最大;或將改變保險機構間的合作模式,開發產品力度將會加大,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環境更加多元和健康。
  • 網際網路保險產品設計:CPA考試險
    考生專業專業階段和綜合階段中會計審計類考生收費最高,非財經類考生收費最低。當客戶投保該保險產品時,我們將要求客戶如實填寫個人專業信息,並與教育部相關部門合作獲取學生學歷及專業數據。Part 6 營銷策略根據前文所述的方案設計,我們可以按照合作方將營銷渠道劃分為如下四大類:教育機構、學習平臺、網際網路電商平臺和其他,具體介紹如下表所示。1.
  • 1.4萬字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對保險中介機構有什麼影響?
    12月14日,銀保監會正式公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對發展迅速的網際網路保險進行規範,引導新型業態健康合規成長。 保觀察注意到,《辦法》全文13578個字,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強化持牌經營,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和售後服務,並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規定了「特別業務規定」。 本文主要從《辦法》對保險中介機構的影響談起,僅為一家之言。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辦法》強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那麼哪些機構能夠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呢?《辦法》將其歸納為兩大類:包括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對於保險機構而言,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 網際網路保險七年之癢借健康險突圍
    回顧2015年前後,國內除了眾安保險、安心、易安接連拿到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百度、京東、樂視等巨頭也紛紛通過聯手保險公司、資本方,全面布局網際網路保險,泰康人壽、銀之傑、奧馬電器、銀江股份等各類機構都加入了網際網路大潮。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三大條件」定義網際網路保險本質  都說要走網際網路化道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那到底什麼才算真正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辦法》指出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海外頂級醫療健康保險公司網際網路醫療布局|網際網路|醫療|布局|...
    目前,我國正處於醫療改革的加速階段,網際網路醫療也借政策紅利飛速發展著,在這樣的黃金時期,商業保險巨頭怎能無動於衷?和所有初創公司一樣,海內外頂級醫療健康保險公司都先後入場,紛紛在各細分板塊落子布棋,希望在跑馬圈地的混戰時代,能儘快衝到賽點,結束戰鬥。國內以中國平安為首,入局網際網路醫療的步伐最快。
  • 23℃的服務是什麼?解鎖網際網路保險進階新姿勢
    23℃是什麼?它在科學上被認為是人體體感最舒適的溫度,這與泰康在線的服務願景,即帶給用戶舒適的保險服務體驗不謀而合。一哥覺得,保險服務的本質是可信的服務,目前,單從產品本身打開增量市場已經很難行得通。大健康生態體系被認為是泰康在線的顯著標籤,而藉助大健康生態衍生出的服務,正是其「增值服務」的核心內容。例如,在速度上,享受泰康在線「直賠」服務的用戶在籤約醫院就醫,出院時可享受「免申請、零等待」的理賠服務,由保險公司與醫院直接結算。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施行……
    重要議題問與答 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特徵包括: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如何定義自營網絡平臺?
  • ...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生效 一文讀懂七大...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辦法》將其歸納為兩大類:包括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
  • 銀保監會: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答記者問,具體如下: 一、《辦法》修訂的背景是什麼,修訂所遵循的原則是什麼,主要包括哪些內容?四、銀行能否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哪些要求? 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馬雲砸了幾百億的新零售 跟網際網路保險有什麼聯繫?
    比如馬雲的新零售概念就和網際網路保險之間「曖昧不清」。  某種程度上來說,網際網路保險與「新零售」是不謀而合的。網際網路保險應該緊跟網際網路企業的步伐,新趨勢是從向消費者銷售商品轉向服務消費者,未來的網際網路保險都是基於產品與服務有機的結合,是對網際網路保險產業圈的重塑。在泰康在線2周年之際,筆者結合泰康在線一系列的動作,對網際網路保險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 網際網路保險產品設計:多胞寶寶保
    網際網路思想大數據——在計算費率方面,運用大數據方法得出多胞胎概率;在營銷推廣方面,與美柚、大姨媽等APP合作,運用大數據向女性用戶推送廣告,並尤其關注處於「備孕」階段的女性用戶。零距離——通過本公司APP及官網即可詳細了解本保險產品及賠付流程,一切盡在目前。
  • 網際網路保險和傳統線下保險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網際網路保險發展迅猛,很多高性價比的產品都由一些不太知名的保險公司推出,而習慣了線下買保險的我們,出於本能又總是對線上保險半信半疑,那麼網際網路保險到底靠不靠譜,和傳統線下保險又有哪些區別呢?同樣買50萬重疾險,發生輕症理賠,線上保險能賠20-25萬,線下保險只能賠10-15萬,這一下就相差十幾萬對保險公司來說,在產品保障方面多讓利一些,事後的理賠支出其實並沒有那麼顯著,因為發炳率並不取決於在哪買,而經營成本高的大保險公司必然節約每一個能減少支出的環節,所以沒有動力去提升產品的保障。
  • 理財-究竟什麼是嬰兒保險嬰兒保險有哪些險種?
    所謂嬰兒保險就是以小孩子為投保對象的保險,也稱兒童保險。那麼,嬰兒保險有哪些險種?嬰兒保險主要分為教育型的嬰兒保險和保障型的嬰兒保險,具體就是兒童意外保險、兒童醫療保險、兒童教育保險等。至於具體嬰兒保險有哪些險種,就看接下來的具體介紹。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再徵意見,允許網際網路公司申請代理資質;國內...
    二是細分了持牌主體類型,增加了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的規定。三是對於網際網路保險產品的銷售區域、銷售種類等進行了原則性的規定,未來還將出臺相關的規範性文件進行具體說明。從類型來看,銀行類機構累計獲批150.40億美元,證券類機構(公募基金及券商資管)累計獲批499.60億美元,保險類機構累計獲批339.53億美元,信託類機構累計獲批83.90億美元。
  • 網際網路母嬰社區類產品商業化探究
    本文重點關注母嬰社區、工具及健康服務類產品,主要關注對象包括:寶寶樹、親寶寶、年糕媽媽、媽媽網、寶寶知道等頭部產品。母嬰產業是一個具備廣闊發展空間的綜合產業群,在移動網際網路、消費升級、新零售等綜合因素影響下,該產業發展駛入快車道。
  • 銀保監會:非保險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針對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情況,《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辦法》規定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商業行為:一是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代收保費。
  • 安邦保險心系兒童健康成長提供全套保險服務
    [導讀]兒童是社會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兒童的健康安全防護需要全社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