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萬字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對保險中介機構有什麼影響?

2020-12-18 騰訊網

12月14日,銀保監會正式公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對發展迅速的網際網路保險進行規範,引導新型業態健康合規成長。

保觀察注意到,《辦法》全文13578個字,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強化持牌經營,規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和售後服務,並對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規定了「特別業務規定」。

本文主要從《辦法》對保險中介機構的影響談起,僅為一家之言。

1

有多少家中介機構是適用對象?

看完全文,保觀察感覺《辦法》非常注重定義和適用範圍的界定。

以保險中介機構為例,主要對象是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三類機構,而保險代理人又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有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1776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3.2萬家。但具備網銷資質的保險中介機構數量並不多,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25日,具備有網際網路保險銷售資質的保險中介機構共有482家,其中經紀298家,代理和銷售184家。

這或許意味著,482家保險中介機構是最契合《辦法》規定的,對它們也是利好的。

同時,《辦法》還提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應是全國性機構,經營區域不限於總公司營業執照登記註冊地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並符合相關規定。

在層層條件約束之下,真正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數量應該不太多。

不過,從監管層角度來看,選擇實力強的保險中介機構,既能方便自身監管,不至於產生太多亂象,也能更好保護消費者利益。

2

更注重技術實力強的保險中介機構

《辦法》在保險中介機構專章中,用了9條1179字來說明保險中介機構的「能」與「不能」。

在「能」的方面,主要是「保險中介機構應從消費者實際保險需求出發,立足角色獨立、貼切市場的優勢,積極運用新技術,提升保險銷售和服務能力,幫助消費者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和保險服務。」

「保險中介機構可積極運用網際網路、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提高風險識別和業務運營能力,完善管理制度,與保險公司的運營服務相互補充,共同服務消費者。」

「保險機構可發揮自身優勢,建立完善相關保險領域資料庫,創新數據應用,積極開展風險管理、健康管理、案件調查、防災減損等服務。」

「保險中介機構之間可依託網際網路等技術手段加強協同合作,促進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降低運營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

在保觀察,這幾條充分顯示了監管部門鼓勵保險中介機構要注重保險科技開發和應用,並加強機構之間的技術合作,形成其自身獨特的技術優勢。

相對傳統保險,在網際網路保險領域,「產銷分離」趨勢更加明顯。這也說明,監管部門會更加重視具有技術優勢的保險中介機構,也期望它們能做強做大,更好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

在「不能」的方面,也有幾條,「保險中介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險種不得突破承保公司的險種範圍和經營區域,業務範圍不得超出合作或委託協議約定的範圍。」

「保險中介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在使用簡稱時應清晰標識所屬行業細分類別,不得使用『XX保險』或『XX保險平臺』等容易混淆行業類別的字樣或宣傳用語。為保險機構提供技術支持、客戶服務的合作機構參照執行。」

不得突破險種範圍和經營區域,這條較為容易理解。但不得使用XX字樣這個規定確屬有點意外,總感覺有些「拍腦袋」決策,這或許是洋洋灑灑萬餘字《辦法》中的不足。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先看重點: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誰能經營? 1. 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網際網路保險的定義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什麼是持牌機構,新規給出的定義是:  保險公司(含相互保險組織和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和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中介機構包括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保險經紀人、保險公估人。  保險代理人(不含個人保險代理人)包括保險專業代理機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因監管新規「靴子」落地迎來變局。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意味著,歷經多輪徵求意見稿修訂後,已經施行五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將退出歷史舞臺,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式度過監管的真空。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2020-12-21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 「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水平。
  • 被投保人信息上鎖 保險中介機構將迎新規
    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被投保人信息將上鎖,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建設迎新規。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銀保監會就保險中介信息化監管規定向業內徵求意見。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記者 | 鄒璐徽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正式施行 機構稱準備就緒
    《辦法》實施後,將直接利好於保險公司、中介、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以及依法獲得保險代理業務許可的網際網路企業。對不具備資質的機構負面影響最大。或將改變保險機構間的合作模式,開發產品力度將會加大,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環境更加多元和健康。  經過一年多的準備,大部分保險機構已經在平臺建設、營銷管理、理賠售後等方面做好了準備。
  • ...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生效 一文讀懂七大...
    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需要的注意的是,保險中介機構需要全國性牌照方可獲批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的定義是什麼?哪些機構能賣網際網路保險?
    明確「網際網路保險」定義《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辦法》規定,同時滿足以下三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哪些機構能賣網際網路保險?銀行能賣麼?
  • 從慧擇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 保險行業深度...
    摘要  ◐圍欄養魚,慧擇商業模式與其他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有所區別。網際網路保險中介行業快速發展,多方參與其中:1)以微保和螞蟻保險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2)以水滴和輕鬆為代表的眾籌、互助、保險集團;3)以慧擇為代表的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網際網路銷售的本質邏輯都是流量變現,但各方商業模式有所區別。
  • 機構「瘦身」也能上癮!這家新三板掛牌保險中介公司怎麼了?
    機構「瘦身」背後是同昌保險上半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雙下滑。有業內人士表示,在車險綜合改革啟幕背景下,車險費用空間被大幅擠壓,讓利消費者的同時,附加費用的減少使得保險中介生存空間受到擠壓。在改革中求生成為保險中介公司亟待解決的問題。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經濟日報記者 於 泳 李晨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
  • 胡潤發布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平臺Top10:微保榜首 螞蟻保險第二
    來源:金融界網站胡潤研究院今日發布《2020中國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Top10》,列出了中國10強網際網路保險中介服務平臺,按照近兩年網際網路平臺在保險中介領域的市場實力和創新能力進行綜合排名。「保險中介渠道是銷售保險產品的重要渠道,保險中介渠道保費收入在總保費收入的佔比連續多年超過80%,『產銷分離』是保險業的大勢所趨。目前中國有超過700家全國性的保險專業中介機構,其中近七成已獲得網銷資質。」
  • 從慧擇看專業網際網路保險中介如何創造增量價值?
    銀保監會數據顯示,2018年,保險中介渠道(保險公司專屬代理人+保險專業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實現保費收入3.37萬億元,佔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4%,且近5年保險中介渠道保費佔比始終在80%以上。第三方平臺在網際網路保險銷售中佔據主導地位,主要包括保險專業中介的線上自營平臺、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等。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時隔一年,網際網路保險的最大靴子終於落地。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終於正式露面。  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  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出爐:持牌機構「五不得」 「頭部」再現新商機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在保險行業的不斷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