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2020-12-20 東方財富網

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因監管新規「靴子」落地迎來變局。

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意味著,歷經多輪徵求意見稿修訂後,已經施行五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將退出歷史舞臺,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式度過監管的真空。

上述《辦法》理順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並強調堅持「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原則。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新規還要求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劍指「朋友圈」營銷亂象。

受訪業內人士認為,監管新規的落地將會影響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格局,有利於保險機構降低對第三方渠道的依賴,增強對客戶資源管控能力,減少不菲的渠道費用。並且,隨著保險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能力的增強,未來有望進一步放開網際網路保險的險種範圍。

險企有望提高話語權

本次監管新規焦點之一是強化持牌機構的主體責任,明確非持牌機構禁止行為,嚴格定義自營網絡平臺。這也被業內人士認為會影響未來網際網路保險行業格局。

方正證券發布的研報預測,新規出臺後,大量非持牌企業預計將受到衝擊,利好大型持牌的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網際網路渠道集中度較高,頭部網際網路流量平臺已獲得保險經紀和代理牌照。《辦法》實施後,將清退無牌照的第三方平臺,網際網路流量平臺的集中度或將有所提升。

花旗發布研報中稱,《辦法》會有助減輕中型的非上市保險公司的激烈競爭並控制銷售違規行為,並預測大型經營者的整體競爭格局在明年變得更加良性。

方正證券方面直言,當前我國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的話語權較大,傳統險企對客戶資源、渠道成本控制能力較弱。保險公司對於第三方渠道的依賴,尤其是中小保險公司,導致第三方平臺的話語權較高,保險公司對客戶資源管控能力弱、渠道費用居高不下。

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也顯示,2019年,61家公司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展網際網路業務經營,51家公司通過公司自營平臺展開經營,50家公司採用自營平臺和第三方平臺「雙管齊下」的模式。

2019年,保險公司通過第三方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1619.8億元,通過自營平臺累計實現規模保費僅有237.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辦法》要求客戶投保頁面必須屬於持牌機構自營網絡平臺,這將利好險企對客戶資源的控制,有助於防止第三方中介截留保費、平衡市場力量、控制渠道費用。

《辦法》規定了保險機構及其自營網絡平臺應具備的條件,包括網站備案、信息系統、安全防護、等級保護、營銷模式、管理體系、制度建設、監管評價等。滿足上述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在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研究員朱俊生看來,《辦法》將經營主體從專業中介拓展至兼業代理,這意味著銀(郵)兼業代理機構通過自身網際網路平臺銷售保險產品將納入網際網路保險範圍。「這將有助於多元化主體參與網際網路保險市場,進一步健全市場體系,主體間通過業務合作、技術賦能以及股權投資,形成長期合作關係,將進一步激發保險行業的發展活力。」

規範「朋友圈」營銷亂象

近些年,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一直以來,對於「朋友圈」營銷,監管觸角難以到達,存在法律法規空白,本次《辦法》出臺將有效狙擊「朋友圈」宣傳亂象。

首先,《辦法》要求保險機構建立網際網路保險營銷一系列管理制度,承擔合規主體責任。進而對保險機構從業人員營銷宣傳和營銷宣傳內容作出針對性規定,比如從業人員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內容須由所屬保險機構統一製作,要在顯著位置標明所屬機構及個人姓名執業編號等信息。同時明確提出,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慎重向消費者發送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信息。

《辦法》對非保險機構的行為邊界作了明確規定,規定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商業行為:一是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代收保費。

本次《辦法》還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網際網路保險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經營方式和服務形態。

眾安保險戰略規劃專家祝峰認為,《辦法》釐清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明確制度適用和銜接政策。《辦法》抓住「投保」這一關鍵環節,明確提出三個條件,劃定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適用範圍。同時,統籌考慮各種渠道交錯、線上線下融合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情形規定了政策銜接適用方法,操作性強,能有效避免監管套利。

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也表示,在防範風險基礎上鼓勵創新,秉承審慎包容原則。具體而言,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支持網際網路保險在更高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

朱俊生認為,監管機構試圖努力在防範風險和促進創新兩方面尋求平衡,既防範風險,又支持創新,建立適應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的規則體系。一方面要求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加強網際網路市場主體的資質管理,強化持牌機構的責任,另一方面又發揮第三方網絡平臺的資源優勢,賦予其參與保險產業鏈的空間,促進網際網路保險和保險科技新業態的發展。

由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往往突破了地域限制,消費者居住地和保險機構所在地不同,加之近些年網際網路保險投訴率攀升。因此,《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投訴或舉報,應由投訴人或舉報人經常居住地的銀保監局負責。

朱俊生還建議,未來,隨著保險市場主體自我約束能力的增強,要根據保險產品的複雜程度以及市場主體的經營能力,進一步放開網際網路保險的險種,如疾病保險、醫療保險、以及普通型、萬能型和投資連接型養老年金保險等,並最終由市場主體自主決定銷售險種。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經濟日報記者 於 泳 李晨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觀察網際網路保險的江湖,行進十載:  我們看到了中國資本市場的風起雲湧,與中國保險市場的跌宕起伏,三天一個億的熱鬧、求關愛的走俏、退貨運費險的名噪、各色奇葩險種的出現、百萬醫療的橫空出世、網銷健康險的火熱、長期壽險的聚焦,O2O的爭鳴落寞與重啟......
  • 網際網路如何分流駕照培訓這個千億級市場?
    國家拱手讓出了這個千億級的市場。本次改革,不僅為消費者帶來福音,更是為創業者們帶來屢屢春風。市場分析:千億級市場,等你來下圖是 2003-2014年 中國汽車保有量,年均增長速度超過 20%。這一水平低於世界千人汽車保有量平均 160 輛的水平相應的,也可進一步印證汽車市場的廣闊。而在可預見的將來,隨著汽車保有量持續增長,駕培市場有望持續以超過汽車保有量增速的速度持續增長。市場分散,首家上市公司一乘駕校(一乘股份)出現駕培行業並沒有明顯的龍頭企業,由於地域性,市場高度分散。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先看重點: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誰能經營? 1. 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網際網路保險的定義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被投保人信息上鎖 保險中介機構將迎新規
    財聯社(北京,記者 王宏)訊,被投保人信息將上鎖,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建設迎新規。財聯社記者從業內獲悉,近日銀保監會就保險中介信息化監管規定向業內徵求意見。
  • 泛華金控汪春林:保險中介未來五年將現千億級獨角獸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基於國家重視、監管表現以及消費升級、資本驅動,未來五年,保險中介將出現千億級獨角獸企業,中國也將成為最大的保險中介市場。」在8月18日的慧保思享會上,泛華金控董事長兼CEO汪春林表示,保險中介行業的發展前景可期。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貸款新規實施 360金融等頭部平臺迎歷史機遇
    對於此次《辦法》的落地,360金融CEO吳海生表示,《辦法》基本沿用之前徵求意見稿,與之前我們的政策預判及合規布局都高度吻合,其正式發布重大利好行業發展,必將促進市場資源進一步向頭部金融科技公司聚攏。「《辦法》內容非常清晰地透露出了上層監管對網際網路貸款行業和助貸行業的監管態度及監管原則,即監管層從大面上對網際網路貸款行業和助貸行業是持寬容、支持的態度的。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生效 一文讀懂七大...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生效,一文讀懂七大重點   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記者 | 鄒璐徽在經歷行業與社會公眾兩輪徵求意見之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於12月14日正式出爐,並自2021年2月1日起生效。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2020-12-21 17: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時隔一年,網際網路保險的最大靴子終於落地。  12月14日,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終於正式露面。  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  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
  • 網際網路下一站「千億級的實體零售」
    網際網路的下一站「千億級實體零售」,「新零售」目前來看很多傳統電商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日常需求了,隨著技術的提升,創新能力的改變,人們的消費模式也隨之改變如傳統零售的高鑫零售(大潤發)、沃爾瑪、永輝超市、歐尚、等都是傳統零售,那麼這次逆襲帶來的優勢在於結合網際網路企業打造「新零售」模式,自建倉儲、自建物流等供應鏈一體化。從阿里巴巴入股高鑫零售,再到騰訊入股永輝超市以及萬達商業。種種投資全都是全面向零售行業發起進攻。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 「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水平。
  • 朋友圈不能隨意發保險廣告!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
    「20多年來,我國網際網路保險規模也經歷了快速發展的過程:從1997年新華保險第一單網絡保險單,到2019年全年實現網際網路保險保費收入近2700億元。」不過,網際網路保險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保險業務本身是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市場,網際網路人與人之間的不見面環境進一步加劇了這一狀況。」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正式施行 機構稱準備就緒
    經過前兩輪徵求意見,12月14日,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正式發布實施。《辦法》共5章83條,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貸款新規落地,極融等金融科技企業再迎利好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貸款新規,為以極融為代表的金融科技企業進一步加速與銀行業機構合作提供了助推劑。金融與科技融合而來的金融科技極大地改變了金融業態,並正重塑著現有的金融體系。金融科技在為金融機構帶來高效工作和巨大收益的同時,也造成金融業對技術的高度依賴,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疊加風險。近年來,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快速發展,各類商業銀行均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