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

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經濟日報記者 於 泳 李晨陽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新規的出臺對於行業有裡程碑式意義,將對保險行業數位化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以及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等情況作出明確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

明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定義

《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辦法》規定,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眾安保險戰略規劃專家祝峰表示,《辦法》抓住「投保」這一關鍵環節,明確提出3個條件,劃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邊界。同時,針對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情形規定了政策銜接適用方法。針對不同情形提出適用標準,操作性強,可有效減少監管套利。

平臺不能隨意搭售保險

《辦法》還針對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強化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持牌經營,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應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二是應有較強的合規管理能力、場景和流量優勢、信息技術實力等;三是應實現業務獨立運營,與主營業務實現業務隔離和風險隔離;四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五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售後服務快速反應機制。

這意味著,未來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意搭售保險,需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

慧擇保險經紀奇點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瀟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法》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此外,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作出了明確規範,包括信息披露、營銷宣傳管理、交易必須在自營平臺上完成、交易過程可回溯,不得默認勾選、不得限制取消自動扣費等,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針對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情況,《辦法》規定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商業行為:一是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代收保費。

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除了要滿足《辦法》對保險機構的一般要求,還要滿足針對銀行的專門要求:一是應通過電子銀行業務平臺銷售;二是應符合銀保監會關於電子銀行業務經營區域的監管規定;三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

值得注意的是,為有效貫徹持牌經營原則,《辦法》對自營網絡平臺作了嚴格、明確的定義:自營網絡平臺是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只有保險機構總公司設立的網絡平臺才是自營網絡平臺,保險機構分支機構以及與保險機構具有股權、人員等關聯關係的非保險機構設立的網絡平臺,不屬於自營網絡平臺,不得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對於當前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參與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方面,《辦法》強化了持牌機構管理責任,提出了有關要求:一是保險機構應為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保險機構應開展營銷宣傳信息審核、監測、檢查,並承擔合規主體責任;三是保險機構應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執業登記和管理,標識其從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資質;四是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慎重向消費者發送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信息。另外,《辦法》要求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活動應符合廣告法、金融營銷宣傳以及銀保監會相關規定。

推動保險業數位化轉型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楊帆表示,《辦法》的出臺對於行業有裡程碑式意義,將對保險行業數位化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辦法》在規範經營、防範風險、劃清紅線的基礎上,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支持網際網路保險在更高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特別是鼓勵開發符合網際網路經濟特點、服務多元化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讓保險與場景、技術合理融合;鼓勵拓展數據信息來源,運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提高保險業務風險識別和處置的準確性。

祝峰認為,網際網路保險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經營方式和服務形態。《辦法》強化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主體責任,確定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規範標準,劃清了業務邊界和監管紅線。《辦法》的出臺,為我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按照銀保監會的安排部署,《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按照監管要求,保險機構應在《辦法》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制度建設、營銷宣傳、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等問題整改,6個月內完成業務和經營等其他問題整改,12個月內完成自營網絡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認證。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
    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新規: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 「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有利於哪些主體?12月14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根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和發展規律,釐清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本質,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要求,強化持牌經營原則,壓實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水平。
  • 朋友圈賣保險合規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來襲,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據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修訂版的《辦法》強化了持牌經營原則,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對合作機構進行了更為明確的限制或禁止;細分了持牌主體的類型,特別是增加了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的要求。「以後判斷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否合規,第一要看是否屬於持牌機構;第二再判斷經營行為是否合規。」銀保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總結稱。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施行,強化機構持牌、人員持證要求
    網際網路保險成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配套監管措施也在不斷完善。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等原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起施行,強化機構持牌、人員持證要求
    新華社北京12月14日電(中國證券報記者薛瑾)網際網路保險成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配套監管措施也在不斷完善。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等原則,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千億級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因監管新規「靴子」落地迎來變局。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這也意味著,歷經多輪徵求意見稿修訂後,已經施行五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將退出歷史舞臺,網際網路保險市場正式度過監管的真空。
  • 深度解讀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我們看到了中介聯盟、MGA的未來
    第一條,必須是保險持牌機構  這符合一直以來的保險中介「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監管基調。  都是對機構持牌鐵律的延續。  第二條,網際網路保險的唯一載體必須是保險機構的自營網絡平臺  這也是對上述機構持牌的延續。什麼是自營網絡平臺:  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正式落地: 慎重主動向消費者推產品!持牌經營是硬...
    新規除了給出持牌經營的硬指標外,還指出保險機構、保險從業人員要慎重向消費者推網際網路保險產品。  這是一份關乎近3000億元網際網路保險市場的規範性文件,也是橫跨人身險、產險、保險中介、網際網路企業等多個領域的綱領,將於2021年2月1日正式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的快速發展,為傳統保險行業帶來一股清流。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今天,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保險圈兒的大家,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的網際網路新規也算落地了。 自2015年開始施行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超期運行6年後,終於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 穆迪: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針對日前銀保監會發布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穆迪表示,新規對網際網路保險以及可以開展此類業務的公司類型進行了更明確的定義,還明確了對保險公司通過網際網路銷售保險及服務平臺的相關要求,並加強了信息披露指引和消費者保護,新規將提高行業效率和透明度。
  • 不能在朋友圈、直播平臺等隨意賣保險
    新規正式出爐,以後這種令人眼花繚亂分不清真假的保險營銷現象將會大大減少,「機構持牌,人員持證」,消費者權益將會得到更多保護。新規將於明年2月1日起正式執行。   必須「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兩度徵求意見,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終於落地!
  • 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便賣保險了!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保險機構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不適用本《辦法》。
  • ...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生效 一文讀懂七大...
    保險業務需要遵循持牌經營、人員持證原則。   界面新聞採訪多位保險業內資深人士,整理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七大重點:   重點一: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究竟為何?   重點二:哪些機構能夠開展業務?   《辦法》強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那麼哪些機構能夠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呢?
  • 螞蟻騰訊能賣保險嗎?朋友圈可以賣保險嗎?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
    銀保監會發布實施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需要遵循持牌經營、人員持證原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辦法》還對於代理保險業務的網際網路第三方平臺、以及朋友圈賣保險的個體保險代理人作出了一系列規定,前者將不可隨意搭售保險產品,後者也將持證上崗。
  •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當下,一些傳統保險機構從業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直播平臺等渠道發布各類保險營銷信息。部分營銷內容甚至以某產品即將「停售」、漲價等為噱頭,對人們形成銷售誤導,引起保險糾紛。 12月14日,銀保監會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在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將有新規範。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銀保監會:非保險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保險機構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不適用本《辦法》。  銀行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哪些要求?  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將有新規範:機構持牌人員持證才可線上售賣 朋友...
    12月14日,銀保監會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在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將有新規範。   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銀保監會:非保險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_新聞頻道_央視...
    保險機構只要滿足《辦法》規定的條件,即可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不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不適用本《辦法》。  銀行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有哪些要求?  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