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意師大,翰墨傳薪
——陝師大書法文化履跡
霍松林書《師大賦》碑亭
「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書法以文化底蘊為後盾,亦反哺文化,以心靈思想為指向,滋養心靈。學在師大,書在師大,作為師大別具一格的文化傳統,書法融進每位師大學子成長、成才、成人的過程,也形成了以書載道、以書育人的獨特氣象。
往昔何來
飲水當思源,桃李自成蹊
滋蘭樹慧,澤被群芳。師大建校75年來,先後孕育出衛俊秀、霍松林、黃永年、郭子直、斯維至、曹伯庸、劉念先等著名書法家,留存下燦如繁星的書法藝術佳品。他們不僅學養豐贍、學術卓越,在書法上更是頗有建樹。這些師大書法史上的先行者,樹立了師大書法的風標。
衛俊秀先生,一生境遇坎坷,其書法遠師漢晉,近法傅山,融匯碑帖,注重將天地精神、家國命運與個人際遇抒發於自己的書寫當中,形成他屈梗盤結、澀辣高古、綿裡藏針的書法風格。
衛俊秀書
霍松林先生是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文藝理論家、詩人、書法家。其書法精妙多樣,自成一格。2013年,將自己創作手書的百餘件書法精品及大批散見於全國各地先生題寫書法藝術作品碑刻拓本捐贈給學校,設立「霍松林藝術館」。
黃永年先生是我國古籍版本學界的一代大師,又是唐史研究學者。博學之餘,遊藝翰墨。其篆書或金文,或小篆,筆法精謹,書卷氣濃鬱;其行書遠仰二王行書,近察明清學人墨跡,形成了其溫文儒雅,精謹舒逸的個人風格。
郭子直先生一生陶醉于吉金文字和古籍碑版,所作金文書法用筆古拙,精氣內斂,富有青銅鑄刻之韻;其行書遠取章草,近師晉唐,筆法及結體奇拙有趣,遠離凡塵。
斯維至先生是我國先秦史學界著名的史學家,遠涉鐘鼎,上師晉唐,對宋人蘇東坡及米芾的字用功尤深,從而形成他風流儒雅、瀟灑自如、含法度於自然當中的行書風格,在當代書壇亦堪稱卓越之大家。
曹伯庸先生首先是陝西的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和鑑定家,其書法發軔於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在熟練掌握《九成宮》的基礎上金蟬脫殼,形成了他獨具特色的楷書風格。在二十世紀後半葉的陝西書壇具有廣泛的影響力。
曹伯庸書
劉念先先生雖然是歷史文化學院英國史教授,但在國學上也有很深的學養。其書法遠涉秦漢,用功於晉唐,行書用筆勁健,結構平中見奇,具有強烈的個人面貌,生前為我校書畫研究會會長,在學校書法文化建設上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75年,老一輩書者的身影漸漸遠去,但他們蕙穎清正的書香仍滋養著今日師大,氣象更新,墨韻迭茂。
從師大出發,一生與書為伴。多年來,師大校友中也湧現出鍾明善、茹桂、張紅春、孫稼阜、白銳、李小明、王元軍、楊曉輝、金鑫、何慧斌、溫中良、孫曉濤等書法名流,如散落的明珠,串聯起完整的師大書法「地圖」。
黃永年書
何清谷、李甫運、張學忠、張政飈、馬歌東、李繼凱、劉星、徐步、張巖、江錦世、微末等如今活躍在書壇的師大書家,以筆為道,傳承師大書法的悠悠脈絡;以身為範,引導下一代師大書法新人的萌芽。
2017年11月,我校教育博物館在長安校區正式落成,原圖書館字畫收藏室變成了書畫藝術分館。經歷代師生收集、校友捐贈,現有宋至民國的書畫藏品500餘件,28000餘通石刻拓片,包括唐釋懷素草書《千字文碑》《開成石經》等精品,總數達千幅以上的「千唐志齋藏石」拓片等,展示了我校深厚的書法文化積澱。
「許多許多的歷史,才可以培養一點點傳統,許多許多的傳統,才可以培養一點點文化。」師大的精神內涵,文化底蘊,決非一朝一夕形成。數十載積蓄,數代人堅守,一縱一橫,一字一句,寫下師大的「書法史」,形成了現今師大的鬱郁文風,泱泱書意。
今日何存
人書皆繁茂,潤物細無聲
學在師大,深厚的人文沉澱培植了師大人的氣質品格,他們或專注探索,自得其樂,亦伯牙子期,結伴同行。從進入師大第一站的軍訓投稿,到剛剛落幕的愛國主題三筆字大賽,總能湧現出不少書法佳作。閃star們不僅胸中藏錦繡,還能筆下走龍蛇。這其中有人是自幼蒙教,有人是書壇新妍,但不論資歷,毋論專業,他們都對書法懷著無比真摯的感情。2018級文學院李繼斌同學獲得了今年三筆字大賽一等獎,他說:「我從小就喜歡漢字。寫寫畫畫,觀摹書法,都讓我舒適且平靜,慢慢地,這也就成了一種生活習慣。」
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成立於1985年的硯友書畫社三十載遊筆不輟,將一代代愛書、好書的師大人凝聚起來,形成一股師大書脈,生生不息。硯友書畫社始終秉承著「為書不為生,修心不修利,養性不養名」的宗旨,先後得到我校數位書法名家和優秀教師的指導,至今已連續五次被評為學校「十佳社團」,在師大開拓了一片書法天地。「書法文化不是浮於表面的事物,需要人耐下性子與之長久共處,讓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指導老師楊國慶如是說。
每到周末,同學們為趕研友課堂會起個大早,一期一會,他們在執筆揮毫中忘卻疲憊,做半日忙中偷閒的「翰墨小神仙」。書畫展、碑林行、送春聯、練筆交流會、古籍函套書寫等,硯友社師生總能以書為媒,度過詩意四季。除日常教習外,書畫社還同圖書館、國學社、國際漢學院等聯合開展各項活動,播撒書法的種子,也將書法深沉、質樸、廣博的精神內核付諸實踐。社長王佳新說:「我們視書畫為愛好,更是借其來傳達對優秀傳統文化的敬意。」新故相推,社員們換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那份熱愛和堅守始終不改。硯友書畫社作為師大書法傳承的重要力量,初心不改,墨香正濃。
行於師大校園,不止有古樸建築,百卉綠植,橘貓萌寵,只要留心觀察,入眼皆是墨痕雅韻。雁塔雅地,學在崇鋈樓,憩有磊樂苑,遊於曲江流飲,名蘊逸趣,均是由曹伯庸提寫。而滿藏珍饈的「墨香齋」則來自黃永年書法。若再細心些,便能在嘉木蔥鬱中尋到一座屬於師大的書法樂園——暢志園,由書法大師啟功題寫園名,校內眾多書法家在這裡刻碑勒石,被譽為「長安第九景,師大的碑林」。長安新址,自北門而入,一方盎然綠蔭上立著師大的學風石,由衛俊秀書「抱道不曲,擁書自雄」八個大字,成為激勵一代代師大人的孜孜箴言。移步向校園深處走去,圖書館南側六角亭內為由霍松林書《師大賦》碑,巍然而立,風雨難侵。這許多建築,它們承載著師大的歷史情懷、精神品格,陪伴著師大一路走過,證歲月滄桑,待來日方長。
張政飈書
步入教學樓,軒窗明,案幾淨,教室的四面牆壁懸以校內師生的各類書法佳作,篆書欹正相生,隸書厚重典雅,真書嚴整飄揚,草書靈動流暢,作者大多非名家大師,而是身邊的良師益友,故讓人多了一番親近與自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海到無邊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字與意、樂與學、智與美,相隨左右,潤物無聲。
明朝何去
水流而愈深,火傳而不息
傳承文化,向來不是紙上談兵,而更多要在身體力行中完成接續,師大從歷史中接來書法的火種,點燃現在,更要照亮未來。
在師大,每位大一新生在下半學年都要接受人文科技藝術專題教育公開課,書法是其中當之無愧的第一課。書法專題公開課授課團隊由黨懷興副校長、書法研究院院長李繼凱教授和常務副院長江錦世副教授等多位書法造詣深厚的教師組成,線下開設系列講座、報告會,線上依託「智慧樹」教育平臺,通過混合教學模式展開,以打破專業壁壘,拓寬知識視野,豐富人文素養,培育創新意識。
書法實訓室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練習
學校還將書法課納入面向全體本科生的通識選修課程。新聞與傳播學院餘志海老師自2015年開設「中國書法藝術」通識教育選修課,於2018年新開設「碑刻拓片鑑賞與臨摹」課程,一向是公認「實在太難搶!」「秒沒!」的熱門課程。每到周四晚上,文津樓1526教室就坐得滿滿當當,燈光下俱是認真臨寫的身影。書法,正在最大程度上與全體師大人形成共振。文學院楊國慶老師在本學院專業課中講授書法課程,學院也建立了書法實訓室。學生在感受書法的形式之美、韻律之美、神採之美和意蘊之美的同時,其性情、態度、審美趣味也潛移默化得到滋養。
語言文字是國家歷史文化的依託。在如今新媒體的衝擊下,「漢字危機」日益加重。作為師範院校,陝師大紮根西部,是培養基層教育師資隊伍的中堅力量,而中小學又值書寫的奠基階段,所以師大的「準教師」們,不僅要能做出漂亮的PPT,更要寫出規範的板書。我校在未來教師訓練營中加入了專業的三筆字訓練,在教師技能大賽中,板書測試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不論文理術科,「書法」都是全體師範生的必修課,理論實踐並重,以教授書法發展史和書寫方法為主,考核也以卷考知識和每日書法作業結合。副校長黨懷興說:「師大的目標在培養合格的教師,更在培養高素質的教育人才。書法是追求,更是從一點一滴,一撇一捺中踐行『行為世範』的責任。」
劉星書
山川添秀詩書潤,教染銀河筆硯香。2017年,我校美術學院創建了書法學專業,開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打開了專業化系統化培養書法人才的大門,開闢了通識教育模塊、學科基礎模塊、專業課程模塊、專業技能模塊、實踐教學模塊五大課程模塊,涵蓋中國書法史、書論選讀、書法創作論、書法美學等理論課程和各種書體臨摹等實踐課程。對於熱愛書法的莘莘學子來說,有了專業系統的書法學習,更是書山有徑,杏園有路。2018級書法專業本科生王晗同學說:「師大坐落古都西安,人文氣氛濃鬱,來這裡讓我內心很靜,對於學習書法再好不過了。」書法學專業的設立不僅完成了衛俊秀、劉念先等先生在世時的宏願,還有其更加深刻的意義。對此,劉星教授說:「書法不只是寫字,它還關乎民族認同感、民族向心力。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書法的文化價值、政治價值。陝西師範大學作為當代大學的一份子,書法專業作為新的學科增長點應當毫無疑問地在文化建設中發揮一份作用。」
多年薪火相傳的歷史淵源,培植了師大書化育人的傳統。師大人和筆硯作友,同紙墨相戀,與古書為徒,修習書法既是一場陶然忘憂的旅行,也是一場錘鍊品格的漫長修行。追往昔,蕩胸生層雲;思未來,揚帆但信風。希望在師大的深厚沃土和盈盈翰墨中,槐李常青鬱,每秋收碩果。
(本文原載於《陝西師大報》)
「師大夜讀」
我們希望依託這個欄目能夠讓師大人通過文字激勵前行,通過思考啟迪人生。歡迎師生、校友及網友們分享那些感動過自己、激勵過自己、影響過自己的文章,深度閱讀,思考人生,做一個向陽而生的閃Star。
「投稿方式」
投稿郵箱:
要求:提供圖文、作者簡介以及聯繫方式。
大家都在看
快來為書香師大點亮100個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