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有哪些常見症狀?1分鐘自測,糖尿病穩定血糖,有助於預防

2020-12-23 荊山浮屠話健康

許多糖友在剛患有糖尿病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對疾病的陌生而感到害怕,甚至出現抑鬱情緒,而持續的抑鬱情緒就有可能導致抑鬱症。那麼,究竟抑鬱症的症狀有哪些?糖尿病患者是不是都會得到抑鬱症呢?就這個問題,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下糖尿病與抑鬱症的關係吧!

什麼是抑鬱症?有抑鬱的情緒就是抑鬱症嗎?都有哪些症狀?

根據最新的資料顯示,我國抑鬱障礙終身患病率達6.8%,大約有九千五百萬患者,抑鬱症更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是全世界需要重視的三大疾病之一。那麼抑鬱症是如何發生的?如何判斷呢?

抑鬱症為什麼會發生?

其實抑鬱情緒是人的一種正常的情緒表現,一般來說是因為腦內神經的分泌物質失調造成,所以導致抑鬱原因有很多,比如有些人是完美主義者,如果做事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結果,那麼就會有自責,感覺到較大的壓力,時間長了就容易出現抑鬱;或者疾病發作讓患者感到不安;或者害怕生活的改變;也許是在生活中遭遇了危機,家人去世、離婚、失業找不到工作,甚至懷孕生子等等都可能導致抑鬱。

很多心理專家把抑鬱比做很多車要過橋,當只有一輛車的時候很順利,但如果車輛特別多的情況下,發生了交通堵塞,那麼車就過不去了,這時候就產生抑鬱。所以可以說抑鬱就是人的情緒、精神壓力沒有得到排解而出現的,這種情況影響到了日常生活,就導致了抑鬱症。

抑鬱症有哪些症狀?自我檢測能夠做到儘早發現

抑鬱症的常見症狀有以下5種表現:

1、患者非常容易心情低落,容易被負面情緒感染,情緒多變,經常會出現暴怒異常,也可能是非常絕望。

2、做任何事都提不起興趣,呆呆一坐就是一天,活動力也大幅下降。

3、胃口不好、食欲不振,但也可能是暴飲暴食。

4、出現睡眠質量下降的情況,比如失眠,睡不飽等,每天感覺非常累,隨時可能都想睡覺。

5、覺得人生沒有意義,有負罪感以及自殺傾向。

除了觀察是否有以上的症狀外,也可以一分鐘利用抑鬱症自我評估量表來算算看自己目前的狀況:

以上總分計算,按照選第一項為1分,第二項為2,如此類推計算,10-14分為輕度抑鬱,15-19分為中度抑鬱,20-27分為重度。輕度抑鬱者建議到戶外曬曬太陽、運動,釋放自己的壓力;中度或重度抑鬱者,建議找專業的醫生諮詢。

糖尿病與抑鬱症為什麼有相關性?

醫學研究表明,糖尿病和抑鬱症之間有著明顯的相關性,兩者可能會互相影響,一方面抑鬱症可能會造成糖尿病,另一方面糖尿病也會提高患抑鬱症的機率。根據研究數據顯示,抑鬱症患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是普通人的2倍以上。因為抑鬱症的出現會讓患者飲食不規律,活動力下降,同時體內的激素分泌變化,導致胰島素抵抗發生,最終形成糖尿病。

而對於糖尿病患者,因為剛患病,擔心害怕自己會有嚴重的併發症,在無形中給自己增加了壓力,陷入抑鬱情緒中,導致抑鬱症發病機率提升,此外,由於併發症、睡眠質量不佳的影響,也會增加抑鬱症的發病機率,據了解有四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會受到抑鬱症的影響。

糖尿病控制好血糖,有助於預防抑鬱症

抑鬱情緒和抑鬱症是不同的,抑鬱症已經是一種疾病了,它是抑鬱情緒長期發展而成的,所以要想避免抑鬱症就應該做好預防工作,防病勝於治病是醫療中非常重要的觀念,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預防抑鬱症就要從糖尿病的主因入手。對於剛發現糖尿病的患者,應該儘快告知其糖尿病的知識,有任何疑問都可以諮詢醫生、糖友,不要去網絡上翻看哪些傳言,這樣認識了糖尿病,才能減少對其的恐懼感,才能避免抑鬱情緒,緩解壓力。此外,要控制好血糖,血糖穩定,對於糖尿病發展就沒有壓力,也不用過分擔心會導致併發症的情況,而且要控制好血糖,就需要調整自己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這樣都能夠改善自己的情緒。

同時,也要注意尋求家人的支持,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事都是自己扛,自己孤軍奮戰,面對疾病進展的時候難免處於焦慮狀態,而且壓力、情緒無法排解,長期持續也會導致抑鬱發生。如果其他家庭成員能在合適的時間的給予糖尿病患者關心和傾聽,甚至陪伴其一起面對疾病,能讓糖尿病患者避免過分的情緒,也會排解壓力,更願意做出改變、調整,讓自己的血糖控制更穩定,從而減少不安感,抑鬱症也就不會因此出現了。所以,家庭成員的支持是控制糖尿病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

抑鬱症該如何改善?傾聽很重要!

糖尿病患者如果發現自己有了輕微的抑鬱症傾向該怎麼辦呢?首先應該應該增加自己的活動力,比如多出去走走路,去外面曬曬太陽,也可以去健身房跟大家一起力量訓練,總之要通過運動來釋放自己的壓力。其次,要均衡飲食,血糖不穩定的情況下更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避免升糖指數高的食物,同時也可以適量攝取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因為色氨酸可能幫助人們的大腦緩解壓力,放鬆神經,這類食物多在乳製品、豆製品、堅果等食物中,都有助於改善抑鬱症狀。此外,如果抑鬱的情況已經比較嚴重,開始影響到了平時的生活,那麼就應該儘快去醫院請教醫生,幫助自己改善抑鬱症的狀況。

對於患者家人來說,傾聽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其已經有較明顯的抑鬱傾向,談話時避免打斷,要多傾聽,建議不要隨意發表議論,因為此時患者身心比較敏感,他需要更多的支持和鼓勵,希望是得到家人更多的協助。而此時,患者家人也最好能給予主動的支持,陪伴其度過人生的各種挑戰,幫助其戰勝抑鬱惡魔。

相關焦點

  • 什麼是2型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冬天該怎樣合理穩定血糖?
    早期症狀有哪些?,別以為這只是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其實這些病症也是因人而異的,很多人在發現以上的症狀時,糖尿病基本上已經比較嚴重了,不過有些人並沒有太過明顯的症狀,反而出現了後面這幾個症狀,這幾個症狀出現時,往往也是血糖升高的表現。
  • 糖尿病自測小方法 自測糖尿病有這七種方法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有許多人都會得糖尿病,糖尿病主要是因為人體排出多餘血糖的功能變弱或喪失,所以血糖只能通過尿液排出去,那麼請問糖尿病自測小方法有哪些呢?糖尿病的早期症狀又有哪些呢?糖尿病飲食注意事項有什麼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
  • 糖尿病患者自測血糖,要小心慎入這四大誤區!
    糖尿病是生活中常見的慢性病之一,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糖尿病。 圖片來源:pixabay 目前暫無方法根治糖尿病,以致糖尿病需要長期的自我管理,所以自測就成了幫助糖尿病患者了解自己情況的必需手段,但「糖友」們不小心就會步入自測誤區
  • 糖尿病容易出現低血糖的原因?會有哪些症狀?醫生告訴您如何預防
    #百裡挑一#對於糖尿病糖友來說,了解比較多的就是血糖過高時該如何維持穩定而良好的血糖值,尤其是老糖友,面對高血糖都能夠做到臨危不亂,但如果遇到低血糖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這個可能就有點棘手了!02低血糖會有哪些症狀一般如果患者出現了低血糖的情況,首先會出現自主神經反應的症狀,比如,身體發抖、顫動、出冷汗、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如果情況持續嚴重,那麼就會出現中樞神經系統的症狀,也就是表明中樞神經系統開始缺乏葡萄糖了,症狀例如眩暈、視物模糊等等。
  • 一分鐘自測,你離糖尿病有多遠?
    那麼,你知道自己的發病風險有多大嗎?可以自測一下。 如何預知自己的發病風險 1、年齡(歲) 每周運動150分鐘 每周必須達到150分鐘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包括跑步、自行車、遊泳、廣場舞等),每周運動3-7天,每次至少30分鐘。 想要達到更好的運動效果,還可以每周增加兩次阻力運動,即啞鈴、彈力帶、伏地挺身、靠牆蹲馬步等。 所以,上下班路上讓自己多走走吧,動就比不動強!
  • 糖尿病併發症主要有5類!哪些食物有助於控糖?想吃甜的怎麼辦?
    都有哪些併發症?哪些糖尿病可以預防,該怎麼做呢?既然我們說了糖尿病的危害了,對於糖尿病的預防就顯得非常重要了,那麼如何預防呢?其實有一個重要的點那就要要從青少年開始做好預防。預防糖尿病從青少年開始做為啥要從青少年開始就預防糖尿病呢?其實是有原因的,一方面近年來青少年患糖尿病(這裡說的主要是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多在14歲以前就會發現)人數在逐漸增多;另一方面根據統計數據目前青少年肥胖的比率也在提升,而肥胖人群發展為糖尿病的機率是普通人的兩倍以上。
  • 糖尿病早期的「5大症狀」,這「4個」方法可以有效預防血糖
    發病機制除了遺傳和病毒感染有關外,還和自身免疫有關,1型糖尿病患者身體內常存在破壞胰島的自身抗體,包括例如胰島細胞抗體(ICA)、胰島素自身抗體(IAA)和穀氨酸脫羧酶65(GAD65)抗體等該型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少年,體型偏瘦,起病急常伴有三多一少症狀,有酮症酸中毒傾向。患者常需注射胰島素來維持血糖正常。
  • 有糖尿病的人,若有2個「表現」,或說明身體有所好轉,不妨自測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而且現在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多,很多人都是由於生活當中飲食不注意造成的,最後引起糖尿病的症狀。糖尿病本身並沒有什麼,但是糖尿病帶來的併發症卻非常可怕,因為糖尿病會損害腎臟的健康,甚至會影響腎臟功能,最後出現腎衰竭的情況。
  •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表現?醫生教你如何有效預防,不妨學習下
    需要注意的是,妊娠前就已經臨床明確診斷的糖尿病並不包括在內。由於糖尿病孕婦圍生兒的死亡率較高,在臨床實際工作中妊娠期孕婦高血糖管理關乎母嬰結局,所以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第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有哪些症狀?絕大多數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並沒有明顯的身體不適症狀。
  • 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狀 怎樣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那麼大家對於糖尿病有多少的了解呢?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怎樣預防糖尿病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女性糖尿病的早期症狀1、婦科感染性疾病首先會容易造成婦科疾病的感染問題,女性的抵抗力會慢慢的下降,很容易滋生一些細菌的問題,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 測血糖,用第一滴血還是第二滴血?自測血糖的9大疑問一文解答
    自測血糖,第一滴血能不能用? 為何醫院測得血糖比自測的要高? 哪些因素可能會影響結果準確性? 空腹、餐前、凌晨等不同時間點的血糖,意義是?
  • 糖尿病早期有哪些症狀 該如何治療
    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那麼糖尿病早起有哪些症狀呢?該如何治療?2型糖尿病患者隨著一段時間內血糖水平的升高,這些症狀往往出現較慢。  7、視物模糊  在糖尿病的早期階段,因為葡萄糖在眼睛積聚,暫時改變其形狀,導致眼睛不能聚焦。在血糖穩定下來後約六至八周,視物模糊症狀就會消失,眼睛也會自動調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狀多不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
  •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症狀?怎麼來診斷與預防呢?趕緊來看看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婦女很容易患的一類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對於孕婦和胎兒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它可能導致早產、孕婦血壓升高、患先兆子癇等疾病。因此,預防妊娠期糖尿病就顯得很重要了。那麼,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症狀?怎麼來診斷與預防呢?如果正打算懷孕的女性,一定要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
  • 如何預防男性糖尿病 5種方法有效預防糖尿病
    糖尿病是我們常見的疾病,有的人還被糖尿病所困擾著,那你知道在平時如何預防男性糖尿病嘛?男性糖尿病早期症狀有哪些呢,患有糖尿病的話面對我們的身體會有哪些危害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如何預防男性糖尿病1、如何預防男性糖尿病之減輕體重各國糖尿病防治指南均明確了肥胖、超重和糖尿病的關係,不僅是糖尿病,各種代謝異常都與其相關,並且超重越多患病風險越大。因此,只要能減輕體重,就能獲益。
  • 可能患上糖尿病的十大徵兆糖尿病早期常見六大症狀
    糖尿病已成為當今社會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卻又難以被發覺,那麼糖尿病的具體徵兆都有哪些呢?對此,日本Record Japan網站9月24日進行了匯總。  1.明明吃很多,體重卻在下降  體重在不知不覺中下降,這其實是一種危險信號,如果沒有刻意去減肥,每個月的體重卻減少4至5公斤的話,這就說明身體肯定存在問題。對此,國外某糖尿病研究所專家表示:「如果飲食正常體重卻在下降,很可能是患上了糖尿病。」
  • 糖尿病不能吃水果?這3种放心吃,或許還能穩定血糖
    慢性疾病的種類比較多,而糖尿病就是常見的一種,在糖尿病出現之後患者比較明顯的特徵就是血糖升高,而血糖不受控制的時候許多不良症狀會找上門來。因此需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維持血糖穩定,同時還要講究飲食的正確,才能防止血糖過高帶來明顯的身體傷害。
  • 血糖高「腳」先知?若雙腳沒有4種症狀,恭喜,血糖或還比較穩定
    導語:糖尿病可以說是綜合代謝類的疾病,一旦查出糖尿病糖友將一生與高血糖做鬥爭,很多人都知道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併發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糖尿病併發症高達100多種。臨床數據顯示糖尿病發病後的十年左右,將近有30%~40%的人群,至少發生一種併發症,並且併發症一旦產生是很難以逆轉的,所以說我們就一定要去穩定血糖。
  • 糖尿病患者易得抑鬱症?原因不難理解,日常做好3點,有助於緩解
    1、心理壓力過大糖尿病是一種需要終身治療的疾病,它需要終身的服用降糖藥物,或者終身的注射胰島素,如果稍有不當還會導致血糖波動,會引起較為嚴重的併發症。這樣就會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心理壓力,患者會感覺焦慮恐慌,甚至對未來沒有信心。
  • 糖尿病能吃柚子嗎 這些症狀表示患有糖尿病
    糖尿病可以說是現在最常見的病種之一,大多數的糖尿患者可能是肥胖或者是中老年人。那麼請問糖尿病能吃柚子嗎?糖尿病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如何預防糖尿病呢?感興趣的朋友請看下文吧。在血糖穩定下來後約六至八周,視物模糊症狀就會消失,眼睛也會自動調整。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早期的此症狀多不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8、傷口癒合慢。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導致身體自愈能力減弱。9、腳發麻。血糖濃度升高後,可能出現輕度神經損傷,引起雙腳麻木。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2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還有一半人處於糖耐量受損的狀態,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同樣在國外,比如美國也面臨比較嚴峻的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糖尿病,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