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2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還有一半人處於糖耐量受損的狀態,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同樣在國外,比如美國也面臨比較嚴峻的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糖尿病,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狀態。
糖尿病前期狀態目前來看,由於症狀並不明顯,往往不會讓患者察覺,只有在體檢檢查血糖的時候才會發現,甚至很多人只是單純的檢查空腹血糖也不一定能發現問題。但實際上糖尿病前期對於患者來說,非常重要,如果此段時間內將血糖控制到標準範圍內,還是有機會避免患2型糖尿病的,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是可以逆轉的,那麼,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聊聊什麼是糖尿病前期,如何做來逆轉病情呢?
什麼是糖尿病前期?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值,但卻還未達到診斷2型糖尿病的標準,在這個階段,患者是能夠通過改變飲食、運動、甚至通過藥物輔助來改善血糖的,也可以說這是控制糖尿病的最後的防線。
在糖尿病前期階段,患者患糖尿病以及併發症的機率會比較高,所以也有人會出現相關併發症的症狀,不過大多數糖尿病前期患者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症狀。
糖尿病前期狀態,其實有兩種,一種是空腹血糖偏高以及葡萄糖耐受性異常兩種。空腹血糖高指的是空腹八小時測定的血糖值,如果超出標準值,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雖然並未超過診斷標準,但已經比正常值偏高了,這就是空腹血糖受損,這種情況一般和胰島素抵抗相關。一般體檢的時候發現空腹血糖值高,那麼就可能會進行下一步的診斷,那就是糖耐量測試,通過口服葡萄糖,測定半小時、1小時、2小時和3小時的血糖值,如果測定的數值高於7.8mmol/L,但小於11.1mmol/L,那麼就可以認為屬於糖尿病前期了。
在美國,還有將糖化血紅蛋白作為糖尿病前期的診斷標準的,那就是糖化血紅蛋白介於5.7~6.4%之間。
什麼原因導致的糖尿病前期?
目前醫學界對於糖尿病前期的原因還沒有確定,但主要有遺傳、肥胖、生活不規律、缺少運動有關。那麼為什麼就會導致糖尿病前期呢?
一般來說,正常人的胰腺功能正常,分泌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這樣可以將血液中的葡萄糖供給給細胞,為其提供能源,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這樣也能把進食後的血糖降低。如果血糖下降了,人體也會減少胰島素的分泌來調節。不過在某些原因下,人體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血糖會出現堆積,因此出現高血糖,後面就導致胰腺要分泌更多胰島素來調節;還有可能就是胰腺功能已經受損,分泌的胰島素的量不夠,血糖也會升高。但在這個階段,胰腺功能能夠代償,所以血糖還能保持在一個較為平穩的狀態,但如果忽視治療,那麼就可能會進一步進展位糖尿病了。根據有關醫療機構的統計,如果對於糖尿病前期置之不理的話,兩年內有一半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會進展為糖尿病。
哪些人是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由於糖尿病前期沒有明顯症狀,容易被人忽略,有些人甚至患病多年才知道自己原來是糖尿病前期,等到發展為糖尿病卻後悔不已。所以,我們如果了解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有哪些,讓這些人注意或者定期進行血糖監測的話,那麼也能夠早發現早治療。
六類人群屬於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
1、肥胖、超重
2、45歲以上的人群
3、有家族史,其中父母或者兄弟姐妹患有2型糖尿病的情況
4、久坐不運動,每周運動次數少於三次
5、患妊娠糖尿病,或者生產的時候孩子體重超過8斤的
6、患有多囊卵巢綜合症的女性
糖尿病前期可能有哪些症狀?
其實糖尿病前期的症狀跟糖尿病非常相似,但要比其症狀更輕微:
1、口渴,每天飲水量多,但原因不明
2、尿頻,可能還有尿路感染的情況
3、容易餓,明明吃了東西,過一會又餓了
4、身體經常感覺疲倦,不過這種疲倦容易恢復
5、有可能有視力模糊的情況,這是有併發症的徵兆
如果發現自己有以前的情況,尤其是有兩個以上的情況,就要去進行血糖檢查,或者在家用家用的血糖儀進行多次測定,如果有異常還是應該去醫院進行診斷排除問題。
治療糖尿病前期,預防第二型糖尿病
如果診斷出自己處於糖尿病前期,首先不要驚恐,其實目前的狀態並不嚴重,這時候只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保持規律的運動,如果自己體重高的話應該減重,這些做好了就能夠逆轉高血糖的狀態,預防2型糖尿病發生,或許這是患者逆轉的最後機會。那麼究竟應該怎麼做呢?我們來逐個談一下。
健康飲食
血糖控制首重飲食!飲食和血糖的升降密切相關,糖尿病前期也是如此,很多時候就是飲食過量導致胰腺功能超負荷運轉,所以穩定血糖就要找到控糖飲食的小技巧,所以,在健康情況惡化前,應該學習如何通過飲食控制血糖、讓血糖維持穩定。
1、碳水化合物攝取適量
了解食物對血糖影響的話,估計都知道碳水化合物是導致血糖上升的主因,所以要控制,就要攝入適量,那麼多少適量呢?一般來講對於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每餐碳水攝入量女性應該45-60克左右,男性多一點在60-75克左右,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來說這個目標可以提升,應該控制在225-250克以內,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調整,比如中午普遍血糖較低,那麼中午的時候可以多吃點,早餐和晚餐少一點。
選擇碳水化合物也有講究,應該避免精製的白米、白面,而是選擇全穀物食品,或者選擇低升糖指數的食物。因為精製的主食纖維含量少,升糖快,血糖不易控制。比如家中早餐常吃的麵包,每次吃一兩片,看上去不多,但其實糖分含量並不少,而且製作的時候往往添加了白砂糖、果糖等,這類食物都可能引起血糖的急速升高,哪怕是全麥類的麵包,商家為了口感還是會添加一些糖分的。
此外,應該戒掉含糖飲料,比如可樂、奶茶、加糖的咖啡等等,這些雖然好喝,但往往是其中糖分含量高的緣故,喝多了會增加胰島素抵抗,還可能導致肥胖,這些都會增加糖尿病前期進展的可能性。比如一罐300ml的可樂,其中含糖量就能超過40克左右。如果特別想喝飲料,可以考慮無糖的咖啡、茶等,無糖的可樂也可以考慮,不過因為添加劑多還是適量為好。
2、富含蛋白質的早餐不能少
對於糖尿病前期的患者來說,早餐很重要,那麼早餐吃什麼?富含蛋白質的早餐對於平衡血糖很有益,研究顯示,高蛋白質的早餐更能控制人體的血糖值,同等狀態下的人,如果早餐富含蛋白質,那麼他的最高血糖都小於碳水化合物多的人。比如早餐雞蛋牛奶的搭配就是很不錯的。
另外,有時候糖尿病前期患者也需要進食一些零食調節血糖,但零食不能選擇哪種富含碳水化合物和糖分的零食,而是選擇高蛋白類及好油脂的零食,比如喝杯奶、吃點堅果等等。
3、增加水溶性纖維攝取
纖維能夠延緩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吸收,而纖維中水溶性纖維更有利於血糖的控制,一般來說纖維含量豐富的主要是蔬菜,其次水果也比較多,不過進食水果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能用果汁代替水果,因為水果打成果汁就把纖維都破壞掉了,起不到延緩血糖的效果,反而會因為其糖分釋放出來,導致血糖急速升高。
每日纖維建議攝取量,女性約25克,男性約38克。
4、豆類消化慢幫助穩定血糖
美國糖尿病學會認為,因為豆類食物的消化速度慢,所以血糖不會過快升高。根據 2012年在加拿大的研究,發現每天至少吃一份豆類(主要是扁豆或鷹嘴豆),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在三個月內,血糖值都能維持較低水平。而且,豆類也富含葉酸和維生素B族,也能改善跟血糖高有關的糖尿病併發症,並且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
5、注意飲食的次序
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就不說三遍了,但真的很重要,進食順序應該是首先進食蔬菜類食物,然後是蛋白質、肉類食物,最後選擇碳水化合物或者主食,有人做過相關的試驗,即使普通人如果進食先從主食開始,那麼他的血糖甚至可能達到血糖標準的臨界值。
規律運動
規律運動不僅有助於控糖,還能控制血壓,並且幫助保持體重,控制膽固醇。美國糖尿病協會指出,可以通過兩點運動原則降低患2型糖尿病6成的機率,其一是減輕7%左右的體重,其二就是每周五天,每天3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比如快走,慢跑等。
定期體檢
既然我們知道糖尿病前期不易發現,那麼定期體檢就尤為重要了,尤其是高風險人群,如果是普通人建議年滿40歲以上的中年人每兩年進行一次體檢,檢查血糖問題;如果超過了65歲,那麼每一年或半年檢查一次血糖。如果是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話,建議每半年到一年檢查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