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前期狀態可能有兩種,標準多少?哪些人是高危群體?

2021-01-13 木蘭醫生說

糖尿病前期狀態可能有兩種,標準多少?哪些人是高危群體?

導語:在我國,糖尿病患者的人群非常多,據統計總人數已經超過了1.2億。雖然說糖尿病並不是什麼要命的疾病,但是一旦患病之後無法根治,需要長期藥物維持,也是非常折磨人的一件事。主要是因為有一些人在患病初期的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患上糖尿病了,飲食上也沒有及時進行控制,就會使得病情發展的比較快。

很多人之所以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是在每年一次的體檢中發現了血糖升高,這才引起關注,通過一系列的檢查最後確診為糖尿病。

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患病初期是非常關鍵的一個階段,如果在這個階段內能夠及時控制住血糖,就能有效抑制病情發展,甚至還能消除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由哪些表現

初期患糖尿病的患者,他們的血糖水平只是比正常值要高一些,但是還沒有達到可以確診的水平,所以在這個時候如果能夠及早發現並及時調整飲食,適當服用藥物來穩定血糖是可以恢復到健康狀態的。

糖尿病患者前期的狀態主要分為兩種,第一種是空腹狀態下血糖值偏高,第二種則是葡萄糖耐受出現異常。

通過空腹8個小時之後測量的血糖值,可以幫助我們判斷是否屬於空腹狀態下血糖值偏高的情況。如果在空腹8個小時之後,測量出的血糖值大於6.1mmol/L而小於7.0mmol/L就已經是屬於偏高的狀態了。

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主要有哪些?

文章開頭我們就說到了,由於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的時候並不會有特別明顯的症狀,所以經常會被忽略,直到病情發展到一定程度了才察覺到,但是這時再想控制病情就比較困難了。

以下這幾類人群就是患病指數比較高的人群,首先是身體肥胖,體重嚴重超標的人們。其次是有家族遺傳史的人,比如自己的親生父母或者是兄弟姐妹,有患糖尿病的情況。還有就是年齡超過45歲的中年人,尤其是那些長期坐著不動的婦女,由於隨著年齡的增長,自身代謝功能減退,如果在長時間坐著不動,就容易使自身的血糖升高。

對於糖尿病初期的患者來說,想要穩定自身血糖,在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妨做到以下幾點。

1、嚴格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碳水化合物是很容易使血糖升高的一類食物,所以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一定要嚴格控制每天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想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入,在選擇食物的時候也要注意儘量選擇一些穀物類食物,避免吃一些過於精細的食品。

2、早餐要補充蛋白質

俗話說早飯要吃好,午飯要吃飽,晚飯要吃少。這句話也同樣適用於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在吃早餐的時候一定要提供充足的蛋白質。不妨在早餐當中安排雞蛋和牛奶,通過補充足夠的蛋白質,能夠幫助我們穩定血糖水平。

3、保證水溶性纖維的補充

補充足夠量的水溶性纖維,能夠幫助我們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還有助於血糖控制。想要補充足夠量的水溶性纖維,不妨在平時吃飯的時候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既能夠滿足身體需要,又能夠有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自身的消化功能,穩定血糖水平。

今天的內容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的閱讀和支持。對於穩定血糖,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不妨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糖尿病前期狀態有兩種,標準多少?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醫生告訴您
    #百裡挑一#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2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還有一半人處於糖耐量受損的狀態,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同樣在國外,比如美國也面臨比較嚴峻的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糖尿病,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狀態。
  • 血糖多高算糖尿病前期?哪些人是高危群體?逆轉糖尿病,該這麼做
    據了解我國目前有1.2億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其中還有一半人處於糖耐量受損的狀態,也就是糖尿病前期的情況。同樣在國外,比如美國也面臨比較嚴峻的顯示,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患糖尿病,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不知道自己患病,更不知道自己是否處於糖尿病前期的狀態。
  • 糖尿病前期是不是糖尿病,不治療後果很嚴重嗎?醫生為您講清楚
    糖尿病前期是指血糖高於正常,但還沒達到糖尿病的標準,被稱為多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前期診斷標準是什麼?哪些人容易出現糖尿病前期病變?有哪些危害?應該如何治療?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方面的話題。糖尿病前期是指多次血糖化驗均高於正常水平,但還未達到糖尿病的一種狀態。糖尿病前期被認為是一種標誌或分水嶺。如果一位朋友出現了糖尿病前期的表現,標誌著將來發生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微血管病變、腫瘤、痴呆等疾病的風險大大增加。
  • 糖尿病也有前期?警惕這幾個指標可以預防糖尿病
    體型微胖、空腹血糖較高但沒到糖尿病的水平,有這些症狀的人要注意了,你可能患有糖尿病,也可能是糖尿病前期,但也有可能血糖正常。 目前,國家診斷糖尿病還是使用的1999年WHO的診斷標準。如果一個患者有這些症狀,如:多尿多飲多食、體重下降,那麼只要有一次的血糖,如空腹血糖≥7mmol/L,隨機血糖>11.1mmol/L,又或者糖負荷後2小時血糖超過11.1mmol/L,就可以診斷為糖尿病。
  • 被診斷「糖尿病前期」,你該怎麼辦?
    可是,我發現這些患者發現自己處於糖尿病前期,要麼是否定不接受,覺得不可能,自己沒事兒;要不就是過度惶恐,覺得自己得了大病,各種上網查詢,有的時候求醫心切反而被山寨醫生山寨醫院給騙了。由此可見,科學正確的對待糖尿病前期,是非常必要的!
  • 我國糖尿病發病群體年輕化趨勢明顯
    2型糖尿病的成因是胰島素抵抗,主要和日常飲食、生活環境等有關,高發於超重或出現腹型肥胖人群,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患者,每代謝一個葡萄糖會比正常人多分泌一部分胰島素,胰腺處於長期『加班』的狀態下,時間久了,功能就會下降。」張秋梅說。那麼,年輕人每日攝入添加糖過量有多容易呢?
  • 「聯合國糖尿病日」再說糖尿病——早發現早預防
    糖尿病前期的定義和診斷標準 《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幹預專家共識》推薦意見為:糖尿病前期是糖尿病發病前的過渡階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損(IFG)、糖耐量受損(IGT)以及兩者的混合狀態(IFG+IGT),是在正常血糖與糖尿病之間的中間高血糖狀態
  • 身上若出現3個徵兆,有可能是「糖尿病前期」,別不當回事!
    高血糖引發的糖尿病是我國常見的慢性疾病,據了解,我國成人2型糖尿病的發病率已經超過了10%,而且即使血糖檢測處於正常值也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不少人的血糖數值是介乎正常和糖尿病之間的中間地帶,這種在醫學上被稱為糖尿病前期,在這個階段並不是疾病狀態,如果控制好,還能恢復到正常狀態,如果繼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便很容易進展到患糖尿病。
  • 每2個成年人中就有1人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你卻還以為是吃多了糖?
    「國家衛健委:具統計50.1%的成年人處於糖尿病前期,每天都有人成為新的糖尿病患者。」哪些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齡≥40歲;超重(BMI≥24kg/㎡)或肥胖(BMI≥28kg/㎡)、中心型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5cm);直系親屬有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親屬中患病率比非糖尿病親屬高4~8倍;
  • 何為糖尿病前期,如何預防
    糖尿病現在糖尿病已經成為危害中老年人生活質量的罪魁禍首之一。 那麼我們有沒有方法提前知道呢?答案是有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糖尿病前期或者叫亞臨床期。對於年齡在60歲以上的糖耐量減低或者空腹血糖受損患者。我們就叫老年人糖尿病前期。那麼這個前期有什麼指標上的變化呢?
  • 你可能得了糖尿病
    糖尿病早期可能完全沒有症狀。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會感覺到比較容易累、體力不如從前好,並且經常伴有頭暈、頭脹,部分人還會表現為皮膚瘙癢。此外,有些人(特別是體重較重的人)可能總是覺得肚子很餓,有一種吃不飽的感覺。 「三多一少」(即多飲、多尿、多食、體重下降)是人們非常熟悉的糖尿病典型表現。
  • ...市政協委員袁明傑、方澤槐:建議開展高血壓、糖尿病高危人群...
    為了更好地防控這兩種疾病,市政協委員袁明傑和方澤槐共同向政協第十三屆東莞市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提交了《關於推進實施全民知曉高血壓、糖尿病,開展「兩病」高危人群篩查及幹預行動的建議案》。這兩位委員都是東莞醫療人士,其中方澤槐是市衛生健康局副局長。
  • 糖尿病離我們有多近?
    健康狀態和糖尿病之間的「過渡」人群同樣數量驚人,2007~2008年全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按照WHO 1999標準,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為15.5%(約1.48億人),而糖尿病前期往往意味著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每年約有5%~10%的糖尿病前期個體進展為糖尿病。
  • 不知不覺得了糖尿病?這些早期症狀你要了解!
    但其實很多人在確診時,都沒有出現這些典型症狀,有些反而出現了看似與糖尿病毫無關係的症狀。 難道這只是特例嗎?現今,糖尿病早期症狀絕大多數已經不再是簡單的「三多一少」了。 糖尿病有哪些早期症狀 這裡,主要針對2型糖尿病。
  • 哪些人容易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預防嗎?怎麼預防糖尿病?
    什麼人會得糖尿病?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啊,我們先看一看糖尿病的臨床分型,在結合糖尿病的高危人群,最後再推導出哪些人會得糖尿病?中國糖尿病總發病率為10.7%首先什麼是糖尿病?我國孕婦發病率為1%~5% 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在產後會恢復正常。少部分會轉化成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均存在明顯的佳作,發病傾向,也就是遺傳性。25%到50%的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2型糖尿病患者,有發現明確的基因突變。
  • 血糖多高可以診斷為糖尿病,有哪些幹擾因素需要注意?醫生講清楚
    糖尿病如果不給予重視,危害極大,長時間血糖升高會導致腎功衰竭、失明、截肢、心臟病、腦梗等併發症。由於後果嚴重,朋友們對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那麼,血糖多少才可以診斷為糖尿病呢?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什麼?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減低,雖然不能診斷為糖尿病,但被稱為糖尿病前期,這時候身體已經提供了血糖異常的信號,如果在生活上仍不注意,將很快轉變為真正的糖尿病。據統計,空腹血糖受損和糖耐量降低的朋友每年約有10%轉變為真正的糖尿病。
  • 妊娠期糖尿病什麼時候做篩查?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風險?
    在懷孕的時候才患上的糖尿病是病嗎?是的,不僅是病,而且需要高度重視。 顧名思義,這種疾病發於孕期,不過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懷孕前就已經知道是糖尿病患者;而不論是罹患I型或II型糖尿病,在懷孕後應持續或改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需與醫師及營養師配合。
  • 子癇前期:孕前血壓正常,孕後血壓升高
    這一事件又給大家科普了兩種疾病:主動脈夾層、子癇前期。然而,前者被正確科普了,後者卻沒被說明白,甚至被一些專家曲解。扯不清的子癇前期對於這一產科特發性疾病,專家解讀中提到很多名詞:妊娠高血壓、子癇前期、重度子癇、妊高症、先兆子癇,讓人一頭霧水。
  • 哪些人要喝糖水才能診斷糖尿病?醫生告訴你怎麼操作,要注意什麼
    糖尿病的診斷一般是通過檢測空腹血糖、餐後2小時血糖或者隨機血糖。但是有時候,病人卻需要通過喝糖水才能診斷糖尿病。這是為什麼呢?哪些人需要喝糖水呢?「喝糖水」的醫學術語我們叫糖耐量試驗其實,糖耐量試驗是我們診斷糖尿病的金標準,因為它可以反映胰島β細胞功能是否受損,是否存在血糖調節異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預測將來患糖尿病的風險。
  • 糖尿病前期都會發展為糖尿病嗎
    查閱資料,有人曾經調查過4萬多20歲以上的人群,發現在這些人當中有9.17%是糖尿病患者,而15.15%是糖尿病前期狀態。 真正診斷糖尿病之前,有一段時間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在臨床中稱之為糖尿病前期,這個時候如果血糖控制不好,很有可能就發展為糖尿病。 有研究表明,如果進行早期幹預的話,糖尿病前期患者變成2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會降低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