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牆 一條路 兩地情

2020-12-25 平安天津

從甘肅省華池縣縣城出發,翻過一座山,沿新南二級公路行駛20分鐘就到了南梁革命紀念館。

紀念館坐落在陝甘兩省交界一帶的南梁鎮,館內一面牆上,「面向群眾、堅守信念、顧全大局、求實開拓」的紅色大字格外醒目。該館陳列展覽科科長王雅麗堅信,這闡述南梁精神的十六字,不僅是革命戰爭年代克敵制勝的法寶,也如同新時代永不熄滅的窯洞之火,閃耀在脫貧攻堅的主戰場。

一面牆講述南梁紅色歷史

時光回溯至1934年,劉志丹、謝子長、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以南梁為中心,建立了陝甘邊革命根據地。

「這塊根據地成為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後期全國碩果僅存的革命根據地,為黨中央和紅軍長徵提供了落腳點,也成為八路軍開赴抗日前線的出發點,在中國革命史上具有『兩點一存』的重要地位。」王雅麗從2008年起在縣旅遊局任南梁歷史講解員,2014年南梁革命紀念館新館建成開放後,她便來到紀念館工作,對老區歷史和館史熟稔於心。

紀念館於1986年修建,後經1991年、2004年、2009年、2014年四次維修和改擴建。2014年正式面向公眾開放的紀念館新館,佔地面積16.4畝,展館面積7276.17平方米,展陳面積6426平方米,由綜合展廳和專題展廳組成。

每當遊客經過綜合展廳的二樓,總會在一面闡述南梁精神的石牆前駐足。

「陝甘邊共產黨人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黨政軍領導幹部率先垂範,清正廉潔;蘇維埃政府『十大政策』深得民心,根據地形成了『只見公僕不見官』、政通人和的和諧局面。這種一心為民、面向群眾的工作路線是南梁精神的根基。」石牆上的紅字講述歷史,指引當下。

80多年過去,如今,在血與火的洗禮中形成的南梁精神已植入老區每一寸土地,也沁入每一位天津援甘幹部的心,促使一批又一批奔赴老區的幫扶幹部緊緊依靠群眾、面向群眾,與當地人民攜手「戰貧」,共同奔向全面小康。

華池縣位於甘肅省慶陽市東北部,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境內梁峁相間,溝壑縱橫。受制於自然地理條件等因素,華池多年與貧困鬥爭,是六盤山片區國扶貧困縣,也是國家最早確認的甘肅省18個乾旱困難縣之一。

「這個地方的樓,最多只有六層;山路難走,沒有一條高速公路。在農村,出行工具主要是摩託車和三輪車。」2007年大學畢業後,山東妹子王雅麗「嫁給愛情」,追隨愛人在華池安了家。她清楚記得剛來時當地的模樣。

那些年,華池窮,南梁也不例外。「黃土高原風沙大,環境比較差,居住條件也不好,鎮政府周邊的一百多戶居民住的都是窯洞或平房。」

13年後,老區面貌已發生巨變:縣城高層樓房多起來,馬路拓寬了,周圍植被茂盛,一片鬱鬱蔥蔥。南梁鎮的鄉親們也搬離了「窮窩窩」,住進了兩層小樓……

天津援甘幹部、華池縣副縣長劉建波介紹,自東西部扶貧協作工作開展以來,天津市北辰區與慶陽市華池縣同寫「戰貧」新篇章,幫扶幹部從南梁精神中汲取養分,化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強大精神動力,緊緊依靠群眾、面向群眾開展工作,幫助華池縣於2019年脫貧摘帽。

一條路見證津甘攜手「戰貧」

家在華池縣城,工作在南梁鎮。每周,王雅麗都會在一條總長50公裡的路上驅車往返。寒去暑來,6個春秋,她見證了路旁的一個個變化。

「從家中出發前往紀念館,途中一半是山路。我發現山上的植被覆蓋面積越來越大。過了山路,駛至新南路,進入華池縣山莊鄉,路旁出現大規模的蘑菇種植區。」王雅麗很好奇,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些變化都和天津有關。

這是一條見證老區群眾脫貧的路──

生態林名叫華池縣柔遠鎮北辰區扶貧生態林,該項目是天津市北辰區對口幫扶生態林示範基地之一,2019年至2020年,北辰區共計投入資金1086.95萬元,栽植林木19637畝,惠及5村409戶,其中182戶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一心為民、面向群眾」是南梁精神的根基,面向群眾就要聽民聲、察實情、解民憂。

在工作中,幫扶幹部了解到,當地百姓在家門口找營生的願望強烈,於是生態林項目建設堅持以「生態效益+經濟效益+貧困戶增收」的「3+」措施進行,讓貧困戶通過「四賺」穩定增加收入──退耕還林補助收入「穩賺」,家門口務工收入「好賺」,出售苗木「淨賺」,生態護林員收入「多賺」。其中僅「好賺」一項就惠及377戶貧困家庭。通過在家門口務工,貧困戶實現勞務增收172.57萬元。

家門口的「飯碗」不止一個。

山莊鄉位於子午嶺林區邊緣,自然條件適合菌類生產。2018年以來,北辰區提供對口幫扶資金125.3萬元,支持當地建設食用菌扶貧產業園,帶動86戶貧困戶參與效益分紅和生產經營。通過在園區務工、自建自種香菇等方式,貧困戶獲得穩定收入。

坐落在山莊鄉的還有津華綠源高原香菇扶貧示範基地。2020年,基地由天津市齊心現代農業示範園建辦,項目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生產運營,惠及全鄉234戶貧困戶。

這也是一條見證當地教育新發展的路──

從紀念館出發,返家途中,王雅麗最先經過的一所學校是列寧學校。學校前身系1934年創建的陝甘邊區第一所紅色學校──列寧小學,學校發展到現在已成為九年一貫制學校。

「近幾年,學校發展很快,生源較多,出現教室緊張的情況。北辰區看到問題所在,在這方面加大投入,不光是財政資金,而且動員企業、社會組織等力量捐助,支持學校改擴建。」劉建波介紹,預計項目建設完成後,可解決周邊三個鄉鎮的適齡兒童入學問題。

50公裡路講不盡「攜手」故事,道不盡兩地情。

幾年來,北辰區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028億元,重點實施88個項目,目前已完成73個項目,15個項目正在實施中。建合作社、修衛生院、造林綠化……「脫貧摘帽」不是「完成時」,幫扶事項接續辦,一件接著一件幹,在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的徵程上,衝鋒號一次次嘹亮吹響。劉建波說:「來到華池後,我深刻感受到這裡紅色底蘊深厚,老區人民為革命勝利作出重要貢獻,作為天津援甘幹部,我們要懷著感恩之心,為老區群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貢獻一份天津力量。」

相關焦點

  • 隔海難隔心同胞手足情 武漢江岸區苗慄路今開街
    8日武漢消息   「隔海難隔心,同胞手足情」,作為本屆武漢臺灣周的一項重要活動,以臺灣苗慄縣命名的苗慄路在武漢江岸區舉行了開街儀式。武漢市委副書記胡曙光、湖北省臺辦副主任楊軍、中國國民黨苗慄縣黨部訪問團領隊江村貴分别致辭,並共同為苗慄路揭牌。       為促進漢臺兩地的文化交流,加深對漢臺兩地的地域了解,繼臺北路、高雄路、雲林路、馬祖路之後,武漢市區又一條以臺灣縣市名稱命名的苗慄路8日上午在江岸區開街。
  • 金錢都是浮雲,宅男一面牆算什麼?女生一面牆,打破吉尼斯紀錄
    宅男一面牆,北京一套房!這句話,社長相信大部分人都聽說過。這句話是用來描述一些手辦的價值的!很多人以為,手辦就是普通的玩具,更有甚者把他們當作是一些破銅爛鐵,認為一個破銅爛鐵不值錢。然而實際上,他們口中的這些破銅爛鐵,卻是他們一生所無法追求的高昂價格。
  • 如何DIY一面照片牆?
    打破這堵牆吧!有一天我心底突然有這樣的衝動。讓陽光照射進來,連同兒時的幻想和中學時的叛逆,說幹就幹,才發現DIY一面屬於自己的牆並沒有那麼難!當然,首先,要選擇一面適合加工的牆面。它不一定是空空的,但一定要是你喜歡的。猜一猜,什麼樣的牆適合做照片牆?A、目光聚集的地方 B、充滿私人空間的地方C、房間交匯的空間D、馬桶對面回答A:你是社交能力比較強的人,比較看重生活質量,是個獅子座吧?
  • 一曲黃梅戲 傳唱兩地情
    九江市與湖北省黃岡市黃梅縣一衣帶水、隔江相望,兩地經常性開展交流互動活動。今年疫情防控形勢好轉後,九江赴黃梅縣組織專場招聘會,開通兩地務工直通車,接送黃梅籍員工來潯務工。一直以來,在九江百姓中有「一座潯陽城、半城黃梅人」之說。黃梅人愛聽、愛唱黃梅戲,九江人亦如此,街頭巷尾、公園社區處處可見黃梅戲愛好者的身影,經常能聽到耳熟能詳的黃梅戲。
  • 裝一面黑板牆,享一片美好時光!
    如果你喜歡做菜,可以在廚房裝一面黑板牆;如果你家有孩子,可以在兒童房裝一面黑板牆;如果你喜歡畫畫,可以在家裡裝一面黑板牆;...1、黑板牆上方再裝一塊導軌射燈,讓黑板牆更加有層次感;23、繪製一面精緻的圖案,還可以鍛鍊家人的藝術能力;4、一個月或則一個星期,甚至每天更換一個圖案,都是可以的;5
  • 丹水兩地情
    12月7日,參加紀念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5周年媒體開放日和「丹水兩地情」北京市民南陽行的媒體記者和首都市民,齊聚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淅川,實地感受渠首所在地及沿線的發展變化、風土人情、厚重文化。12月8日,他們分別走進了欒川縣、三門峽盧氏縣等地,重點聚焦通水5年來,在水質保護、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美麗鄉村建設和人才培訓等方面取得的成效。
  • 【援滇周記】一年援滇路,勇擔使命;兩地青宏情,永難相忘
    【援滇周記】一年援滇路,勇擔使命;兩地青宏情,永難相忘 2020-07-09 18: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PS教程:設計一面自己的照片牆!
    看到很多的照片牆,相信每張照片背後都有各種各樣的故事。點點滴滴,日積月累,布置一面照片牆,回味一路走來的歷程。將多張照片拼接成一面照片牆。當然照片牆的形狀可以是多樣的。比如下面這樣的心形照片牆:又比如下面文字形式的照片牆:
  • 一面塗鴉牆 ,打開寶寶的藝術天空
    我卻不這麼認為,塗鴉是寶寶的天性,與其生氣,不如為他開闢一面塗鴉牆。經過和牧宸、一諾討論,決定在他們臥室門口對面的牆上做一個塗鴉牆。設計、選材、裝飾……說幹就幹!一面屬於他們自己的塗鴉牆就這麼有了,牧宸和一諾特別高興。那麼,家庭中的塗鴉牆有哪些好處呢?
  • 桂花兩地情 搖擺那魯灣:桂林副市長赴花蓮感受當地節日氣氛
    桂花兩地情 搖擺那魯灣:桂林副市長赴花蓮感受當地節日氣氛 2018年08月01日 10:0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花蓮和桂林同根同源,如同兄弟姐妹,兩地交流熱絡,友誼永存。  蘭燕表示,山歌敬親人,共唱兩岸情,桂花香飄兩岸,兄弟姐妹情意深。  參訪團與花蓮鄉親載歌載舞,共慶佳節,劉三姐的「繡球」像一條彩帶連起了桂林與花蓮的友情,花蓮的「搖擺那魯灣」把兩地同胞「團結起來,相親相愛」。
  • 「文化校園」:讓每一面牆都「說話」
    環境建設,讓每一面牆都「說話」  行走在校園中,細細品察運河中學的基礎建設,它鮮明的文化特色帶給人驚喜,學校不斷完善的基礎建築,滲透著其辦學理念。  運河中學負責人表示,「讓每一面牆都說話,讓每一條路都表達,打造書香校園,使每一個人都能找到發揮、表現和確立自己力量和創造才能的場所。」
  • 在家造一面隨意塗畫的黑板牆
    在家裡做一面能隨意塗塗畫畫的牆,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年輕人嚮往的家居設計點。
  • 家庭教育專家:給孩子一面塗鴉牆 解放其想像力
    給孩子一面塗鴉牆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於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辯識世界、適應生活;很有可能一生都活在刻板、無趣和謹小慎微中,甚至是自暴自棄的墮落中。
  • 給孩子一面牆,放飛自己的夢想!
    如果條件不允許,我們可以選擇圖片一那樣的可升降畫板,一面是綠板,可以用粉筆塗鴉,一面是白板,可以用水筆塗鴉!滿足孩子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只是面積有限,如果家裡有兩個孩子或許就會顯得有點擁擠了,除非一人一面!如果孩子都要去一面,那就可能開始大戰了!不過不要緊,我們可以在家裡給孩子一面牆,讓他們一起放飛自己的夢想!
  • 家裡有一面書架牆是什麼樣的體驗?
    如果家裡的空間不是那麼大,可以在客廳空間允許的情況下做一面書架牆。一般來說,這麼一架書牆是完全可以放下我們的書,怎麼也能放千本左右吧。按照一周讀一本讀速度,一年52本,一千本也夠您讀小20年了呢。完全可以滿足家庭放置圖書的需求。
  • 不撞南牆不回頭中的南牆指的是什麼牆 南牆有什麼講究?
    不撞南牆不回頭中的南牆是形容一個人一條道走到黑,撞的頭破血流,非常固執,在古代南牆也有特別的實際意義的,南牆指的是什麼牆?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螞蟻莊園小課堂1月15日答案最新不撞南牆不回頭中的南牆指的是什麼牆?
  • 一面白牆,美了一個院子~
    一面白牆,美了一個院子~
  • 一面石頭牆,驚豔了一整個庭院時光
    一面石頭牆,驚豔了一整個庭院時光 我想有個院子, 也去山裡挖些石頭來裝點, 一面石牆,隨藤攀爬。 午後一盞茶, 愛極了這樣的景色, 也愛極了這樣的生活。
  • 如何輕鬆擁有一面可隨意塗鴉的黑板牆
    孩子天生有著無窮的創造力,喜歡在家裡任意地方留下他們的筆跡,這時候家裡的牆壁和家具就成了他們「釋放才華」的地方,就連娘娘家也曾遇到過同樣的問題,不過與其阻止或者放任,不如為他們打造一面專屬的黑板牆。黑板牆不僅可以滿足孩子們塗鴉的願望,其滿載的文藝氣息也是它深受年輕人喜愛的原因。
  • 如何打造一面照片牆,滿滿都是回憶殺
    照片牆的流行反映了當前人們的心理訴求,渴望溫情、回憶和浪漫,用居住者的記憶節點來串起對於居住生活的熱愛。照片牆的另一個流行趨勢則是小照片越來越成為主流。家居裝修中照片牆設計方案有顏色不一、剪報般的張貼法、排列成特殊圖案、巧用擱架、表在巨型相框中、運用牆壁鐵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