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激素可能潛伏於奶牛場 刺激不孕奶牛恢復泌乳

2020-12-22 搜狐網

  由於國內乳業經歷三聚氰胺和性早熟的影響,不少消費者將目光投向進口奶粉,但專家認為,如果不從源頭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國外產品,同樣是不科學的態度。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衛生部8月15日公布某公司奶粉「疑致兒童性早熟」調查的結果,稱患兒乳房早發育與所食用乳粉沒有關聯,目前市場上抽檢的乳粉和嬰幼兒乳粉激素含量沒有異常。

  中國奶業的專家也都傾向認為,奶企向產品中添加激素的可能性不大,因為這對企業來說一點商業價值都沒有,因此他們懷疑牛奶超標的雌激素可能來源於乳業生產鏈的最前端:產奶環節。

  「雌激素」侵入奶牛場

  在國內某動物藥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獸藥產品裡,有一則「奶牛專用催奶藥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的廣告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顯示為「黃體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作用是用於不孕奶牛恢復泌乳,空懷奶牛泌乳,促進奶牛泌乳器官發育,育成牛乳房發育不良、偏小,誘導不孕奶牛泌乳,治療子宮內膜炎、屢配不孕、促使奶牛發情配種、重新受孕等。介紹稱這種產品採用「肌內注射」的方法,而藥物的注意事項裡特別提到:用藥後,乳房開始脹大時,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鐘。

  本報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致電這家公司,該公司銷售人員稱,現在這種藥物的銷量很好,成為很多奶牛養殖場的必備藥物,「催乳的效果很好,我們現在做這個生意都做了幾年,有信譽保證。」這名銷售人員稱公司北京大興就有銷售點,如果需要的數量多的話可以優惠,還可直接送貨上門。

  這家公司銷售的催奶激素可以清晰地看到「雌激素」的身影,而這種激素除了催奶,對動物體也會產生傷害。北京大學免疫學系博士王月丹介紹,黃體酮、苯甲酸雌二醇等激素可以導致乳房發育,甚至可能與前列腺癌的發生有關。而利血平則是腎上腺素能神經抑制藥,對齧齒動物是一種動物致癌物質。

  王月丹說:「乳腺腫瘤可能與利血平引起泌乳刺激素水平升高有關,因為其它數種有促泌乳刺激素作用的藥物均涉及齧齒動物乳腺腫瘤發生率增加。」

  乳業專家王丁棉曾說,激素的殘留時間很長,超過抗生素的殘留時間,養殖過程中使用的激素,可能殘留在牛奶、奶粉中。

  《國際內科學雜誌》刊登的一篇名為《牛奶中的雌激素及其安全性》證實,牛奶中的雌激素為食物源性雌激素,可被人體吸收,是環境雌激素的一種。文章引用美國學者的報導稱,環境激素與近20年來男孩尿道下裂和女孩乳房早發育有一定的關聯。文章還稱,牛奶和乳製品中雌激素與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有關。

  有關報導稱西方飲食中動物源性雌激素主要來源於牛奶和乳製品,佔雌激素消費的60~70%。

  催奶激素成潛規則

  衛生部在8月15日新聞發布會上說,42份某公司乳粉中未檢出己烯雌酚和醋酸甲孕酮等禁用的外源性性激素,內源性雌激素的檢測結果「符合國內外文獻報導的含量範圍」,並得出「粉中的內源性的性激素,不會對人體的健康產生危害」。王月丹認為衛生部並未檢測奶粉中的環境激素,以及催乳素,甚至利血平等藥物的殘留量。

  而業界人士也認為,企業確實沒有故意添加雌激素,但存在收購、使用低質高雌激素奶源的可能,因此需要對奶源進行排查。

  由於我國多數奶牛大多是12個月不間斷擠奶,如果不保持一定的激素水平,很難達到規定的產奶量。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說,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人們嚴重改變了動物的生長習性,牛奶生產要藉助於藥物「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

  國家乳品研究中心高級工程師李濤博士也曾透露,奶粉中含激素並非個案,對不孕奶牛注射催奶液追求高出奶率已成行業潛規則。

  李濤介紹說:「我國當前的奶牛飼養方式與傳統不一樣,差別體現在出奶率上。因為奶牛分泌乳汁的多少與身體內的激素含量有關。為追求更高的出奶率,一般就是對奶牛進行肌肉注射。你看奶牛場的工人經常幫奶牛按摩乳房,別以為那是人性化的管理,其實是為了緩解奶牛乳房脹大時所產生的不適感。這跟人類等其他哺乳類動物催奶的原理是一樣的。」

  某動物藥品有限責任公司銷售的藥品功能及用法印證李濤的說法,這些銷售催奶激素的廣告在網上可以輕易找到。而國家新近制定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乳粉》中,並沒有關於雌激素的檢測項目。這意味著對激素的檢測、監控是目前我國奶粉業的一個監控盲區,有可能導致激素的泛濫。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何計國說,目前食品檢測一般只會做些常規性的檢查,對於各種非常規的添加劑檢測「只有出了問題才會去檢查。結果,性早熟問題是不是牛奶產生,是牛奶中哪種成份造成的,這到現在還是一個問號。」

  激素問題是世界性問題

  由於國內乳業經歷三聚氰胺和性早熟的影響,消費者的信心受到重創,不少人將目光投向進口奶粉,但蔣高明認為:如果不從源頭上找原因,盲目崇拜國外產品,同樣是不科學的態度。

  此前,王丁棉也向媒體表示,即使是進口的乳品原料,也不能完全保證沒有激素殘留,「比如紐西蘭本身就有使用激素給奶牛統一發情」。國際上通行的奶牛養殖模式上,有放養和圈養模式,圈養往往會使用激素。

  蔣高明說:「國外勞動力成本高,為了增加產量,一些人工激素是照樣要添加的,很多變異都來自國外:瘦肉精、狂牛症、禽甲型H1N1流感、豬流感等,都是西方發明大規模集約化養殖模式造成的後果。」

  珍·古道爾(北京)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會主席範敏堅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採訪時說:「激素問題不只是中國的問題,而是世界性的問題。」

  美國是最早使用牛奶激素的國家之一,並且美國相關法規允許在養殖過程中、在一定情況下使用激素。

  1993年,美國批准了孟山都公司的專利rBGH(市場品牌為Posilac,重組牛生長激素)。rbGH本身並不能讓奶牛平白無故地產奶,而是在奶牛生小牛之後,可以通過rBGH控制奶牛產奶下降的速度。這項技術可以使牛奶產量提高到30%,被稱為奶牛的「良藥」。但是,rBGH在刺激奶牛的產奶時,也刺激另一種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GF-1)的產生,它能調節奶牛的新陳代謝,刺激奶牛的細胞分裂,抑制奶牛的細胞死亡。

  不少獨立科學家警告孟山都,rBGH激素增加了IGF-1因子的水平,有可能會導致人患上癌症。被公認為致癌物質研究權威的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薩繆爾·愛潑斯坦博士就曾警告說,越來越多的科學依據表明,IGF-1因子與人類癌症的產生有很大關聯,而且這種癌細胞可以在體內潛伏多年。

  果然,美國奶農們報告說他們的奶牛壽命平均縮短了,並且奶牛患上了嚴重的蹄和乳房傳染病。但是,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利用孟山都提供的數據反駁了這些獨立的批評聲。

  不僅如此,美國政府還向墨西哥和加拿大施壓,迫使他們認同rBGH,幫助孟山都打開國際市場,但遭到抵制,它們認為這將導致人類增患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

  不只是奶牛的悲哀

  國際知名的自然資源保護者珍·古道爾說,這麼多工業化國家禁用之際,美國卻準許將rBGH用來生產牛奶,似乎是件奇怪的事,「因為如果這種激素遭禁用,將使孟山都損失數十億美元,於是這家公司控告有機牛奶製造業者在牛奶上標示「不含rBGH」的字樣,孟山都和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聯袂聲稱,這麼做會「誤導民眾」。」

  美國FDA的做法自然引起美國民眾不滿。福克斯電視臺的兩位獨立記者曾聯合製作揭露rBGH醜聞和它對健康的負面影響的節目,遭到了孟山都的封殺。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地緣政治學家威廉·恩道爾說:這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孟山都合謀榨取公共利益。恩道爾在中國的一次公開演講上說:美國權勢集團將自己的人民當作試驗品。

  範敏堅說:「凡集約化、工業化養殖都不可避免走上使用激素催奶的道路,因為如果不使用激素,產奶量則無法保證,同時,由於大量催奶,奶牛的乳頭髮炎,這又需要大量的抗生素來解決這一問題。」

  美國紀錄片《食品公司》揭露了美國牲畜生長條件惡劣的狀況:美國中部地區的一個養殖場,成千上萬的牛在糞便裡生活,沒有一點綠色,機械化餵養,最後牛都成了產奶和造肉的工具。這種將牲畜集中圈養的工業化飼養方式「依賴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導致對抗生素有抗藥性的一些疾病」。

  珍·古道爾在《希望的收穫》裡同樣描繪了,歐洲和北美以及其它「先進」國家的工廠式養殖場中,奶牛和小牛的悲慘生活場景:小牛出生後短短幾天就被迫離開媽媽,沒有過腳下有青草的感覺。它們一輩子被困在排成長排的狹窄廄欄裡。站在水泥地上被抽吸機吸奶,它們經常被餵食激素,以顯著地增加牛奶產量——有些牛每天生產高達100磅牛奶,脹大的乳房卻使它們寸步難移,頻繁大量的擠奶使乳房和乳頭經常感染,養殖場又在飼料裡添加預防性劑量的抗生素。

  這不只是奶牛的悲哀,因為它造成的後果恐怕仍需要人類去承受。

(責任編輯:黃海)

相關焦點

  • 奶牛的泌乳清算表
    在牧場,若恰好碰上奶牛幹奶,我總是要觀察下這些奶牛,以評估其泌乳階段的飼養管理情況。在某些方面,這些評估就像清算表。是的,其中部分是可視化的,但若進一步觀察分析,為可視化評估增添一些度量標準,結果會怎樣呢?
  • 李勝利首席:冬季泌乳奶牛的飼養管理
    如何克服冬季給奶牛養殖帶來的困難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如果飼養管理不善,奶牛的產奶量就會下降,養殖效益就會降低。本文從飼料營養、飼養管理和人員管理3個方面分析了冬季泌乳奶牛飼養中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措施。 關鍵詞:冬季;飼料營養;飼養管理;人員管理
  • 規模化奶牛場奶牛保健——肖定漢
    他提出的「產前、產後補糖、補鈣」及「控制幹奶期精飼料的餵量,防止母牛肥胖」的理論,在節省精飼料消耗,防止奶牛疾病的發生,都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監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奶牛場實施,有效地控制了母牛流產,使犢牛成活率提高,奶產量增加,效益顯著。
  • 泌乳盛期奶牛的管理技術
    泌乳盛期又稱泌乳高峰期。泌乳盛期一般是指母牛分娩後 16d 到泌乳高峰期結束之間的一段時間 ( 產後 16~100d ) 。但也有人認為,應將泌乳期 21~100d 稱為泌乳盛期。泌乳盛期是奶牛平均日泌乳量最高的一個階段,峰值泌乳量的高低直接影響整個泌乳 期的泌乳量。
  • 奶牛採食時間的晝夜節律和規律...
    ,在THI=58時最高;且THI=43時和THI=65時奶牛日採食時間有明顯的波動,這可能是由於季節變換對奶牛的應激造成的;THI大於67時,隨著THI的繼續升高,奶牛日採食時間呈現繼續下降的趨勢,直至THI=84時,各胎次下降幅度分別為37min/d、54min/d和61min/d。
  • 圍產期奶牛的胺基酸平衡
    20多年來,產犢前後3周被稱為奶牛的圍產期。對奶牛而言,這是一段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時期,因此大量的科研也進入了該領域。在此期間,奶牛的乾物質採食量(DMI)下降。但產後泌乳對營養的需求就開始增加,奶牛無法滿足這些需求,通常會處於能量和蛋白負平衡。由於這種不平衡,奶牛會動員體脂以滿足泌乳需要,從而引發生產性能下降和代謝紊亂。
  • 瑞士奶牛場最悲劇的一句是:我的奶牛沒懷孕,由此卻誕生了避孕藥
    瑞士的奶牛場一直都很興盛,一提到瑞士就會讓人聯想到大片的牧場。脖子上掛著大銅鈴的奶牛在阿爾卑斯山上吃草,這一場景就如同阿爾卑斯山的馬特洪峰一般聞名世界。農場的目標是將牛奶產量最大化,因此奶農必須要讓奶牛受孕,受孕以後乳房才會源源不斷地產奶。
  • 奶牛幹乳前期如何飼養
    所謂幹乳牛是指在奶牛妊娠的最後 60d 左右,採用人工的方法使其停止泌乳,停乳的這一時間成為幹乳期。傳統的幹乳期從停止擠奶開始,到產犢結束。幹乳期可劃分為幹乳前期和幹乳後期。從停乳到產犢前 15d 為幹乳前期,產犢前 15d 至產犢為幹乳後期。
  • 奶牛場飼料堆起火,奶牛們崩潰:明天的早餐燒沒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藍震 謝春暉 通訊員 蔚方成9月8日下午2點多,錢塘新區的富侖奶牛場裡突然冒出了滾滾濃煙。「我們這邊奶牛場飼料間起火了!」起火的是奶牛場裡堆放奶牛飼料的倉庫,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裡堆的全是幹稻草一類的飼料。「現場濃煙很大,整個奶牛場都被濃煙籠罩了。」消防隊員們一邊用高壓水槍對起火區域進行補救,一邊調用來推土車對未起火區域的奶牛飼料清理,以免火勢蔓延。經過近1個小時的撲救,火勢被成功控制。但是由於起火原因,奶牛飼料已經大部分被煙燻過。
  • 河北一奶牛場頻遭雷擊 幾十頭奶牛被擊倒
    頻遭雷擊的奶牛場。本報記者祁勝勇文/圖◎核心提示在阜平縣,一個屬於國家扶貧項目的奶牛場落成後屢屢發生奇怪現象,4年之中竟遭受了8次雷擊,先後有6頭奶牛被擊死,15頭奶牛受傷,多次發生幾十頭奶牛被一起擊倒的事件。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和奶牛相伴的奶農竟一次次奇蹟般躲過了雷擊,安然無恙。在村中老人們的記憶裡,過去當地雷電為害的事件很少,是什麼吸引了雷電?
  • 辣媽當道,奶牛媽媽盯準了85後用戶的產後恢復生意,復購率近50%
    辣媽當道,奶牛媽媽盯準了85後用戶的產後恢復生意,復購率近50%
  • 巫師3威倫奶牛場在哪刷錢 巫師3威倫奶牛場刷錢位置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蛙蛙挖牆角"分享的《巫師3》威倫奶牛場刷錢位置介紹,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地址,威倫無人地的奶牛場,綠色點。 看了上文九遊小編帶來的巫師3威... 《巫師3》遊戲裡在哪裡刷錢呢?
  • 奶牛乳房內出血的原因通常是未知的
    這不是我們常見的在一些乳房較大的奶牛上看到的血乳。相反,它看起來就像新鮮的血液,且在產犢後的頭兩天一直發生。獸醫進行了一些血液檢查,顯示這頭牛有嚴重貧血症狀。產後的第三天,母牛摔倒然後死亡。是什麼原因導致這頭奶牛流血過多?來自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Simon Peek博士對此症狀做了相應闡述。奶牛很少會出現乳腺出血並致死的情況。
  • 奶牛在幹奶期怎樣照料才能順利恢復?這些飼養要點要掌握好
    有網友在後臺問奶牛在幹奶期怎樣照料才能讓奶牛順利恢復?回答這個需要我們了解什麼是幹奶期?以下這些專家回答的要點需要大家認真收藏閱讀:奶牛在幹奶期,也就是完成一個分泌期以後妊娠末期,約為兩個月,總共是從幹奶之日起到分娩時為止,幹奶時期的母牛,雖然不產牛奶,但是這個時期的飼養卻不能忽視,只有在這個時期飼養好,才能保證後期體內胎兒的正常發育,還可以使得母牛得到充分的休養,進而恢復身體及乳腺。
  • 「振驊」合作社給奶牛佩戴智能脖環
    「振驊」合作社給奶牛佩戴智能脖環24小時監測身體狀況、產奶量等本報訊(記者康學翠 通訊員任振宇 張益瑋 李興茂)近日,走進黃驊市羊二莊回族鎮振驊奶牛養殖合作社,一頭頭奶牛正悠閒地吃著飼料,它們的耳朵上都有一個黃色編號,脖子上戴著一個藍色智能脖環。
  • 如何給泌乳期奶牛擠奶
    國內為了提高奶牛的單產,絕大多數採用每天 3 次擠奶。但對於日產奶量低於 15kg 的奶牛, 可以採用每天 2 次擠奶。兩次擠奶之間的間隔應與飼餵時間相同。2、擠奶方法。目前,通用的擠奶方法有兩種:一是手工擠奶,二是機械擠奶。最早擠奶全部採用手工擠奶。
  • 促進奶牛場規範化助推奶業高質量發展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消費者對奶製品需求量的不斷增加,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智能化、現代化的奶牛場,以提高生產效率,保障原料奶的安全與衛生。但是,隨著國內現代化奶牛場的不斷增加,關於現代化奶牛場的定級和評價標準還處於缺失狀態。
  • 美國奶牛猛打生長激素 歐盟禁止進口美國奶
    在美國,大約17%的奶牛被注射一種名為重組牛生長激素(rBST)的激素,據稱,這種激素可以使牛奶產量提高11%~25%。1993年,這種激素獲準在美國銷售。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稱,人可以放心食用注射重組牛生長激素的奶牛的奶。世衛組織、美國醫學會也認定該激素對人體無害。
  • 農業部下發《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生產技術規範》
    3.5.5泌乳中期(產後101~200天)    飼養日糧乾物質採食量應佔體重3.0%~3.5%,粗蛋白13%,鈣0.6%,磷0.35%,精粗比以40∶60為宜。    管理此階段產奶量漸減(月下降幅度為5%~7%),精料可相應漸減,儘量延長奶牛的泌乳高峰。此階段為奶牛能量正平衡,奶牛體況恢復,日增重為0.25~0.5公斤。
  • 伊利奶牛:「娘家坐月子」的享受
    奶牛「準媽媽」們正在專設的獨立空間中悠閒的踱著步子,它們或走或臥,盡情享受產前的美好時光。這是記者日前在伊利牧場採訪期間看到的場景,而這只是牧場裡的奶牛從孕期到產後護理當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從為奶牛育種之前,這樣的關懷和護理就已經開始,可謂是涵蓋從育種到月子期的全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