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化奶牛場奶牛保健——肖定漢

2021-02-19 獸醫大會

*本論文僅供學習交流使用,查看大會其他論文發布時間請回復【論文日程】,如需購買論文集請回複數字【9】,有疑問請致電組委會:010-84556533


   肖定漢

    北京奶牛中心研究員,曾任北京獸醫學會副秘書長,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家畜內科學分會秘書長、副理事長,現為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專家、中國奶業協會《奶農培訓計劃》特聘教師、國家現代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顧問。

    1963 年,肖定漢同志從北京農業大學畢業至今,一直從事奶牛疾病防治和奶牛營養代謝病的研究工作。1981 年首次在國內報導了「奶牛瘤胃酸中毒」和「酒精陽性乳發生及防治」的系列研究成果;對奶牛酮病的發生、監測和防治作了系統研究,為合理飼養奶牛和疾病防治提供了理論和實踐依據。他提出的「產前、產後補糖、補鈣」及「控制幹奶期精飼料的餵量,防止母牛肥胖」的理論,在節省精飼料消耗,防止奶牛疾病的發生,都收到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監控技術的應用與推廣」在奶牛場實施,有效地控制了母牛流產,使犢牛成活率提高,奶產量增加,效益顯著。

    長期以來,深入現場,為北京、天津、陝西、甘肅、新疆、內蒙古、河北、河南、湖南和廣

東等地奶牛場解決生產實際問題。多次參加奶牛疾病防治講授,培訓人數達數萬人次。

    已發表論文80 餘篇,主編《奶牛疾病監控》、《奶牛病學》,參編《農業大百科全書(獸醫卷)》等著作18 部,約300 萬字。研究成果先後獲部、市、局級科技進步獎14 項。被授予20 世紀80 年代創編成績突出的農林科普作家,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政府津貼,北京市勞動模範,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規模化奶牛場奶牛保健

肖定漢

(北京奶牛中心)

一、我國奶牛保健的歷史回顧

所謂奶牛保健,就是預防有潛在威脅的病原體或毒素感染,保證牛群健康或保證乳汁質量和乳汁安全。回顧我國奶牛保健的歷程,可將其歸納為疫病淨化、疫病防治研究和奶牛保健技術的推廣與應用等三個階段。

(一)奶牛疫病淨化(1950-1980 年)

1、結核病的淨化

根據農業部1957 年公布的結核病菌素檢疫辦法,開始了對結核病的防治與淨化工作,採用結核菌素皮內實驗診斷和綜合防治相結合的措施,具體措施如下:

(1)堅持防疫消毒,定期檢疫。開放性結核病牛予以撲殺。

(2)加強對結核牛群的管理。無症狀結核陽性牛隔離、集中飼養,定為結核場。該場嚴格隔離,奶經巴氏消毒。

(3)建立中間站培育健康牛。結核陽性牛場犢牛出生後立即與母牛分開,飼餵初乳3-5 天,調入中間站。奶經巴氏消毒,20-30 日齡做第一次結核檢疫,100 日齡、120 日齡時分別進行1 次檢疫,3 次檢疫皆為陰性者可轉入健康牛群。

(4)健康牛場堅持每年定期進行兩次結核檢疫,於春秋進行。

1982 年,中國奶業協會成立後,開展了全國奶牛結核病普查和結核病的淨化工作。目前,我國不少地區如北京、上海等地區規模化牛場基本消滅了結核病,其他地區結核病也得到了控制。

2、布氏桿菌病的淨化

1957 年,根據布氏桿菌病流行狀況,農業部成立了布氏桿菌病研究調查組,開始了系統的調查和防治工作,對布氏桿菌病採取以菌苗免疫為主的綜合防治措施。具體做法是:①定期地對牛群進行血清試管凝集試驗,及時將陽性病牛隔離、集中為布病牛場。②加強飼養管理和獸醫防疫消毒制度,減少感染機會;對臨床流產牛隔離飼養,取胎兒皺胃內容物進行細菌培養,陽性者,一律將流產母牛撲殺。③犢牛隔離,用消毒乳人工餵養。④在布氏桿菌病流行區進行免疫接種。以上措施極大地降低了布氏桿菌病發病率,有效地控制了布氏桿菌病的流行。

3、牛肺疫的淨化

1910 年,靠近我國的俄羅斯境內暴發了牛肺疫,同年傳人我國內蒙古錫林格勒盟及林西一帶,成為我國牛肺疫的常發地區;1919 年,上海自澳大利亞運來的牛隻發生本病,引起了上海一帶的流行。西北和康藏一帶流行更為普遍。由於該病的不斷傳播,致使生產蒙受巨大損失。

1950 年以後,哈爾濱獸醫研究所開始並研製成以下幾種菌苗:①牛肺疫培養物弱毒菌苗(1953年),此苗系將牛肺疫強毒培養物傳代培養出弱毒。②牛肺疫兔化弱毒菌苗(1958 年),以牛肺疫菌通過兔體長期傳代培育而成。③牛肺疫兔化-綿羊適應菌苗,將牛肺疫兔化菌種轉移到綿羊體傳代而成。

對牛肺疫,1958 年以前,採用血清學檢驗作為分群的方法,撲殺病牛,對補反陰性牛做預防接種,1958 年以後採用對臨床型病牛屠宰,其餘牛一律用牛肺疫兔化疫苗預防接種,這樣使隱性感染牛症狀明顯而及時屠殺,未感染牛得到免疫,加速了該病的淨化過程,自1970 年以後,在全國範圍內再未見有本病的發生。

(二)奶牛疾病研究(1981-2000 年)

1、奶牛傳染病的研究

(1)牛白血病 1980 年初,我國成年牛表現體表淋巴結腫大、皮膚腫塊,犢牛淋巴結腫大、後軀麻痺等症狀,南京農學院等單位主持該病的研究。1982 年,農墾部科技司指定北京、上海的獸醫人員前往南京學習診斷技術,並對北京種公牛站及奶牛場進行了普查。研究指出,該病是牛白血病,可通過胎內傳播、接觸感染、精液和乳汁傳播,並制定了診斷和防治方法。

(2)牛流行熱 l966 午7 月,北京亦莊牛場突然流行以體溫升高、胃腸炎為臨床症狀的疾病,並很快於全農場流行。1976 午,又於該場首先流行,之後北京東、南、西、北四郊農場的牛場郜有該病發生,病的特徵是流行快,體溫升高、呼吸急速、臥地等。

1977 年,經北京農業大學、北京大學等單位從北京市南郊農場舊宮北牛場病牛病料中分離出彈狀病毒後,才肯定了該病,並稱牛流行熱。

1990 年以後,我國特別是南方一帶,其發病多、流行普遍。2005 年,山東、安徽、江蘇、河南的牛場仍有該病流行,現已能診斷、治療和預防本病。

(3)牛傳染性鼻氣管炎(IBR) 1988 年7 月,京郊某牛場從日本進口的牛群中,犢牛表現神經症狀,呼吸困難,排血便等,死亡率佔70%,同時,該場妊娠牛發生流產,流產率達22%。

1991-1995 年對1418 頭成母牛血清學檢查,陽性頭數為114 頭,陽性率為8%。通過臨床診斷、病毒中和試驗等,確診為IBR,並開展了對本病的防制工作,現基本控制了本病。

 (4)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BVD) 20 世紀80 年代末,有些奶牛場流產率增高,為了摸清病因,1991-1995 年,曾對18 個牛場l418 頭成年母牛進行血清BVD 抗體檢測,其中BVD 陽性牛場7 個,陽性場佔38.8%,BVD 陽性牛153 頭,陽性率為10.8%,確診了BVD 在奶牛場的存在,是流產的原因之一。

2、奶牛普通病的研究

(1)乳房炎據統計,臨床型乳房炎佔15%-23%,其造成炎乳廢棄、乳區化膿、壞疽,使乳牛永久性失去泌乳能力,淘汰率佔9%-10%。

20 世紀80 年代初,北京、上海、浙江等地,開展了奶牛乳房炎的綜合防治研究。診斷方法有BMT法、LMT 法等,並總結出乳房衛生保健措施。

(2)酒精陽性乳酒精陽性乳是指用68%-70%酒精與等量牛奶混合出現凝塊、絮狀物的牛奶。20世紀80 年代初,不少牛場特別是個體、集體牛場此種現象極多。1984-1985 年研究認為:酒精陽性乳是一複雜的臨床現象,是機體的一種應激反應的局部表現;酒精陽性乳的發生與酸度無關;其粗蛋白、粗脂肪及胺基酸含量與正常乳無差異,仍可利用,因胺基酸含量變異大,故穩定性差,其pH 與Na含量比隱性乳房炎的低,說明它並非為炎性乳;高溫、高溼、雨水和冷刺激為其發生的應激因素;加熱使其凝固性消失。

(3)蹄病 1981 年報導了「北京黑白花奶牛蹄變形的發生及其對生產的影響」,此後,對北京成年母牛進行3 年(1984 年、1989 年、1990 年)統計,蹄病佔總發病率的9.9%、6%和8.4%。曾對9 頭公牛859 頭女兒調查,蹄變形佔31.2%。蹄病是奶牛的主要疾病之一,根據臨床實踐總結出蹄保健措施。

(4)營養代謝性疾病主要對瘤胃酸中毒和母牛妊娠毒血症進行了研究。

①瘤胃酸中毒:20 世紀70 年代末,奶牛常出現突然死亡病例。表現休克、臥地,剖檢見出血性胃腸炎。1982 年,首次報導了該病在我國發生的病因、病性,並指出,這是由於大量飼餵碳水化合物飼料,致使瘤胃pH 下降和乳酸蓄積所引起的一種全身代謝紊亂疾病。此後,在我國奶牛場才引起了對本病的重視,並能有效地予以預防。

②母牛妊娠毒血症:母牛妊娠毒血症是由於幹奶期能量過高,牛隻肥胖而引起的消化、代謝、生殖等機能失調的綜合表現,臨床以食慾廢絕,間有黃疽為特徵。病牛表現出酮病、衰竭、神經症狀、乳熱、乳房炎和臥地不起。1983-1985 年,對山西、北京的病例,通過流行病學、臨床症狀、組織病理學、細菌學、血液生化學等研究,並進行了飼養試驗,最後確診了我國奶牛妊娠毒血症的發生,並提出防治措施。

3、犢牛疾病的研究

犢牛階段,由於各器官系統尚未發育完善,對外界環境適應性尚未健全,以及胎盤感染等因素影響,這就形成了犢牛發病的特徵。

1986-1992 年,先後對新生犢牛腹瀉進行了研究,病因為大腸桿菌及沙門氏菌。

1993 年對犢牛傳染性鼻氣管炎的流行、症狀、病原及病理變化進行了研究,提出診斷與防治措施。

1994-1995 年,對新生犢牛早產、畸形及幼齡犢牛口腔黏膜潰爛、腹瀉的病例進行研究,確診為犢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

2003 年,對出生後3-20 d 關節腫脹的犢牛,通過病原分離,犢牛人工發病,確診為大腸桿菌關節炎。

2006 年,報導了由衣原體所致的犢牛多發性關節炎在奶牛場內的流行。

(三)奶牛保健的實施(2001 年--

在奶牛疾病研究過程中,人們逐漸掌握了奶牛發病的原因與防治辦法;同時也深深地認識到只習慣於個體治療,已遠遠不能適應當今規模化、集約化和高產的形勢。因此,保證奶牛健康,減少隱性、臨床型疾病的發生及其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加強奶牛疾病的早期監測,提早預報,及時控制,是獸醫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於是傳染病預防、蹄保健、乳房保健及營養代謝疾病監控等防治措施相繼形成。1995 年中國奶業協會疾病防洽組召開了全國《奶牛乳腺炎防治規範》實施總結會;1998 年農業部農墾局頒發了農墾系統《奶牛場技術管理規範(草案)》,先後於北京、上海等奶牛場使用,收到了明顯效果,充分顯示出保健措施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

2000 年以後,為了促進奶業持續健康發展,2003 年國家學生奶辦「學生奶源示範基地升級計劃」,2005 年農業部「奶牛科技人戶」,2007 年中國奶業協會「中國奶農培訓計劃」,2008 年農業部「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2008 年中國奶業協會、全國畜牧總站「國家奶牛生產性能測定補貼項目」,2008年全國畜牧總站「全國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技術師資培訓班」等項目在各地啟動。在上述一系列舉措的實施過程中,深入現場、調查研究,開展奶牛科普知識培訓,加速了奶源基地的建設以及科學飼養管理和奶牛保健技術的推廣。

 

二、規模化奶牛場奶牛保健

(一)奶牛場的防疫體系

1、奶牛易患的傳染病

隨著牛群擴大,引進牛隻特別是頻繁地從國外引進奶牛(包括凍精、胚胎),除了已發生的口蹄疫、結核病,布氏桿菌病外,牛群發生一些新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鼻氣管炎、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奶牛生產,對此應予以重視。現將奶牛目前主要的傳染病簡介如下(表1-1)。

 

2、奶牛場防疫措施

(1)防疫制度

①牛場應設消毒池,規格為6mx3mx0.3m(長×寬×深)。池內用2%的氫氧化鈉溶液或稀釋800倍的消毒威溶液。門口應配備高壓消毒槍,對進場車輛進行消毒。生產區與生活區應隔離分開,並設立消毒室。消毒室應清潔、無塵埃,具有紫外線燈及衣物消毒設施。職工進入生產區,應洗手消毒,穿戴工作服,穿過消毒間入場。

②奶牛場員工每年應進行1 次健康檢查,如患傳染疾病應及時離場。員工家中不得飼養偶蹄動物。獸醫不能對外行醫,人工授精人員不能對外進行配種工作。奶牛場不得飼養其他種類的畜禽,禁止將畜禽或其產品帶入場區。

③運動場無積水、積糞、硬物及尖銳物。飲水池保持清潔,無沉積物。排水溝保持暢通,無雜物,定期清除雜草。奶牛場專設供糞車等汙染車輛通行的道路。在下風口設立堆放牛糞場地,定期噴灑殺蟲劑,防止蚊蠅滋生。

④死亡牛隻接觸過的器具及其汙染的場所應嚴格清潔消毒。淘汰及出售牛隻應經檢疫並取得檢疫合格證後方可出場,運牛車輛應經嚴格消毒後進人指定區域裝牛。轉運牛是健康牛隻,並持有政府職能部門的檢疫合格證明,轉運車輛進場前和轉運完成後要全面消毒。

(2)場所消毒

①牛場生產區應設淨物通道和汙物通道。人員、車輛、運送飼料等進出場走淨物通道,運送牛糞等汙物進出場走汙物通道。所有通道都設消毒池,配備消毒工具,外來車輛嚴禁入場。

②運動場內應定期鋪墊幹沙土,經陽光暴曬或噴灑消毒液後方可鋪墊。運動場消毒應將氫氧化鈉、過氧乙酸和消毒威交替使用。牛場水源為清潔飲用水,飲水槽夏季每日刷洗1 次,冬季每周刷洗1 次。飲水槽可使用消毒威或次氯酸鈉溶液消毒,牛舍、採食槽每日至少清理1 次。

③產房用具每次用過後應清除汙物並用消毒藥液浸泡消毒,產房應每日清掃消毒。犢牛圈舍應保持乾燥,每頭犢牛轉出後及時進行徹底消毒。飼料盤和餵奶桶於每次餵食後用清水衝洗乾淨。牛舍要經常打掃,保持乾淨、乾燥,定期滅鼠、滅蠅。牛舍應定期消毒,每周1 次。

④保持臥床清潔、平整、墊料充足,定期消毒,每周1 次。

⑤刷拭牛體,保持牛體乾淨、衛生,定期修剪牛尾。

⑥奶牛場每月應進行1 次全場大消毒,運動場、牛合、擠奶廳、飲水器、採食槽每周消毒1 次。有疫病發生時,每周進行2 次全場大消毒,運動場、牛合、擠奶廳、飲水器、採食槽每日消毒1 次,有可能被病牛分泌物、排洩物汙染的用具或其他物品使用後及時消毒。

(3)檢疫

①結核病檢疫採用結核菌素皮內試驗,按農業部頒布的《動物檢疫操作規程》的規定進行,每年春、秋各1 次。可疑牛經過2 個月後用同樣方法在原來部位重新檢驗。檢驗時,在頸部另一側同時注射禽型菌素做對比,以區別出是否是結核牛。2 次檢驗都呈可疑反應者,判為結核陽性牛。凡檢出結核陽性牛一律撲殺。

②布氏桿菌病檢疫每年2 次,於春、秋季進行,按《動物檢疫操作規程》的規定執行,先經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初篩,陽性者進行試管凝集試驗,出現陽性凝集者判為陽性,陽性反應牛隻一律撲殺。

③在牛群中定期開展牛傳染性鼻氣管炎和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的血清學檢查,當發現病牛或血清抗體陽性牛時,應採取嚴格防疫措施,必要時要注射疫苗。

(4)免疫免疫是指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或不感受性。在疾病發生前,通過接種疫苗等手段,使機體經受輕度感染,從而激發家畜體內抵抗侵入病原微生物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從而防止同種病原微生物再次感染。這是牛群保健計劃中最主要的措施之一。雖然免疫接種不可能預防所有的疫病,但是許多對牛群危害嚴重的疫病,可以通過一定的免疫程序而得到預防。

3、疫病撲滅措施

(1)疫情上報發現疫情時應立即逐級向上級職能部門報告,上級職能部門在12 h 內應立即赴現場進行診斷,並提出防疫措施,有關單位和人員應立即執行。

(2)隔離

①病牛。在臨床上發現或檢疫中檢出的病牛或可疑感染奶牛應立即進行隔離飼養。隔離場所應選擇偏藕不易散播病原體、便於消毒的場所或房舍,並設專人飼養。對於危害嚴重、無治療價值的病牛,在確診後應立即撲殺,進行無害化處理。

②可疑感染奶牛。無任何病狀的可疑牛應隔離觀察,觀察期間出現臨床症狀的,視為病牛,應移至病牛群隔離。

③假定健康奶牛。疫區內沒有與病牛接觸、檢疫呈現陰性的奶牛為假定健康奶牛。對這類牛應立即進行免疫接種,必要時可將其轉移到安全地方飼養。之後再無新的可疑病例出現,假定健康奶牛應視為健康奶牛。

(3)封鎖及解除當暴發一類傳染病如口蹄疫時,應立即上報政府職能部門,劃定疫點、疫區和受威脅區,對疫點、疫區實施封鎖。封鎖區域應採取以下措施:

①設立明顯標誌,禁止人、牛、車輛出入疫點,禁止畜產品及可能汙染的物品運出疫點。特殊情況下的人員出入疫點要經過批准,並嚴格消毒。

②對病、死牛和同群牛進行撲殺,進行無害化處理,對疫點實行嚴格的消毒。

③疫區交通路口設消毒站和監督哨卡,對出入人員、車輛進行消毒,禁止易感動物出入疫區,禁止畜產品及可能被汙染的物品運出疫區。

④受威脅及疫區內非疫點的易感動物應進行緊急免疫接種。

⑤疫區內最後一頭病牛痊癒或撲殺,14 d 後再無新病牛出現,經終末消毒後,報請上級職能部門解除封鎖。

(二)奶牛的驅蟲

目前奶牛寄生蟲病的流行也逐漸增加,特別是肝片吸蟲、球蟲等所引起的感染,在許多奶牛場都有發生。因此,驅蟲也是一項重要的預防措施。即在肝片吸蟲病和球蟲病發病率高的奶牛場,應進行有計劃的定期驅蟲。同時,應了解蟲體的發育史,加強糞便的清除,避免飼草的汙染,控制蟲卵的發育,減少經口感染機會。

(三)奶牛保健體系

1、乳房保健

(l)擠乳衛生管理。擠乳員應保持相對固定,避免頻繁調動。

擠乳前將牛床打掃清潔,將牛體刷拭乾淨。擠乳員先用0.1%過氧乙酸溶液清洗雙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

奶牛場對乳房處理有兩種方法,即「水洗法」和「紙巾乾擦法」。

水洗法:乳房先用200 -300 mg/kg 有機氯溶液清洗,再用50℃溫水徹底洗淨。水要勤換,每頭牛要固定一條毛巾,洗滌後用乾淨毛巾擦乾乳房。

紙巾乾擦法:擠乳前,先用藥浴液浸漬乳頭,用衛生紙巾擦乾乳頭,擠出前3 把奶後上機,擠奶結束後再用藥浴液藥浴乳頭。

機器擠乳,真空壓力應控制在(4.67- 5.07)×l04Pa,搏動控制在每分鐘60 - 80 次,要防止空擠。擠乳時,應先擠健康牛,後擠病牛,患乳房炎的奶牛,要用手擠,不能上機。

擠出頭3 把乳集中於帶有黑紗罩的奶杯內,檢查乳汁狀況。乳房炎乳應收集於專門容器內,集中處理。洗乳房的毛巾、奶具在使用前後必須徹底清洗。洗滌時先用清水衝洗,後用溫水衝洗,再用0.5%熱鹼水洗,最後用清水洗。橡膠製品清洗後用消毒液浸泡。擠乳器每次用後均要清洗消毒。擠乳器乳杯內胎每周用苛性鈉溶液徹底消毒一歡,常用0.25%苛性鈉溶液煮沸15 min 或用5%苛性鈉溶液浸泡,乾燥備用。

(2)乳頭藥浴。榨乳完畢,立即用3%-4%次氯酸鈉液或0.5% -1%碘附浸泡乳頭。

(3)隱性乳房炎監測。隱性乳房炎監測採用加州乳房炎試驗(CMT 法)。泌乳牛每月進行一次監測,凡陽性反應在「++」以上的乳區超過15%時,應對牛群及各擠乳環節做全面檢查,找出原因,制定相應措施。

幹乳前10d 進行乳房炎檢測,對陽性反應在「++」以上的牛隻及時治療,幹乳前3d 再檢測一次,陰性反應牛才可停乳。

(4)控制乳房感染與傳播。奶牛停乳時,每個乳區注射一次抗菌藥物。對產前、產後乳房膨脹較大的牛隻,不準強制驅趕起立或急走。蹄尖過長應及時修整,防止發生乳房外傷,有吸吮癖牛應從牛群中挑出。臨床型乳房炎病牛應隔離飼養,奶桶、毛巾專用,用後消毒,乳消毒後廢棄。病牛要及時治療,痊癒後再回群。應及時治療胎衣不下、子宮內膜炎、產後敗血症等疾病。對久治不愈、患慢性頑固性乳房炎的病牛,應及時淘汰。

(5)加強環境衛生。保持牛床、運動場乾燥、清潔,糞便及時清除,牛床及時用沙土、木屑鋪墊。

2、蹄保健

(1)牛舍、運動場地面應保持平整、乾淨、乾燥。糞便及時清掃,汙水及時排除,不用爐渣、石子、磚塊、瓦片等尖硬物鋪墊運動場和通道。

(2)經常保持牛蹄清潔,清除趾間汙物,冬季幹刷,夏季用清水每日衝洗。

(3)堅持蹄浴。用4%硫酸銅液或5%福馬林液對牛實施蹄浴,夏、秋季每5-7d 浴蹄1-2 次,冬、春季可適當延長蹄浴間隔。藥液應定期交替更換使用。

(4)堅持修蹄。每年對全群牛隻普查一次,對蹄變形牛,於春、秋季節統一全部修整。

(5)對蹄病患牛及時治療,促進痊癒過程。當蹄變形嚴重、蹄病發生率達15%以上時,應視為群發性問題,要分析原因,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6)修蹄時,應嚴格執行修蹄技術操作規程,熟練掌握修蹄技術,正確修蹄。

(7)供應平衡日糧,滿足奶牛對各種營養成分的需要量,禁用有肢蹄遺傳缺陷的公牛配種。

3、營養代謝疾病監控

隨著奶牛產奶量的增加,營養代謝疾病在奶牛場特別是高產奶牛場發病增加。因此,加強營養代謝疾病監測,提早控制已成為奶牛生產不可缺少的環節,其監控措施如下:

(1)定期抽查血樣。每年應對幹奶牛、高產牛進行2-4 次血樣抽樣(30 - 50 頭)檢查,檢查項目主要包括血細胞數、血細胞壓積、血紅蛋白、血糖、血尿素氮、血磷、血鈣、血鈉、血鉀,總蛋白、白蛋白、鹼貯(二氧化碳結合力)、血酮體,穀草轉氨酶、血游離脂肪酸等。

(2)定期檢測酮體。產前1 周,隔2-3d 測尿pH、尿酮體一次;產後ld,測尿pH、尿或乳酮體含量,隔2-3d 一次,直到產後30 - 35 d。凡檢測尿pH 呈酸性、酮體陽性反應者,立即應用葡萄糖、碳酸氫鈉等治療並採取其他相應措施。

(3)加強臨產牛監護。對高產、年老、體弱及食欲不振牛,經臨床檢查未發現異常者.產前1 周可用糖鈣療法防控(25%葡萄糖溶液、10%葡萄糖酸鈣溶液各500 ml 一次靜脈注射,每日一次,連續注射2-4d)。

(4)日糧中添加緩衝物質。高產牛在泓乳高峰時,日糧中可添加碳酸氫鈉1.5%(按總乾物質計),與精料混合直接飼喂。

三、結

自1950 年至今,中國荷斯坦奶牛飼養、培育及疾病防治歷程長達60 年之久。半個多世紀以來,為了培育健康的牛群,從事奶牛業的人們,經歷了幾代人的辛勤勞動和不懈努力,終於在奶牛疫病防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1)在傳染病控制上,消滅了牛肺疫,控制了牛結核病和布氏桿菌病,可以說我國奶牛是健康的,我國奶牛群是健康牛群。對近年來奶牛場發生的IBR、BVD 提出診斷方法和防制措施,並能有效地控制。

(2)在普通病防治上,從生產出發,總結出乳房炎、蹄病和營養代謝病是當前危害奶牛生產的主要疾病,並制定出防止其發生的保健技術,經多年生產應用,成效顯著。

(3)保健意識逐漸加強。人們認識到「保健」在奶牛飼養上的重要性,因此防疫制度、乳房保健、蹄保健和營養代謝疾病的監控,在奶牛場內特別是規模化奶牛場常年堅持,並收到明顯效益。憶往昔,漫漫奶牛保健路。60 年來,奶牛獸醫人數由少到多,由單純的治療向群體保健的理念轉移,診療水平不斷提高,保證了我國奶牛的健康。然而,由於牛群數量的擴大、飼養規模和飼養方式的不同以及奶牛獸醫機構及其技術水平的不平衡,奶牛保健仍存在一定實際問題,這就要求在今後的工作中繼續採取:

(1)加強獸醫防疫體系的建設,鞏固現已取得的健康牛群的成果。繼續加強對口蹄疫、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的防疫和檢疫。對新近的傳染病如傳染性鼻氣管炎,牛病毒性腹瀉-黏膜病等,採取有效措施,並在發病場內儘早予以控制。

(2)搞好獸醫服務體系,提高獸醫技術水平,繼續推廣奶牛保健技術規範,保證奶牛高產、健康。

 

相關焦點

  • 促進奶牛場規範化助推奶業高質量發展
    為了規範現代奶牛場的定級和評價工作,按照《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2016-2020 年)》要求,中國奶業協會聯合會員單位,建立《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分級評價奶牛場的養殖現代化水平。《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中明確定義了「現代化奶牛場」:飼養管理符合NY/T 2662中的規定,存欄規模在100頭以上,實現現代化養殖,保障動物福利、有效控制生鮮乳質量的誠信奶牛養殖場。它以布局合理化、養殖規模化、管理智能化、發展持續化、生產標準化、品種良種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為主要特徵。
  • 中國奶業協會發布《現代奶業評價 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
    標準將奶牛場的各項評分分別合併為布局合理化、養殖規模化、管理智能化、發展持續化、生產標準化、品種良種化、動物福利化、產品優質化8個部分評分,參評牧場可通過固定計算公式得出評分,獲取定級。  評分要求設定較為細緻,比如在現代奶牛場布局合理化評分要求中,有奶牛場周邊無有害汙染源,遠離學校、公共場所、主要交通道路、居民居住地等地區,便於防疫管理;奶牛場需封閉在獨立區域內,使用磚牆、鐵藝、塑鋼板等材質圍牆、圍欄進行有效隔離;奶牛場生產區、生活區分離,生產區不得有人員居住等10個評分要求。
  • 奶牛場飼料堆起火,奶牛們崩潰:明天的早餐燒沒了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藍震 謝春暉 通訊員 蔚方成9月8日下午2點多,錢塘新區的富侖奶牛場裡突然冒出了滾滾濃煙。「我們這邊奶牛場飼料間起火了!」起火的是奶牛場裡堆放奶牛飼料的倉庫,1000多平方米的倉庫裡堆的全是幹稻草一類的飼料。「現場濃煙很大,整個奶牛場都被濃煙籠罩了。」消防隊員們一邊用高壓水槍對起火區域進行補救,一邊調用來推土車對未起火區域的奶牛飼料清理,以免火勢蔓延。經過近1個小時的撲救,火勢被成功控制。但是由於起火原因,奶牛飼料已經大部分被煙燻過。
  • 巫師3威倫奶牛場在哪刷錢 巫師3威倫奶牛場刷錢位置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蛙蛙挖牆角"分享的《巫師3》威倫奶牛場刷錢位置介紹,快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地址,威倫無人地的奶牛場,綠色點。 看了上文九遊小編帶來的巫師3威... 《巫師3》遊戲裡在哪裡刷錢呢?
  • 河北一奶牛場頻遭雷擊 幾十頭奶牛被擊倒
    頻遭雷擊的奶牛場。本報記者祁勝勇文/圖◎核心提示在阜平縣,一個屬於國家扶貧項目的奶牛場落成後屢屢發生奇怪現象,4年之中竟遭受了8次雷擊,先後有6頭奶牛被擊死,15頭奶牛受傷,多次發生幾十頭奶牛被一起擊倒的事件。不過令人奇怪的是,和奶牛相伴的奶農竟一次次奇蹟般躲過了雷擊,安然無恙。在村中老人們的記憶裡,過去當地雷電為害的事件很少,是什麼吸引了雷電?
  • 雌激素可能潛伏於奶牛場 刺激不孕奶牛恢復泌乳
    「雌激素」侵入奶牛場  在國內某動物藥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獸藥產品裡,有一則「奶牛專用催奶藥不孕奶牛催奶注射液」的廣告信息,注射液的主要成分顯示為「黃體酮、苯甲酸雌二醇、利血平等」。作用是用於不孕奶牛恢復泌乳,空懷奶牛泌乳,促進奶牛泌乳器官發育,育成牛乳房發育不良、偏小,誘導不孕奶牛泌乳,治療子宮內膜炎、屢配不孕、促使奶牛發情配種、重新受孕等。介紹稱這種產品採用「肌內注射」的方法,而藥物的注意事項裡特別提到:用藥後,乳房開始脹大時,需每天按摩乳房2~3次,每次3~5分鐘。
  • 中國奶業協會:我國已有78.9萬頭奶牛接受生產性能測定
    新華社青島6月4日電(記者 蘇萬明)中國奶業協會在4日舉辦的「2016全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數據年會」上稱,我國奶牛生產性能測定項目自2008年正式實施9年來,參測奶牛場從337個增加到目前的1292個,測定牛數從11.5萬頭增加到78.9萬頭。
  • 8月起,全國奶牛場可免費定級...
    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在大會上表示,作為現代奶業評價體系系列標準的第一項標準,《現代奶業評價奶牛場定級與評價》團體標準已於今年6月正式發布,並於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這是現代奶業評價工作邁出的第一步。胡說有理注意到,該標準對存欄規模在100頭以上的規模化奶牛場進行定級和評價做了明確要求。
  • 哞哞哞~這裡的奶牛真「牛」
    時值午後,採訪組一行來到拉布大林農牧場105隊的犇騰養牛場。剛剛走進擠奶大廳,我就被眼前整潔的場房震撼到了。寬敞明亮的擠奶大廳裡,40頭奶牛在安靜地等候擠奶,這裡採用的是魚骨快放式擠奶機。奶牛閒庭信步地走上擠奶機,每一頭奶牛都有自己的「站位」,它們的信息被傳輸到微機裡定位所在的位置。
  • 中國4000個奶牛養殖場將定級 奶業評價體系啟動
    來源:網易財經網易財經7月31日訊 由中國奶業協會主辦,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啟動會近日在北京召開,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宣布,由協會發布的現代奶業評價體系的第一個標準《現代奶業評價 奶牛場定級與評價》於今年8月1日正式實施,這也是國內首次對現代奶牛場進行了明確的定義。
  • 怎樣才能叫一隻奶牛自願擠奶?
    2011年,有130多年歷史的利拉伐進入中國,成立了獨資公司利拉伐(天津)有限公司,經營範圍涉及擠奶設備、飼餵設備等牧場用品和零配件,以及配套的清潔產品和奶牛保健用品等。所謂「自願擠奶系統」,指奶牛能按照自然習性、自主擠奶。一臺機器每次針對一頭奶牛,奶牛會自動前去擠奶,無需擠奶工趕牛。
  • 瑞士奶牛場最悲劇的一句是:我的奶牛沒懷孕,由此卻誕生了避孕藥
    瑞士的奶牛場一直都很興盛,一提到瑞士就會讓人聯想到大片的牧場。脖子上掛著大銅鈴的奶牛在阿爾卑斯山上吃草,這一場景就如同阿爾卑斯山的馬特洪峰一般聞名世界。農場的目標是將牛奶產量最大化,因此奶農必須要讓奶牛受孕,受孕以後乳房才會源源不斷地產奶。
  • 英奶牛場員工殘忍對待牛犢 被勒令暫停經營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5日報導,近日,一段秘密拍攝的視頻記錄了英國薩默塞特郡一家有機奶牛場內員工對小牛犢的殘暴行徑。畫面一開始,一名男子正野蠻地將一頭正在吸吮母乳的小牛犢拖拽到一旁,並拿出一根細長的流有人造牛奶的長管插入小牛的口中,強行對其進行餵食。
  • 保定一奶牛場8頭牛遭雷擊死亡 瞬間倒下一片
    7月30日夜,保定市區一場突如其來的雷雨中,北市區頭臺村邸文光家的奶牛場8頭奶牛遭雷擊死亡,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奶牛瞬間倒下一片7月31日上午,記者聞訊來到頭臺村邸文光家的奶牛場。邸文光夫婦向記者介紹,7月30日晚9時許,保定上空雷雨交加,突然一聲巨響,一個炸雷在奶牛場的上空響起,一家人感覺不好,立即跑到牛欄前,看到8頭正在吃草的奶牛齊刷刷地倒在地上,還沒等家人上來扶救,幾頭牛很快就全部死亡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頭臺村是保定北市區一個奶牛專業養殖村,農民生活來源主要靠養牛。
  • 奶牛學校告訴你 推介
    他用「後繼有人」來形容傾注了自己全部心血的奶牛養殖事業。張開劍的變化源於一個名為奶牛學校牛二代訓練營的培訓項目。該訓練營是由全球乳業10強伊利集團推出的新型奶農培訓項目。相比於以往其他奶農培訓,該項目更加注重培養奶農在牧場經營管理等方面的綜合能力,並在行業內首次有針對性地將培養對象聚焦為牧場接班人。
  • 奶牛場也能做到自動化管理?SolidWorks軟體功不可沒!
    所面臨的挑戰:通過快速開發和製造創新產品和定製系統,使奶牛養殖更加高效,從而發展奶牛場的自動化業務。想要入手正版SolidWorks的朋友可以聯繫慧都~)效果:獲得了三倍的產品量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設計等錯誤成立Lyntech製造子公司獲得了先進的奶牛場自動化技術
  • 中荷合作讓奶牛多產好奶
    「過去,我們的奶牛年產奶量一般在9噸多的樣子。到了2016年,年產奶量已經接近11噸。」中地乳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建設告訴《經濟日報》記者,過去3年,中地乳業的奶牛平均產奶量提高了1噸左右,這一進步給企業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 在養牛行業摸爬滾打近20年的張建設,長期致力於推動奶牛養殖規模化,曾經有過用飛機從國外引進優質奶牛的「壯舉」。在張建設看來,中國的奶牛養殖業,已經走過了規模化擴張的階段,需要的是不斷提升養殖的科學化水平。
  • 「一鳴」泰順奶牛場成溫州市唯一一家上榜牧場
    「一鳴」泰順奶牛場成溫州市唯一一家上榜牧場 2016/08/15 08:27 來源:溫州商報 編輯:楊凡 瀏覽:9446
  • 阿菲金推出奶牛場新軟體和農場管理系統
    (圖片: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21113/574014 ) AfiFarm 4是擁有50頭到100,000頭奶牛的大中小型奶牛場的變革性解決方案,讓農場管理者能通過利用先進的用戶管理系統來監督團隊的活動,提供更好的認證、授權和審核機制。
  • 糧變肉草變乳畜牧業強勢崛起-畜牧,養殖,基地,奶牛,規模,-專題專欄
    計劃政府投入12億元,拉動投資45億元,建設300頭以上規模的奶牛場54個、300頭以上規模的肉牛場96個、3000頭以上規模的生豬場63個。   虎林市以打造高標準現代化養殖基地為目標,立足虎林資源稟賦,著力推進奶牛現代牧場建設。目前,虎林市已建成百頭以上規模化奶牛養殖場6處,奶牛存欄達12240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