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有米熙子~
我發現大家好像不太喜歡我發生活小技巧類的東西?哈哈~因為每次發這類的文章,瀏覽量都超級低的~那麼今天就還是來看看美食吧!想吃正宗的韓國菜,但怎麼做味道都不對?
你想想啊,要是咱們想做北方的菜式,咱是不是得買北方出品的材料才會對味。而做南法的菜式,肯定得買南方的材料和調味料才行。就連面這個簡單的主食,南北方也不一樣。用錯材料,怎麼能做出地道的食物捏?掌握韓式料理的調味與配方,你也能像韓國大廚一樣,做出正宗的好味道噠!
你肯定有很多的疑問,例如韓式大醬、辣椒醬、辣椒粉差在哪?正宗的韓式泡菜怎麼買?韓式年糕要用哪一種?韓國蝦醬是什麼?~
那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問題的答案吧!
01韓式料理必備的調味品
韓國香油
韓國香油主要有兩種:白芝麻和紫蘇,大部分料理使用白芝麻香油,特別的傳統菜色會用紫蘇香油。尤其以清淨園的香油最有名,是韓國最早開始製作香油的食品公司。
韓國大醬
通常為橘色包裝。又叫「韓國味噌醬」,煮湯、燉菜、火鍋必備的調味料,例如最經典的韓式大醬湯。不能直接品嘗,而要經過烹調,辣度較低,味道濃鬱,帶有甘醇的豆香。
韓式辣椒醬
通常為紅色包裝。韓國菜給人紅色的印象,多半源自韓式的辣椒醬,辣度較高,種類繁多,可以直接當作醬料沾食,或者料理入菜。
包飯醬
通常為綠色包裝,方便與大醬、辣椒醬區分。是大醬、辣椒醬的綜合體,結合前者的溫潤、後者的辣度而成,類似於辣味噌,搭配韓式烤肉、包肉生菜、飯糰,適合當作醬料沾食。
韓式辣椒粉
辣椒粉是辣菜必備的提味品,同樣以選購大品牌為主。粉末分成粗的、細的,如果食譜沒有詳細寫明,都是使用粗的。購買時,如果不是喜歡辣的朋友,選購小包的就能使用1整年。
粗辣椒粉:辣度較低,用意在於增添香味,常用於煮湯、炒菜、醃肉去腥。
細辣椒粉:辣度較高,細緻的粉末更好釋放辣度、調理入味。
韓式辣椒粉一定要先下鍋炒過,釋放香氣,才能和其他食材、高湯混合。
韓式烤肉醬
想吃韓國家常菜,例如韓式辣炒豬肉、韓國烤肉拌飯等等,可以用上述介紹的調味品調製醬汁。不過為了省力,市面就有調好的烤肉醬,用途廣泛,任何肉類、熱炒、飯料理都能使用。
韓式醬油
醬油分成湯用醬油、釀造醬油、風味醬油,都是以菜式選擇不同功能的醬油:
湯用醬油:又叫韓式醬油、傳統醬油,鹹度高,沒有甜味,通常用來煮湯、涼拌、增色。
釀造醬油:鹹度溫和,帶有甜味,用途廣,用來醃、滷、炒。
風味醬油:凸顯某類食材特色的醬油,通常用來製作蘸醬。
韓國蝦醬
類似東南亞料理使用的魚露,和南洋蝦醬不同,呈現淡粉色,主要用來調味、提味,聞起來有點腥,但加入一點點煮過後,就能讓料理帶有鮮味,適合搭配豬肉,也是製作道地韓式泡菜必備的調味料。
02韓國道地的特色食品
地瓜面
韓國餐廳特別愛用地瓜面取代一般的白面,選擇Chef ONE或其他大品牌都可以。除了麵條色澤好看,一方面帶有地瓜的甜香,一方面可以降低湯頭、醬料吃起來的辣度,讓料理平易近人、更有層次。地瓜面在烹煮前,要先泡水約1小時,再按照包裝說明的時間燙煮。
韓式泡菜
宗家府是韓國泡菜最大的品牌,如果追求正宗風味,建議買袋裝的泡菜,裡頭使用一整顆大白菜醃製,蔬菜的質量較佳,可以切碎了再烹調,瓶裝則是使用小片菜葉。
韓式年糕
韓式年糕分成圓條狀、片狀兩種。圓條的口感厚、耐煮,適合調味重的辣菜;片狀適合快炒、煮湯。購買時不拘品牌,只要注意成份比例,麵粉較多則口感較硬,米粉較多則口感較軟。製作炒年糕,無論條狀、片狀,都先用滾水燙煮3~5分鐘,再將年糕下鍋和炒香的醬汁、配料同炒,口感會更彈牙不軟爛。
當然還有好多好多,經常看韓劇的朋友,可能在做料理的時候,會更得心應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