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如此認祖,把冒頓身份置換成突厥族,給耶律大石改名劉大石

2020-12-11 騰訊網

  土耳其如此認祖,把冒頓身份置換成突厥族,給耶律大石改名劉大石土耳其如此認祖,把冒頓身份置換成突厥族,給耶律大石改名劉大石

  《史記》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太初四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那時候,顯然是沒有所謂的土耳其人的。《史記·匈奴列傳》的第一句話便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狁、葷粥,居於北蠻,隨畜牧而轉移……」但就是中國北方草原上的這個「夏后氏之苗裔」,突然在某一天裡卻成了土耳其人的祖先,一下子就將土耳其的歷史向前推進了好多好多年。

  在中國的歷史裡,真實的冒頓單于是這樣的:前234年-前174年,攣鞮氏,於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殺父而自立。他首次統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龐大強盛的匈奴帝國,是匈奴族中雄才大略的軍事家、軍事統帥。

  隨後,冒頓帶領匈奴徵服了樓蘭、烏孫、呼揭等20餘國,控制了西域大部分地區。向北則徵服了渾窳、屈射、丁零、鬲昆、薪犁等國,向南兼併了樓煩(今山西東北)及白羊河南王之轄地,重新佔領了河套以南地。匈奴居有了南起陰山、北抵貝加爾湖、東達遼河、西逾蔥嶺的廣大地區,號稱將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 ,擁有控弦之士三十餘萬 ,成為北方最強大的民族。

  劉淵(?-310年),字元海,新興(今山西忻州北)人,匈奴族,匈奴首領冒頓單于之後,南匈奴單于於夫羅之孫,左賢王劉豹之子,母呼延氏,十六國時期前趙政權開國皇帝,304年-310年在位。劉淵在父親死後接掌其部屬,八王之亂時諸王互相攻伐,劉淵乘朝廷內亂而在并州自立,稱漢王,建立漢國(後改為趙,泛稱前趙,亦作漢趙),308年稱帝,改元永鳳。310年,劉淵病死,在位六年,諡號光文皇帝,廟號高祖。

相關焦點

  • 土耳其的泛突厥主義,為何會沉渣泛起?
    在「泛突厥」世界裡,有一種詭異現象:突厥兩個正宗傳人,蒙古與哈薩克,一直都很低調。土庫曼知道自己是「突厥蠻」,所以也從來不拋頭露面。相反,土庫曼野兒子土耳其,卻滿世界嚷嚷自己最正宗,還總想當「泛突厥」老大。對此我們只能說:「從末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萬裡西徵、重建大遼——耶律大石和他的喀喇契丹王朝
    ,這更加證明了耶律大石只能是太祖第三子章肅皇帝耶律李胡的後代。耶律淳任命耶律大石為南京內外軍隊統帥,加封太師,負責守衛析津府。九月,在金營中的耶律大石趁看守不備,逃離看管,途中集合舊部,輾轉來到夾山天祚帝藏身處。天祚帝得到耶律大石回歸,又獲取了陰山室韋部的出兵承諾,於是自以為中興可望,準備出兵收復燕雲。耶律大石屢次勸慰天祚帝「養兵待時」,不要輕易出兵,天祚帝一概不聽。
  • 土耳其和突厥到底是什麼關係?
    土耳其和突厥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其實可以分解成幾個層面,所以可以從幾個層面分別說一下。「土耳其」和「突厥」這兩個詞的關係應該說「土耳其」和「突厥」這兩個詞是漢語裡一個特有的現象,因為這兩個詞其實是同一個詞的音譯,但因為音譯的來源和時代不同,所以一個詞變成了兩個詞。
  • 意想不到的「土狼」一說,來源其先祖突厥族「狼人」血統
    導讀: 上一期文章《奧斯曼帝國攔路收重稅,重塑歐洲歷史,意外的成就了西歐列強的爭霸之路》講到土耳其人建立的奧斯曼帝國是歐洲人的剋星,但其實土耳其先人只是西突厥的一個不起眼的小部族,被唐朝打跑後,顛沛流離到西亞才建立了奧斯曼帝國,土耳其人彪悍的性格頗有其先祖突厥人的遺風。
  •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皇后述律平是契丹人還是回鶻人?
    留意一下史料:在六世紀末,隋王朝強大,在隋文帝的幹預下,契丹人成了隋朝防禦突厥與高麗的緩衝力量,「契丹別部出伏等背高麗,率眾內附」;之後,另有「別部四千餘家背突厥(回鶻就是突厥的一個分支)來降」,使得契丹人「部落漸眾」,「分為十部」。
  • 世界歷史上為禍最深的六大蠻族,中國三個歐洲三個,都嗜血成性!
    到漢朝初年,冒頓單于時期,匈奴空前強大,公元前201年冒頓起兵進犯,漢高祖劉邦率兵迎敵,被困於白登山。此後漢朝認識到匈奴的強大,低頭服軟,執行和親政策。在此後近一百年裡,匈奴達到極盛,勢力範圍東至外興安嶺,西至中亞,北至西伯利亞,南至河套地區,整個西域大小諸國都向匈奴稱臣。
  • 「突厥」的來龍去脈
    公元突厥初屬柔然,6世紀中葉並鐵勒部、滅柔然,建突厥汗國,其勢力範圍最廣時東起遼水,西抵裏海,西南隔阿姆河與波斯相鄰。6世紀末突厥分裂成東、西兩部,後相繼並於唐朝。唐末東、西突厥衰敗,最後退出歷史舞臺。關於6世紀之前"突厥人"的歷史,多為一些神話傳說,而沒有併入唐朝的殘餘"突厥人"則繼續其遊牧生活,與其他部族一起融合、遷徙。
  • 土耳其人到底是哪裡來的?突厥和土耳其有什麼關係嗎?
    隨後西遷的匈奴人從羅馬帝國的東部逐漸侵入羅馬帝國,一部分由中亞地區西遷的操突厥語的部眾從東歐地區不斷攻城略地,最後導致了羅馬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西羅馬帝國最終亡於哥特人,東羅馬帝國則在帝國的東部站穩了陣腳,因東羅馬帝國定都拜佔庭(今土耳其伊斯坦堡)又稱拜佔庭帝國。
  • 13世紀前的突厥人與伊斯蘭教
    這是令人厭倦的戰爭,除了考慮到它危險地削弱了薩曼王朝抵禦突厥世界的力量外,這些戰爭僅僅影響到伊朗內部的歷史。然而,在當時,許多突厥人集體皈依了伊斯蘭教,使這些改變信仰的突厥人取得了河中公社成員的權利(他們是以河中僱傭軍的身份而得到承認的),因此,伊朗各重鎮的鑰匙轉到了突厥人手中。未來的伽色尼王朝就屬於這種情況。
  • 突厥、東突厥與新疆問題
    而「突厥」一詞則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指公元6-8世紀在中國北方和西北建立突厥汗國的突厥族;廣義則包括鐵勒、突厥諸部部。突厥人屬於中亞民族,其語言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為古突厥文字母拼寫。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蒙古高原的匈奴、鮮卑等民族滅掉了西晉王朝,紛紛向南遷徙,於是這個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鐵勒人就進入了蒙古高原。
  • 中亞觀察丨「泛突厥主義」對中亞的危害
    而近世發掘的作為突厥學基礎的暾欲谷碑、闕特勤碑和毗伽可汗碑三大突厥文碑銘,破譯後的意思與漢文史料基本相符。如暾欲谷碑所記:「墩欲谷,本生於唐,因突厥當日屬唐也」。從這句話看,早期的突厥語諸族是中國版圖內的民族。(暾欲谷、闕特勤和毗伽可汗,均為公元7至8世紀的後突厥汗國貴族。
  • 劉大石:深文隱秀乘物騁懷
    劉大石,劉文杰,別屬樗堂,西園,大石草堂。河北遷安人,問業藝術家古泥、汪為新先生,現居北京。職業書畫家,自由撰稿人,《中國書房》叢書主編。出版《當代青年書畫名家精品·劉文杰》、《如逢花開·劉文杰寫意花鳥精品集》、《步屧尋幽·劉文杰中國畫作品集》、散文集《西園閒草》、詩集《西園吟草》。
  • 古代契丹的耶律和蕭這兩個姓消失了,那他們的後代現在姓什麼
    在整個遼代,契丹族只有耶律與蕭兩個姓。耶律氏是皇族,蕭氏是後族。而且,遼代規定,皇族的娶親範圍相當嚴格,「王族唯與後族通婚」。那麼為什麼會只以兩個姓氏的形式存在呢?契丹在唐代曾被賜予「李」姓。契丹族產生初期只有名字,沒有姓氏。它最早的姓氏始於唐朝,這個姓還是被別人賜予而來。
  • 古代匈奴、蒙古、回鶻和突厥四個民族的血緣關係如何?
    4、突厥。5、漠北回鶻、八部契丹。6、遼、九姓韃靼。7、金、蒙古高原諸部。8、蒙古。匈奴政權:提要:匈奴是東亞第一個馬背上的遊牧帝國(黃帝部族可能也是遊牧族群,但不一定是馬背部族)。匈奴被土耳其、蒙古追認為直系祖先。匈奴降服了東胡與大月氏及西域諸族。首領:冒頓單于及其後裔。種族:以東亞、北亞種族為主,兼有中亞種族。發源地:內蒙古陰山。後續:南匈奴,總數約20萬人,歸附進入山西,後建立中原政權。
  • 民族文化|你了解《突厥語大詞典》嗎?
    詞典中還有個圓形地圖,是為了形象地說明突厥諸部和突厥語言的分布而繪製的,但它的價值大大高於一般的方言分布圖,麻赫穆德•喀什噶裡批判的繼承了中亞穆斯林地理學的遺產,運用自己多年積累的關於中亞地區的豐富知識,創造性地描繪出了作者所認識的世界。這福圓形地圖,被中外學者公認為中世紀歷史地理學的重大成就。
  • 土耳其採用這些手段,終於讓國內的人安靜了
    突厥人會從馬上摔下來? 作為一個符合民粹主義的個人權威型領導人,埃爾多安自己的身份,卻並不是他接待外賓時叫上十幾個武士穿上不同時期突厥軍裝進行Cosplay那樣,是地地道道的「突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