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浪港股
12月10日消息,泡泡瑪特今日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在市場熱度下,公司昨日更是傳出暗盤暴漲150%,直接驚呆了市場。不過,機構對新浪港股表示,昨日有媒體鼓吹漲150%是沒有成交。
最新消息顯示,泡泡瑪特國際暗盤漲大約70%,報價65港元,有6萬股成交。甚至有股民直接表態,泡泡瑪特掀翻100港元。16點15分,香港暗盤即將公布。
一年賺4.5億,毛利高達65%,95後為消費主力
6月1日兒童節當天,泡泡瑪特正式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本次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預計12月下旬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潮流玩具文化的開拓者,公司擁有強大的IP創作及運營能力以及全渠道銷售及經銷網絡和粘性極高的粉絲群。泡泡瑪特給出的用戶畫像也顯示,58%的消費者年齡在30歲以下,其中,出生於1995年至2010年間的年輕人佔比32%。75%的消費者是女生。
截至2020年6月30日,公司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 及56個非獨家IP。在招股書中顯示,泡泡瑪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為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
主要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獨家IP則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自有IP毛利率高達73.4%,獨家IP毛利率70.3%,非獨家IP毛利率67.9%,2020年中期實現毛利5.33億,毛利率高達65.2%。
公司總收益從2017年的1.581億元人民幣,增加至2018年的5.145億元人民幣,2019年達到16.834億元人民幣。2020年中期實現營收8.18億,同比大漲50%。
淨利潤方面,2017至2019年分別錄得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2020年公司淨利進一步從去年同期的1.14億增至1.42億元。
遺憾摘牌赴港,87年夫婦身家超200億
2017年5月17日,泡泡瑪特開始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4月12日,從新三板完成退市。退市完成前,泡泡瑪特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泡泡瑪特當時稱,退市是根據公司的業務發展計劃作出的商業及戰略決策,且泡泡瑪特董事希望通過港交所獲得更多接觸國際及市場的機會。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泡泡瑪特至今為止一共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有啟賦資本、華強資本、黑蟻資本、金慧豐投資、正心谷創新資本和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根據聆訊後資料,公司執行董事兼CEO王寧持股49.8%,紅杉資本持股4.39%,華興資本持股1.75%
若按照每股38.50港元的發行價,股本13.815億股,則泡泡瑪特的市值或達532億港元。如果按照暗盤漲幅68%計算,公司市值將高度達898億港元。
出生於1987年的創始人王寧及妻子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身價將突破200元。
泡泡瑪特的護城河
1)強IP運營,持續的IP孵化並商業化。泡泡瑪特強調,IP是公司的業務核心。在招股書中顯示,泡泡瑪特的自有IP有MOLLY、DIMOO、BOBO&COCO以及YUKI,Molly為人氣最高、也最暢銷的IP。主要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主要非獨家IP則有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安信證券表示,憑藉一體化平臺及市場領先地位,公司與藝術家、知名IP提供商及內部設計團隊合作,在潮流玩具行業吸引並維持了一批優質IP資源,並不斷商業化。
2)強大的銷售網絡,帶來了持續的盈利能力和65%的超高毛利率。公司目前已建立全面而廣泛的經銷網絡,全方位觸達消費者,經銷網絡包括零售店、機器人商店、線上渠道、潮玩展以及批發渠道(主要包括經銷商)。
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了16.83億元。這期間公司的淨利潤也從156萬元增至了4.51億元,兩年時間,淨利潤激增近300倍。2018年、2019年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225.49%、227.19%;淨利潤增幅分別為6242.96%、353.29%。毛利率亦提升明顯,從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3)行業龍頭,盲盒第一股,對於港股投資者來說是稀缺性標的。據公司招股書,中國潮玩行業市場愈加集中,2019年行業前五大參與者共佔22.8%市場份額,泡泡瑪特系行業龍頭。2019年,按照零售價值計算,中國潮玩行業前五大市場參與者分別佔據8.5%、7.7%、3.3%、1.7%、1.6%市場份額,泡泡瑪特位居第一。
泡泡瑪特是一本萬利嗎?
雖然盲盒將泡泡瑪特炒上了市,但這門生意也並非一本萬利。
國泰君安在一份研報中指出,過去多年,中國文創IP開發環節上仍處在相對弱勢的環節,風口過去之後,能否維持高速增長無法保證。同時,盲盒行業仍然存在兩大變量:上遊端IP授權業務不夠充分;下遊端二手交易也需受規約。
據中國基金報,高溢價的誘惑下,許多玩家做一夜暴富的美夢,許多「炒家」為它砸下十幾萬,但還沒等到暴富,就先被套牢了。有網友在微博上吐槽,「入盲盒坑半年,發現都是衝動的產物,想要的只抽到一個,其他全是雷款,閒魚上也賣不出去。」
此外,公司標的的稀缺性,認購熱烈下,散戶中籤率則比較悲觀。
公司沒有基石投資者,全部是流通盤,可能波動比較大,上演一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