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經濟的誘惑與躁動:356倍認購、460億估值,泡泡瑪特拿什麼持續...

2020-12-17 中國青年報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即將亮相港交所。

據泡泡瑪特12月10日公告披露,發售價已釐定為每股38.50港元,估計將收取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50.25億港元,每手200股,預期股份將於今日(12月11日)上午9時在聯交所主板開始交易。

公告信息顯示,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共接獲479253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約58.1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356.74倍,可謂大幅超額認購。

按照38.50港元的定價,全球計劃發售1.357億股,泡泡瑪特將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52.24億港元(約合6.7億美元),估值將在IPO後達到70億美元,折算人民幣接近460億元。

另有媒體傳出,12月10日泡泡瑪特暗盤交易開漲超90%,最高報81港元。

市場如此熱烈追捧下,泡泡瑪特的潮玩神話能否持續?它拿什麼留住年輕人?

毛利率超過60%的泡泡瑪特

天貓發布的2019年《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排名第一,其中盲盒收藏成為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

據悉,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近日,一位比較克制的玩家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一周買1-2個,就買自己喜歡的IP,比如哈利·波特、BOBO&COCO系列,更加迷戀的是開箱一瞬間的感覺」。

「吃飯逛街之餘買個小萌物,聊以慰藉」,12月10日,另一位購買過盲盒的女生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她出去旅遊,也會帶上兩個最喜歡的盲盒小人兒,以增加居住環境的熟悉感。

華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粗略勾勒了盲盒類潮玩的消費者畫像。研究報告顯示,潮流玩具助力消費者的性別分布:女性用戶佔比約75%,18-34歲用戶佔比約78%。由此觀之,年輕人顯然是這部分消費主力。

在這樣的消費需求面前,泡泡瑪特無疑衝上了風口。

泡泡瑪特於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已經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2019年,其市佔率達到8.5%。

從業績和毛利率來看,泡泡瑪特就像坐上了雲霄飛車。

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從1.58億元增長至16.83億元,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此外,其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翻了289倍,業績可謂爆發式增長。

此外,泡泡瑪特在通過聆訊後的最新招股書中披露了今年前三季度的「成績單」。

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泡泡瑪特的營收從2019年同期的10.34億元增加49.3%至15.44億元;毛利率從2019年同期的63.7%提升至64.0%。

除了營收規模高速增長,泡泡瑪特也是一家極為賺錢的公司。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品牌產品(自有IP、獨家IP、非獨家IP)的毛利率,自2018年以來均超過70%,2019年毛利率為71.3%。舉例來看,以2019年盲盒平均售價51元計算,成本僅為14.6元。

即使大多數人印象中的高毛利代表——房地產頭部企業——也不是泡泡瑪特的對手。相關財報顯示,萬科集團2019年毛利率為36.25%,其中房地產及相關業務的結算毛利率為27.2%。2019年,恆大的毛利率是27.8%。相比之下,泡泡瑪特品牌產品的毛利率幾乎是頭部房企的兩倍。

460億估值憂慮

此次港股上市,按照現有460億人民幣估值推算,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持有泡泡瑪特近49.8%的股權,上市後這對夫婦的身家將突破200億元。

不過,資本市場給出數百億估值的同時,也拋出這樣一個問題:什麼在支撐泡泡瑪特的高速增長,這種增長可持續嗎?

從泡泡瑪特的業務模式來看,「IP是公司業務的核心」,其需要越來越多的IP來保持其對消費者的新鮮度。

招股書顯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其中,自有IP包括Molly、Dimoo、BOBO&COCO、Yuki,獨家IP包括Pucky、the Monsters等,非獨家IP包括米老鼠、Despicable Me、Hello Kitty等。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泡泡瑪特目前銷量最好的兩個自有IP(Molly和Dimoo)都是收購而來。

其中,「爆款」Molly帶來的收入貢獻,已呈現大幅下降趨勢。

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於Molly形象的品牌產品所得收益佔比分別為89.4%、62.9%、32.9%及16.3%。

對此,泡泡瑪特也意識到了單一爆款IP的局限性,「公司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能一直保持在其現有水平,如果Molly受損害或未能保持其目前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則將面臨沒有替代品的困境。」

此外,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通過僱傭全職設計師自主開發的9個自有IP,其中表現最好的Bobo&Coco,2020年上半年收入是329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4.8%,而剩下8個IP的收入佔比不到0.5%。

另一方面,泡泡瑪特與合作藝術家創作的獨家IP,也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鞏固。

儘管獨家IP在泡泡瑪特自主開發產品中所得收益佔比從2017-2019年逐年提升,分別為10.6%、31.2%、43.2%,但是收入貢獻尚未過半。

獨家IP需要選定藝術家授權,也存在著一定的不確定性。招股書顯示,「IP授權協議的期限亦可能構成風險,因部分產品根據授權協議開發,授權期限通常在1-4年,其中有的不會自動續期,屆時不再有權出售產品,可能對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東吳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潮流文化迭代過快,泡泡瑪特的核心IP生命周期老化加速,將直接影響公司業務。

此外,泡泡瑪特還在今年被捲入涉嫌抄襲醜聞。

泡泡瑪特於2020年2月8日上架的AYLA兔系列產品,遭到網友投訴其涉嫌抄襲DollChateau(中文:娃娃城堡)的產品。該作品被推出之後便被網友發現與DC娃娃、網易第五人格、陰陽師遊戲的多款人物形象相似度較高。

此後,泡泡瑪特發布致歉聲明:決定即刻全渠道下架AYLA動物時裝秀系列,對於已售出的該系列將進行退款並召回。

有機構人士認為,要用長遠的角度去看泡泡瑪特的市值和估值,不應該局限在玩具或者盲盒本身,更多的要看到抽盲盒過程中的情緒價值。

對於備受資本追捧的泡泡瑪特,是不是估值虛高,談及這一問題,華興資本董事長、CEO包凡此前公開表示,判斷一個企業估值「貴或便宜」,不能只站在今天判斷,應該從長期主義的角度出發,看相對未來的價值,即企業在未來5年-10年是否能夠實現高速成長。

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即將亮相港交所。-視覺中國

「驚喜經濟」能否延續?

在諸多爭議之下,泡泡瑪特也顯示出未雨綢繆的一面:其在招股書中表示,將在2020年推出超過30個新IP。

此外,在最新的公告中,泡泡瑪特也提到,按照全球發售所得款項淨額約50.254億港元(假設超額配股權未獲行使)估計,其中約9.05億港元(佔比18%)預期將用於擴大公司的IP庫;約13.57億港元(佔比27%)預期將用於為潛在投資、收購本行業價值鏈上下遊公司及與該等公司建立戰略聯盟撥資。

除了擴充公司IP庫,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發現,泡泡瑪特也在尋求和其他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聯名商品。

早在2019年,伊利旗下風味奶品牌味可滋和泡泡瑪特旗下IP Molly合作,推出了限量系列的Molly牛奶飲品。

2020年新年,芬達與泡泡瑪特推出了聯名禮盒。

此外,今年9月,泡泡瑪特與Za(姬芮)聯名攜手推出了彩妝系列,以雲朵、小樹、夢幻、獨角獸、種子、鹿和長帽子7個Pucky精靈為元素推出限定合作款,包含四色隔離霜、淨透卸妝水、八色眼影盤。

上海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出版傳媒系副主任王月琴接受採訪時提到,盲盒熱本質上是一種「驚喜經濟」。她認為,「驚喜經濟」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是產生心理愉悅機能的便捷手段,它可以讓用戶在簡單的購物中感受到不平凡的刺激和震驚,通過不高的經濟代價獲得較多的喜悅,且能通過圈子在交流分享中完成社交、得到共識和身份認同。

包凡認為,「目前泡泡瑪特已經形成了一個平臺化的生態閉環——從上遊設計端,挖掘優秀藝術家和作品的潮流玩具展,到中遊銷售渠道等供應鏈體系建設以及下遊潮玩文化社區。」

值得一提的是,華興資本旗下華興新經濟基金參與了泡泡瑪特IPO之前的最後一輪融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相關焦點

  • 潮玩經濟的誘惑與躁動:泡泡瑪特拿什麼持續留住年輕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潮玩經濟的誘惑與躁動:356倍認購、460億估值,泡泡瑪特拿什麼持續留住年輕人?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即將亮相港交所。公告信息顯示,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共接獲479253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約58.1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356.74倍,可謂大幅超額認購。
  • 356倍認購、460億估值,泡泡瑪特的潮玩神話能否持續?
    公告信息顯示,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共接獲479253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約58.1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356.74倍,可謂大幅超額認購。按照38.50港元的定價,全球計劃發售1.357億股,泡泡瑪特將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52.24億港元(約合6.7億美元),估值將在IPO後達到70億美元,折算人民幣接近460億元。另有媒體傳出,12月10日泡泡瑪特暗盤交易開漲超90%,最高報81港元。市場如此熱烈追捧下,泡泡瑪特的潮玩神話能否持續?它拿什麼留住年輕人?
  • 盲盒經濟,是潮玩趨勢還是泡沫?
    盲盒本質上是一種「驚喜經濟」。 「驚喜經濟」會創造出意想不到的精神價值與物質價值,是產生心理愉悅機能的便捷手段。盲盒經濟到底能帶來什麼?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 泡泡瑪特(09992.HK)登陸港交所,發售價每股38.50港元。截至今日收盤,泡泡瑪特報收69港元,漲幅79%,總市值953億。
  • ...市值超1100億港元 剛被指涉嫌抄襲的泡泡瑪特 要拿什麼持續留住...
    暴漲105% 市值超1100億港元 剛被指涉嫌抄襲的泡泡瑪特 要拿什麼持續留住年輕人? 摘要 【中1手賺8000!暴漲105% 市值超1100億港元 剛被指涉嫌抄襲的泡泡瑪特 要拿什麼持續留住年輕人?】頭頂「盲盒第一股」光環的泡泡瑪特(09992.HK)亮相港交所。
  • 泡泡瑪特估值憂慮:「爆款」Molly收入貢獻下降,曾捲入涉嫌抄襲醜聞
    公告信息顯示,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的香港發售股份共接獲479253份有效申請,認購合共約58.1億股,相當於香港公開發售項下初步可供認購香港發售股份總數的356.74倍,可謂大幅超額認購。按照38.50港元的定價,全球計劃發售1.357億股,泡泡瑪特將在本次IPO中至多募集52.24億港元(約合6.7億美元),估值將在IPO後達到70億美元,折算人民幣接近460億元。另有媒體傳出,今日泡泡瑪特暗盤交易開漲超90%,最高報81港元。市場如此熱烈追捧下,泡泡瑪特的潮玩神話能否持續?它拿什麼留住年輕人?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有泡沫嗎?
    北京時間周五(11日),中國「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9992.HK)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開盤首日一度大漲逾110%,股價漲超80港元/股,總市值超1100億港元。截至發稿股價漲91.04%,顯示出資本市場對潮玩市場的追捧。
  • 劍指泡泡瑪特,估值70億美金名創優品向潮玩賽道「上升」
    12月11日,泡泡瑪特上市首日,開盤一度漲超100%,達到80.95港元,市值一度突破千億港元,收盤報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億港元。市場上沒有同類參考,身為新經濟代表者踩在風口上,使得它成為暗盤最大的「驚喜盲盒」,正式登陸之前面向散戶的部分已經獲得了365倍的認購。但也有人認為其估值虛高,或存在泡沫成分。
  • 太瘋狂,利潤3年翻300倍,小玩偶泡泡瑪特怎麼就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開盤交易,其交易價格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之前認購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從實際控制人王寧大約持有一半的股權來計算,這位33歲的老闆身家來到500億港元。「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 泡泡瑪特上市背後,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多位投資人表示,其市值突破百億美金只是時間問題。但上市首日就達到這個水平,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表示擔憂。
  • 潮玩背後的財富密碼:泡泡瑪特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
    11月22日晚間,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泡泡瑪特本次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億美元至3億美元。據相關媒體報導稱,泡泡瑪特的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對於公司估值,泡泡瑪特方面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一切以港交所公示為準。不過一位資深投行人士認為,該估值符合當前資本市場對泡泡瑪特的預期。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11月,是中國潮玩文化開拓者和潮玩行業領先企業。截至2019年,公司所佔市場份額為8.5%,位居中國潮玩零售市場第一名,目前規模最大的潮流玩具公司。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顯示,以2019年的零售價值(市場份額為8.5%)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益增長計,泡泡瑪特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 3年淨利翻287倍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值得打嗎?
    廣州天環廣場泡泡瑪特零售店丨時代財經攝《路透》引述消息透露,內地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將於周二(12月1日)開啟公開招股,目標集資為6億美元(約46.8億港元),該公司估值約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泡泡瑪特聯席保薦人為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裡昂。0門檻開港美股帳戶,立即打新泡泡瑪特>>被Z世代爆買的「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是一家潮流玩具公司。
  • 泡泡瑪特前三季度營收15.4億 千億潮玩市場爭奪戰打響
    本次泡泡瑪特赴港IPO的募資規模預計為2至3億美元。據長江商報記者了解,泡泡瑪特的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而在泡泡瑪特在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時25億美元的估值遠低於這一數字。在過去的幾年,衝擊「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瑪特業績快速增長。
  • 泡泡瑪特60億估值=潮玩+藝術+IP+盲盒+情緒價值+行為經濟學
    作者| 佐伊報導 | 消費界導讀:11月22日晚間,泡泡瑪特通過港交所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摩根史坦利和中信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泡泡瑪特的IPO估值或超60億美元。按2019年的收入及2017年至2019年的收入增速計算,泡泡瑪特已是中國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盲盒IP國內潮玩品牌為什麼現在火了?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市值|弗若斯特沙利文|泡泡瑪特
    文 / 港股頻道出品 / 節點財經關於泡泡瑪特,被質疑最多的有幾個問題:第一個,真的有人玩嗎?第二個,這也值1000億?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 95後為主力創始人身家破200億 泡泡瑪特是一本萬利嗎
    來源:新浪港股12月10日消息,泡泡瑪特今日定價38.5港元,超購近356倍,凍資2237億港元,一手中籤率15%。在市場熱度下,公司昨日更是傳出暗盤暴漲150%,直接驚呆了市場。不過,機構對新浪港股表示,昨日有媒體鼓吹漲150%是沒有成交。
  • 北京和眾匯富:泡泡瑪特…是什麼新鮮玩意?
    泡泡瑪特今天(12月1日)開始招股,12月11日掛牌上市。本次IPO總計發行67.86萬手,招股價區間31.5~38.5港元(對應市值435~532億)。每手200股,入場費7777.6元,乙頭入場費778萬(1000手)。說實話,為了追上當代年輕人的腳步,愛姐我也是專門研究了一下泡泡瑪特究竟是幹啥的,為廣大「成熟」人士科普一下:泡泡瑪特,聽名字就很殺馬特,或許乍一聽還有點迷惑,這是什麼新鮮玩意?
  • 泡泡瑪特是什麼?
    在前幾年,「盲盒」還只是一個小眾新奇詞彙,而現在卻成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使其成為了中國潮玩新零售市場第一名。在過去的三年裡,正是由於其近十倍的銷售增長,才使得盲盒以及背後的潮玩經濟得以正式映入資本的視野。
  • 泡泡瑪特上市成千億巨頭,瘋狂的盲盒生意開拓「潮玩」新賽道?
    文 | 何西窗泡泡瑪特成為今年第一個達到千億市值的潮玩公司,這一切顯然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自6月遞交申請書後,今天(12月11日)泡泡瑪特終于于香港正式掛牌上市,全球發售1.36億股,發售價為此前招股區間內的最高價位38.5港元/股。
  • 泡泡瑪特70億潮玩帝國靠誰撐起?
    據自媒體《IPO早知道》報導,泡泡瑪特的估值預計將超過70億美元。就在幾天前,港交所披露泡泡瑪特通過上市聆訊時,泡泡瑪特的估值還只是60億美元。更有趣的是,今年4月泡泡瑪特Pre-IPO輪融資時,華興新經濟基金參與融資0.49億美元,持股比例為1.98%,對應泡泡瑪特上市前估值僅是25億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