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瘋狂,利潤3年翻300倍,小玩偶泡泡瑪特怎麼就成了印鈔機?

2020-12-20 電商界的007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開盤交易,其交易價格迅速拉升到每股77港元,較之前認購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突破1000億港元。

從實際控制人王寧大約持有一半的股權來計算,這位33歲的老闆身家來到500億港元。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

一頭金黃色的捲髮,一雙大大的湖綠色眼睛,再配上傲嬌的小標籤,這個叫做Molly的小女孩,不知掏空了多少年輕人的錢包。

01

成年人的玩具有多賺錢?

在上市之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元的估值,然而在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直接把泡泡瑪特的市值抬到了70億美元。

看來多數人還是低估了「盲盒第一股」的受歡迎程度。泡泡瑪特的吸金能力不容小覷啊!

當然也有人表示擔憂,作為潮流文化公司,並不能保證能設計出來的產品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畢竟泡泡瑪特的其他84個IP加起來,都不夠Molly的零頭。

有著超強吸金能力的同時,過於依賴單一IP已經成為著泡泡瑪特的隱憂。業內對其未來能否撐得起這麼高的市值存在質疑。

自從2014年,天貓母嬰玩具行業專家邵運傑發現,以樂高為代表的帶有承認屬性的玩具市場份額在不斷增加,於是把成年人玩具單獨拆分出來成為一個部門。成年人對玩具的需求也開始逐漸被重視起來。

這些看似沒啥用的小玩具,實際上能在很大程度上滿足成年人尋求精神寄託的需求。而隨著95後成為消費的主力軍,新的消費趨勢也正在形成。模玩手辦的出圈,正是小眾商品走向大眾化的一個過程。

2017-2019年,是盲盒產業的高速發展時期。而身處行業頭部的泡泡瑪特,在這兩年內的淨利潤增長都是高達300倍,吸金能力堪比印鈔機!特別是其遠高於同行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47.6%,漲到了2019年的64.8%,堪稱暴利。

就目前而言,中國的潮流玩具零售市場仍處於初期競爭階段,遠遠沒有達到飽和。上市後的泡泡瑪特,或許將進一步打開國內的潮流玩就市場。

02

「反常識」的潮玩IP

泡泡瑪特的線上渠道主要包括京東旗艦店、天貓旗艦店、潮玩愛好者在線社群「葩趣」App以及「泡泡抽盒機」微信小程序。2019年,泡泡瑪特的線上收入為5.39億元,營收佔比增長到32%。

不過,多位玩家表示,購買盲盒時第一選擇仍然是有體驗感的線下門店。從搖盲盒估算聲音和重量,到購買和拆盲盒的這段過程,其實都是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的情感交流。

所以,儘管線上流量增長迅速,但更多只是發揮部分增量以及引流的作用,盲盒最主要的增長空間是線下,線下門店依然是泡泡瑪特的基本盤。

潮玩不是玩具,更像是擺件。消費者會對噘嘴的Molly產生情感連結,是因為獨生子女很容易對著一個玩偶進行腦補,而不需要任何背景故事。

「如果要買龍珠的手辦,我可能還需要看動漫才能和別的手辦收集者交流,但我買Molly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我買個玩偶僅僅是因為我覺得可愛。」

「可愛」的確是泡泡瑪特粉絲對其最多的評價。在翻看淘寶的買家評論時,我們能發現,「可愛」出現在評論裡的頻次最高。

而這也能從側面粗略勾勒出盲盒類潮玩的消費者畫像。據華金證券的研究報告,潮玩處理的消費者的分布:18-34歲的用戶佔比約78%,女性用戶佔比75%。

儘管潮玩IP沒有任何文化基礎和內容基礎,但這並不妨礙其成為一種文化。對玩家來說這不僅是一種有效的社交貨幣,更能夠在線上社區交流和線下展會中加強身份認同感。

可以說,盲盒的整個產業鏈都是圍繞IP展開的。

當然,無論盲盒把潮玩下沉到什麼程度,設計感好的IP才是潮玩運營的一切基礎。

03

越「盲」銷量越高

高歌猛進的泡泡瑪特,一路收到資本青睞,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最大且增速最快的潮玩品牌。快速增長的背後,泡泡瑪特靠的究竟是什麼?

今年,泡泡瑪特月均上線盲盒5.8款,每月4次上新,每次上新1-3款不等。泡其上新速度之快,正是能夠持續吸引消費者進店購買的重要原因。

盲盒不僅是一種銷售形勢。對潮玩來說,更像是一種銷量放大器。

依靠不確定性和驚喜感,精準捕捉消費心理。當代青年精神壓力大,需要得到心情的釋放,而盲盒既新奇,又有驚喜感,同時還帶有賭博的刺激感玩法,恰好擊中了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以泡泡瑪特現有的盲盒為例,一整箱裡有12個整盒,一個整盒裡有12個不同款的潮玩手辦,而一整箱中只有一個隱藏款。也就是說,抽到盲盒隱藏款的概率是1/144。

不過,越「盲」銷量反而越好。以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為例,一款「泡泡瑪特天貓抽盒機適用59元盲盒手辦」月銷量達10萬+,但Molly美食排隊系列的公仔月銷量僅有4907件。

有些用戶為了獲得稀有的隱藏款,甚至會整箱購買,以確保能抽到,但代價也十分高昂。

儘管盲盒的售賣形式並不是泡泡瑪特發明的,但這種抽獎類型的銷售模式,正是國內潮流玩具市場急速擴大的重要原因。

04

新玩家陸續入場

潮玩是一種亞文化,而亞文化的誕生,是源於年輕人對主流文化的叛逆。當潮玩漸漸走向主流,不再潮了,泡泡瑪特就必須得接受主流市場的競爭考驗。

泡泡瑪特在今年上半年的毛利率是65.2%,其中自有品牌產品的毛利率高達71.1%。在如此高的利潤誘惑下,必然會有競爭對手出現。

畢竟用盲盒做潮玩的商業模式,看起來複製性就很強。而且目前消費者沒有確定的忠誠度,導致行業內的玩家相當分散。

目前,國內做潮玩的公司此起彼伏地開始冒頭,先後出現了十二棟文化、尋找獨角獸等潮玩公司,就連剛剛上市的名創優品都下場做起了潮玩。

據天眼查的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潮玩相關企業年註冊量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僅從今年初至11月30日,就新增了260多家潮玩相關企業。

從數據上也可以看出,不論是研究機構還是資本市場,都認為中國潮流玩具市場很大,預計其規模將於2024年達到763億元。

而泡泡瑪特作為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第一的參與者,招股書中顯示其所佔市場份額也僅僅只有8.5%而已。

05

爭議中的盲盒

在出圈的同時,目前盲盒經濟仍處於粗放發展階段,儘管發展迅速,但難以避免無序混亂,行業的亂象也迅速滋生出來。

隨著玩家們的需求增加,以及潮玩社區的發展壯大,改娃、二手交易等衍生服務業逐漸興起,同時還出現了「黃牛」黨刻意囤積,人為製造稀缺款等市場亂象。

過去一年,Molly盲盒的成交量超過23萬單,均價270元。而原價59元的Molly胡桃夾子,其隱藏款在閒魚上被拍到了1350元;原價59元的潘神,其隱藏款更是賣到了2350元。

在線上,大量黃牛黨徽掌握限量款盲盒的發售時間,並大量囤積,最後再以高價賣出。「盲盒最初帶來的驚喜感逐漸變味了。」不少玩家都感慨萬分。

而在線下門店,黃牛們也會通過搖盒、感受盒子重量等方式來判斷盲盒,買走隱藏款或熱門款娃娃,再拿到二手市場進行倒賣,售假一般都高於零售價。

炒盲盒實際上也是一種賭博心理,黃牛和運營商互相勾結,借隱藏款和稀有款炒作,價格越炒越高,盲盒也越來越火。

但當炒作終有結束的一天,到時剩下的可能是一地雞毛。

盲盒經濟的受眾,很多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對市場風險的識別能力較低。若一味地投入金錢購買盲盒,或在二手交易平臺上高價購買盲盒玩偶坐等升值,最終可能只會成為被收割的韭菜。

相關焦點

  • 你的幾個59元,撐起泡泡瑪特的3年漲的300倍利潤?
    在六一兒童節後的一周,很多人被潮流品牌POP MART泡泡瑪特提交招股書擬赴港上市的消息刷屏。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最近兩年營收增幅分別高達225%、227%。淨利潤3年漲了近300倍,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堪稱一部印鈔機!
  • 賣盲盒堪比印鈔機 泡泡瑪特三年淨利潤翻了289倍
    公司2019年從新三板退市,在成立10周年之際,決定再次衝擊資本市場。過去3年,這家以售賣盲盒玩具為大眾所知的公司營收翻了10倍,淨利潤翻了289倍。如此迅猛的業績增長,讓其從一度小眾的潮玩市場逐步進入大眾視野。在此之前,眾多資本已經對其押注,IPO前泡泡瑪特共計獲得9輪融資,資方包括紅杉中國、華興新經濟基金、創新工場等多家國內一線基金。
  • 盲盒第一股:利潤3年翻300倍,創始人身價超500億
    盲盒、潮玩都賦予泡泡瑪特年輕化的標籤,但它卻是一名十足的「創業老兵」,自2010年成立,泡泡瑪特至今已走過第十個年頭,並經歷了一場過山車式的成長曆程——曾陷入連年虧損,隨後實現利潤暴漲。在2017年-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分別實現淨利潤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3年時間翻了300倍。
  • 太瘋狂!「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 85後...
    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  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一個巴掌大的小玩具,成本只有幾塊錢,為何能成為當代硬核燒錢方式的大哥大?  賣什麼不重要,怎麼賣才是關鍵。  只要夠神秘,萬物皆可盲。
  • 3年淨利翻287倍 潮玩「第一股」泡泡瑪特值得打嗎?
    多於較原先市場傳出的集資2~3億美元。三年營收翻10倍,利潤翻287.4倍在2017年之前,泡泡瑪特曾連續三年虧損,但2017年之後,泡泡瑪特進入飛速發展期。2017-2019三個年度總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近兩年營收複合增速高達226%;2017年-2019年淨利潤分別為156.9萬元、9952.1萬元和4.51億元,利潤翻287.4倍。0門檻開港美股帳戶,立即打新泡泡瑪特>>泡泡瑪特也是國內潮流玩具市場頭號玩家,市場份額為8.5%,特近兩年年化複合增速達226%。
  • 印鈔機還是泡沫?泡泡瑪特的兩副面孔
    讓無數公眾號與媒體在日前重複帶你回憶《阿甘正傳》的「罪魁禍首」,正是在上周赴港上市的「國內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近期圍繞著這個年輕的品牌,有驚嘆其盈利能力「堪比印鈔機」者,也有看衰「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者,甚至還有直接質疑其「割年輕人韭菜」者。
  • 印鈔機還是泡沫? 泡泡瑪特的兩副面孔
    讓無數公眾號與媒體在日前重複帶你回憶《阿甘正傳》的「罪魁禍首」,正是在上周赴港上市的「國內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近期圍繞著這個年輕的品牌,有驚嘆其盈利能力「堪比印鈔機」者,也有看衰「泡泡瑪特,還是泡沫瑪特」者,甚至還有直接質疑其「割年輕人韭菜」者。
  • 3年營收翻10倍的泡泡瑪特成功打造「成年人的玩具」也引人焦慮
    不過2010年由國人創立的公司泡泡瑪特成功出圈,最開始公司是打造IP賣潮牌,幫助潮牌辦展的業務,也賣自己做的玩具,但不怎麼火。董事長王寧是1987年出生的深受ACGN文化影響,他深知玩具做好的利潤之大。正如下圖調查顯示95後最燒錢的五大愛好玩具(手辦)類還要比買鞋和買3C產品花得多。
  • 泡泡瑪特市值破千億,盲盒生意怎麼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成立十周年的泡泡瑪特登陸港股,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了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泡泡瑪特在兩年內淨利潤增長了300倍,賺錢能力堪比「印鈔機」。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市值|弗若斯特沙利文|泡泡瑪特
    大秦鐵路,市值1006億,利潤137億;華夏銀行,市值970億,利潤219億;古井貢酒,市值1005億,利潤21億;再看下相關的遊戲公司:三七互娛,市值588億,利潤21億;完美世界,市值523億,利潤15億......市值突破千億的泡泡瑪特,2019年的淨利潤僅為4.51億。有爭議,但投資人仍然買單,源於泡泡瑪特驚人的增速。
  • 北京和眾匯富:泡泡瑪特…是什麼新鮮玩意?
    想必大家去高檔點的商場逛街也總能看見她被陳列在櫥窗裡……正如她的名字莫莉=魔力,裝進盲盒的她,似乎真的被賦予了某種魔力——少男少女們為了集齊所有玩偶款式,買了拆,拆了買,這種用未知刺激消費的模式,堪比「印鈔機」。或許是莫莉的成功,泡泡瑪特在潮流玩具行業吸引並維持一批優質IP資源,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及51個非獨家IP。
  • 盲盒熱背後的泡泡瑪特:數月前終止股票掛牌,曾被曝玩偶甲醛超標
    近日,「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更是一度引發熱議。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泡泡瑪特」)作為國內盲盒市場的頭部企業,其旗下一款名為Molly的娃娃成為最熱門的玩偶之一。獨家的IP資源使得泡泡瑪特從熱度正高的盲盒經濟中脫穎而出。2018年雙十一,泡泡瑪特銷量高達2786萬,成為某電商平臺模玩類目第一名。
  • "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上市 泡泡瑪特有泡沫嗎?
    作為中國潮玩市場行業龍頭,在泡泡瑪特上市之前,曾因2014年至2016年持續3年虧損,於2017年從新三板摘牌。  但在2017年當年,泡泡瑪特便實現盈利,盈利157萬元。至2019年泡泡瑪特實現盈利4.5億元,三年間盈利激增300倍。
  • 瘋狂印鈔機!讓95後上癮的盲盒第一股上市暴漲100% 33歲創始人身家...
    上半年營收8.17億元   今年6月1日,泡泡瑪特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IPO招股書。   據泡泡瑪特此前公布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
  • 市值破千億,盲盒怎麼成了「印鈔機」?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首日開盤股價高漲約100%,報77.1港元/股,市值破千億,成為國內潮玩文化領軍第一股。在2017年-2019年期間,泡泡瑪特分別實現淨利潤156.9萬元、9950萬元和4.511億元,這就意味著兩年時間淨利增長近300倍,賺錢能力堪比「行走的印鈔機」。
  • ...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投資圈懵了……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可以說,這一切,都源於他們2016年推出的爆紅產品——盲盒。什麼是盲盒?3年利潤暴漲近300倍!泡泡瑪特被稱為「印鈔機」圖/ 圖蟲觀察公司的招股書可以發現,自2017年—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和16.83億元,增幅高達225%和227%;淨利潤方面,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盲盒,一般是指以系列推出的玩偶,以盒為單位,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外包裝上不顯示玩偶外觀,在拆封前永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何時能集齊全套全憑運氣。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淨利潤從156萬飛增至4.51億元,兩年翻了近300倍;毛利率高達65%,動態市盈率高達180倍……依靠販賣「成人玩具」,只有百餘家線下門店的泡泡瑪特,還能繼續火爆多久?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2018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5.4%、227.2%,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3年暴漲近300倍。
  • 如何給泡泡瑪特估值?
    作者 | 崔鵬泡泡瑪特在香港上市及其估值似乎成了投資界的一個現象級問題。我們這次也可以就這一熱點來聊聊公司估值的問題,當然,激起我聊泡泡瑪特的原因還有,這家公司最近發的輿情軟文太過惡俗——即使塗脂抹粉,能不能稍微高雅一點?
  • 泡泡瑪特們道阻且艱
    營業初期,泡泡瑪特不溫不火。由於利潤不高,缺乏競爭力,泡泡瑪特在擴大經營和電商發展的衝擊下,收入雖然節節攀升,但淨利潤卻逐年擴大。隨著盲盒玩法的引入,以及眾多IP的運營,泡泡瑪特開始一飛沖天。招股書顯示,從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營收和利潤飛速增長。三年時間,泡泡瑪特的營收漲了4倍,淨利潤暴漲300倍,讓無數人驚掉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