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節點財經

文/港股頻道

出品 / 節點財經

關於泡泡瑪特,被質疑最多的有幾個問題:第一個,真的有人玩嗎?第二個,這也值1000億?

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我們不妨看看對比。

大秦鐵路,市值1006億,利潤137億;華夏銀行,市值970億,利潤219億;古井貢酒,市值1005億,利潤21億;

再看下相關的遊戲公司:

三七互娛,市值588億,利潤21億;完美世界,市值523億,利潤15億......

市值突破千億的泡泡瑪特,2019年的淨利潤僅為4.51億。

有爭議,但投資人仍然買單,源於泡泡瑪特驚人的增速。

2017-2019年營收分別為1.58億元、5.14億元、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從156萬飛增至4.51億元,兩年翻了近300倍;毛利率高達65%,動態市盈率高達180倍……

依靠販賣「成人玩具」,只有百餘家線下門店的泡泡瑪特,還能繼續火爆多久?

/ 01 /

崛起

從日本零售模仿者

到國潮盲盒第一股

國潮盲盒泡泡瑪特的開端,源自日本知名雜貨零售商場「LOFT」的仿照。十年前,23歲的王寧到北京創業,最初就是按照LOFT模式,為泡泡瑪特設計了雛形。

在日本,有著近33年歷史的LoFt擁有超過110家實體店鋪,曾有雜誌將其評選為「讓你會一見鍾情的五個日本百貨店」,集雜貨、文具、美妝、旅行、創意於一身,就像一個萬能寶庫。

最初,泡泡瑪特相當於零售店,化妝品、服裝、生活用品、文具、玩具什麼都賣。在泡泡瑪特掛牌新三板時,給自己列的行業競爭對手都是徐家匯、友阿股份這一類線下零售店。不過,早期的泡泡瑪特市場虧損,業務規模很小。

直到2015年,王寧發現,店裡的一款日本潮玩盲盒銷量非常好,於是就開始砍掉其他品類,專注於此類產品。

「盲盒」起源於明治末期的日本,當時日本百貨公司在新年期間都會銷售福袋,福袋中內容不會事先公開。到了1980年代的日本模型市場,出現了「扭蛋機」的線下機器。「扭蛋」與「福袋」大致相同,只是更集中在二次元、ACG等領域出現。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顯示,包括潮流玩具等在內的「二次元」核心用戶已從2014年的4984萬上升至2018年的一億,預計到2022年,這一數字將達到一億三千萬。

隨著主流消費人群的年輕化,國潮盲盒的受眾群體正在增大。根據泡泡瑪特的購買數據分析,盲盒的主要消費群體為18-35歲的年輕人,其中75%為女性。這群人追求時尚,追求品質,也是泛二次元和潮玩的主力消費人群。

由線下零售到國潮盲盒,泡泡瑪特進行了賽道的轉移,最直觀的改變是,以前,泡泡瑪特對標的是徐家匯,傳統零售店的基本商業模式都差不多,賺的是一個中間商的差價。而轉型後,王寧的目標是開發IP,對標迪士尼。從小本買賣的辛苦錢,到國際IP的野心,毛利率差的可不是一星半點。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2019年的毛利率高達65%。

王寧曾表示,「很多人認為泡泡瑪特是開店的,做零售的,有些人現在會覺得我們是做玩具的,實際上我們的業務板塊不只是大家看見的零售,還有藝術家的經紀、互動娛樂業務、衍生品的開發和授權,以及潮流玩具的展覽。」

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87億美元增長到了2019年的19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2.8%,並預計會進一步增長至2024年的448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17.7%。

數據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而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9年,泡泡瑪特在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

高毛利和超大的市場空間,為泡泡瑪特突破千億奠定了基礎。

/ 02 /

財務數據

暴利吸金之盒

毛利率高達65%

很多投資人並看不懂泡泡瑪特、也看不懂盲盒,吸引他們投資的是泡泡瑪特的財務狀況。

招股書顯示,2017年至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1億元、5.145億元、16.834億元,2018和2019年的營收增幅分別為225.4%、227.2%,連續兩年保持高速增長。2017年至2019年,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56萬元、9952萬元、4.51億元,淨利潤3年暴漲近300倍。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淨利潤暴漲之外,更吸引人的是泡泡瑪特的毛利率。2017年時,泡泡瑪特的毛利率為47.6%,2019年,暴漲至64.8%,可謂是一門暴利生意。要知道,2019年,房地產頭部企業恆大的毛利率是27.8%,泡泡瑪特是其2.5倍。

從行業看,玩具零售毛利率在40%左右,即使是毛利率與泡泡瑪特相同的「孩之寶」,其淨利率只有泡泡瑪特的1/4。與另一玩具品牌「邦寶益智」相比,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和淨利率分別是前者的2倍和3倍。

泡泡瑪特在招股書中表示,2019年毛利率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自主開發產品的銷售增加,泡泡瑪特的自主開發產品收入佔到總營收的82.1%。

以線下零售出發的泡泡瑪特,線下店鋪淨利潤並未被租金等費用拖累,招股書顯示,公司的線下店鋪淨利率近30%。更值得一提的是,近三年,泡泡瑪特存貨周轉天數分別是49天、45天、46天,相對健康。

從財務角度看,泡泡瑪特在2017-2019三年中,沒有任何借款,流動zichan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也從2017年的1.4逐漸增至2019年的1.9。償債和變現能力逐年增強,現金流連續三年為正,2019年期末帳面現金為3.2億。

財務端的充裕,讓資本市場給出高價。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上市後,隨即走高,直接突破千億市值。

/ 03 /

產品策略

IP為核

當家Mlooy營收下滑

在高毛利率的背後,泡泡瑪特最賺錢的是IP,王寧也多次表示,IP才是自己業務的核心。目前,泡泡瑪特已建立了一個覆蓋潮流玩具全產業鏈的一體化平臺,包括藝術家發掘、IP運營、消費者觸達及潮流玩具文化的推廣,其中IP是泡泡瑪特業務的核心。這些IP開發出的各種潮流玩具產品,在2019年貢獻了82.1%的收入。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現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旗下最火爆的潮玩IP Molly,是一個黑髮、碧眼、嘟嘟嘴的小女孩形象,自2016年被泡泡瑪特引進內地後,迅速引爆內地潮玩市場。根據泡泡瑪特更新後的招股書,基於Molly形象的產品分別佔2017年、 2018年及2019年以及截至2019年及2020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泡泡瑪特品牌產品所得總收益的約89.4%、62.9%、32.9%、44.5%及16.3%。泡泡瑪特的其他84個IP加起來,都不夠Molly的零頭。有著超強吸金能力的同時,過於依賴單一IP已經成為著泡泡瑪特的隱憂。

不過,Molly帶給泡泡瑪特的收入正在下滑。今年上半年年,MOLLY相關產品的收益從上年同期的1.75億降至1.12億,下跌了36.2%。

相比之下,公司旗下另一IP Pucky在2020年上半年營收1.19 億元,成為對營收貢獻最大的IP,佔總營收的14.6%,泡泡瑪特自有IP Dimoo緊隨其後,2020上半年營收達1.17 億元,佔總營收的14.4%。

單一IP無法長期受市場的歡迎,每個IP都很難跨越其固有的生命周期。Molly對營收貢獻率的下滑說明了這一事實。泡泡瑪特招股書中也提到,並無法確保Molly的受歡迎程度及市場接受程度可以一直保持在現有水平。

為了解決IP單一的問題,泡泡瑪特開始擴大IP庫。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自有IP收益已從2017年的89.4%下降至40.9%;獨家IP的同期數據從10.6%上漲至39.7%,幾乎與自有IP拉平,2020年上半年營收最高的IP Pucky便屬於獨家IP;非獨家IP的收益則從2017年的0上漲至19.4%。

此外,泡泡瑪特也擁有一支由91名設計師組成的內部創意設計團隊。而據泡泡瑪特官網,泡泡瑪特現有包括Kenny、畢奇、龍家升等知名潮玩設計師在內的28位合作藝術家,以及包括迪士尼、HelloKitty在內的25個合作品牌。

與IP庫同步增長的,是泡泡瑪特的IP授權費用成本以及廣告和市場推廣開支。2017-2019年,設計及授權費成本所佔總銷售成本的比例則從2.7%上升至8.2%,2020年上半年該項成本以2646.2千萬元佔總銷售成本的9.3%。2019年,泡泡瑪特廣告與營銷費用為5383萬元,相比2018年同期上漲503.2%。

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線下銷售受阻,為此泡泡瑪特投入3041萬元用於營銷,比去年同期上漲了212.8%。

/ 04 /

銷售渠道

線下受疫情重挫

線上維持增長

泡泡瑪特的銷售渠道分為線上和線下,線下零售店為泡泡瑪特的第一大銷售渠道。招股書顯示,2019年線下零售店為泡泡瑪特貢獻了7.40億元,佔據總收益的43.9%。

截至2019年12月31日,泡泡瑪特已在中國33個一、二線城市主流商圈開了114家零售店,在57個城市開了825家機器人商店。在韓國、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等21個海外國家及地區建立了全球據點。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也在持續開店,招股書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擁有236間零售店和1001間機器人商店。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新開了112家零售店和276家機器人商店。速度不慢。

不過,在疫情影響下,泡泡瑪特有88家零售店和279間機器人商店暫時關閉,關閉時間介於1周-1個月。這導致了今年上半年,零售店及機器人商店的同店銷售分別減少23.1%及52.8%;每間零售店年化收益由去年同期的630萬元減至2020年上半年的500萬元。每間機器人商店的年化收益由去年同期的50萬元減至2020年上半年的20萬元。

也因為如此,線上銷售渠道開始崛起。

目前,泡泡瑪特線上渠道主要來自包括天貓旗艦店、泡泡抽盒機微信小程序、潮玩愛好者在線社群葩趣APP,貢獻了5.39億元的收益,佔據總收益的32.0%。2020年上半年,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收入 1.47 億元,去年同期為 6660 萬元;泡泡抽盒機上半年收入 1.61 億,去年同期為 9430 萬元;葩趣上半年收入 923.1 萬元。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招股書

從線上渠道看,泡泡瑪特線上的收益貢獻從2017年的9.4%逐步上漲到2020年上半年的40.9%。

按招股書,泡泡瑪特計劃於2021年及2022年在三四線城市分別開設120間零售店及200間機器人商店。但問題是,下沉市場的消費人群,真的會為Molly買單嗎?

泡泡瑪特管理層在IPO上市路演時針對這一下沉策略表示:「鑑於自動售賣機的雷達效應且客單價並不高,因此下沉市場的消費能力並不存在太大限制,且坪效不一定比一線城市低。」

一個售價近50塊、沒有什麼實用性可言的盲盒娃娃,究竟能俘獲多少小鎮少男少女的青眼,能多大程度迅速打開市場,現在還要打個問號。

更何況,不少新零售公司也開始推出了低單價盲盒,諸如19八3、幸運盒子、IP小站等都在虎視眈眈地盯著這一塊肥肉,泡泡瑪特單價近50元一個的娃娃,很難走上拼多多薄利多銷的路徑。

/ 05 /

精神消費

玩「上癮」

是盲盒更是潮玩

在泡泡瑪特崛起後,市場有一種聲音認為,盲盒帶有「賭博」性質,這要從盲盒的玩法說起。

從玩法看,玩家想要集齊某個系列的玩偶,需要不停地抽盲盒,大量的重複才有希望得到自己想要的娃娃。在閒魚上,可高價回收,溢價高達三五十倍。比如sooya bts ,閒魚6500元,比如大久保雪怪,7500元。

這就為盲盒帶上了博彩性質。

閒魚官方數據顯示2019年一個30歲的上海男子通過轉賣盲盒賺了10萬。而賣盲盒的品牌商,比如說泡泡瑪特,則成了標準的暴利企業。

這種轉手高溢價,讓盲盒冠上了潮玩的帽子,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球鞋。

王寧也曾在提到,就像潮流球鞋APP上炒得最火的是Nike與Off White、Sacai的聯名款,但這些限量款的鞋子你卻無法在普通的Nike門店中找到,泡泡瑪特的門店與潮流玩具展會的關係是一樣的。門店中的盲盒產品負責讓人「入坑」,展會上才有更多更具收藏價值的、限量發售的收藏款,吸引的是「圈裡人」。

他透露,泡泡瑪特計劃在明年上線更多收藏線的、高單價的收藏品潮玩。他想要抓住的就是「稀缺性」。通過稀缺的玩偶,拿下特定消費群體的關注。

可以說,無論是盲盒還是潮玩,都有自己的特定群體,這是消費升級帶來的特定精神消費,另一個事實是,這種上癮之下的粉絲經濟也有自己的超大能量。

就像那些動輒為盲盒花費幾千上萬的年輕人。本質上,就是玩的上癮。

/ 06 /

投資視角

非典型中國商業故事

女版比特幣的投資邏輯

大部分投資者,仍難以理解,這個毛利率超過65%、經營性現金流淨額接近淨利潤、ROE有76%的盲盒業務到底是怎麼回事。有業內基金經理本來對盲盒毫無興趣,但看到淘寶上火爆的限定款交易市場後興趣大增,他直言,「這不就是潮鞋和比特幣的女性版嗎?」

這足以證明,這一稀缺性市場的吸引力。

事實上,泡泡泡瑪特是一個非典型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中國商業故事,主流投資圈對盲盒等潮玩模式的不感冒,導致大型基金集體錯失泡泡馬特的一級市場投資。

在王寧急需融資的前幾年,投資人對泡泡瑪特的認知是一個「賣布娃娃、小桌球的格子鋪」,「不虧不賺,但也做不大」。

不看好王寧以及泡泡瑪特的投資人還表示團隊本身不夠亮眼,王寧學歷平平,沒有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沒什麼感染力」,「團隊裡也沒有精英」。

泡泡瑪特曾找過湖南衛視旗下的基金尋求投資,甚至對方在聽完王寧對大好前景介紹後,還曾評價稱:「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怎麼會輪到你們呢?」

創業工場麥剛是最早投資王寧的天使投資人,但最初他甚至不認為線下店是可以融資的。2012年,在和王寧連續談了三天後,麥剛依然在沒有完全被打動的情況下決定投資泡泡瑪特。麥剛投資的理由是,王寧擁有「從容、淡定、乾淨、不忽悠」等特色,自己願意投200萬支持這位年輕人。

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是:

泡泡瑪特上市前,投資人對王寧的評價是:學歷平平,沒正經上過班,說起話來表情平靜,沒感染力,團隊也沒有精英。泡泡瑪特上市後,投資人對王寧的評價是:王寧性格沉穩,話不多,喜怒不形於色,擁有「消費創業者」的許多優秀品格。

一大批投資人不看好,但泡泡瑪特身後也有支持者。

數據來源:公開報導

上市前,泡泡瑪特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正心谷資本、啟賦資本、黑蟻資本、華興新經濟基金等。

華興包凡回憶這筆投資,從決策到投進去只用了20天。投資泡泡之前,消費已經是華興投資重點關注的賽道之一。這個賽道的主力軍是Z世代,而投資泡泡瑪特,顯然就是投資消費人群的變化。

不僅是泡泡瑪特,去年8月,瑞幸咖啡曾推出「遇見昊然」系列盲盒,以代言人劉昊然為原型設計了多款公仔。10月,九陽也攜手代言人鄧倫推出限量盲盒,包含4款公仔。雖然瑞幸和九陽的盲盒均不對外出售,需要購買產品才能隨機獲贈,但在粉絲圈層引起了較大的反響。劉昊然的盲盒遭粉絲哄搶,瑞幸咖啡App一度崩潰。

瑞幸和九陽盲盒的火爆,一方面說明IP玩具的市場廣闊,另一方面說表明,壁壘較低是這一賽道的致命傷。

泡泡瑪特的煩惱不止於此,雖然賽道極具想像力,但在激烈的競爭之下,以Molly為首的玩偶是否配得上千億市值,仍需要時間檢驗。王寧曾提到,要打造中國的「迪士尼」,未來,泡泡瑪特能夠憑藉自身的IP擺脫玩具的定位,並向泛娛樂產業滲透,才是其價值的體現。

但事實是,相比於迪士尼眾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公主們,很難想到泡泡瑪特樂園的模樣。

相關焦點

  • 這個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有多野?|市值|弗若斯特沙利文|泡泡瑪特
    文 / 港股頻道出品 / 節點財經關於泡泡瑪特,被質疑最多的有幾個問題:第一個,真的有人玩嗎?第二個,這也值1000億?12月11日,泡泡瑪特在港交所上市,發行價為38.5港元/股,募資50.25億港元。若完成超配權,泡泡瑪特則額外募資7.56億港元。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股,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
  • 年輕人的金融遊戲,泡泡瑪特憑什麼有千億市值?
    正文共3108字,預計閱讀時間 8 分鐘 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 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開盤一度暴漲超100%,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收盤價為69港元/股,市值達953億港元。
  •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出口海外的潮玩盲盒能走多遠?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據悉,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大漲100.26%,市值突破千億港元。當下,年輕人是盲盒消費的主力軍,部分學生群體也是盲盒愛好者,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有一定的心理或者精神壓力。
  • 盲盒「裝下」千億市值潮玩王國 泡泡瑪特暴利生意能火多久?
    不免引起疑問,泡泡瑪特是否能真的撐起 1000億的估值?首家「千億市值」玩具股在玩具領域,也不乏一些上市公司的存在,但能做到千億市值,泡泡瑪特尚屬第一例。當初,泡泡瑪特的投資者們甚至不敢相信這類玩具公司能夠在資本市場如此有吸引力,其中,很多投資者認為泡泡瑪特市值最多能夠漲五倍左右,畢竟能夠做好線下店,並不意味著會撐起一個產業和領域。
  • 揭秘: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背後是怎樣的物流供應鏈?
    回歸的泡泡瑪特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38.5港元上漲100.26%,市值超千億港元。上市前,資本市場曾給出40億-50億美金的估值。認購階段356倍的超額認購,把泡泡瑪特的估值抬升至70億美元。這個數字有多了不起?2019年於新三板退市時,市值是20億元人民幣,上市前8個月的Pre-IPO輪融資時估值25億美元。
  • 泡泡瑪特市值逼近千億港元 核心能力卻不是「盲盒」?
    2020年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上市首日,泡泡瑪特股價大幅高開,開盤漲超100%,市值一度破千億元,最終報收於69港元/股,漲幅79.22%,市值953.29億港元。  根據泡泡瑪特招股書顯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8.18億元,同比增長50.5%;淨利潤為1.41億元,同比增長24.7%。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運營93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5個獨家IP及56個非獨家IP,並有360萬名註冊會員。
  • 誰將泡泡瑪特推上千億市值神壇?
    泡泡瑪特的認購也十分火爆,申購總量達到58.1億股,為原計劃發行股數的356.74倍。 曾在新三板上市的泡泡瑪特,退市完成前的市值為20億元人民幣。三年後的今天,轉戰港股,泡泡瑪特的市值翻上45倍。 是誰在推動泡泡瑪特站上神壇?
  • 「中國潮玩第一股」IPO市值超千億,王寧:做世界的泡泡瑪特!
    12月11日,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股市場,發行價38.5港元,開盤後股價一度漲超100%,飆升至81.75港元,市值突破千億港元。泡泡瑪特創始人王寧及其妻子這對85後夫妻的身價也突破500億港元。
  • 市值突破千億,淨利潤兩年增加287倍,泡泡瑪特賣的到底是什麼?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工資是路人」,這是年輕的盲盒玩家共同的心聲,在一片質疑聲中,12月11日,泡泡瑪特成功上市,到晚間的時候,按照推算,市值突破千億,創始人王寧和妻子楊濤身價超500億。從一個「愛折騰」的窮學生,到成為千億市值上市公司的老闆,王寧用了12年,而泡泡瑪特如今也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期,而創辦10年才爆火,離不開盛行的「賭桌文化」,它十分精準地猜中了年輕人的消費訴求。
  •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第一財經 • 2020-12-21 09:21:14 在一二線城市的商場裡
  •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泡泡瑪特市值千億背後,它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腦極體 發表於 2020-12-20 10:34:53 最近,一家名叫「泡泡瑪特」的玩具公司在港交所掛牌上市,首日市值就衝到了
  • 盲盒亂象引眾議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還能撐多久?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呂明俠種種問題纏身之下,泡泡瑪特會被新入局者彎道超車嗎?泡泡瑪特自12月11日登陸港交所,市值突破千億港元的消息曾一度刷屏,不過自22日觸碰96.45港元/股高點後,其股價便急速回落,截至12月29日收盤,股價報78.10港元/股,4個交易日驟降近20%。
  • 盲盒「亂象」叢生 「上癮」、「棄坑」一念間 千億市值的泡泡瑪特...
    記者 | 劉傑  凌晨四、五點的北京寒風凜冽,資深買家們蹲守在泡泡瑪特的販賣機、零售店前等待新品發售;泡泡瑪特舉辦的潮玩會展上,大批消費者為之瘋狂,直呼「上癮」。  不過,可能他們也沒想到,自己的小愛好,已經造就了泡泡瑪特的千億市值。
  • 對話王寧:把玩具賣給大人 泡泡瑪特為何值千億市值?
    來源:新浪財經文 / 徐苑蕾在超356倍的火爆認購後,泡泡瑪特在12月11日上市,市值突破千億港元。在這背後,無疑是今年最吸眼球、最具爭議、也最非典型的一個中國商業故事。而閉環的建成,則意味著,更多的國內外IP可以複製「泡泡瑪特模式」進行工業化生產,通過泡泡瑪特這個IP孵化、運營平臺多了一種新的變現方式。毫無疑問,Molly是泡泡瑪特迄今為止最成功的IP,同時也是時間最久、系列數最多的IP。
  • 泡泡瑪特上市,市值破千億
    白酒繼續上漲,一個科技公司跑去收購紅星二鍋頭結果3個交易日都能漲33%,可見目前白酒有多香,醬香濃香都香。 所以大家都在等著看白酒什麼時候崩,雖然大家心裡都清楚,要大跌其實很難。 除了等白酒跌,想必很多人也在等網際網路公司跌。
  • 小小盲盒,讓泡泡瑪特市值超千億!
    12月11日,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開盤價格為77.2港元,較其招股定價(38.5港元)高開超100%,市值一度達到1065億港元。但是說起泡泡瑪特,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品牌,更不知道這家企業到底是做什麼的?年輕人的潮流玩具事實上,泡泡瑪特已經十歲了,它的產品主要是潮流玩具。
  • 千億市值驚豔市場,泡泡瑪特的「泡泡」還能吹多久?
    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此次發行價38.5港元,開盤77.1港元,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1065.2億港元。收盤價回落至69港元,漲幅為79.22%。· 泡沫有泡泡瑪特玩家統計過隱藏款出現的概率為1/144,即需要12個整盒的盲盒才能夠抽出來,而12個整盒對應的價錢為8496元。根據這個數據來看,隱藏款在市面的交易價格能夠達到數千元,是可以理解的。
  • 盲盒究竟有多火?國內盲盒龍頭泡泡瑪市值已超千億港元[圖]
    原標題:盲盒究竟有多火?國內盲盒龍頭泡泡瑪市值已超千億港元[圖]   當下,盲盒之風席捲生活的方方面面,各商場、文具禮品批發市場
  • 「印鈔機」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 Z世代的投資新潮你看懂了嗎?
    原標題:「印鈔機」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Z世代的投資新潮你看懂了嗎?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錄港股。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漲幅超過10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當天,泡泡瑪特收報69港元,市值953億港元。
  • 印鈔機泡泡瑪特上市首日市值近千億 Z世代的投資新潮你看懂了嗎?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登錄港股。開盤價77.1港元,較發行價漲幅超過100%,市值突破千億港元。當天,泡泡瑪特收報69港元,市值953億港元。泡泡瑪特的賺錢能力和增長速度令人瞠目,市場戲稱其如「印鈔機」一般。2019年,按零售價值計,泡泡瑪特於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