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國內潮流玩具公司泡泡瑪特(9992.HK)正式登陸港交所。此次發行價38.5港元,開盤77.1港元,按此計算泡泡瑪特市值1065.2億港元。收盤價回落至69港元,漲幅為79.22%。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2017-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近兩年同比增速分別上升6119%和353%。短短三年,營收和淨利潤都實現了「三級跳」。
而在剛剛過去的天貓雙11,泡泡瑪特天貓旗艦店更是以1.42億元的最終銷售額,成為玩具類目首位「億元俱樂部」成員。
除了資本加持,泡泡瑪特也收穫了大量年輕用戶。百度指數顯示,泡泡瑪特的用戶畫像年齡分層集中在20至39歲,對應80至90後,女性佔比接近55%,這類用戶具備高消費能力,且熱衷分享與展示的特點。據泡泡瑪特CMO果小介紹,公司的核心用戶中,75%為女性;58%在30歲以下,其中「Z時代」佔了32%;90%月收入在8000元-20000元之間。
雖然泡泡瑪特在短時間內獲得消費者和投資人的雙重認可,但也有業內專家不看好該公司的未來表現,認為其紅利期「也就是幾年時間」、「未來大概有3-5年黃金髮展期」。甚至有人認為,泡泡瑪特在「割年輕人的韭菜」、「收智商稅」、「沒有社會價值」。
零壹智庫於2020年6月發布報告《玩具「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前營收利潤暴增》分析泡泡瑪特招股書,詳細解讀了泡泡瑪特的成長史、財務數據、產品邏輯,以供讀者參考。
玩具「盲盒」獨角獸泡泡瑪特,赴港上市前營收利潤暴增
作者|陳成
2019年,「盲盒」這個詞在80和90後中得到迅速散播,一個原價59元的「盲盒」,其中一款「潘神聖誕隱藏款」被炒到2350元,溢價39倍;另一款Molly胡桃夾子王子曾在閒魚交易平臺上達到1350元的均價。大多數人見識過炒幣、炒鞋,沒想到玩具也能炒。
一、售賣「盲盒」,「雙十一」銷售額破8000萬,經歷8輪融資
2010年,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泡泡瑪特)成立。圍繞藝術家挖掘、IP孵化運營、消費者觸達以及潮玩文化推廣與培育四個領域,泡泡瑪特成為了最大且增長最快的潮流玩具公司。
泡泡瑪特主打,也是最廣為人知的產品就是「盲盒」,即泡泡瑪特將娃娃玩具(PVC/ABS材質)裝進同樣外觀的包裝盒裡,按系列以單個或整盒(12個)發售,只有拆開包裝盒才能知道裡面的玩具樣式。
每個系列大約有12個種類娃娃,另外設有一到兩個隱藏款。想要集齊一套12種的娃娃只需要購買一整盒「盲盒」,但是隱藏款卻是概率釋出,需要拆開更多的「盲盒」才有機會獲得隱藏款。
圖1:泡泡瑪特人偶玩具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根據泡泡瑪特披露的信息,目前POP MART泡泡瑪特的線下直營門店已經突破了150家,擁有超900臺機器人(300024,股吧)商店,深度覆蓋了全國63個城市,併入駐中國港臺、歐美、東南亞和澳洲等22個地區和國家。
2019年天貓「雙十一」期間,泡泡瑪特銷售額突破8212萬,同比增長295%,成為天貓玩具類目第一名。目前,泡泡瑪特擁有超過320萬名註冊會員,2019年末的註冊會員是220萬名。
早在2017年,泡泡瑪特已經在新三板掛牌,並於2019年退市,當時市值約20億元。根據企查查信息,泡泡瑪特目前已經經歷了8輪融資,最新一輪融資發生在2020年4月,金額超過1億美元。
在2019年退市後,泡泡瑪特在同年5月份由股份制公司改為有限公司,並經過一系列操作,從內資企業轉換為中外合資企業,最後成為臺港澳法人獨資企業。在泡泡瑪特的融資歷程中,備受資本追捧,吸引了包括紅杉資本、墨池山創投、金鷹集團、啟賦資本、華強資本等機構。
二、泡泡瑪特:「尖子生」的優秀成績單
1. 超高營收和淨利潤增速,毛利率和淨利潤力壓國際知名玩具廠商
招股書顯示,泡泡瑪特在2017-2019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58億元、5.15億元和16.83億元,2018年和2019年的同比增速分別為225.4%和227.2%,三年間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為160萬元、9950萬元和4.51億元,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別同比上升6119%和353%。
在2014至2016年,泡泡瑪特都處於虧損狀況,但在這段時間,營收已經處於較高速度增長期,在2017至2019年間業績得到進步發酵。
圖2:泡泡瑪特經營情況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毛利率表現上,2017至2019年,泡泡瑪特的毛利率從47.6%增長至64.8%。針對毛利率上升,泡泡瑪特解釋稱主要由於擁有相對較高毛利率的自主開發產品於2019年的銷售佔比增加。
圖3:泡泡瑪特毛利率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2019年,泡泡瑪特的淨利率為26.8%,結合64.8%的毛利率,這份數據成績單力壓玩具行業的多個巨頭,例如孩之寶(美國玩具公司,擁有變形金剛、大富翁等多個品牌)、美泰公司(美國玩具公司,擁有著名玩具品牌「芭比」)和萬代南夢宮(日本娛樂產業集團,擁有機動戰士GUNDAM、吃豆人、數碼寶貝、鐵拳、太鼓之達人等品牌)。
表1:泡泡瑪特與玩具行業公司毛利率對比(2019年)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wind,tiger trade,零壹智庫
2. IP為核心優勢,銷售依靠零售店和線上渠道,存貨周轉快
在業務分布上,2019年泡泡瑪特37.2%的營收來自於其自有IP,35.4%來自獨家IP,9.5%來自非獨家IP,16.6%來自第三方產品。根據招股書信息,泡泡瑪特運營85個IP,包括12個自有IP、22個獨家IP和51個非獨家IP。泡泡瑪特還表明,IP是業務發展核心,IP運營能力是自身IP庫成功商業化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的競爭優勢。
圖4:泡泡瑪特業務佔比(%)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自有IP包括泡泡瑪特收購的代表性IP,如Molly和Dimoo,以及內部開發的IP,如Yuki和BOBO&COCO。獨家IP指泡泡瑪特和藝術家進行合作創作後,藝術家授予泡泡瑪特基於該IP開發和銷售潮流玩具產品的獨家權利。獨家IP業務佔比從2017年的3.1%增長至2019年的35.4%,第三方產品佔比則進一步壓縮,獨家IP業務佔比幾乎追平自由IP業務佔比。
畢竟,依靠自身內部孵化出IP不是那麼容易,但是與外部藝術家合作,特別是有一定粉絲基礎的藝術家,獲取IP授權,這種方式在時間和成本上或具有獨特優勢。非獨家IP則指泡泡瑪特從知名IP提供商,如迪士尼、環球影業等獲取授權。
圖5:泡泡瑪特主要IP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另外,泡泡瑪特中最受歡迎的IP——Molly,該自有IP在2019年貢獻了4.56億元的收入,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為27.1%,是泡泡瑪特業務的絕對核心。獨家IP中的Pucky,同期創造了3.15億元收入,收入佔比為18.7%,其他的IP則與Molly和Pucky創造的收入差距較大,僅Dimco和The Monsters兩個IP的收入剛剛過億元。
在銷售渠道上,泡泡瑪特主要依靠線下零售店、線上、機器人商店、批發和展會,線下零售店、線上渠道和機器人商店合計貢獻了超過9成的收入。其中,機器人商店在2017年推出,類似食品飲料的自動販賣機,顧客在機器上面選擇購買對應的系列盲盒。機器人商店主要投放在購物中心以及人流較高的如地鐵站等位置,在租賃費、人工費和維護成本方面比線下零售店要低,並且能夠幫助泡泡瑪特迅速滲透零售店沒有覆蓋的區域。
線上渠道是泡泡瑪特在這3年間發展最為迅速的渠道,主要的模式包括天貓旗艦店、京東、泡泡抽盒機、葩趣和其他中國主流電商平臺。2018年9月,泡泡瑪特在微信上線泡泡抽盒機,用戶可以在小程序上完成購物流程。另外,展會的收入貢獻率有下降趨勢,但展會能夠為泡泡瑪特吸引新的粉絲,以及增加舊粉絲的粘性,在展會上推出會場限定版以及新品,具有較強的市場推廣戰略意義。
圖6:泡泡瑪銷售渠道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2017年,泡泡瑪特的存貨周轉天數是49天,2019年則下降到46天,也就是說,平均一個盲盒從出廠到上架被購買,只需要46天。2019年末有5230萬元的存貨(54.3%佔比)在今年4月底已經售出,這麼強的銷貨能力,足以媲美快消品公司。
3. 優秀的經營現金流管理和償債能力,ROA和ROE冠絕群雄
泡泡瑪特在保持業務高速增長的同時,經營現金流管理也非常優秀,經營現金流淨額從2017年的1550.7萬元提升至2019年的50288.9萬元。流動比率從1.5上升至1.9,資產負債率在3年間保持在44%至45%,反映出泡泡瑪特的償債和變現能力較為優秀。另外,截至2020年4月末,泡泡瑪特手握近7.9億元現金及等價物。
圖7:泡泡瑪特經營現金流淨額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值得注意的是,泡泡瑪特的ROA和ROE在2017至2019年間出現了恐怖的增長,其中ROA從1.1%提升至42.3%,ROE則從2%飆升至76.1%,針對這兩項數據,A股絕大部分公司只能望其項背。
圖8:泡泡瑪特資產回報率與權益回報率
資料來源:泡泡瑪特,零壹智庫
三、「盲盒」:概率不透明,泡沫存在
根據Frost & Sullivan數據,中國潮玩的市場規模由2015年的63億元增加至2019年的207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34.6%,預計到2024年會達到763億元,在2019年至2024年能保持29.8%的年複合增長率。可見,泡泡瑪特處於一個將保持較高速度增長的市場當中。
圖9:中國潮流玩具市場規模
資料來源:Frost & Sullivan,零壹智庫
招股書中資料還顯示,泡泡瑪特的零售價值2019年在中國潮流玩具公司中排名第一,為17.57億元,對應8.5%的市佔率,在2017至2019年間保持了226.3%的年複合增長率。雖然泡泡瑪特並沒有拉開與公司A(7.7%市佔率)的零售價值差距,但是在增長率上卻一騎絕塵。在行業當中前5位廠商,合計佔有22.8%的市場,總體來看中國潮流玩具市場並沒有出現頭部廠商集中的特徵,反而是一個相對較為分散的市場。
泡泡瑪特還計劃在中國一、二線城市繼續增加店鋪數量,並提升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若泡泡瑪特未來仍能保持較高的業務增長速度,相信與行業其他公司拉開更大的差距不過是兩三年的事。
圖10:2019中國潮流玩具公司競爭格局
資料來源:Frost & Sullivan,零壹智庫
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泡泡瑪特的用戶畫像年齡分層集中在20至39歲,對應80至90後,女性佔比接近55%,這類人群的興趣愛好集中在遊戲、影視音樂、教育培訓、資訊、軟體應用、醫療健康、書籍閱讀、旅遊出行、餐飲美食和家電數碼當中。結合泡泡瑪特盲盒零售價單個約59元來看,這類人群應該以白領和學生有主,並且有良好的消費能力。
圖11:泡泡瑪百度指數
資料來源:百度,零壹智庫
在閒魚上,可以發現大量的泡泡瑪特玩具交易信息,根據筆者調查,娃娃隱藏款價格在200元到數千元不等,也有不少消費者「退坑(即打算退出這個圈子)」,打包以均價不到10元一隻的價格出售。2018年,閒魚上有30萬人進行泡泡瑪特娃娃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可見,泡泡瑪特玩具存在較大的溢價空間,但是當玩家的新鮮勁過去了,也會不計成本地拋售。
玩「盲盒」就像抽獎一樣,是一個概率遊戲,當你抽不中自己心儀的款式時,心理會有更想獲得的傾向,進而買入拆開更多的「盲盒」,容易引起消費者的購買衝動,甚至花大量的價錢從市面其他玩家手上收購。
· 概率不透明
在手機遊戲上,絕大部分遊戲都存在扭蛋抽卡機制,並且在監管要求下,需要披露物品出現機率,保證一定程度的透明。據了解,泡泡瑪特一個系列的娃娃,只需要購買一整盒12個盲盒,可以保證集齊12款不同,但是想要獲得隱藏款,就可能需要購買多個盲盒,而泡泡瑪特並沒有公開具體數值。概率的不透明,容易引起輿論和消費者的不滿,若這類消極輿情發酵,可能會引起監管注意,面臨一定的政策風險。正因為隱藏款的存在,也造就了炒作的存在。
· 泡沫
有泡泡瑪特玩家統計過隱藏款出現的概率為1/144,即需要12個整盒的盲盒才能夠抽出來,而12個整盒對應的價錢為8496元。根據這個數據來看,隱藏款在市面的交易價格能夠達到數千元,是可以理解的。理論上,如果一個玩家想要獲得隱藏款,就要購入大量的「盲盒」抽獎,大量的普通款就會在該玩家手上,多數人會選擇出售普通款。當市面上類似的玩家越來越多的時候,也意味著拆出來的普通款會越來越多,供給的大量增加,若沒有匹配的新進玩家,那麼貶值是必然的結果。
另外,由於隱藏款概率出現,必然引起溢價,因為想要獲得隱藏款的成本會更高。由於不透明的概率,那對於不同的隱藏款來說就會有不同的炒作空間,這個是較簡單的供需關係。事實上,玩家購買娃娃基本是用來收藏,實際上市面上的娃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消耗。
如同之前在年輕人中興起的「炒鞋」現象一樣,有交易平臺甚至將商品「ABS」,即第三方交易平臺接受賣家的商品寄存,在寄存成功後,這個商品就會變成一個電子憑證,而這個憑證是可以在平臺上繼續交易,實際上這個商品並沒有真正地被消費者購買消耗。這也造成了商品價格的炒作,價格遠超正常交易價格。隨著「炒鞋」大軍的進一步膨脹,他們把手伸到了玩具、衣服、配飾等潮流物品上,造成了大量商品大規模的溢價,最後也引起了金融監管部門對「炒鞋」及其平臺進行風險提示,防範金融風險。此後,平臺開始整體規範,關閉電子憑證交易,大量商品的價格也如同泡沫一樣被刺破,輕則跌去50%,重則近乎100%。
泡泡瑪特娃娃的交易雖然沒有「ABS」,但是由於隱藏款高溢價現象的存在,勢必會引起一部分人的注意和炒作,例如加上一些故事背景和絕版等理由,大幅增加娃娃的售價,那麼泡沫只會越吹越大。若這引起了監管注意,出示風險警示,那麼娃娃交易很可能就如同「炒鞋」一樣,泡沫過後剩下的只是一個普通的玩具人偶。
四、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
泡泡瑪特董事長王寧曾公開表示:「我常常說,也許再給我們五年時間,大家回過頭看泡泡瑪特,會覺得我們是國內最像迪士尼的一家企業,我們不一定像就迪士尼一樣拍那麼多電影,但是我們也許會像迪士尼一樣,擁有很多非常有價值的超級IP,我們會用各自不一樣的方式去孵化IP,去挖掘並把IP進行商業化」。
眾所周知,迪士尼是憑藉電影和動畫等媒體載體,通過打造多個IP形象,再變現IP價值,可以理解為一種自上而下的IP變現方式。與此相反,王寧認為在這個時間碎片化的時代,很難靠製作內容沉澱出一個IP,並且人們的價值觀也越來越多樣化,因此泡泡瑪特潮玩的邏輯其實是一個沒有背景故事的IP,允許你放入自己的靈魂,以Molly來說,看似木訥的表情可以代入你的任何情緒。通過玩偶娃娃來打造IP,再在IP的基礎上衍生出其他價值,這是泡泡瑪特的做法,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沒有所謂的對與錯。迪士尼通過多媒體的形式,在大眾當中留下多個印象深刻的IP,但泡泡瑪特是打算通過玩偶娃娃,在一個相對分隔的人群當中,以圖傳播到大眾大眾,形成IP。可想而知,這個策略的難度十分之大。正如王寧所提及,我們身處一個時間碎片化時代,泡泡瑪特也承認潮流文化產品的生命周期可能相對較短,消費者對於實體產品的需求亦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低。畢竟,IP是需要得到大家的認可,而認可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時間往往在這之中佔據了很大的因素。
ps:本文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