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不聚集 防疫莫大意

2020-12-12 西部網

俗話說:「端午至,五毒出。」自古以來,端午節就被賦予驅除瘟疫、闢邪祛病的含義,至今許多地方仍保持著蘭湯沐浴、掛艾草、佩香囊、飲雄黃酒等習俗。端午假期如何降低疫情風險?專家提醒,旅遊出行避免扎堆,減少聚集聚會聚餐。

旅遊出行避免扎堆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2020年端午節安全提示,提醒廣大遊客疫情防控不麻痺,旅遊安全不大意。安全提示表明,常態化疫情防控任務仍然艱巨繁重。遊客要密切關注各地疫情防控部門發布的疫情風險情況,繼續保持警惕狀態,避免麻痺心理,做好自我防護,戴口罩、勤洗手,測體溫、勤消毒,不聚集、勤通風。遊覽時遵照景區規定,間隔入園、錯峰旅遊,避免扎堆。

國家衛健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表示,端午節期間,國內人員流量會大幅增加,旅遊景區人員也會增加,境外疫情居高不下,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大家在假期要做好個人防護。他建議:一是出行前要了解出發地、目的地疫情風險等級相關情況,準備好口罩等防護用品;二是做好旅途中的防護;三是要做好在公共場所的防護,比如保持一米線距離,減少聚集,縮短聚餐時間;四是要做好個人健康監測,發現健康問題如咳嗽、發熱等,要及時取消出行計劃,儘快就醫;五是保持健康的生活規律,少聚餐、少聚集,堅持鍛鍊,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醒居民,按照非必要不出京原則,儘量不出京探親旅遊。具體來說,中高風險街鄉、新發地市場相關人員嚴禁離京;中高風險街道居民、與疫情發生地有關聯的居民應避免各類聚集,儘量不去公共場所;仍處於居家醫學觀察的市民,應嚴格做好家庭防疫工作。

減少聚集聚會聚餐

6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的《關於做好精準健康管理推進人員有序流動的通知》要求,中高風險等級地區儘量減少不必要人員流動,避免人員聚集。低風險等級地區人員如無必要,儘量避免前往中高風險地區。而此前發布的《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也指出,娛樂、休閒等活動場所,減少大範圍人員聚集活動。餐飲場所,分散錯峰就餐,減少人員聚集。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急診內科主任白建文解釋,家庭聚會可能給新冠病毒帶來傳播機會,絕不能讓它得逞。目前仍應保持少出門、不聚餐的好習慣。

端午假期,北京市提出「不聚集、不聚會、不聚餐」的要求。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端午假期正值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緊要關頭,疫情防控絲毫不可掉以輕心,必須保持戰時狀態,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做到放鬆心情不放鬆防護。徐和建表示,今年端午節一些線下活動無法舉辦,但這不會影響節日氛圍。廣大市民應自覺遵守防疫要求,保持勤洗手等健康行為,彰顯端午節所蘊含的文化和價值。

編輯:王瑜

相關焦點

  • 闢邪,防疫,迎端午
    端午節作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之一,被賦予了許多內涵,其中有一項就是「闢邪防疫」,在傳統節日當中,論民俗之繁多複雜,或只有端午節能和春節可比擬,兩節都有著祈福、消災等禮俗主題,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在全球防疫防控的關鍵時期,端午節寄託了更多「闢邪防疫」的內涵。
  • 端午到,艾草香,「夏日防疫」有妙招
    」濃情端午忍不住想出去走走夏日防疫口罩卻還要戴上一陣子帽子、蛤蟆鏡、口罩好像還缺少一件時尚單品是什麼呢?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據小編了解,今年3月,宜昌市西陵區運用中醫藥「一燻一服」預防方,有效阻斷了疫情蔓延,為老百姓築起了一道道生命屏障。其「硬核技術」——「星匠創皂牌手工防疫香囊」也因此C位出道,逐步成為復工復產、複課開學的必備品。下面,就隨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 【科普】端午竟是「防疫節」?這些操作太強了!
    但其實,在端午節除了這些傳統習俗之外,還包含著極其珍貴的公共衛生防疫觀念。沐蘭湯、噴雄黃,避免「五毒」侵擾,都反映了古人對疾病的超強預防意識。可以說,端午節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公共衛生防疫節」。曾有民謠說道:「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 意思就是從端午起,「五毒」開始滋生,擾得人不安寧。這裡提到的「五毒」,就是古時在人們看來有毒害的五種動物:蛇、蠍、蜈蚣、壁虎、蟾蜍。為了避免毒蟲侵擾,人們想盡辦法,因此在民間形成了種種「驅毒」風俗。
  • 傳承端午習俗過一個有意義的「衛生節」
    為阻斷病毒傳播,廣大市民群眾端午假期不能放鬆個人防護,要堅持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堅守這些特殊時期的新「習俗」,同樣是為了實現國泰民安的夙願,為了健康美好的生活。徐和建說,今年端午節一些線下活動無法舉辦,但這不會影響節日氛圍,廣大市民應自覺遵守防疫要求,共克時艱,彰顯端午節所蘊含的文化和價值。  作為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承載著我們的民族精神。紀念先賢和驅疫祛病作為端午節的兩大主題,具有愛國教育和衛生防疫兩個層面的意義。
  • 校園防疫有訣竅!開封多所小學編寫校園防疫口訣 孩子老師一起學
    雖然孩子們順利復學,但疫情防控卻不能鬆懈,近日,開封市多所小學就編寫出《校園防疫口訣》、《小學生一日防疫歌謠》等讀物,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句子,讓老師們重視學校防疫,讓孩子們學會遠離病毒保護自己。這些童謠短句一經推出,受到老師家長和社會的高度稱讚。
  • 端午還是衛生防疫節?看看古代的廣東人都做了什麼
    端午節,還是古代的衛生防疫節。民諺曰:「端午節,天氣熱,五毒醒,不安寧。」端午節又稱為「端陽節」,正值仲夏,氣溫升高,百蟲活躍,蚊蠅大量滋生,容易傳播疾病。古人在這一天的許多風俗習慣,其實都和衛生防疫有關。廣東是一個非常講究意頭的地區,而許多關於端午節的民俗,都帶有「保佑健康」「祛病除疫」的意頭。
  • 宮頸癌早期不疼不癢,若出現這3個「跡象」,莫大意,可能是子宮的...
    宮頸癌早期不疼不癢,若出現這3個「跡象」,莫大意,可能是子宮的求救信號 若出現這個跡象,莫大意,可能是子宮的求救信號
  • 北京青年報刊文:傳承端午習俗過一個有意義的「衛生節」
    為阻斷病毒傳播,廣大市民群眾端午假期不能放鬆個人防護,要堅持不聚集、不聚餐、不聚會,保持社交距離,減少不必要的出行。堅守這些特殊時期的新「習俗」,同樣是為了實現國泰民安的夙願,為了健康美好的生活。
  • 馬上就評|端午節意義習俗都很多,防疫更是題中應有之義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評論員馬純瀟端午佳節到來,先給大家道一聲端午快樂,或者端午安康?記得曾經有人說,端午節不能互道快樂,如果祝福的話只能說安康,因為端午是祭祀先人的日子,互道快樂顯得很沒文化。但是後來又有學者撰文說,不讓說端午快樂純屬沒事找事,因為端午節早在屈子投江之前就有了,而且古人一直是說端午快樂的,並舉唐玄宗和杜甫的詩為例。到底該說端午快樂還是安康?這恐怕跟粽子該吃甜的還是鹹的一樣,一時半會兒掰扯不清。掰扯不清咱就不掰扯了。但是咱們要說,快樂很重要,安康更重要。
  • 端午節?衛生節?這個節日不止有粽子,更有古人防疫保健的智慧
    端午小長假很快就過去了,不知道大家在這個假期過得如何。歷年的端午節,人們往往把目光集中於粽子和龍舟上,其實端午的文化元素還不止這些,比如噴雄黃酒、飲午時茶以及佩戴香囊等,都是自古傳下來的端午習俗,至今仍在全國各地有所保留,這些習俗中不少都蘊含著古代中醫防疫保健的智慧。
  • 疫情防控常態化 ,做好防護莫大意!
    疫情防控常態化 ,做好防護莫大意!第二,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不隨地吐痰。第三,外出時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到人員密集場所如超市、電影院、車站、圖書館等區域務必佩戴好口罩,最好平時隨身攜帶口罩、消毒劑、紙巾等。疫情防控常態化 做好防護莫大意!
  • 南鯤鯓代天府防疫消災祈福法會 端午節登場
    華夏經緯網6月24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臺趨緩,生活解封,有「臺灣王爺總廟」稱號的臺南北門南鯤鯓代天府將在端午節當天舉辦消災祈福法會,取廟內龍泉井的「午時水」灑淨平安祈福鹽,由五府千歲加持後,免費提供給錢來的信眾,祈求趨吉避兇,隨身攜帶保平安。
  • 蓉平:過一個文化又健康的端午節
    出於可以理解的原因,今年成都境內的端午龍舟會取消了,聚集性的文化活動也少了。少了些許熱鬧和喧囂,但不能少的是對傳統文化的堅守。 過一個傳統端午更有價值。 端午節是傳統意味濃烈的節日。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端午習俗已有兩千餘年。
  • 消殺、測溫、不聚集......學校嚴格防疫措施待新生報到
    據了解,在此前防疫消殺的基礎上,學校又安排在8月29日再次進行消殺工作,不留衛生死角,確保校園安全。學校將安排新生分時段、分批次報到,減少人員聚集。新生報到需提供14天的身體健康狀況,並籤訂疫情防控安全責任書。
  • 歡樂香囊迎端午 嫋嫋藥香助防疫
    6月15日,文亮小學和南通漢藥中醫醫院聯合舉行中藥防疫香囊製作活動,全校學生一起製作香囊,體驗民俗的魅力。在活動現場,來自漢藥中醫醫院的中藥師包蘊雯逐個向大家介紹了甘草、枸杞、連翹、銀花、防風等20餘種藥材的藥性和用途,並從顏色、形狀、氣味等方面詳細講述藥材優劣和真假的辨別。新鮮的內容,互動的方式,直觀的感受,讓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
  • 塞爾維亞防疫新政策:室內外聚集人數不得超過5人
    11月24日獲悉,塞爾維亞政府公布了新的防疫措施,自11月24日至12月3日期間實施。具體內容有:1餐廳、咖啡廳、酒吧、夜店、購物中心等在晚18時後禁止營業。2在室內及室外無法避免與他人接觸的場所(如人群擁擠的道路及公園等)時必須佩戴口罩。3室內及室外聚集人數不得超過5人。
  • 不一樣的端午 「雲」端過節同慶共享
    秀出你的技藝,過一個不一樣的端午節;拍一個「端午佳節」自己的專屬魔法表情,體會國風端午……疫情下的2020年端午節註定不平凡。端午節期間,北京時間、北青網、快手、抖音等32家網站、平臺紛紛推出線上「雲」端午活動,北京市民和全國人民一起「同慶共享」端午活動,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 徐州市民以豐富的內容詮釋端午節文化內涵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不鬆懈的情況下,徐州各景區有序疏導遊人、提升旅遊服務,公共文化場館組織了多場端午民俗活動,飲食行業使用公筷蔚然成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然成為人們的日常。琴書茶會、非遺體驗、經典頌讀……端午小長假裡一系列主題活動,以豐富的內容詮釋了端午節「驅邪避害」「嚮往美好」的文化內涵,彰顯了傳統節日的現代價值。
  • 韓國今日起加強防疫措施:禁止5人以上聚集
    韓國政府22日早上緊急新聞發布會上發表了強力的歲末年初特別防疫政策。韓國全國將禁止5人以上聚集。 中央災難應急管理總部的防疫總班長尹泰浩(音)在22日上午政府世宗大廈舉行了新冠疫情定期新聞發布會,發表了包含這一內容的年末年初特別防疫對策。
  • 順義區70項端午文化活動線上辦,提示莫忘疫情防控!
    端午佳節即將到來,這是北京抗疫再一次進入「戰時狀態」後的首個小長假,為了讓市民度過一個韻味不減又安全平穩的端午佳節,順義區以「和滿京城 奮進九州」為主題,組織開展「雲彩朵朵——線上過端午」活動,將具有「健康風」「傳統味」「時代感」和「群眾性」的70項文化活動通過線上方式送去百姓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