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給先人磕頭只能磕四個,而不是三個?
林華玉
七月十五快到了,到了給先人上墳的日子,我帶著孩子去給祖宗們上墳。
按照本地規矩,七月十五的墳還是比較重要的,不光要燒紙,還要包上水餃,帶上白酒,為了節約,白酒一般用白水代替,當然也有人用白酒,甚至是五糧液,茅臺之類的好酒,那樣的人一來是有錢,二來是嘚瑟,給活人看他們的富足。
我們到了祖宗的墳前,先把水餃和白酒擺在供桌上,祭奠一番後,我讓孩子們給祖宗磕頭,大侄子問:磕幾個?我說:四個。大侄子問:為什麼磕四個?上一次咱去廟裡燒香,不是磕了三個嗎?
民間有「神三鬼四」的說法,即:面對菩薩、佛祖、神仙、道君、天地之類的神靈,都是磕三個頭。而給死去的人行禮,則應該磕四下。
全句應該是「神三鬼四人一」,即神靈三個頭,鬼四個頭,人一個頭。當然,封建王朝時期,見了君王要行三跪九叩大禮,那就已經是把君王當做神靈了。
還有人說:我的至親之人去世了,他(她)生性善良,做了一輩子好事,我覺得他(她)到那邊肯定能成仙。所以我也要給我親人磕三個。
那我也不和你爭執,成仙就成仙吧,吵吵啥呀,反正神呀鬼呀的,都是人想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