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賡欠總理三個響頭,他直言: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

2021-01-09 騰訊網

前言

在開國十大將帥中,陳賡絕對算得上是一個特別的存在。在人們眼中,無論多麼艱巨的任務,只要交給陳賡,他一定可以出色的完成。

戰場上的他多次立下戰功,生活中的他詼諧幽默,聰明絕倫。被人們譽為「幽默將軍」,就算是在最高領導面前,他也從不拘小節,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感情中的他,鐵漢痴情,妻子死後為其守節三年。

鐵漢痴情

陳賡一生娶過兩個妻子,第一任妻子叫做王根英。1928年陳賡被調到中央特科,擔任情報科長一職。在參加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時,陳賡與王根英相遇。其實這並不是兩人第一次見面。早在1923年兩人就已經認識,當時陳賡是工人夜校的教員,王根英是陳賡的學生。陳賡生性外向,私下與這些學生們打成一片。王根英長得十分漂亮,性格大方活潑,陳賡喜歡的就是這類型的姑娘,很快就產生了愛慕之情。陳賡向來敢作敢為,他知道能夠在革命時代找到一個心儀的革命伴侶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不希望就這樣錯過自己心儀的姑娘,便向王根英大膽的表白了自己的心意。

但王根英的心思並不在這裡,她將全部心思付諸於工作上,對於陳賡的表白,王根英說:「現在還是以工作為主,暫時不考慮個人問題」,委婉的拒絕了陳賡。

陳賡心裡雖說有些難過,但他並沒有放棄,心裡一直惦記著王根英,希望再有合適的機會,向王根英表明自己的心意。後來戰爭頻發,陳賡與王根英失去了聯繫。但在陳賡心裡,一直都有一塊地方是留給王根英的。

「王根英,我愛你,你做我老婆吧!」

沒想到5年之後兩人再次相遇,陳賡覺得不能再錯過了,一定要向王根英表明自己這幾年的心意。在這次會議上,陳賡寫了一張紙條遞給王根英。紙條上寫著:「王根英,我愛你,你做我老婆吧!」王根英並未回應;陳賡繼續發起進攻,又寫道:「我早就愛上你了,我一定要娶你為妻」。

王根英是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於陳賡這種猛烈粗魯的追求方式,有些無法接受,嚇得她拔腿就跑。

陳賡並未收手,連續寫了好幾張紙條。每寫一張,王根英就將其貼在主席臺的牆上。這件事被越來越多人知道。戰友們被陳賡的方式逗樂,對他說到:「你這戰場上猛打猛衝慣了,談戀愛可不是上戰場,要表現的含蓄紳士一些,萬不可強攻啊。」

「我為什麼要嫁給你?」

不管在什麼時候,男女情情愛愛的事情向來都備受人們的關注,陳賡與王根英事情也一樣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休息時間,大家看著牆上貼著的一張又一張紙條。

起鬨道:「王根英,你處理情書的方式實在特別啊,這樣做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呢?」一旁的陳賡不僅沒有感到難為情,反而還十分幽默的說到:「肯定不是反對,不然怎麼會貼在牆上呢,這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我在追求她,得到更多人的祝福吧!」

王根英一聽,一臉嚴肅的說到:「你自我感覺太好了,我嫁給你總得有個理由吧,我為什麼要嫁給你?」

陳賡繼續說到:「很簡單嘛,因為我愛你啊,我們男才女貌多合適!」

王根英撇了陳賡一眼,再沒有理會。此時她的心裡只有革命,根本不考慮什麼兒女情長。陳賡有些發慌,既然無法打動王根英,那就先打動她的父母,然後再通過父母感動王根英。

為此陳賡還專門學了上海話,沒事的時候就前去王根英家陪王根英的父母聊天,講笑話逗兩位老人開心,還常常會買一些吃的給兩位老人送去。漸漸地,王根英的父母慢慢開始喜歡上了簡單隨性,幽默詼諧的陳賡。

但王根英仍無動於衷,對於陳賡的追求不予理會。這讓陳賡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原先準備送給王根英的糖也沒有送出去。

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

受挫的陳賡一直到夜深才回到營部,一進門就把沒有送出去的糖抖在桌上,一臉惆悵。

「怎麼樣,搞定沒?」一位同學問。

「這不是喜糖都抖出來了麼,肯定是搞定了!」另一位同學笑嘻嘻的說到。

陳賡看了看桌子上的糖,氣不打一處來的說到:「沒有,人家不同意,理都不理我!」備受打擊的陳賡一頭扎進被子裡,嘆氣道:「如果有人能夠說動她同意與我結婚,我願意當場給他磕三個頭!」

就在這個時候,門口傳來一個十分熟悉的聲音:「此話當真?男子漢大丈夫,說出口的話可就不能收回了!」

陳賡趕忙從床上爬起來一看,原來是總理來了。「怎麼了?後悔了?」總理笑嘻嘻的說到。

陳賡有些不好意思了,說到:「你這不是還沒說呢嗎,等你說成了我才能磕頭啊。」總理往椅子上一坐,說到:「我這個媒人當定了。先這樣,這三個頭先記下,我去幫你說,如果成功,你就得兌現你的承諾。如果人家實在不願意,我也沒辦法,你也不能賴我。」

陳賡點點頭,說到:「行!」

結果可想而知,在總理的撮合下,王根英同意與陳賡結婚。1927年5月,兩人正式結為夫妻。

但陳賡的三個響頭卻一直沒嗑。總理常跟陳賡開玩笑:「你和王根英都結婚了,我答應你的也辦到了,你怎麼還不給我嗑頭啊?」

陳賡害羞的說道:「生了孩子就嗑。」後來陳賡與王根英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取名為陳知非。但陳賡當初答應的磕頭始終沒有兌現。他笑笑說:「我都是孩子爸了,不磕頭還能跑了?等孩子長大了,讓他代父來磕。」

1937年3月8日,王根英在抗日戰爭中壯烈犧牲。陳賡掏出隨身攜帶的日記本,寫下一句話:「今天是我最難忘,也最慘痛的一天!」

相關焦點

  • 陳賡之子:光講黨性不講義氣的人就是壞蛋(圖)
    哪個人光講黨性不講義氣,他就是個壞蛋。」(曹海鵬攝)  「1955年授勳那天,我們幾個孩子問父親封了什麼將?他回答說,不是什麼上將、中將,是個"辣椒醬"。」  9月4日,北京,秋雨驟緊。記者沿著西單商業街一路北行,拐至車水馬龍的靈境胡同。胡同深處,便是陳知建將軍鬧中取靜的家。  走進幽靜的院落,記者一時雨中無措。「這邊,往左走!」
  • 災區女子下跪謝總理:"我一看到總理就想哭了"
    在帳篷裡,總理拍著哭泣的何翠蘭的手說:「莫哭,莫哭。國家不會不管你們的。你們年紀大了,要多保重。你們暫時的困難,我們會逐步解決,不要焦不要愁,會有飯吃會有衣穿的。」  「想給全國人民叩三個響頭」  59歲的威州師範學校老師韓文勇聽說總理來了,擠進人群但被安保人員攔住。
  • 王根英:陳賡大將原配,犧牲時年僅32歲,陳賡為其守節三年
    陳賡的父母並不讓步,甚至以武力威脅陳賡,陳賡見此,便下定決心離家出走。臨走時,他對女方說:「我要走了,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有可能一輩子都不回來,你還是回到娘家去吧」。但縱然這個時候,陳賡還是沒有忘記自己幽默的本色,躺在鋪上,還在開玩笑:「你們誰要能說動王根英和我結婚,我就給他當眾磕三個響頭」大家說笑一通並不在意,可這話傳到了周恩來耳中,周恩來便來到了陳賡的宿舍。一進屋,就被大夥圍在中間。
  • 陳賡罵兒子:你懂個屁!我們那時候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圖:陳知建20世紀30年代初,陳賡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時期,以各種身份出現在上海灘,因而在國民黨特務機關、警察局、巡捕房和各幫會中交上了各種「朋友」。兒時的陳知建並不知道父親有這段輝煌的潛伏經歷。在看電影《51號兵站》的時候談「感想」,還挨了父親罵。「電影真能吹牛,日本人佔領、白色恐怖又那麼厲害的時候,這共產黨員又能弄警車,又能化妝成日本憲兵,吹牛。」陳賡聽完很生氣,「你懂個屁!我們那時候真是那樣,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成天開車跑。」這時小知建才知道「真有這事」。
  • 陳賡寫情書求愛女學生,她3次貼牆公開拒絕,總理指點迷津才追到手
    但是想必大家的心裏面都很清楚,所謂的美好愛情在現實當中是不存在的,在經過時間的打磨之後,情侶之間的矛盾都會逐漸地迸發出來,到了那個時候,對於我們而言最要緊的是適合併不是完美。很多人就是因為太苛求於完美,以至於自己形單影隻,美其名曰這是不願意將就,可是如果你一直都是這麼高高在上的話,那你是絕對不可能遇見美好愛情的。
  • 將軍樂觀開朗,人見人愛,他的兒子卻說:「我爸是個芝麻醬!」
    當年的黃埔軍校沒有招收女性學生,所以,劇社裡「清一色」都是男生,由於沒有女演員,許多戲就沒法演了。這時,陳賡自告奮勇:「我來試試!」他男扮女裝,居然演得惟妙惟肖,每次一出場,經常引得師生們樂不可支。這麼一來,陳賡在黃埔軍校的名聲就更大了。
  • 過年期間,一些農村拜年時仍保留著磕頭習俗,你們覺得還有必要嗎
    而在封建社會,跪拜禮主要在男人中使用,女人一般就是道個萬福。老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就是說男人不能隨意跪拜,跪天跪地跪祖宗,這是正跪,上跪拜天子下跪父母,這也是正跪。所以,跪拜磕頭,實際上是表示的一種尊敬,只是在後來封建社會中,因為階級的分明,百姓見官都得跪,慢慢的這跪拜有了身份和等級的區分,隨意而跪,就帶有了汙辱的成分,所以才會教導人們「男人膝下有黃金」。不過在百姓當中,給祖宗和長輩跪拜磕頭從來沒被為以是一種歧視,而是一種傳統禮節,以表示對長輩的祖宗。
  • 此人被俘後,陳賡笑著說:我們是校友,他:久仰,你是我的老學長
    其中有一位比較特別的國民黨將領,他總是處處與蔣介石相提並論,蔣介石不愛抽菸喝酒,也不抽菸喝酒,蔣介石剃光頭,也從不蓄髮,蔣介石走路挺胸,他也是這樣,在生活行為方面,他處處模仿蔣介石,所以現在人們都叫他「小蔣介石」,此人便是邱行湘。
  • 我是職場媽媽,我才不欠孩子什麼對不起
    文章頗為催淚,不少媽媽讀罷對我說:是這樣的,我覺得我欠孩子的太多了~   But, Way?   一篇很成功的讓你掏錢買買買的軟性廣告而已,卻變成了刀筆,批鬥了一大批職場媽媽……   難道所有的職場媽媽都要辭職回家帶娃才稱得上「對得起孩子」嗎?
  • 爐石傳說:幾個紅龍都救不了你!春哥:今天給大家表演個風怒磕頭
    眾所周知,春哥作為爐石傳說磕頭界的第一人,在遠古時代就開啟了磕頭這項技能。不過在之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都沒有給大家表演過這項傳統藝能了,水友們一度以為是超超讓春哥變得穩重了。然而這些天,春哥又是重新拾起了這項技能,掙了一波文藝復興。
  • 陳賡大將子女今何在?四子一女,個個都是精英!
    1922年,自加入共產黨以後,他經歷了多次戰爭,後來成為紅軍中少有的軍事人才。毛主席和周總理都高度讚揚他,非常欽佩他。他一生戰功赫赫,曾歷經北伐、南昌起義、長徵、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韓戰等諸多戰役。1955年被授予將軍軍銜。他不平凡的人生也對他的後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四子一女,個個都是精英!
  • 周希漢生病,陳賡讓他戒菸一個月,菸癮犯了,被陳賡一頓刮鼻子
    陳賡人稱「煙筒旅長」,偏偏他的參謀長也是個「大煙筒」。每次,周希漢從陳賡那裡領了任務,就要把他的「煙筒」卷上一麻袋,讓警衛員帶著,自己則吊上一支,前去布置陣地。要知道,抗戰時期的作戰環境極其惡劣,戰士們有時連飯都吃不上,周、陳二人到哪搞來這麼多香菸?
  • 陳賡大將去世時僅58歲,他的子女後來怎麼樣了?3個少將,2個教授
    陳賡,原名陳庶康,出身將門。他是開國大將,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優秀領導者,為新中國的成立和建設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是新中國國防科技、教育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可惜的是,陳賡大將去世的太早,年僅58歲。那麼,他去世後,其家人怎麼樣了?
  • 他的名字跟陳賡只差一個字,人稱他是「陳賡的影子」,為什麼?
    開國中將陳康將軍開國中將陳康是湖北人,開國大將陳賡是湖南人,陳康與陳賡的籍貫差一個字,名字也只有一字之差。1935年3月,紅31軍攻打天險劍門關,初攻不克。開國大將王樹聲一聲令下,第一個衝上去的就是陳康,在他的身後跟著通信員、警衛員、號手,再後面才是全營官兵。他把全營都當成了敢死隊,硬是冒著槍林彈雨往前衝,拿下了劍門關。
  • 陳賡腿傷最重一次!傅連璋說截肢,陳賡大叫:沒有腿,我怎麼打仗
    看著陳賡已糜爛發臭的左腿,醫生傅連璋道:「截肢,準備手術!」陳賡大叫:「截肢?沒有腿,我怎麼走路?還怎麼帶兵打仗?」陳賡三次受腿傷,這是最重的一次。一、會昌戰鬥負重傷陳賡是1927年8月底會昌戰鬥中受的傷。當時擔任營長的陳賡率領全營擔負主攻任務。戰鬥於清晨打響,陳賡帶頭衝殺,冒著槍林彈雨攻下了三個山包。
  • 紅軍長徵的最後一戰,主攻團三次沒成功,陳賡令一號兵率突擊連破局
    紅13團是師長陳賡當過團長的王牌團。團長不在,由團政委魏洪亮指揮。戰前,陳賡親自向魏洪亮交代說:「這一仗,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的第一仗,關係重大,有關全局。這一仗打不好,敵人就會直插定邊、鹽池,然後威逼保安。」 紅13團的攻擊方向是一座大山,前面共有九個碉堡,最大的碉堡上插著電臺的天線,是敵指揮部。
  • 為什麼給先人磕頭只能磕四個,而不是三個?
    為什麼給先人磕頭只能磕四個,而不是三個?林華玉七月十五快到了,到了給先人上墳的日子,我帶著孩子去給祖宗們上墳。我們到了祖宗的墳前,先把水餃和白酒擺在供桌上,祭奠一番後,我讓孩子們給祖宗磕頭,大侄子問:磕幾個?我說:四個。大侄子問:為什麼磕四個?上一次咱去廟裡燒香,不是磕了三個嗎?民間有「神三鬼四」的說法,即:面對菩薩、佛祖、神仙、道君、天地之類的神靈,都是磕三個頭。
  • 孩子,我不欠你的
    父親回答:「我有錢,你沒有」在外國的小孩從小就很努力,即便是繼承了家族企業,也會一直傳承,幾代過去,就成就了百年企業。有一個中國的小男孩問父親:「我們很有錢嗎?」父親答:「我家有很多錢,等我死了,這些都是你的。」所以,中國富二代從小就嬌生慣養的,開始大把大把的花錢,整天無所事事。等大了接受了家族的企業,就會大肆揮霍。所以,古人云:「富不過三代。」
  • 他是陳賡帳下第一猛將,因太靦腆不好意思求婚,被陳賡趕鴨子上架
    陳賡帳下有大名鼎鼎的「四大猛將」,其中周希漢排名第一,後來成為了開國中將。但是周希漢雖然在戰場上是個猛人,但在生活中卻是一個很內向的人,尤其是在談戀愛這件事上,要多靦腆有多靦腆。還好有陳賡幫他,不然周希漢這個見了女孩子連話都不敢說的人,可能要打一輩子光棍。
  • 顧順章叛變之後,陳賡與顧徹夜長談,為什麼陳賡不手刃叛徒?
    ---《蘇維埃臨時中央人民委員會通緝令-為通緝革命叛徒顧順章事》 對叛徒發「通緝令」,這在中共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顧順章這個級別的叛徒完全配得上「通緝令」。他是中共早期領導人之一,中共特科的負責人。他的叛變對我黨影響極大,甚至可以說顧順章的叛變直接影響到我黨的發展。對於顧順章的叛變,中共明文下發「」通緝令,但是令人意外的是陳賡並沒有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