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職場媽媽,我才不欠孩子什麼對不起

2020-12-13 騰訊網

  《宛爸育兒》每日推送最有態度的育兒文章

  資深育兒專家

  國家高級營養師、育嬰師

  宛爸領銜打造

  食育養育微課童書故事好物

  這是我們的第14篇原創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童書八點》

  2017年8月29日

  文 維尼媽媽

  閱讀需5-8分鐘

  前幾天我讀了一篇文章,名為《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文章頗為催淚,不少媽媽讀罷對我說:是這樣的,我覺得我欠孩子的太多了~

  But, Way?

  一篇很成功的讓你掏錢買買買的軟性廣告而已,卻變成了刀筆,批鬥了一大批職場媽媽……

  難道所有的職場媽媽都要辭職回家帶娃才稱得上「對得起孩子」嗎?

  每一個媽媽賦予孩子生命,哺育他們長大成人。但你需要明白的是:不管你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你都不欠孩子什麼對不起!

  並不是所有媽媽都有資格全職

  在一個育兒群裡,一位全職媽媽聊到為了孩子辭職的事。雖然捨不得那份工作,但她又覺得為孩子犧牲值得,今後自己不後悔。

  可是對於別的職場媽媽沒有辭職的問題上,她竟然透露出一絲不屑:我對得起我的孩子,你呢?

  是的,如果另一半的收入能力尚可,或者說家裡有人在經濟上幫助,媽媽們更願意將時間奉獻給孩子,因為誰也不想「後悔」。

  可是這世界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衣食優渥有人幫襯。

  就在前幾天我看到一條震撼內心的新聞:一位42歲的的姐,她是一個單親媽媽,因為女兒小無法一個人放在家裡,只能出車時也帶著,那個不滿3周歲的孩子,就這樣在危險的副駕駛座位上,跟媽媽一起在計程車上過了900多個日夜顛倒的日子。

  媽媽的陪伴,是為了讓孩子更有安全感更加堅強地成長,但對於那些只能靠自己的媽媽們來說,只能是為了祈求孩子逃脫殘酷的命運。

  說到底,職場媽媽在職場是罪人,在家裡也是罪人。反正怎麼的都是不招人待見!

  大學剛畢業時我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所裡有一位剛剛休完產假的女律師,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背著卷宗和電腦輾轉於法院和當事人中間。

  她忙忙碌碌,可是只要一提及自己的兒子,眼睛裡就會閃著光輝,她的口頭禪就是:趕快把這些工作結束,好好陪兒子!

  可是律師所的合伙人對她卻非常不滿意,因為她不能像以前那樣將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工作。

  這位合伙人竟然這樣評價她說:當不當媽,她都是那副「媽」樣兒!

  而這位女律師的婆婆卻認為,一個女的在律師行裡混,怎麼的也混不過男人,還不如在家好好帶孩子,把孩子伺候大了才是一個女人的本事。所以對她出來工作頗具微詞。

  在和這位女律師閒聊的時候,經常能夠聽出她言語中的無奈和辛酸。

  如此相欠,你欠得過來嗎?

  不少媽媽有了孩子之後,發誓要給孩子最好的,即便是超過了自己能力的範圍,也要拼盡全力。

  「我欠孩子的太多了……」正是這樣,子女就成了父母前世的債主,無限索取,不思回報,最終父母把孩子養成了「白眼兒狼」。

  你一直覺得欠孩子,可是你欠得過來嗎?

  職場媽媽欠孩子陪伴;

  全職媽媽欠孩子廣闊的視野和事業心;

  非母乳媽媽欠孩子受益一生的口糧;

  沒車的媽媽欠孩子風吹不著雨淋不到的代步工具……

  你將「欠孩子」的內疚植入孩子的身體,最後孩子會抱怨你:沒有賦予一副姣好的面容好身材;沒有賦予一副聰明的頭腦;沒有賦予殷實的家境;甚至沒有賦予一張綠卡和美國籍……

  世間本無完美的人和事,你將所有對孩子的遺憾和殘缺放大成了原罪,你成了原罪型的媽媽。

  我的心理老師曾經說:作為家長,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你要相信自己是一個足夠好的媽媽,並且把這種信息傳遞給孩子。

  足夠好的媽媽,首先應當是一位自信的媽媽,是可以給予孩子持久且穩定的愛的媽媽。其實如果打分的話,只需要打60分。40分的自由給孩子,60分的自信給自己!

  你傳遞給孩子怎樣的能量最重要

  曾經有位職場媽媽對我說,她的兒子上幼兒園分離焦慮嚴重,過了三個月了還因為上幼兒園哭。

  她無比自責:是自己太忙,沒時間整天陪著孩子,才讓孩子產生如此嚴重的分離焦慮。是自己為了工作而不能成為全職媽媽才讓孩子對媽媽如此依依不捨。自己當初如果辭職了全天帶孩子,或許他就不會有這麼大的焦慮情緒了……

  言語間,我能感受到其實大部分焦慮是她傳遞給孩子的。

  好多媽媽都沒搞清楚一點:孩子自出生的那一刻起,他就已經脫離了與你的共生。他的出生就意味著一場分離,不論在他的成長路上你想怎麼與其同步,最後都只能是望著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分離意味著成長,每一位媽媽,在這場母愛中所要修煉的,就是如何優雅並得體的退出,而不是面面俱到的牽絆。

  你所給予孩子的,不應當是內疚、不應當是自責,也不應當是焦慮,更不能是因此刻意地補償。

  你所給予孩子的陪伴,是讓他從內心中感知到愛,即便你不在他的身邊,他看不到你的時候,他依然堅信這份愛依然存在。

  我曾經解讀過一本繪本,名為《我媽媽上班去了》,其中簡單的圖畫勾勒出了一個深刻的親子相處方式:高效陪伴

  哪怕你陪孩子的時間只有從你下班之後到孩子入睡前的2個小時,你依舊可以利用這2個小時,帶孩子做遊戲、畫畫、讀繪本,你依舊可以將你一天遇到的有趣的事說給孩子聽。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你就高高興興地去做一個職場媽媽。

  告訴孩子,你是一個醫生、你是一位教師、你是一名記者、你是一名警察……

  當孩子對其他小朋友自豪地說:「我媽媽是個了不起的醫生,能治病救人」,那份自豪感也引領著他們在今後成為對這個社會有用的人。

  我有一位老師,他的媽媽是遼西大山裡一位普通的村婦,但他曾說他的媽媽是一個會變魔法的人,他家裡所有的髒東西到了媽媽那裡都能變得乾乾淨淨,包括他們家族裡出現的再亂的事,再難解決的問題,他媽媽都能處理得井井有條。我的這位老是現在自主創業並事業有成,就是因為從小他就希望成為「媽媽那樣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媽媽,傳遞給孩子怎樣的信息和能量,這才是作為一個媽媽的關鍵。

  你只欠給自己一句「對不起」

  一直在說媽媽,說到最後連我自己都在問自己:你把爸爸擱哪了?

  這個社會就會給女性念咒語,我們出來工作,說我們職場媽媽不負責任不能好好陪孩子;我們全職帶娃,又說我們經濟不獨立吃人家的嘴短。

  難道,爸爸們就有資格只顧掙錢回家然後做一個缺失的父親甩手掌柜嗎?

  為什麼沒有人抨擊那些「職場爸爸」為了應酬、為了賺錢而從來無視孩子失望的小臉呢?

  如果說對不起,職場媽媽,包括所有的媽媽,你只欠自己一句對不起。

  這個社會給你的壓力太大了,所以誰也沒資格道德綁架你。

  你更需要一個寬容的空間,完成工作交給你的使命;

  你更需要一個堅實有力的家庭,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另一半能夠伸出援手;

  你最需要一個喘息的空間,哪怕是為自己活一分鐘!

  不論你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你的努力和愛終究會讓孩子懂得,這個世界上沒有完美,你給予他們的,是你能給予的全部……

  維尼媽媽:前媒體記者,專欄作者,親子閱讀推廣人。

  專注兒童發展心理及精神分析,育兒同時療育自身

  關於這個公眾號

  由國家高級營養師、高級育嬰師

  宛 爸

  領銜打造的互動育兒平臺

  10年經驗積累 十餘萬家庭受益

  0-6歲寶寶的全方位養育

  營養輔食 科學養育

  育兒熱文 繪本閱聽

  好物推薦 定期微課

  這是一個有溫度、有態度的育兒號

  宛爸育兒

  「用現在守護現在,用未來遇見未來」

相關焦點

  • 職場媽媽的哭訴:「孩子需要我」
    職場媽媽的哭訴:「孩子需要我」職場媽媽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要同時兼顧事業,還有家庭。身上所背負的也比常人要多。以下是小編收到的一些職場媽媽的私信:小明媽媽:」在我上班途中孩子經常打電話給我說想媽媽的時候。感覺特別對不起孩子。」小軍媽媽:「由於我和丈夫工作時間都比較忙,孩子才三歲就被送到了幼兒園,一個禮拜才能夠陪伴在她身旁一天。」
  • 孩子我不欠你什麼,但我欠你一個「童年」
    很多的家長都認為自己不欠孩子什麼,但其實你們有沒有想過,自己欠孩子一個童年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這個也不能怪家長們。為了生存他們背井離鄉,就是為了能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條件。
  • 《三十而已》顧佳給人提鞋:每個人都欠媽媽一句「對不起,謝謝你」
    什麼身材走樣,情緒變壞,這些都不是最糟糕的。 你知道我出了月子的那一天,我突然感覺到顧家已經死了,活下來的是徐子妍的媽媽。我經常看著徐子妍,我就在想,他什麼時候能快快長大,能一個人睡覺,一個人吃飯,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能把我還給我。可事實上呢,是我離不開他。 不過你會比任何時候都更軟弱,因為你希望這個世界可以對你的孩子更寬容。
  • 孩子,我不欠你的
    剛接機的時候,朋友就對小男孩說:「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在澳洲一個月的假期生活,你爸爸拜託我照顧你,但是,我要告訴你,我對你照顧並不負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我們是平等的。」朋友繼續對小男孩說道:「你已經13歲了,生活可以自理,從明天開始,你要按時起床,起床後,你要自己做早飯,我要去工作,你吃完以後要自己收拾乾淨,那是你自己的責任。
  • 我被職場媽媽養大,我也是個職場媽媽
    曾經有人問我:你工作那麼忙,對孩子會內疚麼?
  • 我是職場媽媽,我不敢看別人的朋友圈
    「我是一個網際網路公司的職場媽媽,孩子今年上大班。大概是因為我自己,和身邊一起工作的小夥伴們,我們都是網際網路公司的職場媽媽。一是重新認識對孩子來說,什麼是正確的事;二是找到支點,支撐起「我是個好媽媽」的信念感。
  • 我是否欠自己一句「對不起」?
    最近我常想,我其實是一個集合,這裡面有很多元素,這些元素是如何聚集在一起、又以何種形式構成了我、他們之間如何互相作用、等等,絕大部分時候都不在我的感知範圍之內,反倒是我所認知為整體的我,其實更像一個屏幕,上面投影出內在集合某時某刻剛好呈現的樣子。正因如此,認識自己才如此困難,而真正面對自己,更加是一件痛苦而恐怖的事情。
  • 對不起,我錯了
    「他什麼時候借你的錢?為什麼要借你的錢?」我決定先理清事情的經過,我思索了一下,問道。 「前兩周,他說要買東西。」鍾強不加思索的回答。「借了你多少錢,在哪裡借的?&34;嗯&34;。我直奔主題:「你是不是借了鍾超80塊錢?」他躊躇了一下,站在那裡手足無措的樣子,雙頰緋紅。「我,我……」他鼓氣勇氣開口,說的也是磕磕絆絆的。「借了就是借了,借了就要還。
  • 「媽,對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孩子的玻璃心要不得!
    媽,對不起,別想我,我不配!孩子的這句話我們怎麼理解?通常,作為一個母親,我們的理解可能是:孩子出了什麼事情,要輕生或者要離家出走!因此,孩子可能要出事兒!那麼,作為一個母親,我們通常的回覆會是什麼呢?
  • 中國職場媽媽:我只是生了個孩子,不應該被全世界拋棄
    了解【了不起我的girl】,回複寫作競走運動員劉虹在最近的一次採訪中談了關於女性職場生育歧視的困擾。她說,生完孩子後,身邊人都勸她放棄競走生涯,專心做個全職媽媽。但有了丈夫的支持和孩子的陪伴,她很快走了出來。他們把家安排在了訓練基地,帶著孩子日復一日的堅持訓練,有時候女兒對著訓練中的她,用稚嫩的聲音大喊:「媽媽加油!」在父女倆的陪伴鼓勵下,劉虹挺過了艱苦的訓練。最終她在裡約奧運會中獲得了20公裡競走冠軍,她也成了中國田徑領域唯一產後奪冠的女運動員。
  • 職場媽媽:工作和生活沒有平衡,只有選擇
    作者:元寶媽媽(爸媽進化論主筆)等處理完領導今天分配給我的任務,我就下班。等到手上的案子結束,我就請幾天假和老公帶孩子去旅遊。等忙完這陣子,我就每天晚上去練瑜伽。有人說,每一個職場媽媽,都欠孩子一句「對不起」。可是,就業形勢的嚴峻始終如一,不會因為媽媽的家庭需求而放鬆半分。多少大學生畢業即失業,媽媽一旦離開了職場,回來的希望會有多渺茫。工作和生活的平衡真的很難做到。
  • 媽媽,對不起,我知道錯了
    媽媽,對不起,我知道錯了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聽話,可有些孩子就是不聽話,特別是青春反叛期更是翻天了,和你對著幹。阿玲抹起了眼淚繼續說,連我的身高也成了她的攻擊目標,說別人的媽媽個子都比我高,說她的個子矮,是遺傳了我的身高,還說我害了她的一生。你說氣不氣,真是前世造的孽,別人都說女兒是媽媽的小棉襖,我這簡直就是個小冤家。阿玲訴說時,情緒非常激動,我當時聽著,都覺得這孩子太不可理喻了。回想起阿玲的往事,不禁感慨,也不知她現今如何,期待著與她的相見。
  • 中國人說句「我愛你」、「對不起」為什麼這麼難?
    但是如果你不愛我,我也不愛你,我感覺我打攪了你,給你添了一點點麻煩或者造成不方便,但是你的不方便跟我有什麼關係呢?我也不準備承擔責任,所以我不說「對不起」,只說「不好意思」。不說「感謝」而說「不好意思」也一樣。說話者不覺得對方是自己在意的人,所以他選擇繞圈子,很隱諱、很委婉地表示自己內心不願意與對方建立真實連接,而且他不相信可以建立真實、深刻的連接。
  • 孩子大哭「媽媽我就想多看你一會」,職場媽媽的你合格嗎?
    這個事情做完,我就立刻回去陪孩子;忙完這陣子,我就請假陪孩子老公去旅行;等孩子大點,我就每天晚上去練瑜伽。相信很多職場媽媽每天都這樣跟自己說,可是自從做了職場媽媽後,上班累個半死不活,下班回家還得照顧孩子。看到孩子鬧很頭痛,看到孩子懂事又很自責。我在別人眼裡是風風光光的經理,開會、談客戶,做事雷厲風行。
  • 作為父母,你欠了孩子多少句對不起?
    之前有一個熱播劇,不知道大家是否有看過。《小歡喜》這部劇講述的主要是幾個家庭和孩子的故事,其中有個家庭就是父親與孩子的關係十分僵硬,哪怕自己做錯了也不願意道歉,最後經歷了種種後,像孩子真誠的道歉了。 其實劇中這位父親的做法並不罕見,作為已成為父母的大部分人,都認為自己哪怕做錯了也不需要道歉。微博上也有人紛紛調侃,我爸媽從來不道歉,他們只會喊我吃飯啦!
  • 對不起,卻屢教不改!不要讓教育停留在「孩子道歉了」的表象上
    不過針對小辰喜歡推人這個行為,小辰媽媽很是苦惱。因為我觀察到她每次看到這種情況,必然是馬上介入,讓兒子給小軒道歉。小軒其實是個性格很溫和的孩子,被推了也不太會哭鬧,不像我家女兒肯定要哭鬧的。但是小辰媽媽管過兒子無數次,也帶兒子道過無數次歉了,然而小辰並沒有什麼改進,再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基本還是每天會發生這種推搡行為。
  • 在家陪伴孩子三個月,我更是覺得職場媽媽讓孩子更快樂
    小區身邊很多孩子一個人孤孤單單的玩著玩具,大人忙著自己的事情,孩子只能在眼前一畝三分地什麼地方都不能走。孩子變得孤僻的居多。我更是認為父母陪伴著孩子很重要,如果條件允許,我還能夠多陪伴孩子,那孩子會變得更優秀。
  • 對不起,我做不了「完美媽媽」!
    閨蜜半夜跟我訴苦,她都好幾個月沒有睡過好覺了,後來後知後覺的問,你也沒睡啊?我說從生了第一個孩子沒睡過一個囫圇覺,上學時從來都是一覺睡到自然醒,睡眠特別好。做了媽媽之後,剛開始覺得挺好的。孩子生下來時,看著這個幼小的生命,你心裡無限的憐惜。你想把最好的都給孩子。
  • 你沒讓我說出對不起
    不管是欠別人,還是欠自己,你曾欠下過多少個「對不起」?時間無情第一,它才不在乎你是否還是一個孩子,你只要稍一耽擱,稍一猶豫,它立馬幫你決定故事的結局。它會把你欠下的對不起,變成還不起。又會把很多對不起,變成來不及。
  • 「孩子,我不欠你的!」這個視頻震撼無數父母...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我對照顧你的生活並不負有責任,因為我不欠你爸爸,他也不欠我,所以我們之間是平等的。你13歲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從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時起床,我不負責叫你。起床後,你要自己做早餐吃,因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後你得自己把盤子和碗清洗乾淨,因為我不負責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責任。洗衣房在那裡,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