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及英語試題評析

2020-12-11 中國教育在線

  歷史

  守正創新 素養引領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戴曉萍

  溫州市教育教學研究院 高級教師 王少蓮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歷史選考試卷充分彰顯立德樹人、文化自信,保持了浙江卷的風格和特色,試題結構、題型、內容尤其是在必修模塊與選修模塊融合等方面均展現了相應的延續性,保持歷史學選考分卷後的穩定性,體現出守正創新、穩中有進的命題思路。

  一.凸顯國家記憶,傳承優秀文化

  高中歷史課程承載著歷史學的教育功能,所選取的內容是一個民族不忘初心的國家記憶。第1題《詩經·大雅》樂歌的解讀、第2題中國書法藝術的賞析、第3題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認知、第10題侵華日軍滔天罪行的警示、第11題抗戰時期延安革命精神的體現、第12題新中國國徽圖案象徵意義的展現,第14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內涵價值的凸顯。第26題節選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引導學生關注「香港問題」,明確「香港的命運從來同祖國緊密相連」,考查「一國兩制」,充分展現了國家在解決香港問題中的原則與智慧,將歷史與現實緊密關聯,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

  二.堅持唯物史觀,豐富學生認知

  「世界歷史不是過去一直存在的;作為世界史的歷史是結果。」從縱向看,人類歷史經歷了不同生產方式的變革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會形態的更迭。從橫向看,人類的歷史是從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密切聯繫的息息相關的整體的過程。第8題闡釋社會變化對思想認識的影響、第15題講述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的關係、第18題敘述生產力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第20題從交通工具的更新中感受生產力的飛躍。第27題以「1493:物種大交換開創的世界史」為敘述題眼,展現了人類歷史發展進程中的關鍵事件以及由此帶來的系列影響,引導學生以唯物史觀為指導,認識歷史的豐富性與多樣性。

  三.突出歷史求識過程中「歷史解釋」的運用

  「讀史本為求識」,對過程的關注,有助於辨識社會歷史的變遷。第1、2、8、9、10、13、14、15、18、21、22、24、25等均強調以史料為依據,對歷史事物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判斷,第4、6、7題側重對唐、明、清政治現象變化的解讀。第28題以社會治理為主題,通貫古今,從「近古」的治國原則到清代的「經濟現象」,從「土地賦稅問題的思考與實踐」到「中國文化最主要的柱石」,體現文本解讀的不同層次要求,強調對史家觀點的分析與解讀,引導學生「觀乎人文」,以辨識社會歷史的變遷。

  四.重視歷史學科教育中對「人」的關注

  「歷史學家所要掌握的正是人類……人才是他追尋的目標。」第8題左宗棠、第17題盧梭、第19題貝多芬、第29題拿破崙等直接考查人物的思想、成就和貢獻,第14、15、16、20、21、22、25、26、28則借歷史人物的言論或行為創設歷史情境,讓學生更多關注到歷史長河中人的靈動與創造。第29題以「一個英雄的成長」為切入,精心選取材料,將人物敘事置於宏大的歷史變革之中,藉以體現「人」在歷史中的作用。

  物理

  穩與變的辯證統一

  杭州學軍中學 特級教師 葛德成

  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 特級教師 趙惠松

  2020年1月浙江省選考物理試卷,可以概括為「以穩為重,變化有序,注重學科核心素養考查」,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平穩過渡

  今年是高考改革的又一個新起點,第一次進行了學考和選考分卷考試。新的起點,意味著改革進入新臺階,在這個關鍵節點上,穩字當頭,非常重要。學考和選考合卷過渡到新選考卷過程中,穩為關鍵,本次物理選考試卷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與近幾年的物理合卷試題相比,本次選考試題整體結構幾乎沒有變化。刪去了原第21題「加試」實驗,把該題的分值平分到第16、17兩個實驗題中,其它各部分題型、題量、分值均保持不變;試捲風格也保持不變,起點較低,中檔為主,區分有度,整體難度符合預期。新課程改革的重大變化是注重核心素養的培養,本次選考試題也充分得以體現,其中第21、22題主要考查了學生的推理論證能力以及數學運算能力,第2題注重聯繫實際問題。

  二.變化有序

  本次考試是物理選考考生的考試,分離了學考生,考試性質的變化,決定了試題的內容也需要有相應的變化。物理選考試題,做到以穩為主,變化有序。主要的變化有兩點:一是原21題「加試」實驗題合併到第16、17題實驗題中;二是單選題中考查到3-2、3-4和3-5模塊的內容,如第4、8和12題等。這些變化表明已沒有了「必考」與「加試」的界限,符合新選考試卷的「身份」,體現了變化有序,恰到好處。本次試題的亮點,試題中的第3題以新中國成立70周年為背景,體現了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三.穩與變的辯證統一

  試卷以穩為主,同時根據測試對象的變化,也作了合理的調整。從整體上看,題型、題量、分值、風格不變,這是體現穩的一面,但是穩中也有變化,原單列第21題選考實驗刪去,使實驗題分布更合理,這個變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從局部上看13個單選題,量值雖沒有變,但是試題內容作了較大調整,考查內容覆蓋了所有的必修和選修模塊,體現了分卷選考的特徵,變得更加合理。但題目保持了以往的難度,顯現出變中又有「穩」的含義。因此本次物理選考試題是穩與變的辯證統一。

  對今後複習備考的建議:從試卷考查內容來看,各模塊的分值分布和「考試說明」一致。因此,備考複習過程應緊扣「考試說明」來進行。2020年1月物理選考試題,穩中有變,改革需要穩步推進,考試性質的變化,試題也需要相應的變化。物理選考試題把「穩」與「變」恰如其分地進行融合,我們認為命題方向值得今後借鑑。

  地理

  重視基礎 過渡平穩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郭劍峰

  桐鄉市教育局教研科研室 高級教師 路海燕

  一.保持試卷整體穩定

  試卷題型結構與原選考卷保持一致,穩中有新。試卷首次出現選擇題3分的試題,四道非選擇題中,填空題分值減少,問答題分值增加。自然地理與人文地理的比重為41:45,比例相當,選修模塊《自然災害》與《環境保護》共14分,與《考試說明》要求相符。試卷難度適中,選擇題難度梯度設置較明顯,符合選拔性考試的要求。

  二.採用真實情境設問

  試題以社會現實為背景,多創設新情境,不迴避熱點,選擇反映時代主題、貼近生活的題材進行考查。如「手機點餐」、「地鐵交通發展」、「北菜南運」、「新興產業集群」、「2019年12月天氣形勢」和「長江經濟帶」等,增強學生理解新情境、用地理原理與規律來認知現實地理事象的意識,學以致用。另外,如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試題設計,是關注國家發展戰略的典型體現。

  三.重視核心素養培養

  整卷重心放在對學生關鍵能力、必備品格、正確價值觀的考查上。如亞歐大陸東西海岸海陸間不同時間溫差的比較、中亞城鎮分布與棉花生產等,突出從區域綜合的角度分析區域自然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徵形成的影響,考查和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素養;試卷不少試題選擇不同的區域來進行綜合考查,如非選擇題均為中國和世界區域背景,以區域的視角來認識地理事象與原理,分析評價現實的人地關係,考查和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素養;試題引導學生辯證看待自然環境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如關注互米花草引起的生物入侵,促進學生建立正確的人地協調觀。試卷提供充足的材料信息,基於學生地理基礎知識儲備的基礎上,考查了學生獲取和處理較複雜信息的能力。

  四.突出主幹知識考查

  整卷體現了核心知識重點考查的一貫方向,凸顯地理學科的區域性和綜合性。自然地理部分重點考查了內外力作用、天氣系統、河流補給、土壤、垂直地域分異規律和地球運動等內容,人文地理考查涉及農業區位、產業集聚、城市發展及交通運輸區位等高中地理的核心知識點。把學科主幹知識作為能力考查的主要載體,強調對學科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的理解內化。

  五.力求學科特色體現

  圖表是信息的載體。試卷延續了以往重視學生圖表判讀能力考查的特點,共有區域圖7幅、統計圖表5幅、地理現象示意圖3幅,地理圖表種類較多,考查深入,有利於對學生能力的考查。問答題設問動詞清晰,如「分析、提出、指出、說明、簡析」等,有利於學生把握答題方向,設置的答題切口小,有利於學生聚焦答題。

  化學

  穩中有進、有序創新

  紹興市高級中學 特級教師 趙賢祥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特級教師 陳進前

  這次化學選考既重視能力和素養的考查、也重視基礎的測試,試題難易適中,有較好的選拔功能,對高中化學教學有積極的導向作用。

  一.基於核心知識考查能力和素養

  試卷緊扣考試說明,緊密聯繫教材,突出化學主幹知識的考查。如,第24、28題考查S、Cl、N等核心非金屬元素,第12、25、27題考查Al、Fe、Cu等核心金屬元素,較好地考查了化學核心知識;又如第18題氯鹼化工離子膜電解槽、第22題能量與活化能關係圖、第23題中和滴定pH突變圖等多道試題直接採用教材插圖作為素材進行深入考查。試題依據新課標要求,重視把化學核心素養滲透到試題內容中進行考查,如第8、10題的垃圾分類、廢氣處理等社會責任素養相關內容的考查。

  二.重視模塊間的綜合和化學本原性的理解

  重視對化學原理理解水平的測試,重視運用結構觀等重要化學觀念分析和解決問題水平的測試。第18、22題從能量變化維度看待化學反應;第21題從速率平衡角度探究化學轉化;第23題從定量觀點來研究化學反應,第19題從鹽類水解視角來理解物質變化;第16題原子結構考查、第7題與第26題物質結構考查、第15題有機物結構考查等。29題可以很好地測試出考生能否從能量、速率、平衡多個角度切入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1題中不僅測試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還在一定程度上測試了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三.重視化學實驗,彰顯化學學科特質

  注重實驗設計、操作、探究能力的考查,考查維度涉及儀器識別、實驗操作與方案設計、實驗數據處理、實驗結果評價等。如:第2題常見實驗儀器的識別;第11題實驗操作與實驗安全問題考查;第27題主要測試考生能否在化學實驗定量測定實驗的背景下作出正確的定量分析的能力,既涉及到元素化合物、化學實驗、化學計算等多個模塊,又有解題過程的要求;第28題以物質組成和物質性質探究為情境,讓學生感受化學實驗探究之美;第30題試題情境簡潔,體現化學實驗與化學原理綜合性要求,設問方式較新穎,答案也有一定的開放性,能夠較好測試學生對化學實驗問題的理解水平。

  在堅持「考查能力、測試素養」的命題立意前提下,在命題形式上作了積極的探索。繼承了原先「學選考合卷」的特點,呈現出學考分離後選考試卷的新特點,既讓學生有獲得感,又讓教師有認同感,實現了教、學、考的平穩過渡。

  政治

  體現素養導向,著力立德樹人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王國芳

  嘉興教育學院 特級教師 沈毓春

  2020年1月思政選考試卷秉承了浙江卷命題的一貫風格,整份試卷守正創新,穩中有變,體現核心素養導向,突出必備知識考查。具體而言,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點。

  一.遵循考試說明,體現新課標精神

  在試卷結構層面,無論題型題量、還是分值分布,都嚴格遵循了考試說明的要求;在考查內容層面,全卷突出主幹知識的考查,如綜合題中主要考查了走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文化的繼承與發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等內容和聯合國、智慧財產權等相關知識。試卷又非常注重將這些知識置於現實生活的複雜情境中,努力體現學科邏輯和生活邏輯的有機統一,突出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另外,39題第2問也頗令人稱道,其設問限定上的創新,對於考核學生的關鍵能力是一種寶貴的探索。

  二.優化試題情境,涵養家國情懷、拓展國際視野

  在試題情境素材的選擇上,涵蓋面廣、時效性強、教育性好,既突出我國建設成就,如第15、19、37等題,以我國在世界經濟增長不確定情況下貨物進出口仍逐年增長、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浙江省綠色發展成就等為情境,學生閱讀試題、思考分析的過程,也就是涵養家國情懷的過程;又注重國際熱點問題,如第21、32、33、39等題,聚焦WTO上訴機構停擺、美國總統彈劾案、我國與聯合國等當代國際社會的重大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同時,豐富的文化、歷史、科學等富有人文底蘊和思辨性的情境素材以漫畫等不同形式進入試卷,有利於豐厚學生的人文底蘊、科學精神。特別是試卷中「文化生活」和「生活與哲學」模塊的試題,瀰漫著濃濃的文化味和哲學味。

  三.貫徹八個相統一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試卷在考試命題評價維度努力體現思政課的「八個相統一」要求,突出了思政課的德育主渠道作用。試卷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主旋律,充滿正能量,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考查之中。如試卷第15、19、37、39等題,充分展示我國在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學生在閱讀試題情境材料、用所學知識作答的過程中,其情感得以薰陶、價值觀得到引導,做到了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試題立足於真實的社會生活,引入豬肉漲價、「村民說事」制度、「粉絲文化」、WTO上訴機構停擺、脫貧成就等社會熱點問題,引導學生理性分析、明辨是非,見諸行動,知行合一,做到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

  生物

  突顯素養導向  引領生物教學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特級教師 徐建忠

  慈谿中學 特級教師 陳國

  2020年1月浙江省生物選考卷與之前兩考合一的試卷相比,既保持相對穩定又有了一些新的變化,試題內容更注重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試卷突出了新課程改革的理念,重視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較好地體現了「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選考核心功能,將對中學生物課堂教學改革起到良好的導向作用。

  一.突出立德樹人導向

  本卷中有關愛滋病、生態環境保護等社會公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以及泡菜製作、植物克隆等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的考查,引導考生正確理解生命的價值,樹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觀念,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繫,突顯了「立德樹人」的價值取向。這將引導中學生物教學更加關注與社會實際問題的聯繫,更加關注實驗、調查、辯論等學生活動的有效開展,從而充分發揮生物學在育人中的獨特作用和價值,促進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和提升。

  二.符合學業質量標準

  本卷試題的編制與新課標中「高中生物學業質量標準」相符合。試題全面考查了「生命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四個維度、四級水平的學業質量。例如,第1、2題需要學生對人類遺傳病、人類與環境等有關生物學的社會熱點議題進行理性判斷,屬「社會責任」學業質量一級水平的考查;第9題需要學生運用進化與適應觀說明生物的多樣性與適應性,屬「生命觀念」學業質量二級水平的考查;30題第(1)小題需要學生能夠針對特定情境,運用數理方法表示和報告實驗結果,屬「科學探究」學業質量三級水平的考查;第25題需要學生在熟練應用演繹與推理、模型與建模等方法的基礎上,面對新的遺傳系譜時,能熟練運用上述科學思維方法展開分析與論證,屬「科學思維」學業質量四級水平的考查等等。

  三.創新試題情境設計

  試題能充分結合生物學的學科特點,創新試題情境設計,多角度地設置了生活和實踐、科學實驗和探究、生物科學史等不同情境,從而有效考查學生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等學科核心素養。例如,第20題以「胎萌」這一真實的生活情境為載體,考查學生從生物學視角獲取關鍵信息並綜合運用赤黴素、脫落酸等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第27題以「探究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這一學生親身經歷的實驗活動為探究情境,考查學生提出假設、分析實驗現象等科學探究能力以及分析、推理等科學思維能力;第23題以蔡斯與赫爾希「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生物科學史素材為情境,考查學生預期實驗結果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優化試卷難度結構

  從試卷結構看,在嚴格遵守考試說明關於題型的說明的前提下,本卷與往年相比,試題的思維含量有所增加,但總量則由往年的33題降至30題(選擇題刪減了3題,非選擇題與往年基本保持一致),從而保證了考生具有較充足的答題時間。從分值分布看,選修模塊由14分提至20分,這一改變突顯了《現代生物科技專題》《生物技術實踐》等選修內容在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價值,也使必修與選修內容的分值比例更趨合理。從試題難度看,中等難度的試題顯著增加,避免了往年因兩考合一導致的過易過難兩端分布格局,使試題難度、涵蓋度、區分度等各項指標更趨優化。

  英語

  依託主題引領  彰顯素養導向

  嘉興教育學院 高中英語教研員 徐雁光

  杭州學軍中學 特級教師 姜發兵

  2020年1月浙江省高考英語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試題素材涉及人與自我、人與社會和人與自然三大主題語境,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試卷整體難度繼續保持平穩,同時體現一定的區分度。重點考查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與文化意識,凸顯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

  一.強化基於主題語境的主題意義探究

  主題意義的探究是語言學習最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語篇理解程度、思維發展水平和語言學習效果。試卷中的語篇包含了一位閱讀迷的自傳故事、富有創意的道路除冰方法、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乾淨水資源匱乏和老齡化問題等主題,語境豐富,內容有趣又發人深省。設題基於主題語境,考查了學生對主題意義的探究,如閱讀22、26和30題。完形填空中的敘事和感悟部分幾乎各佔文章的一半篇幅,它們同時服務於「人生要不怕冒險,勇於嘗試」的主題。敘事部分為理解主題搭建了支架,而感悟部分又深化了主題,使試題具備一定的挑戰性。

  二.關注跨文化意識下的社會熱點話題

  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是測量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水平的一個重要方面。閱讀B篇介紹了 「奶酪之州」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密爾沃基市使用奶酪鹽水為道路除冰的方法,涉及環保等社會熱點話題。26題提問這一方法與哪一個諺語講的道理一致。本題既考查了學生闡釋和解讀文本的能力,又考查了學生的跨文化知識。諺語作為語言的一種特殊存在形式,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文化特色,學生需要一定的跨文化知識才能準確理解它們所蘊含的意義。

  應用文要求寫一封邀請信,請英國朋友參加學校舉辦的外國學生中文演講比賽。考生需要運用跨文化交際策略,合理傳達信息並鼓動對方參加。本題的設計也是基於當下漢語熱的現象,有助於學生感知漢語的重要性,從而增強文化自信。

  試題引導學生利用英語學科的特點,了解國外人們解決社會問題的思維方法。比如,閱讀B篇美國人創造性地用奶酪鹽水為道路除冰,閱讀第二節講到英國一所學校的孩子通過負水毅行募集到善款為需要的人們帶去清潔的水,還有語言運用第二節中關於世界各國的老齡化問題以及可能的對策,等等。這些具有獨創性的問題解決方法,不僅既讓學生領悟到思維與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也激發了學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

  三.突出融入語言知識的思維品質考查

  語言與思維密不可分。閱讀A篇21題要求考生對第一段描述性語言進行歸納與概括,對人物作出評價;23題既要藉助構詞法知識理解選項意義,又要對語篇類型作出判斷;閱讀B篇26題需要在理解語言表層意思的基礎上藉助想像思維,判斷各個諺語與文本主題的關聯性;閱讀C篇29題要求考生藉助於對詞彙avenue的遷移理解,判斷下文可能涉及的主要內容。閱讀第二節中考查對語篇宏觀與微觀組織結構的分析能力,比如31和33題分別需要分析段際間和段內間的邏輯關係。同時,對文本和選項中包含的重述、舉例、指代、因果等語言信息的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學生推斷、評價、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讀後續寫原文語言清新、地道,續文創作必須有堅實的語言基礎才能與原文保持風格的一致,同時考生要展現適當的同感心和豐富的想像力才能寫出出彩的文章。

  技術(信息技術)

  堅持學科特色,體現課改方向

  浙江省溫州中學 正高級教師 謝作如

  杭州市基礎教育研究室 高級教師 李偉

  信息技術2020年1月選考卷有較好的區分度和適當的難度,能嚴格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指導意見》以及《浙江省高考信息技術考試說明》的要求,比較全面地考查了高中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了考生的信息意識與計算思維,對於高校合理選拔人才、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科學評價、新課程改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保持整卷穩定,緊扣選考要求

  本次考試是執行新修訂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實施辦法》的首次考試。縱觀全卷,無論是整卷結構、知識點分布,還是試卷難度,都與以往考試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沒有出現超綱題、偏題。

  從整卷結構來看,本卷一共有12個選擇題,與以前試卷一致;非選擇題部分,與以往相比,數據處理題與多媒體操作題保持不變,去掉了一個算法與程序設計題目,但是分數佔比仍然保持一致,這從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學生的閱讀量,從而增加了學生的思考時間。

  從知識點的分布來看,信息技術基礎佔16分,多媒體技術應用佔12分,算法與程序設計佔22分,與以往保持一致,符合選考要求;知識點的選取中規中矩,既考慮到了覆蓋面,又能突出重點。

  從難度設計來看,選擇題部分試題難度較以往略有下降,使得學生在完成選擇題的答題後,能留出較多的時間思考後面較難題目的答題,便於學生考出真實水平;算法與程序設計題目向來在信息技術試卷中擔任著區分的任務,本卷同樣很好地完成了此任務。

  二.堅持學科特色,突出能力考核

  信息技術是一門快速發展的學科,新技術、新應用層出不窮,命題組在試題中基於教材又不局限於教材,比如,在選擇題中適當地增加了「人工智慧」方面的拓展,考核學生對新技術發展方面的了解。此外,本卷關注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涉及到Excel、Access和Flash等軟體操作的試題,都儘可能考核軟體操作的共性功能,避開因為不同版本在操作上帶來的細節區別。

  三.關注核心素養,體現課改方向

  2017年發布的《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從「學會操作」的課堂價值取向轉向「形成學科核心素養」的價值訴求,引導學生從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培養學生的信息意識,引導學生從自主尋求問題解決所需知識和應用的過程中,形成數位化學習與創新能力,提升信息社會責任。試卷的非選擇題部分,無論是製作多媒體作品還是編寫程序,都源自真實生活,給學生以很好的導向——學習信息技術能夠解決生活中的真實問題。計算思維是需要在「嘗試→驗證→修正」的不斷「試錯」過程中,逐步得到有效的發展。

  技術(通用技術)

  注重基礎考查,凸現核心素養

  杭州高級中學 中學高級 孫俊

  浙江金華一中 中學高級 黃越祥

  2020年1 月技術選考(通用技術卷)傳承了通用技術卷的原有特色,試卷難度適中。全卷內容與結構穩中有變,穩中求新,既有對原有考核特色的傳承,又未被原有命題思維慣性束縛,傳承中有突破,突破中不越線。全卷多維度、多層次考查學生的基礎知識與學科素養,卷面組成結構清晰、素材新穎。具體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注重學科基礎知識的考查

  試題第1題、第5-9題等都考查了基礎知識,如第一題考查了人機關係中靜態尺寸與動態尺寸的知識點,只有理解了這部分的基礎概念,才能答好本題。第5題考查了技術圖樣尺寸標註中的多標問題,第8題則是系統與設計相關的系統的分類、系統的特性、系統分析的原則等基礎內容,充分體現考核基礎知識,不搞偏題怪題,符合學科教學中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初衷。

  二.展現通用技術的學科特色

  通用技術關注技術問題的解決,考查中技術問題的素材貼近生活,不奇不怪,體現對全體學生的公平原則;創設的技術情景多樣化。第14題的素材取自於釣魚竿,從「小明爸爸的魚竿壓頭接觸面較小導致夾持不穩定」引出問題,用生活中的問題考查學生以引導關注生活,明了技術的本質是解決現實問題。創設的情景有來自於學生生活的教室窗戶的自動開關裝置,也有面向於生產實際的澆鑄機結晶鋼水液位控制系統等,通過近乎真實的問題考查學生的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避免學生按套路答題。

  三.凸現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卷子中凸現對「圖樣表達」、「創新設計」、「物化能力」等核心素養的考查。圖樣表達一方面包括讀懂簡單的技術圖樣,如第3題工件的軸測圖、第5題三視圖尺寸標註、第6題夾緊結構工作示意圖等,另一方面包括能選用恰當的技術語言表達設計思路和方案,如第16題三視圖補線。第15題設計草圖的繪製、第17題的電路圖的設計表達綜合考查了圖樣表達與創新設計,其中第15題的設計題,從原來考查「把不動的結構設計成會動的結構」轉為「通過設計把一種轉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實現運動方式的改變」,在試題的變化中強調「創新設計」素養的考查。「物化能力」包括工具的選擇、使用、工藝的制定與選擇等,儘管採用書面紙筆測試形式,但在試題設計中,充分注意到了「物化能力」的考查,如在選擇題第3題中考查了加工工藝及工具的選擇、第4題重點考核工藝操作及工具的合理選用,非選擇題14題考查根據材料制定合理的加工流程,通過試題的合理設計,基本能考查學生的物化能力。

相關焦點

  • 2021年1月浙江選考和英語科目試題評析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正高級教師 王國芳嘉興教育學院 正高級教師 沈毓春2021年1月思政選考卷保持了浙江命題的一貫風格,穩字當頭,突出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強化價值引領。試卷具有三個顯著特點。試題引入青年小張、「小青荷」、志願軍等人物或群體,創設志願服務、扶貧攻堅、志願軍「精氣神」等情境,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愛他人、服務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一份試卷都值得深入研究。浙江省已於2020年秋季啟用新課標、新教材,新課標下的選考命題,與現行考試說明框架之下的選考命題勢必會有很大不同。
  • 2021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和英語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
    2021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 命題思路 歷史 歷史學科組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歷史學科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推進素質教育,確保教育公平。
  • 試題分析 | 2021年1月浙江選考和英語科目試題評析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正高級教師 王國芳嘉興教育學院 正高級教師 沈毓春2021年1月思政選考卷保持了浙江命題的一貫風格,穩字當頭,突出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強化價值引領。試卷具有三個顯著特點。試題引入青年小張、「小青荷」、志願軍等人物或群體,創設志願服務、扶貧攻堅、志願軍「精氣神」等情境,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愛他人、服務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每一份試卷都值得深入研究。浙江省已於2020年秋季啟用新課標、新教材,新課標下的選考命題,與現行考試說明框架之下的選考命題勢必會有很大不同。
  • 剛剛,2021年1月浙江省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來啦
    記者 王潔日前,2021年1月選考正式結束。剛剛,記者從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獲悉,我省各學科組及骨幹教師發表的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含英語)相關觀點正式發布。2021年1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學科組高中思想政治2021年1月選考試題命制延續了近年來浙江省思想政治選考試題一貫風格和特色,在題型設置、分值設定、難度預估上與近幾年試卷基本保持一致,堅持「穩中有進」的主基調。
  • 2020年1月浙江所有選考科目和英語真題答案來了!
    2020浙江1月份的新高考結束了!各位考生經過了三天的辛苦,今天終於可以休息一下了。今年,是浙江新高考學考和選考分開的第一年,因此,在各個科目的難度上面都和以往有一點不同,有些科目變得更加簡單了,有些科目變得更加難了。
  • 2021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英語試題(附答案)
    1月6日-8日,浙江省舉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與2021年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考生人數近55萬。考試科目:2021高考首場考試結束! 新題型難倒無數考生, 你能得多少分?1月6日-8日,浙江省舉行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與2021年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考生人數近55萬。
  • 2021年1月選考和英語科目試題及參考答案
    2021-01-08 18:28 |浙江考試
  • 2021年1月浙江選考科目命題思路
    思想政治   思想政治學科組   高中思想政治2021年1月選考試題命制延續了近年來浙江省思想政治選考試題一貫風格和特色,在題型設置、分值設定、難度預估上與近幾年試卷基本保持一致,堅持「穩中有進   歷史   歷史學科組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歷史學科命題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導向,推進素質教育,確保教育公平。在保持試卷總體平穩的基礎上,貫徹「科學考查,穩中有進」的思路,既注重高考選拔功能,考查高中學生的歷史知識能力,又以生為本,彰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整卷設計力求體現思想性、穩定性、科學性和公平性。
  • 2020年浙江中醫藥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浙江中醫藥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本科 醫學信息工程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 浙江大學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擬在山東省招生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進行了匯總、整理,現予以公布。  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  2018年 5 月25日關於公布2020年擬在山東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  一、本次公布內容為2020年擬在山東省招生的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 2020年集美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集美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車輛工程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本科 數學與應用數學
  • 2020年汕頭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汕頭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層次 專業(類)名稱 選考科目要求 類中所含專業 本科 臨床醫學 化學,生物(2門科目考生均需選考方可報考)
  • 浙江省2021年1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及試題評析
    浙江新聞客戶端訊 學考選考結束,我省各學科組及骨幹教師日前就浙江省2021年1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發表觀點,並評析試題。思想政治思想政治學科組高中思想政治2021年1月選考試題命制延續了近年來浙江省思想政治選考試題一貫風格和特色,在題型設置、分值設定、難度預估上與近幾年試卷基本保持一致,堅持「穩中有進」的主基調。
  • 2020年浙江傳媒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浙江傳媒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物理(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電子信息工程 電子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 廣播電視工程 本科 傳播學
  • 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試題評析
    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試題評析 [發布時間:2020-07-11 閱讀量:3] 杭州市長徵中學 高級教師 方虹   2020年7月浙江省高考英語試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制。
  • 浙江大學2020年擬在浙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關於公布2020年擬在浙招生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  根據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規定要求,2020年擬在我省招生的高校編報了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現予以公布,並將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 浙江大學城市學院2020年擬在浙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關於公布2020年擬在浙招生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的說明  根據教育部和我省有關規定要求,2020年擬在我省招生的高校編報了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現予以公布,並將有關事項說明如下。
  • 2020年瀋陽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瀋陽大學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層次 專業(類)名稱 選考科目要求 類中所含專業
  • 2020年泉州師範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2020年泉州師範學院擬在浙江招生普通高校專業(類)選考科目要求 漢語言文學 歷史(1門科目考生必須選考方可報考)   本科 服裝設計與工程
  •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試題評析
    浙江考試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命題思路語 文語文學科組2020年浙江省高考語文試題命制的總體思路為「穩定」「提升」。2020年高考暨7月選考科目試題評析特殊之年貴「平常」,素養考查見「精進」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 特級教師 黃華偉浙江省青田縣中學 特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