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學|性心理:性意識的覺醒

2020-09-25 瓶子心理

疫情期間,一位母親打來電話,想向我求助兒子的問題,電話裡能夠感受到她的無助和絕望,聽得出來那種剛剛經歷過之後的那種無力感。接通電話後母親還未說話,情緒激動的先抽搐了片刻,待這位母親情緒穩定下來把她的擔心告訴了我,如果孩子有心理問題,學校會不會讓孩子停課。安撫家長我們先解決孩子問題再看看情況,我們會選擇對孩子最好的方式。

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之後,母親主訴:孩子14歲,升入初中半個學期,孩子是個懂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但是不是很愛講話,略有內向傾向。今年寒假比較特殊,因疫情原因孩子不能正常開學,網課期間孩子學習越來越不專注,對待學習總是心不在焉的,月考成績下滑嚴重。

這位母親表示,發現孩子在家自己瀏覽女人圖片,還有幾次發現孩子自慰,襪子裡還放著東西,說過孩子幾次那樣對身體不好,但是發現孩子非但沒有改變,反而孩子抬不起頭,很自責的樣子,更加內向了。一想到孩子成績也受到影響,自己也難免焦慮、緊張,有時候失眠到很晚。

性是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組成部分,孩子進入青春期後,性意識就會慢慢覺醒。面對身體、心理突如其來的變化,我們需要積極的通過適當的渠道去了解相關知識,更好的關愛自己,關愛我們的孩子。

進入青春期後,由於分泌性激素量的增加,孩子的身體快速增長,性器官和第二性徵也迅速發育。性在逐漸發育,性意識也在慢慢覺醒和發生著變化,同時也會出現本能的對性的渴望。

但是在成長過程中,有的青少年可以很好的控制,這種性渴望只有在幻想中表達,但有的青少年不能控制,可能會出現手淫自慰等現象,甚至有的孩子會犯終身遺憾的錯誤。

希望家長朋友一起來了解青春期性心理的變化,有利於孩子樹立遠大理想、提高學習效率、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性心理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 無猜期(8歲以前),這階段男孩女孩沒有男女界限、不了解兩性差異,所以男孩女孩會天真無邪的度過這段幸福時光。

2、 疏遠期(8—13歲),這階段男孩女孩在身體、心理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女孩明顯感受到身體的變化,會出現羞恥感,會故意疏遠男孩;男孩在這階段會熱衷於體育運動,對女孩不感興趣。內心會對異性產生好感,但表面還是會敬而遠之。

3、 愛慕期(13—17歲),這階段男女生會感受異性吸引力,開始願意與異性接觸,並且都有意願在異性面前展現自己,男性會個性張揚,女性會注重外在形象。這種朦朧的愛慕感覺自己也意識不到。

4、 戀愛期(17—20歲),這階段男孩女孩有意願想與對方接觸,意識逐漸清晰,意識到喜歡的類型,同時荷爾蒙分泌增加,在交往過程中慢慢自然。

父母的陪伴固然很重要,父母的教育方式更為重要。面對青春期的孩子,父母的反應和處理方式決定了孩子與你疏遠還是尊敬親密。

性,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家長坦然、自然、大方的去給孩子普及,教給孩子保護自己的方法。女孩子應當自尊自愛,男孩子也應當有責任、有擔當,孩子也不會談性色變,認為是件很羞恥的事情。

愛,就應當接納孩子,接納孩子優點,同時也接納孩子的缺點;給孩子機會去選擇、給孩子機會做自己,作為父母適當引導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或給出自己的建議,而不是將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孩子,讓自己的寶貝成為&34;。

法,父母愛孩子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但是要講究&34;,若遇到類似的案例的問題,建議您:

1. 陪伴孩子普及性教育知識,可以以自身經歷來講,不方便的話,可以母女或父子進行;

2.建議青春期的孩子多做運動,調節體內激素分泌達到身心健康;

3.可以買些性教育有關的書籍放於家中,可以減少孩子網頁瀏覽獲得不良信息或被錯誤誘導。

願你:悅納自我,感念生活!

關注我,將給您帶來更多有關青春期內容

相關焦點

  • 【性心理】青少年性心理發展!
    「性」是對於人自身的一門科學, 是對自身進行了解從而使個人走向健康發展的一門必修課,而性心理的發展是「性」的重要內容。「個體進人青春期後,隨著內分泌的變化,身體發生了許多引人注目的變化,其中以性器官發育成熟和第二性徵出現為標誌。隨著性生理髮育的成熟,青少年的性心理開始萌動和發展,進而影響青少年期個體的性行為表現。因此,作為性核心的性心理發展成為青少年期一個重要的發展主題。」
  • 青春期常見的性心理問題
    進入青春期後,青少年的身體發育加快,第二性徵明顯,性意識也開始覺醒。由於青春期的孩子還沒有形成對性的正確認識,所以他們的性意識活動通常表現為被異性吸引,渴望了解異性知識,常常想到性問題、性幻想以及做性夢等等。青少年產生的性心理問題大多數屬於可調節問題。出現問題如不及時調節,嚴重的就會發展成各種性心理障礙或疾病,影響身心健康。
  • 青春期性成熟的心理特徵
    對於青春期年齡的劃分近20年來有前移的趨勢。一般情況下青春期是指男性10~19歲,但是有的可能年齡更小,特別是城市兒童進入青春期較農村孩子早。這一時期的性心理髮育與生理髮育是密切相關的。近年來性發育的年齡相對穩定,男學生初次遺精年齡為14.4歲;女學生初次月經年齡平均為13.3歲,早的可在10歲出現月經。
  • 青春期性心理發展
    性,作為一種生理、心理和社會現象,始終伴隨著每一個人,深刻地影響著每一個人的健康、幸福和人格的完整。青春期正是性生理髮育成熟、性心理逐漸趨於成熟的時期。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女孩,在生理迅速發育的同時,心理上也發生了許多奇妙的變化。 此時,他們對於各種與性有關的問題都很感興趣,這是青春期性萌動的正常表現。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生理基礎,從簡單的性心理好奇到隨時有可能發生性行為。
  • 性心理學:女人對性比男人更挑剔,對性生活質量要求更高
    從性心理學角度分析,女人比男人更難接受沒有感情的「性」,女人對「性」的接受程度有更高的情感閾值,所以女人通常比男人對性生活質量的要求更高。本期《心理學簡報》邀請到了婚姻與家庭專欄特邀作者D姑娘就熱點話題「女子拒發生關係過失致前任身亡獲刑」為讀者從性心理學角度分析女人和男人在對待「性」方面的不同。
  • 走過那片「沼澤地」—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教案
    走過那片「沼澤地」—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教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學生正確理解性心理問題,知道應對的方法,並進行正確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情景教學,學生形成克服性心理問題的意識從而建立正確的性心理觀念。
  • 【性心理】青少年性心理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在正常的社會、家庭及學校教育的影響下,絕大多數青春期學生的性心理發展是順利、健康的。但由於當前社會變革過程中的一些新情況,使得青春期所特有的巨大衝擊力與相對薄弱的道德倫理觀念和道德意志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青春期學生的性心理發展存在著一些自我衝突和問題。
  • 適度自慰可緩解青春期性心理障礙
    關於偷窺心理,精神病醫生認為目前還沒有特別好的藥物治療方法,一般還是進行心理治療。而心理專家認為,適度自慰也是一種緩解青春期性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  「這應該屬於是性心理障礙的範疇,目前沒有特別好的藥物可針對治療,最好的方法還是進行心理疏導。」奈效禎說。  鄭州飛揚心理諮詢中心首席諮詢師劉林曾經接待過幾件類似案例,一般都是十三四歲到十七八歲的男孩,「在性問題上,青春期的男孩是主動型的,不需喚起就會有正常的性反應,而自身沒有能力控制,容易在這個群體裡出現偷窺行為。」
  • 青春期少女性守則
    青少年正值青春發育期,由於性生理的發展和逐漸成熟,性意識開始覺醒。在心理上強烈地意識到男女有別,意識到男女之間交往與同性之間的交往,無論在交往方式上還是在交往的內容上,都會有許多不同。因而,不自覺地產生一種戒備心理,進而,又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對異性的一種朦朧的好奇心,渴望了解異性,不自覺就產生了對異性的一種除髒的愛戀之情。
  • 性衝動是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反應
    核心提示: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進入青春期後,我們開始關注與性有關的話題,開始關注自己的性生理或性心理變化。我們渴望了解這些變化,渴望了解青春期的「性衝動」、「性慾望」以及「性幻想」現象。<br><br>   隨著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在進入青春期後,我們開始關注與性有關的話題,開始關注自己的性生理或性心理變化。
  • 心理學:「性害羞」究竟是什麼?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在社會生活的很多場景中,緊張情緒都會影響我們。比如面臨某種從未經歷過的場景時,或是在公眾面前展示自己時,會感到緊張。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在面對未經歷過的事件和素未謀面的陌生人時,都會倍感緊張。
  • 青春期:如何正確認識愛與性?
    羅素說過:「性和飲食一樣,是人的一種自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性與愛是統一的,性是愛的生理基礎,愛是性的情感升華。人體生長發育階段,青春期佔一半或更多一些時間。心理學上,它又稱為青年初期,相當於教育學上的中學階段,以身體的急速成長為特徵,人們通常把這個年齡階段的男性稱為少男,而同樣年齡階段的女性稱為少女。
  • 走過那片「沼澤地」—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說課稿
    走過那片「沼澤地」—青春期的性心理問題—說課稿對於本節課,我將以教什麼,怎樣教,為什麼這樣教為思路,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指導思想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以學生健康發展為中心,結合教材特點和高中學生心理,在教學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為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從而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
  • 性心理學解析:你不可不知的性|《心理學簡報》免費系列課程
    01《心理學簡報》周刊 為讀者打造系統化心理學知識體系2021年伊始,《心理學簡報》全新推出周刊專欄《性心理學解析:你不可不知的性》免費系列課程,為讀者們提供一個免費的、《性心理學解析:三思而後「性」》《性心理學解析:三思而後「性」》是《心理學簡報》系列周刊《性心理學解析:你不可不知的性》的第一部分,通過圖文講解的形式,一周一課,旨在為讀者科普有關性心理學的系統化知識及前沿科研動態。
  • 「性害羞」是怎麼回事?心理學有解釋,異性相吸的微妙變化
    此時除了心理上有反應外,行為上也會表現得不自然,比如頻繁的去做小動作,這不僅是在應對自己的焦慮,也是不自信的表現。每個人都會在意自己在別人面前的表現,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讓別人笑話,要是心理年齡不成熟的青春期男女,會表現得更加明顯,因為他們比較在意對方的看法,所以害羞的感覺也會更明顯,這在心理學上也稱為性害羞。
  • 性心理的發展階段
    弗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階段性格是如何發展的?根據著名的精神分析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觀點,兒童經歷了一系列的性心理階段,導致了成人人格的發展。 他的理論描述了人格是如何在童年時期發展的。雖然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理論在心理學中是眾所周知的,但無論是在弗洛伊德時代還是在現代心理學中,它一直都是頗有爭議的。
  • 「性害羞」的心理學解釋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每個人都有害羞的時候,當我們沒有掌握熟練的技巧,又不得不上臺演講時,我們的手、腳以及聲音都會發抖。當與陌生人交往時,我們會因為對方的某一舉動而驚慌失措,尤其是在喜歡的異性面前,這種情緒會被無限地放大。
  • 大學生戀愛與性心理發展
    也就是說,戀愛是大學生生理髮育和心理進展的後果。大學生性心理問題—愛情是永恆的話題,是大學校園裡的熱門話題,也是校園裡一道明淨的景致線。正值年輕期的大學生,沒有了學業的重壓,沒有了父母的拘管,沒有了先生的叮嚀,就如同打開了鳥籠的小鳥,在蔚藍純粹的高空中空閒飛行。隨著性生理的開竅和性心理的進展,盼望愛情,想談戀愛已成為大學生中較為全面的心理形式。
  • 性、性心理是什麼?
    而這層神秘的面紗後隱藏著的,便是性,這個地球上絕大多數生物都無法迴避的問題,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植物有著它們的性。我們常見的花朵就是植物的性器官,起著傳粉受精最終結出果實孕育下一代的作用,植物的花朵有兩種,分別叫做兩性花和單性花。兩性花中同時存在著雄蕊和雌蕊,可以自花傳粉進行受精,即同一朵花的花粉傳播到同一朵花的雌蕊上。
  • 海南日報數字報-青春期性衝動該怎麼辦
    ■ 本報記者 李佳飛 通訊員 李然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在性意識萌發後,容易產生性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