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記者 陳默) 時隔近10年,南通市國資委(以下統稱為南通國資)再次成為了江山股份(600389,股吧)第一大股東。公司股權變化的背後,隱藏著的是南通國資與江山股份前第一大股東中化國際(600500,股吧)(600500)之間長達10餘年的糾結。
這場變化讓本欲通過受讓中化國際持股,成為江山股份潛在新主的樂山福華處境相當的尷尬。樂山福華背後,是草甘膦巨頭四川省樂山市福華通達農藥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華通達)。
對於福華通達而言,是另想辦法謀求上市,還是介入江山股份與南通國資相爭?根據最新的公告來看,福華通達似乎選擇了「闖關」。而南通國資也早早的亮出了底牌。
「二當家」坐上了老大的位置
根據江山股份10月8日的公告,公司股東南通產控及其一致行動人南通投資已通過上交所集中競價及大宗交易系統增持了公司1156.13萬股股票,佔公司總股本的3.90%。南通產控與南通投資均由南通市國資委控制,屬於兄弟公司。
此輪增持前,南通產控持有江山股份7660.94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25.79%,為公司第二大股東;南通投資未持有江山股份股票。增持後,南通產控持股8671.97萬股,持股比例為29.20%;南通投資持股145.1萬股,持股比例為0.49%。
具體來看,南通產投針對江山股份的增持發生在7月~9月,增持價格區間在18.55元~21.546元;南通投資增持發生在7月~8月,增持價格區間在18.8元~21.519元。截至10月8日收盤,江山股份股價報收於21.40元,南通國資此輪增持的股份已有浮盈。
對於江山股份而言,南通國資此次增持的影響不可謂不小。此前,持股29.19%的中化國際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增持後,南通產控取代中化國際成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南通國資合計持股29.69%,也領先於中化國際。但根據江山股份公告所稱,公司仍無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這是南通國資時隔近10年後再度成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
時間回溯到2007年5月,中化國際與江山股份股東南通工貿(南通產控前身)籤署協議,受讓其持有的江山股份5544萬股股票(佔比28%),進而成為江山股份第二大股東。此次交易後,南通工貿持股5630.4萬股(佔比28.44%),仍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雙方持股差距微乎其微。
此後,中化國際於2008年下半年,耗資不到2300萬元增持江山股份1.19%股份,持股總數超過南通產控,成為了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
面對中化國際的「奪權」,南通國資方面並沒有採取反擊,似乎予以了默認。對此,市場當時普遍認為,這場權益變動是雙方協商達成的結果。
彼時,南通工貿稱向中化國際轉讓股權,是為了實現產業優勢互補共同致力於在南通建立農藥國際知名品牌生產基地,提升江山股份產業價值。而事實上,中化國際背靠中化集團,由國務院國資委實際控制,其作為國內農藥分銷龍頭,的確具備很強的資質。
南通國資委的「怨」
時隔多年後,南通國資突然將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中化國際取而代之,意欲何為?
在權益變動書中,南通國資方面稱,此次增持系基於對於江山股份發展前景的認可,有利於保障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穩定及長遠發展,符合對上市公司股權管理戰略布局的要求。
結合江山股份目前的特殊處境,南通國資的表態很值得玩味。
今年1月,在一場重組失敗後不久,江山股份宣布中化國際正在籌劃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並公開徵集受讓方。直到9月6日,潛在的接盤方浮出水面。四川省樂山市福華作物保護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山福華)成為唯一一個在公開徵集期期間提供資料和保證金的公司。
根據江山股份公告所稱,中化國際將對樂山福華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核並確定最終受讓方。一旦交易完成,樂山福華有望成為江山股份第一大股東。
回頭來看,在中化國際籌劃股權轉讓的同時,南通國資已經在背後啟動了增持。在權益變動書中,南通國資明確表態,擬在未來12月內繼續增持上市公司股份。顯然,南通國資並不願意看到江山股份這個殼被中化國際賣到外地去。
當初,為了做大江山股份,南通國資將第一大股東之位拱手相讓。但中化國際此後卻移情別戀揚農化工(600486,股吧),江山股份則被逐步邊緣化。
此前,中化國際於6月份宣布同關聯人中化浙江一起以不超過61億元投資揚農化工的控股股東揚農集團,從而拿到揚農集團的控制權。中化國際明確表示,希望通過交易將揚農集團打造成專業的農化及高性能材料產業平臺。
緊接著,揚農化工8月6日宣布擬以現金受讓中化國際持有的中化作物100%股權和瀋陽中化農藥100%股權。至此,中化國際的農藥資產已悉數被揚農化工收入囊中。
樂山福華執意受讓股權
對於受讓江山股份股權,樂山福華應該是有所打算的。
工商資料顯示,樂山福華成立於2017年6月,註冊資本2億元。四川省樂山市福華農科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福華農科)持有樂山福華100%股權;自然人張華持有福華農科99%股權,並擔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福華農科旗下主要資產為福華通達。福華通達主要業務包括草甘膦產品及其產業鏈相關中間體及化工副產品的生產與銷售。根據福華通達發布的2017年債券年報,2017年公司總資產為100.91億元,總負債為70.15億元,資產負債率為69.52%。其2017年營收為44.35億元,同比增長29.67%;同期歸母淨利潤為1.79億元,同比增長30.85%。
在草甘膦領域,福華通達一度是行業的龍頭老大,近年來雖然老大地位不保,
仍在農藥行業排名中位居第6,遠遠超過排名第18位的江山股份。截至2017年底,福華通達已形成草甘膦12萬噸/年、三氯化磷20萬噸/年、一氯甲烷16萬噸/年等產能。
有投資人推測,樂山福華介入江山股份的目的在於運作福華通達注入,最終讓福華通達實現曲線上市。
對於上市,福華通達早有意願並曾付諸於行動。2008年10月,ST東源(金科股份(000656,股吧)前身)曾公告,公司於2008年10月13日接到福華通達的意向函,該公司擬採用資產注入的方式對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只是此次重組很快便終止。
南通國資的進逼,似乎給樂山福華出了一個難題。即便成功受讓江山股份股票,進入後也只是個「二當家」,後續面臨著與南通國資之間明爭暗鬥;而如果放棄介入江山股份,則福華通達只能另覓上市之路。
但據江山股份9日發布的公告來看,樂山福華選擇了繼續前進。根據公告顯示,中化國際與樂山福華已於9月29日籤訂了附生效條件的《股份轉讓協議》。轉讓價格為20.80 元/股, 轉讓價款共計18.03億元。
畢竟,對於福華通達而言,遲遲不能實現上市,則意味著無法通過A股實現相對低成本的融資。
記者注意到,福華通達目前維持著較高的資產負債率。2015年~2017年,福華通達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74%、69.68%和69.52%。同時,該公司也面臨短期償債壓力變大問題,2015年~2017年,公司流動比率分別為0.73、0.78和0.65,速動比率分別為0.66、0.68和0.55。此外,天眼查的數據顯示,福華通達涉及諸多法律訴訟。
值得一提的是,南通國資也在9日通過江山股份發布公告稱,擬在未來 12 個月內通過二級市場增持本公司股份,增持比例在0.1%~0.31%之間。也就是說,南通國資並不想觸碰「30%」的要約收購線,這種做法頗值得外界玩味。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