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也分三六九等?看完國內校招鄙視鏈,整個人都不好了

2020-12-12 八卦嗨世界

我們常說離家上學

從此故鄉只有冬夏再無春秋

而對於留學生來說,來日夜都已經顛倒黑白

在國外留學幾年,畢業後回國才發現

都早已和國內的信息脫節

求職市場信息的脫節

對於海歸而言無疑是致命傷

更雪上加霜的是

90%以上的留學生回國時都被「應屆生」身份逼瘋

法國《歐洲時報》網站近期也刊文稱

中國正處於第三次留學生「歸國潮」中

八成留學人員學成後回國發展

「海歸」的分水嶺似乎已經到來

很多海歸都後悔回國

後悔的其實不是回國本身

而是回國遲了...

而DreambigCareer職夢存在的意義

就是幫助留學生們突破這些現有的瓶頸

海歸人才市場也分三六九等

據《2017海外人才就業分析報告》顯示,去年歸國參加秋招的留學生預計突破60萬,而國內應屆畢業生更是高達795萬。

近兩年國內海歸就業大趨勢的確不容樂觀,國內人才招聘市場早已形成了一條校招學歷鄙(qian)視(gui)鏈(ze):

985研究生 > 985本科生 > 北美研究生 > 北美本科

> 英國本科 > 英國研究生 > 澳洲研究生 > 澳洲本科

留學生回國求職,往往被企業HR放在選擇鏈的最底層。面對來自清北復交名校應屆生的競爭壓力,海歸回國想找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其實並非易事。

要知道,海歸人才市場也分三六九等的,除了留學國家、學校、專業、學歷的分野之外,海歸還分為「大海歸」和「小海歸」,二者起薪差距不小,「大海歸」起薪往往能在1萬元以上,而「小海歸」通常只有3-5千元。

至於月薪不足3千元的,甚至不配被稱為「海龜」,只能被叫做「海參」或者「海帶」,意指「海剩」和「海待」。

其中奧妙,就在於回國時間、合適資源與工作經歷。

被國內名企HR搶著要的海歸

到底長什麼樣?

根據《中國海歸人才發展趨勢報告》,69.1%的海歸在回國應聘時不具有任何工作經驗。因此,僱主在面對這些求職者的時候,給出高薪的可能性自然很低。

比海外留學經歷更值錢的,是海外工作經歷,很多海歸卻沒能悟到。當然,了解國內行情和局勢也相當重要!

除了工作經驗外,招聘Timeline搞不清、中文簡歷搞不定、單面群面沒技巧,回國參加秋招,就是大浪淘沙,不想淪為校招棄兒,你做好準備了嗎?

但即便人生如此艱難,但我們依然不可以放棄治療!因為,雖然海歸身份給我們帶來的求職優勢逐漸變小,但職夢君認為,孤身在外留學的經歷難免讓我們更加獨立,更善於規劃自己未來的道路,這些都是我們的優勢。

職夢君還想說,回國求職,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

學會寫好一份中文簡歷

常年在國外學習生活的留學生難免會對中文簡歷生疏,但殊不知很多海歸都會因為「辣眼」的中文簡歷被卡在「簡歷關」,所以寫好中文簡歷對海歸來講至關重要。

選擇合適的中文簡歷模板注意簡歷的篇幅關鍵信息一定要羅列清晰簡歷一定要體現個人亮點把Word轉成PDF再發送

提前知道這些,增加你的求職成功率

國內的HR與國外的HR還是很不同的,他們在挑選任人才時會從崗位匹配度、員工發展潛力、公司需求等諸多方面考慮,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海歸提前了解一些國內的相關求職經驗,能夠顯著提升求職成功率。

切忌海投,特別是一家公司的多個崗位最好通過校招投遞簡歷提前了解應聘公司所處的行業情況

相關焦點

  • 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最吸引海歸的職位是管培生,其次是人力資源和市場類的職位;相反,銷售類的職位最不好招,其次是計算機相關行業和機械製造業。 製造業中13.6%的企業表示需要海歸,其次是材料科學,其中有12.5%的企業表示需要海歸,網際網路行業中有12%的企業表示需要海歸。然而,在金融行業中,只有7.2%的企業表示需要海歸。   Lockin China認為計算機和製造業人才一直是各個國家需求最強烈的人才類型,因此這些人才留在海外發展的機率會大很多。國內的相關企業並不是很容易招到適合的人才。
  • 「海歸」變「鹹魚」,「洋學歷」不如國內重本,哥大金融遭質疑?
    各行各業都有屬於自己的鄙視鏈,就連學校也有一二流和不入流之分,很多人因為考進了不入流學校想盡辦法提升學歷,而最簡單的鍍金渠道就是留學了。但是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留學圈也是有鄙視鏈的,並不是所有的留學生都會招國內企業喜歡,很多HR更是給國內學校和「海歸」留學生分出了三六九等。
  • 你不知道的海歸鄙視鏈!
    最吸引海歸的職位是管培生,其次是人力資源和市場類的職位;相反,銷售類的職位最不好招,其次是計算機相關行業和機械製造業。近兩年的國內海歸就業大趨勢的確不容樂觀,國內的人才招聘市場早已形成了一條完整的校招學歷鄙視鏈:
  • 國內HR:「這幾種海歸簡歷,看完我直接扔」
    在《2019中國留學生白皮書》對海歸求職問題的統計中,學長發現了一個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缺乏表現和包裝自己的能力。相信這也是很多同學疑惑的問題,雖然知道自身的優勢,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在簡歷中體現(特別是中文簡歷)。
  • MBB國內校招正式開啟,現召喚所有美利堅在逃海歸!
    麥肯錫中國已開啟2021校招目前,北京、上海、香港等地已放出98種崗位👇圖/McKinsey官網 有志於求職諮詢行業的海歸請千萬不要錯過這波放送BUT——先別急著投遞!一方面是因為北美的諮詢公司幾乎沒有春招,機會非常之少;另一方面是因為,當地的諮詢公司對soft skills的要求極高,要想跟本地學生爭offer,確實有點為難。然而回國進諮詢公司就不一樣了,這裡簡直是海歸的主場,清北復交都得往後稍稍。因為海歸在語言能力、國際視野、專業知識儲備等方面都有肉眼可見的優勢。
  • 非碩士海歸勿進!國內HR只招這4類留學生!
    國內秋招,已經來了!    根據Boss直聘《2020年海歸人才研究報告》,今年各地區海歸人才同比增加了72.9%!如此巨大的回國人數,可見今年海歸求職競爭將會尤為激烈;而且受疫情影響,現在2020&2021屆海歸都在扎堆求職。
  • 參加完國內校招,我差點傻眼了……
    ……到最後,校招季結束了,不但沒有想像中的「offer雨」,有的人甚至連好公司的網申機會都錯過了,更心寒的是,底薪也不比國內大學生高到哪兒去。其實如今的「海龜們」,已經不似從前那般自帶光芒了,雖然具有國際化視野以及優秀的綜合實力這些優勢依然存在,但留學生越來越多,國內外語教學日益完備,曾經的外語優勢已經越來越不明顯。
  • 學歷鄙視鏈,你在第幾層?
    眾所周知,高考是一座獨木橋,大家都通過這座橋,通向不同的道路,有的人考上了名校,有的人只能上普通學校,甚至是專科。然而在你求職過程中,社會上存在著一條學歷鄙視鏈,將人們分為三六九等。很多初入職場的人會疑惑,學歷鄙視鏈真實存在嗎?學歷從高到低排序,想不想知道學歷鄙視鏈,你在第幾層?
  • 海歸求職鄙視鏈:澳洲八大留學生被自動淘汰?!
    澳洲網申已經開啟國內秋招進入倒計時階段一個很現實的問題馬上又擺在大家面前回國參加秋招 or 參加澳洲網申對相當一部分澳洲留學生來說是否回國做海歸仍令人十分糾結近兩年國內海歸就業大趨勢的確不容樂觀,人才市場上已然形成了一條校招學歷鄙視鏈:985研究生>985本科生>北美研究生>北美本科>英國本科>英國研究生>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澳洲留學生已經淪為鄙視鏈最底層?
  • 海歸也分三六九等?看你屬於海歸哪一派
    近日中國熱播的電視劇《歡樂頌》引起關注。劇中兩名主角安迪和曲筱綃雖然同是海歸,但實力卻相去甚遠。劇中兩名主角安迪和曲筱綃雖然同是海歸,但實力卻相去甚遠。安迪畢業於世界頂尖名校,有著豐富的海外工作經驗,並被重金邀請回國擔任企業高管。曲筱綃則是富二代出國「坑爹」的代表,不學無術,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吃喝玩樂上。其實,這種現象也存在於現實生活中。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對於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但對於成了「海參」的海歸來說時間成了廉價品。(「海參」文中指的是在國內企業求職被拒絕的海歸人群,也被稱為海剩)每年的春招和秋招,HR都能收到成千上萬封簡歷,其中有不少來自海歸。 多數HR沒有時間一封一封仔細地評估,更別提一個個去面試了。
  • 【資源推薦】非NYU碩士海歸勿進!國內HR只招這4類留學生!
    今年,頂級券商中金全面擴招Deloitte
  • 從國內學歷鄙視鏈談談留學生從海歸變成「海叄」的三個真正原因
    隨著中國就業環境逐漸變好,從2010年開始海外留學生歸國潮成了趨勢,但隨著歸國人數愈來愈多,留學生的國外學歷已不再像以前那樣擁有優先的擇業特權,反而逐漸排在國內院校畢業生之後,而且國內也逐漸出現了一條學歷鄙視鏈的潛規則。
  • 國內小本陷落?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都是名校海歸
    哈佛博士入職街道辦,商務部今年招的多半是海外名校留學生,這就是最近正在發生的事。北大清華是最基本配置,倫敦政經伯克利和哈佛也是尋常學歷,你的學歷是什麼?本來以為自己 985 211 的學歷已經算勉強湊合,疫情過去一睜眼,這個世界天翻地覆,怎麼突然之間,就業門檻都沒有到,學歷也突然不夠用啦?到底是一切都在通貨膨脹,國內 985 小本早就不是什麼就業優勢,還是我們對好工作的定義和認知,正在發生變化?
  • 985畢業生和留學生之間還有鄙視鏈,進來了解
    一直以來,不管你在哪都逃不開一條鄙視鏈:行業有鄙視鏈、公司有鄙視鏈、專業有鄙視鏈,就連在秋招時你的學校----在HR眼中都有一條不可言說的鄙視鏈: 985研究生>985本科生>北美本科>北美研究生>英國本科>英國研究生>澳洲研究生>澳洲本科
  • 澳洲碩士墊底海歸鄙視鏈:HR眼裡的假文憑,網申系統自動淘汰,真校招棄兒?
    這個問題的答案…顯然不是你我定的而是國內HR定的然而據國內HR圈盛傳的校招學歷鄙視鏈:985碩士>985本科>北美碩士>北美本科>英國本科>英國碩士>澳洲本科>澳洲碩士
  • 再說一次,國內HR不要這3類海歸!
    因此若不提前摸透國內HR的喜惡你 分分鐘:卒國內HR對實習經歷有多看重呢?而相比海歸,國內學生往往積累了更多本土實習經驗,在資源和熟悉程度上都比留學生更勝一籌。所以海歸回國求職路上第一個攔路虎出現了:實習經歷!根據啟德教育、前程無憂、應屆生求職網聯合發布的《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顯示,「缺乏工作經歷」是海歸回國求職最大的問題...
  • 東北五校校招會觀察:一年給17個月薪水怎麼也招不到人?
    18日,東北五校2019屆畢業生秋季大型供需見面會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體育館舉行。因招聘企業層次高,吸引大量高素質人才參會,因而招聘會上對高端人才的搶奪也格外激烈。某高校開出條件,名校博士一入校即享受副教授待遇,某企業大字註明全年享受17個月薪水。儘管條件優厚,但一些單位依然沒有招到要招的人。
  • 過度崇拜清北,高等教育最大的問題,就是把大學分為三六九等
    大學等級高校鄙視鏈就跟城市鄙視鏈一樣,其實一直都存在。清華北大畢業的瞧不起華東五校畢業的,華東五校畢業的瞧不起其它985高校畢業的,985高校畢業的瞧不起211高校畢業的,211高校畢業的瞧不起普本畢業的,以此類推。
  • 留學生如何參加國內的校招
    隨著畢業季的到來,各種校招活動也陸陸續續展開,很多準備回國工作的同學們,早早就開始關注國內的各種招聘信息,那麼你屬於是應屆生嗎?由於疫情影響,如果不能參加今年的校招怎麼辦?推遲一年回國會有什麼影響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應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