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網記者吳曉鋒
201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城縣連續發生多起包裹快遞爆炸,致10人死亡、51人不同程度受傷。爆炸案的發生敲響了寄遞安全的警鐘。
鑑於此,重慶市墊江縣創新「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新模式,即整合「人財物」,統一平臺、統一入園、統一安檢和統一物流。該模式既用行政手段做實行業監管,又充分運用市場化思維,突出了市場主體作用。
「我們創新社會治理,必須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牢牢把握預測預警預防風險能力建設,以新思維、新理念、新方法破解難題、推動工作,變事後應對為主動預防。」墊江縣委書記蒲彬彬近日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資源整合夯實管理基礎
進入墊江快遞物流集散中心的大門,映入眼帘的是一臺X光安檢機。在「安全來於警惕,事故出於麻痺」的標語旁,載滿包裹歸來的快遞車陸續從安檢機旁的專用通道上駛過,發出轟鳴聲。
2015年12月24日,墊江郵政管理局正式掛牌成立,成為全國直轄市中首個縣級郵政監管機構,為實現「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新模式打下牢固基礎。
「片區執法監管模式已難以適應當下寄遞行業的發展,需要通過對『人財物』資源的統籌整合夯實管理基礎。」墊江縣綜治委負責人鄭小波告訴記者,這也是「一整合四統一」寄遞物流管理新模式中「一整合」的要義。
成立墊江郵政管理局,落實監管機構,明確行業監管執法的主題責任,解決監管責任不清、執法界限不明自然成為了「一整合」的首要環節。
墊江縣綜治辦負責人袁斌介紹說,墊江組織成立了專項工作組,出臺《加強寄遞安全管理專項工作組工作規則》,統籌綜治、商務、交通、公安等部門協同開展監管執法相關工作,實現郵政管理局在監管上的無縫對接。
墊江郵政管理局配備中央專項行政編制4名,建立下屬財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墊江縣郵政業發展服務中心,核定編制8名,確保有專班專人幹事。
蒲彬彬說,實際上墊江是運用了政府和市場「兩隻手」:政府出土地、資金和人員編制來統籌管理和推動;而寄遞物流園的運營和服務卻是市場行為,遵循的是現代企業制度。
「政府和市場兩種手段的有機結合,即實現了寄遞物流安全,又促進了經濟發展,這樣就實現了社會、經濟、法治和安全效益的實現,一舉多得。」蒲彬彬說。
行業自律從理想變現實
如果說「一整合」是用行政手段做實行業監管,那麼「四統一」的重心則在引導企業自律發展。這個過程中,寄遞企業合資成立的丹桂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桂物流)則變得舉足輕重。
丹桂物流分管經理汪朝生告訴記者,公司旨在統籌規划行業發展方向,倡導企業之間互幫互助,避免市場惡性競爭,著力提升寄遞物流行業整體服務水平。
而這一目標的實現,有賴於「四統一」的順利推行。
為統一平臺,墊江縣政府在縣城工業園區調劑78畝工業用地,建成了快遞物流集散中心,設置分揀操作區、安全管理中心、物件安檢中心等功能分區,實現了所有寄遞物件在同一地點集中、同一平臺安檢、同一通道出站。
今年,全縣16家寄遞企業全部入駐園區,完成了統一入園。企業經營由分散到集中,行業監管實現由隨機抽查到統一排查。
「有政策優惠一半租金,入園享受配套資源,減少違規可能,企業當然願意入駐。」韻達快遞墊江負責人何榮說。
通過「財政補貼+企業自籌」的方式,購置目前國內較為先進的10080型X光安檢機,對所有出港寄遞物品全部統一進行安檢並建立檔案臺帳,墊江把安全風險防控在當地、把違禁物品攔截在當地,實現統一安檢。
統一物流,則是變各自為政分散配送為整合化一集中配送,實現以最小的運營成本覆蓋最廣泛的服務區域。在墊江郵政管理局引導下,丹桂物流設計了自己的形象標誌,並通過標誌的識別功能嚴格物流責任。目前,墊江還進一步對物流車進行編號,以便實現更嚴格的把控。
汪朝生介紹說,他們在墊江建立了190個服務中心,遍布24個鄉鎮。實現「四統一」後,丹桂物流成功開通了4條固定路線,物流車能一次性將所有寄件帶到物流中心。這樣,資源共享,企業間互幫互助,物流速度便得到了保障,群眾的滿意度更高,打通了快遞服務「最後一公裡」。
防風險促發展雙重收益
「一整合四統一」模式運行以來,寄遞物流治安防控網織得更牢。2016年以來,墊江沒有發生任何利用寄遞物件進行犯罪、影響公共安全的惡性事件。任何可疑情況,都能從源頭上把控。
因「一整合四統一」模式,墊江率先實現3個100%,即100%開箱驗視、100%實名登記、100%過機安檢。
今年,墊江還成為重慶市首個寄遞物流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和實名收寄系統「寄遞管家」APP手機客戶端試點縣,信息系統和APP手機客戶端運行以來,墊江查實並清退各類違禁物品11件。
「一整合四統一」模式織牢了墊江寄遞物流治安防控網。墊江經驗在其他地方可以複製嗎?
「可以。」蒲彬彬說,因為「一整合四統一」模式實現了風險防範和經濟發展的雙重效益,這也使得政府有足夠的動力去推動工作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