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2021-02-19 雜誌之旅

戳上方藍字「雜誌之旅」

點擊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看文不迷路!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大學四年,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圖片來源:網絡

可就是這樣一位熠熠閃光的神童,卻在最好的年紀「隕落」。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為了讓他專心學習,母親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包括洗衣做飯、洗臉洗澡、擠牙膏,甚至讀到高中還親自餵飯。

圖片來源:網絡

17歲之前,母親一直跟在魏永康身邊陪讀,從小到大,他沒有玩具,沒有遊戲,也沒有朋友。因為怕影響學習,母親不讓他出門,同學想找他玩,也被母親拒之門外。

圖片來源:網絡

進入中科院後,突然脫離母親的照顧,他的生活「失控」了:上課常常遲到、吃飯總是慢吞吞,天熱不知脫衣,天冷不懂添衣,房間凌亂、衣著邋遢……他不記得考試,不記得寫論文,更不會與同學交流、與導師零溝通,因為學業達不到要求,他最終連碩士學位都沒有拿到,失去了攻讀博士的機會。聽到一直引以為豪的兒子被勸退的消息,母親崩潰呵斥:

圖片來源:網絡

被退學回家的魏永康,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自暴自棄、離家出走,一個多月後身無分文,被警察發現帶回了家。母親痛定思痛,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帶著兒子再次「成長」:手把手地教他洗衣做飯、料理家務,教他照顧癱瘓的父親。為了讓兒子「走出去」,她請同齡孩子來家裡做客,教兒子如何待客、與人交流。在母親的引導下,魏永康慢慢走出了封閉的小世界,逐漸融入社會生活。17年過去,他成為了一名普通的程式設計師,和普通人一樣結婚生子,如果不提起,沒人知道他曾經是個神童。他被捧上過神壇,又被粗暴地拉了下來,從天才到凡人,這條路走得異常艱辛,令人唏噓。詩人於戈說:「為人父母,什麼都可以給孩子,唯獨對生活的經歷,喜怒哀樂、成功挫折,你無法給孩子。」學不會放手,你替孩子走過的路,終將成為他爬不上去的深坑。生活中,不止一個「魏永康」,更不止一個「魏永康的母親」。一位留美雙料女博士,因生活能力、社交能力極度缺乏,被企業辭退後無法繼續申請籤證延期,最終淪落街頭,被遣返回京時,隨身攜帶的只有一盒治療精神分裂的藥片。

圖片來源:網絡

這位來自大西北的女孩,是一名妥妥的學霸,從初中起就被一路保送,北大畢業後又一路讀到博士後。面對詢問,女孩反覆說著一句話:「除了學習,我什麼都不會。」現實是殘酷的,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無法與人交際的成年人,即便是天才學霸,也不會被社會接納。去年,日本一位56歲的男子,在父母去世10年後,活活餓死在家中,令人咋舌。

圖片來源:網絡

男子年輕時因考試失利無法順利升學,找工作也是四處碰壁,後來乾脆待在家中,成為一名「啃老族」。隨著時間流逝,父母患病相繼離世,他則靠著微薄的社會救濟生存。而他啃老的30年間,從不和外人有過多的接觸,甚至不懂得如何向人求助。父親日記裡的一句話,讓人悲怮:我要是動不了了,這個家會怎麼樣呢?

圖片來源:網絡

鳥兒在角落裡發現一隻蟲子,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小鳥追到蟲子跟前,張大著嘴巴,仿佛靜止一般杵在那兒,好像等著蟲子自己爬進它的嘴巴裡。

圖片來源:網絡

心理學家曾奇峰在《你不知道的自己》中寫道:「人對獨立的需求是非常大的,特別是成長中的孩子,過近的距離,會扼殺孩子的獨立性。」

愛和控制成正比例增長,愛的越多,控制得越厲害;

喪失獨立性,只習慣跟人的近距離關係,

沒有界限感,不容易建立跟他人的關係。

假愛之名,過度包辦、過度掌控,將孩子的人生牢牢圈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視頻來源:網絡

圖片來源:網絡

看到顧客,立馬把面放到一邊跑去打包,嘴裡的一大口面還沒吃完,手卻麻利地扣蓋子裝袋,動作純熟,一氣呵成。

圖片來源:網絡

媽媽說,兒子平時很勤快,經常放學寫完作業就主動來幫忙,而且孩子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圖片來源:網絡

看著懂事的小傢伙,網友們紛紛豎起大拇指:小小年紀能吃苦,日後必成大器。無獨有偶,甘肅11歲男孩石培昊的暑假生活,也引發了全網稱讚。暑假期間,正是瓜果豐收季,由於爺爺奶奶身體不好,石培昊便主動要求到地裡幫忙。

圖片來源:網絡

他把地裡的瓜摘下,運出瓜田,或者在路邊接瓜,幫忙裝車,每天頂著烈日勞動8個小時。

圖片來源:網絡

這項農活,他從七八歲做到現在,可是他並不覺得辛苦,反而覺得「鄉下勞動是件有趣的事情。」

圖片來源:網絡

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這幾天,27歲剛剛博士畢業的張霽,因為入選華為「天才少年」並拿到最高檔年薪201萬,受到全網矚目。

圖片來源:網絡

他就讀的本科院校,原本是一所三本大學,還是一所民辦高校。更讓人難以相信的是,這還是他高三復讀了一年的結果。正如張霽回應媒體時所說,自己並不是什麼天才型選手,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自己後天的努力,也和小時候父母對他的影響息息相關。

圖片來源:網絡

張霽說,從懂事起,父母就特別尊重他的選擇,從來不會替他做任何決定,而是全力支持他,經常鼓勵引導他。如果張霽需要買一個什麼東西,父母不會一下子讓他輕易得到:「比如,有個東西100元,爸爸會出95元,另外5元讓我自己去賺。」父母的尊重和放手,讓他成為了獨立有主見的人,一直朝著自己的目標奮進,最終不負眾望脫穎而出。楊絳的父親楊蔭杭說過一句話:「教育孩子獨立,勝過當第一。」性格和靈魂的獨立,才是一個孩子行走世間,最大的實力。《小別離》中說: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紀錄片《人生第一次》中,新學期幼兒園的門口,那一幕幕「慘烈」的離別大戲,曾經看哭了無數人。被送進幼兒園的孩子,哭天搶地,死死扒著媽媽的衣服,一聲聲「媽媽……」叫得撕心裂肺。

圖片來源:網絡

狠心放手的媽媽,上一秒故作堅強笑看孩子走進教室,下一秒轉身,就捂著嘴巴哭了出來。還有不少父母久久徘徊在教室外面,對著玻璃窗望眼欲穿:

圖片來源:網絡

可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會面向老師對答如流,會站在舞臺展露自信,我們終究明白:蚌只有經歷磨礪才能孕育出美麗的珍珠,雄鷹只有在一次次被扔下懸崖的絕境後才能展翅高飛。

圖片來源:網絡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這世界上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和老天的事。父母最成功的愛,不是把孩子留在身邊,而是對孩子放手,讓孩子儘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獲得抵抗風雨的能力。接受分離,就是當他想要自由時,你不會用金絲籠把他套牢;堅持放手,就是當他遭遇坎坷時,你不會把壞結果一律承擔。

-作者-

*爸媽研究所(ID:mama_cn),研究1-6歲家庭教育新知識,是媽媽的教育筆記,是爸爸的帶娃攻略,是孩子的成長能量站。轉載請聯繫爸媽研究所。

*主播:鐘聲。雜誌之旅籤約主播。國家一級播音員,從事電臺主持16年,用聲音演繹生活。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可在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被捧上神壇,又猛然跌落,從天才到凡人,這位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經歷了什麼,17年後的他,現在怎樣了?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歲之前,母親一直跟在魏永康身邊陪讀,從小到大,他沒有玩具,沒有遊戲,也沒有朋友。
  • 那個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為了讓他專心學習,母親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包括洗衣做飯、洗臉洗澡、擠牙膏,甚至讀到高中還親自餵飯。
  • 那個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與同齡人相比,他可謂天縱奇才:1歲多開始識字,2歲掌握一千多個漢字,4歲自學完初中課程,8歲跳級進入縣重點中學……大學四年,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那個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可就是這樣一位熠熠閃光的神童,卻在最好的年紀「隕落」。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為了讓他專心學習,母親攬下了所有的家務活,包括洗衣做飯、洗臉洗澡、擠牙膏,甚至讀到高中還親自餵飯。
  • 夜讀丨那個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可就是這樣一位熠熠閃光的神童,卻在最好的年紀「隕落」。20歲那年,他被勸退回家,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識結構不適應中科院的研究模式」。原來,由於生活拮据,信奉「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母親將兒子當成了唯一的希望。
  • 那個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現在怎樣了
    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曾雪梅說,寫這篇日記時的永康只有4歲。1987年,4歲的魏永康幾乎提前學完了小學6年的課程。只有高中文化的媽媽覺得應當讓他上學接受正規教育,於是4歲的魏永康被送到華容最好的小學———華容縣實驗小學。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同齡的孩子在牙牙學語,他已經可以掌握1000多個漢字了;4歲的時候,同齡孩子上幼兒,他已經把小學的課程學完了。
  • 被母親詛咒、被中科院勸退的13歲神童,17年後怎樣了?
    比起一路為孩子遮風擋雨,不如讓他早點擁有抵抗風雨的能力。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大學四年,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可就是這樣一位熠熠閃光的神童,卻在最好的年紀「隕落」。
  • 17年前,那個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怒斥去死的神童,現狀如何?
    年前,一則「13歲神童以602分考上大學」的消息轟動全國:1歲開始認字;4歲開始學習初中課程;8歲一路跳級進入重點中學;13歲以602分優異成績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以總分第二的成績考上中科院碩博連讀研究生
  • 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天才神童」被中科院勸退後涅槃重生
    他被譽為「神童」,13歲讀大學、17歲讀研究生,被勸退後向陽而生魏永康被稱為「隕落的天才」,但是,他的成長道路上並沒有鮮花與掌聲,有的只是坎坷和各種各樣「否定」的聲音,也讓他異常的艱難,1983年,魏永康出生在湖南省的一個普通的農村家庭裡,他的父親魏炳南是一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殘疾軍人
  • 他是天才神童,17歲成中科院碩士,後來卻因為這個原因被勸退
    我們聽聞過很多神童的故事,他們天資聰穎,從小成績優異,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不凡之處。在驚嘆智力和天賦之餘,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神童身上有著比較特殊的個性和經歷。今天就來講一位特殊的「神童」,他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17歲還成功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但因為一個特殊原因被勸退。
  •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碩士。幾年後,他被說服辭職,母親對他的愛態度...
    兒子17歲考上中科院,幾年後被勸退,溺愛他的母親態度卻變了!魏永康,是一個神童,他兩歲的時候就表現出了超強的學習天賦。同齡的孩子在牙牙學語,他已經可以掌握1000多個漢字了;4歲的時候,同齡孩子上幼兒,他已經把小學的課程學完了。
  • 13歲上大學,17歲考進中科院的神童,卻因「無自理能力」而遭勸退
    從古至今,中國一直不缺「神童」,但真正能被人們一直稱為身體並不多。要知道大部分的神童在長大後,都面臨著傷仲永式的結局,就比如咱們今天要說的這個神童,魏永康。「神童」17歲碩博連讀,卻因無自理能力遭中科院勸退相信應該還有人對他留有印象吧,魏永康在1歲的時候,學會寫字;2歲時掌握了一千多個漢字;4歲便學完初中的課程;8歲進入重點中學學習;13歲的他就考入了湘潭大學的物理系;17歲憑藉中分第二的成績考進中科院的高能物理所,成為一名碩博連讀的研究生,可以說是前程似錦了。
  • 母親詛咒兒子:我恨不得你死了才好!17年後被中科院勸退
    世上最可惜的,莫過於「天才隕落」1996年,一個叫「魏永康」的13歲少年,以602分的成績考進湘潭大學物理系,轟動全國,被譽為「東方神童」。與同齡人相比,他可謂天縱奇才:1歲多開始識字,2歲掌握一千多個漢字,4歲自學完初中課程,8歲跳級進入縣重點中學……大學四年,魏永康以總分第二的成績畢業,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
  • 13歲的湖南神童高考602分上大學,17歲進入中科院,如今怎樣
    曾經中國有一位神童高考602分,13歲上大學,17歲進中科院,如今怎麼樣了呢?一、神童魏永康這位神童叫做魏永康因為生活很辛苦,所以母親希望魏永康能夠好好學習,將來能夠改變家庭生活狀況。魏永康也就在母親的希望下每一天都在努力讀書,在讀書的時候,魏永康學習成績優異,在學校裡面是佼佼者,他也會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拿獎。這讓魏永康的母親非常欣慰,於是她就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花更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因此她將為魏永康生活方面的所有事情包攬了下來。
  • 神童魏永康被中科院勸退,母親:恨不得他死了才好!幸虧及時醒悟
    然而,美好終究會被打破,被中科院勸退之後,無數人為他遺憾。母親甚至說:「我恨不得他死了才好。」究竟是為什麼會讓母親說出這般絕情的話?這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呢?雖然家境不好,但他的母親傾其所有撫養魏永康。2歲時,他掌握了1000多個漢字。4歲時,他完成了初中階段的課程。8歲時,小學只讀了2年就直接進入縣屬重點中學讀書。13歲時,魏永康以602分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17歲時,大學畢業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碩博連讀研究生。這些榮耀的背後,魏永康付出了不少的努力。
  • 「東方神童」13歲上大學,卻被中科院直接勸退,母親:我恨他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13歲就考上大學但又被勸退的「東方神童」的故事。進入重點高中後,魏永康的母親為了嚴管兒子。乾脆直接放棄了工作,開始陪讀。不僅幫忙刷牙洗臉,就連洗澡魏永康的母親也親自幫忙。每次魏永康吃飯的時候,都是母親餵飯他看書。就這樣魏永康13歲時,憑藉優異的成績成績考入湘潭大學物理系。
  • 13歲「神童」考上大學,卻被中科院勸退,媽媽:我沒有這種兒子
    13歲「神童」考上大學有一位叫魏永康的神童,從小在媽媽嚴格的教育下,學會背唐詩,識讀漢字,這是很多同齡人都難以做到的事情,就因為他的知識儲備很驚人,因此他在上學的過程中,一直以「跳級」的方式讀小學、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