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聞過很多神童的故事,他們天資聰穎,從小成績優異,在很多方面表現出不凡之處。在驚嘆智力和天賦之餘,我們可能會發現一些神童身上有著比較特殊的個性和經歷。今天就來講一位特殊的「神童」,他13歲就考上重點大學,17歲還成功考上中科院的碩博連讀,但因為一個特殊原因被勸退。
出生於湖南的魏永康就是今天的主人公,他的家庭條件一般,父親曾經參加抗美援朝變成一位傷殘退伍軍人,常年待在床上,母親是一個百貨公司的員工,雖然經濟條件不好,但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培養。剛生下來兩三個月,母親就教他認字,給他讀唐詩。
幼兒教育的效果可能有一定效果,或者他就是一個神童天才。兩歲的時候他就已經認識一千多個漢字,展示出獨特的天賦。當別的小孩四處亂跑時,他卻喜歡待在房間裡學習,四歲就已經自學完初中知識。他早早入學,不過因為天賦頗高,只讀了二年級和六年級。八歲就考上縣重點初中。他的學習能力很強,13歲就參加了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考上湘潭大學,這所院校可是首批全國重點大學,高考難度也是比較大的。而且他選擇的專業是物理,難度更是很大。
對於這個神童兒子,他的家人格外重視,母親更是全身心照顧孩子。不過照顧的程度比較嚴重,洗臉洗漱都代勞,高中時期都由母親餵飯。考上大學後,母親還跟隨著13歲的魏永康,完全負責他的日常生活。雖然13歲的年紀確實比較小,但他在母親的照料下,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大學畢業後,17歲的魏永康以優異的成績被中科院錄取,還是碩博連讀,這次距離比較遠,母親沒有跟隨。然而魏永康早已習慣了母親的照料,他自己無法照顧自己,而且和同學交流也有困難。這些困難讓他的學習也受到影響。20歲那年中科院以自理能力太差、無法適應研究模式的理由被勸退,想必這個原因是比較少見的。
魏永康和家人是難過的,原本是神童,卻被勸退。其實一個優秀的人不應該要有優異的成績,還要有完備的性格和生活,起碼要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如果連自己的起居都照顧不了,又怎麼能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幫助的人才。這一點也給其他家鄉敲響警鐘,在學習之餘,不要忘記培養孩子的自立自理能力。
不過回到家的魏永康並沒有放棄,在親友和恩師的幫助下,開始學習生活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不僅可以照顧自己,還成為一個「正常」的人,說話和生活技巧都已經掌握。他還主動追求一個女孩,並且已經娶妻生子。不過這位神童還是比較喜歡學習,想要成為科學家,通過自學努力,2009年還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的研究生。如今的他已經有了穩定的工作,過著簡單幸福的生活。
這位「神童」的經歷確實比較特殊,好在及時調整,並且堅持追求夢想,如今的現狀不錯。他被中科院勸退的理由也值得人們反思,一位優秀的人才應當培養健全的能力素質,這樣未來發展才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