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想教5歲的兒子學古詩,帶著兒子在書店選了半天古詩書,沒有找到一本兒子喜歡的。
我把女兒的《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拿給他看,他一下子就被書中的遊戲吸引了,開心地起做遊戲、讀古詩。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是一米陽光兒童書館用三年時間,專門為兒童精心編寫的一套四冊古詩書籍。書中有拼音標註,方便兒童學習古詩。
四冊封面
一般古詩書內容是古詩+注釋,而這套古詩書與它們不同。
這套古詩書選取100首經典古詩,根據古詩內容設計了精巧的遊戲,並配以絢麗精美的圖畫,激發兒童學習古詩興趣,從而愛上古詩。
同時鍛鍊了兒童的觀察能力、想像能力、認知能力和推理能力。
《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遊戲類型大致分3種——漢字、數字和圖形、10類遊戲。
1計算
唐代杜牧的《過華清宮絕句》,「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前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提到荔枝。
作者根據荔枝,設計了5中水果代表不同數字,A 、B、C、D水果盤裡放著不同水果,算出哪個水果盤裡總數最大。
這比枯燥的數學算式,更吸引孩子。孩子一邊讀了古詩,一邊也練習了計算,一舉兩得。
2填數字
作者根據唐代王維的《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設計了填數字遊戲,每一行,每一列的數字都能重複,有趣有燒腦,深深吸引了孩子。
1拼圖遊戲
作者給宋代楊萬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配了一副圖,設計的遊戲是將配圖切割成16塊並打亂,要求孩子拼成原圖。鍛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
孩子都喜歡玩拼圖遊戲,一塊塊拼的過程中,孩子的成就感一點點增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
2根據圖形找規律遊戲
作者根據唐代孟浩然 的《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現在的孩子,很多都沒有見過農田,不認識莊稼和蔬菜。所以這道題,讓孩子增長見識,學到了一點農業知識,還鍛鍊了觀察能力。
3找相同圖形
唐代王昌齡的《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作者根據詩中提到的李廣將軍,配了一幅將軍在月夜下射箭的圖畫,並配有5副將軍射箭的圖形,讓孩子選擇哪一副圖形,是李廣將軍的影子。鍛鍊孩子的觀察力。
4圖形連線
唐代崔顥 《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作者根據這首詩,設計了一個連線圖,連成黃鶴樓的外觀。
5找線路
根據唐代柳宗元《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作者設計了老翁釣魚的遊戲,4根魚竿的4條釣魚線以及其它線,曲裡拐彎交織,讓孩子找出哪條魚竿釣到了魚。
這其實是一條找線路路遊戲,鍛鍊孩子的觀察和認知能力。
6想像成長過程
唐代李商隱 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作者根據詩中提到了春蠶,繪製了8副蠶寶寶生長圖畫,讓孩子按照蠶寶寶的生長過程,排列圖畫的順序,鍛鍊孩子認知和推理能力。
1找詞語
作者根據顏真卿《勸學》,「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設計找詞語「學習」、「雞鳴」、「讀書」、「勤奮」、「後悔」的遊戲。孩子學習古詩的同時,學會了組詞。
2找反義詞
作者根據宋代蘇軾《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設計了找反義詞的遊戲。
兒童都愛玩遊戲,《寫給兒童的古詩遊戲書》利用兒童的這個特點,根據古詩內容設計數字、漢字和圖形遊戲,讓學習古詩不再枯燥,吸引孩子愛上古詩,同時還鍛鍊孩子認知、觀察等能力,做到了寓教於樂。
(原創青綠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