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她卻思考起人生:沒錢,怎麼養孩子?

2020-08-29 小公主變形計

「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剛好我最近在看《西方藝術史》,所以就給她講起了倫勃朗的故事。

是的,你不用奇怪,女兒8歲了,我跟她之間一直都無話不談,我不會特意選擇那些看似很童話的故事講給她聽。基本上我在看什麼,就會給她講些什麼。不僅能讓孩子知道我的世界,還能順便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呢。

百科上這樣介紹倫勃朗:

倫勃朗·哈爾曼松·凡·萊因(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1606-1669)是歐洲17世紀最偉大的畫家之一,也是荷蘭歷史上最偉大的畫家。


我告訴女兒,倫勃朗是一位非常有天分的畫家。


他在畫油畫時,特別擅長運用光線,後人把這種處理方法稱為「倫勃朗光」。這種用光的基本光效是:通過布光,讓光線在人物的眉骨、鼻梁還有顴骨位置形成一個暗區,看起來就像是一個三角型的光斑,讓人的臉部線條明暗突出,人物因此顯得特別立體。

倫勃朗在畫人物肖像畫時常常用這種光,並在他的群像油畫《夜巡》中用到了極致。十幾個人的夜巡隊伍,人物卻一點也不呆板,反倒錯落有致,層次豐富,富有戲劇性。但他的命運也正是由於畫了油畫《夜巡》而急轉直下。

據說這是因為隊伍中每一個人出的價錢平等但在油畫中展現卻有主次之分,甚至有些人臉部在黑暗中,完全被人認不出來。那些人不能夠接受倫勃朗的這種畫法,而倫勃朗也不願意為之改變自己的風格。


到後來,再也沒有人找他畫畫,他的生活窮困潦倒。傳說他的私人醫生跟朋友說,倫勃朗死的時候都沒有人為他致悼詞。沒想到這位朋友竟然反問道:「倫勃朗剛死啊?我還以為他早死了!」

閨女聽完這些很詫異:「媽媽,倫勃朗為什麼不願意改變呢?」

我笑笑:「這就是藝術家啊!他們往往有自己的堅持,正是這種堅持構成了他們獨特的個人風格。他們可能並不特別重視生活中的那些東西,對錢也很淡薄。所以有一些藝術家生活上並不富裕,但卻在藝術史上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你看,要不是倫勃朗的這種堅持,今天我們才會在西方藝術史上去專門講這位畫家。」

「閨女,你會願意嫁給這樣的藝術家嗎?」

女兒搖頭:「如果沒有錢,拿什麼生活呢?拿什麼養孩子呢?」

聽到8歲的女兒跟我談到「養孩子」,我還真是有一點意外。我打趣她:「現在都開始說孩子的事啦?到時候你生不生還不一定呢。」

「我怎麼可能不生孩子呢?我要當媽媽的!當媽媽多好呀……」

聽到這裡,我倒是挺開心的,這是不是證明我這個媽媽當的還不錯?


還沒來得及跟女兒細細討論在她心中當媽媽有什麼好,她的新一輪提問又開始了:「媽媽,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我嫁給你一個藝術家也沒問題,我出去賺錢就行了唄!「

對,還真有這樣的!我想起了某位男歌手,他就專心寫歌唱歌,他的妻子負責賺錢養家。

女兒先點頭,然後又搖頭:「不過,這樣我會不會辛苦啊?其實,也可以讓我來當藝術家,讓別人去賺錢,對吧?」

還沒等我說話,她自己又說:「算了,算了,我也不是特別想當藝術家,要不然我還是好好賺錢吧……」

她就像是做好了決定一樣,一身輕鬆的從我身邊跑開了。



明明是討論藝術呢,怎麼最後就落到了她要賺錢上?

世界很奇妙,跟孩子聊天更奇妙——你永遠不知道她的下一句是什麼,更不知道她會把你帶到哪裡去。但能在某一刻同頻,能傾聽她的聲音,此刻的我,已然滿足。未來她會做什麼,會一身煙火氣還是兩袖清風,就讓未來給出答案吧。

歡迎關注我,我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一對姐弟的母親。

養育兒女的難和苦我懂,教育孩子的著急和心累我更懂。用親身經歷加實用心理學知識,與你分享,讓你的焦慮少一點,成就感大一點兒。

點擊關注後,不僅能第一時間收到我的分享,還能隨時給我私信提問。我等你!


相關焦點

  • 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他卻開始思考別的,沒錢,怎麼養孩子
    當他給女兒講一個藝術家的故事時,他會思考人生:沒有錢怎麼養孩子?後來,沒人請他畫畫,他的生活很窮。我笑著說:「他是個藝術家!他們往往有自己的毅力,這是他們獨特的個人風格。Mog對生活中的事情不太關注,對金錢漠不關心。因此,有些藝術家生活並不豐富,卻在歷史藝術中留下了自己獨特的印記。如果不堅持倫勃朗,今天我們就來談談這位西方藝術史上的畫家。「姑娘,你想嫁給這樣的藝術家嗎?」女兒搖了搖頭:「如果你沒錢,你想用什麼生活?你用什麼來撫養孩子?
  • 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他卻開始思考別的,沒錢,怎麼養孩子
    最近我在家裡啊看《西方藝術史》,有的時候孩子會好奇,就跑過來問我看的什麼,於是我給他講了倫勃朗的故事,我和家孩子的關係很好,他有什麼事情都會來和我說,比如班級裡誰穿了嗎很貴的衣服,或者是有那個男生喜歡班裡的小女生。我也會耐心的聽他講話,所以有的時候我跟孩子講話的時候,孩子也會認真聽我講話。
  • 孩子的思路你永遠別猜:從藝術家倫勃朗,到沒錢養孩子怎麼辦?
    「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剛好我最近在看《西方藝術史》,所以就給她講起了倫勃朗的故事。是的,你不用奇怪,女兒8歲了,我跟她之間一直都無話不談,我不會特意選擇那些看似很童話的故事講給她聽。基本上我在看什麼,就會給她講些什麼。不僅能讓孩子知道我的世界,還能順便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呢。
  • 「沒錢,你憑什麼生下我?」女兒的話警醒父母:女兒真的要富養?
    文丨沐沐導語:「沒錢,你憑什麼生下我?」女兒的話警醒父母:女兒真的要富養?01.父母往往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窮苦人家更是把孩子當成了光宗耀祖的唯一出路。老梁頭真沒想到女兒會說出這些話,他沒讀過幾天書,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回話。「父母生孩子,哪裡管孩子同不同意?你總說我學習不努力,那我真心問你:你如果是我,你真的能比我更努力?更珍惜?那我是不是你彌補遺憾,出人頭地的工具?」「沒錢,你憑什麼生下我?」說完,女兒就走了。留在原地的老梁頭,兩顆眼流出了渾濁的淚珠。
  • 沒錢也可以富養女兒
    ,有才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小小年紀畫了一幅孔雀圖,拍出了10萬元的高價,參加比賽也獲得了不少獎牌……優越的家庭環境足夠讓她們的父母富養女兒。確實,她們的見識讓她們語出不凡;她們的多才多藝讓她們氣質優雅;她們取得的成績讓同齡孩子難以望其項背……那是不是我們這些工薪階層靠著微薄的收入就不能富養女兒了呢?我想說:「不!我們依然可以富養女兒!」
  • 從容有趣地講故事,馮侖在故事中引發我們的思考
    馮侖說,他從不教育孩子,就是愛跟孩子聊聊天。面對孩子,馮侖是會講故事聊天的家長;而經營企業,馮侖是會講故事的老闆;演講或寫書,馮侖是會講故事的「商界思想家」。女兒送上的生日禮物,是她在公號上寫的一篇文章《老爸六十》。父親60歲了,女兒才真正理解了他 。因為父親忙於創業,女兒從小缺少父親的陪伴。父親從「傳奇」到真正走進她心裡的過程,她以自己的成長感悟,再現了父女之間共同成長的親子關係。
  • 藝術家雲展覽講的是「你的」故事
    展覽因而成為了一 場主題為「藝術記疫—— 六種情緒樣本」的特殊 「實驗」。他們希望觀眾可 以在「情感上檢視我們真 正經歷到的變化」。  「過去的兩個月來, 我們普遍關注疫情的發 展態勢,思考疫情對工作 和生活產生的影響,卻對 這段特殊時光裡人們復 雜而多變的情感缺少認 真的觀照。」紀明輝說。
  • 女兒穿4000塊裙子,被孤立了: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是富養她
    很多父母與劉思琪媽媽一樣,好吃好喝供著養著孩子,給她最好的生活,讓她事事都順心。她沒有朋友,不想工作,花錢就是她人生最大的樂趣。女兒執意要買最新款的蘋果手機,但母親說家裡沒錢,只能下跪祈求孩子。家有兩個女兒的黃磊曾說過: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去養。
  • 歐陽爸爸一家靠女兒養,主持人則用臺語說:亂講什麼,笑翻眾人!
    歐陽爸爸一家靠女兒養,主持人則用臺語說:亂講什麼,笑翻眾人!沈玉琳笑著說:因為知道歐陽龍形象不適合說粗俗的話,所以交給他來答,歐陽龍補充說那剛剛那句不夠代表他心情,要沈玉琳再說點「更粗鄙的」,沈玉琳則用臺語說:「亂講什麼」,笑翻眾人。歐陽娜娜一家在她那麼小的時候就上電視了 ,她還是學大提琴的 她爸會沒錢嗎?
  • 女兒想學鋼琴,被媽媽拒絕,女兒:沒錢就不要生我!
    沒錢沒本事的人,好像真的沒有資格做父母了,被別人怎麼嘲笑都無所謂,但是當孩子說出「沒錢就不要生我」的時候,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是真的沒用,可能自己真的不配生孩子。一進到家裡面,瑤瑤就開始哭喊,埋怨媽媽不讓她學鋼琴,媽媽說家裡的收入要還房貸,瑤瑤的私立學校每年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所以家裡真的沒有那麼多的錢讓瑤瑤學鋼琴了。再加上瑤瑤的媽媽和爸爸離婚了,爸爸現在在哪裡都不知道,家裡所有的收入都只靠媽媽一個人,根本就顧不上。
  • 女兒穿4000塊裙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毀掉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一味在物質上富養她
    很多父母與劉思琪媽媽一樣,好吃好喝供著養著孩子,給她最好的生活,讓她事事都順心。結果,沒養出公主,卻養出了一身公主病。正是父母的有求必應,才養出了驕縱蠻橫、不能自理的孩子。曾經看過一則視頻。有一隻小鳥,一直被主人圈養著,每天除了吃食和喝水,就是躺著睡覺。
  • 「沒錢就別生孩子」公婆的話太刺耳。寶媽:我的孩子誰做主?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過一個寶媽的哭訴,她說自己在生了女兒之後,公婆除了在產房外打聽生男生女,之後就沒露過面兒。平時生活困難,公婆也不出錢幫一下。就連孩子一歲多的時候生了場大病,讓老公去公婆那兒借都不給。結果很讓這位寶媽心寒。公婆非但分文不借,還送了一頓嘲諷:「沒錢就別生孩子,只生不養,你有什麼資格當媽。」
  • 她的人生毀了!父母起訴22歲女兒拒養2歲弟弟勝訴,只管生不管養
    ,由於身老邁,現在無力撫養兒子,便要求22歲的女兒王俊麗(化名)承擔撫養責任,王俊麗自然不肯接受。可惜他們沒有想過自己有沒有能力撫養兒子,生出來養不起更沒面子。或許她們不用為養二胎的費用發愁,但她們沒想過自己還能活多久,等她們80歲的時候,孩子才十幾歲。現在的小孩不管是上學還是放學都有家長接送,她去學校接孩子的時候,如果有同學問她是不是某某的奶奶呢?她會怎麼想,孩子會怎麼想?這種情況肯定會給孩子造成心理陰影。
  • 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教育女兒,可以從改編童話故事開始
    她在觀看過電影《美麗人生》後,產生了靈感。電影中一家人被抓到納粹集中營,爸爸為了不給孩子的童年造成陰影,就對兒子說,集中營裡發生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遊戲,只要不違反遊戲規則,就能獲得一部坦克。當時小矮人又都不在家,她怕如果揭穿巫婆,會跟巫婆另起衝突。不然真吃了毒蘋果的公主怎麼會醒過來?她說講完之後,女兒還回應道:「我就說嘛,公主不可能那麼笨,不然王子怎麼會喜歡他?」
  • 愛心媽媽用餐盤講故事,堅持12年讓女兒吃童話
    她在ins上的籤名是:我烹飪,孩子們吃,我用美食講故事她獨特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的「講故事」的方法,讓她的女兒們非常興奮而胃口大開。說起來,Samantha Lee並沒有受到過烹飪培訓。只是因為女兒挑食,每次餵飯都要哄半天,一家人為女兒吃飯的問題一籌莫展。由於女兒喜歡聽童話故事,她靈機一動:如果將早餐拼成童話人物的樣子,或許女兒會喜歡?
  • 《流金歲月》劉詩詩:我看到了,富養女兒最大的弊端
    劉詩詩飾演的蔣南孫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精緻上海人,從小被家人當做小公主一樣養大,讓她學最代表氣質的小提琴,給她買最好的裙子和包包,連剪頭髮都去最好的沙龍。她是典型的被「富養」長大的女孩,在物質條件優渥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不懂得人間疾苦,更不懂得人生的艱難。
  • 怎麼引導孩子創作故事
    我特意做了點功課,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引導孩子講一個「有頭、有尾、有衝突、有轉折」的完整故事。(阻礙)直子在學校很努力地去讀書,與朋友們相處的也很好,她想代替女兒過一個精彩的人生,在家裡還是像以前一樣,做飯,家務,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平介在外人面前把直子儘量當成女兒,在家裡還是把他當成妻子相待。
  • 女兒想養寵物貓,因家長不讓而爭吵,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有效溝通
    她媽媽見狀,趕緊叫她坐到同學那邊去,女兒雖然過去和同學坐一桌了,但是始終低頭看著手機,不和同學說話。我們問她爸孩子這是怎麼了?她爸爸解釋說:「女兒想養一隻貓,理由是她們班的很多女生都養了貓,所以她也想養一隻。我一聽火了,跟她說現在上初一,功課那麼多,學習任務那麼重,哪有時間養貓?你以為還是小學啊,那麼清閒啊!我說她連自己都照顧不了,她還想養貓?」
  • 女兒想養寵物貓,遭家長反對而爭吵,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有效溝通
    她媽媽見狀,趕緊叫她坐到同學那邊去,女兒雖然過去和同學坐一桌了,但是始終低頭看著手機,不和同學說話。我們問她爸孩子這是怎麼了?她爸爸解釋說:「女兒想養一隻貓,理由是她們班的很多女生都養了貓,所以她也想養一隻。
  • 為什麼要給孩子講睡前故事?講故事有哪些方法和技巧?
    孩子喜歡聽故事,可以說是天性使然,裡面包含著孩子對未來的探索和思考。好的故事有什麼魅力呢?我們先來一起聽一個故事。在《一千零一夜》裡面,有一個故事講了這本書的由來。從前,有一個國王,因為遭遇了感情的背叛和挫折,從此拋棄了感情,變成了一個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