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媽媽用餐盤講故事,堅持12年讓女兒吃童話

2020-08-10 玩瘋了未來學院


Lee Samantha是一位馬來西亞的母親和食品藝術家,她為兩個年幼的女兒創造了異想天開、豐富多彩和健康的飯菜。

早在2008年,她就開始將食物變成有趣而獨特的藝術品,幫助大女兒建立了健康飲食習慣。2011年她開始把作品發到網上,現在她在Instagram已有幾十萬粉絲。



她在ins上的籤名是:我烹飪,孩子們吃,我用美食講故事。她獨特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創造性的「講故事」的方法,讓她的女兒們非常興奮而胃口大開。


說起來,Samantha Lee並沒有受到過烹飪培訓。只是因為女兒挑食,每次餵飯都要哄半天,一家人為女兒吃飯的問題一籌莫展。由於女兒喜歡聽童話故事,她靈機一動:如果將早餐拼成童話人物的樣子,或許女兒會喜歡?


說做就做,最開始嘗試的是女兒最愛的白雪公主。



後來有了三隻小豬:



陽光下出來覓食的霸王龍:



星際旅行:



史努比、童趣十足的英國衛兵等等一些列童話主題的美食。她用美食,漸漸為女兒打開了一扇童話王國的大門,每一份早餐都凝聚了她的用心,她也很享受這個過程。


女兒呢,果然被可愛的童話早餐吸引住了,竟然主動要求吃飯,這讓Samantha Lee欣喜若狂,更加堅定了做童話早餐的決心。


她想讓女兒吃得開心,但吃得健康更重要。為了女兒的健康,她喜歡用大米、蔬菜、水果、雞肉作為材料,而且絕對不會用食用色素,這樣營養就保證了,顏色搭配起來也好看。她給女兒的寄語是:沒有人是你,這就是你的力量



其實,Samantha本來的工作是兒童派對策劃人,所以她很清楚地知道孩子的飲食喜好,也知道如何去調度孩子心理層面的歡樂情緒。



Samantha表示,把食物做成這樣,並不需要什麼特殊工具、昂貴食材,只要一點點創意、一點點用心就好。甚至不用做得特別完美,只要捕捉到人物和場景的精髓,傳神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可就是這一點點,需要的不僅是耐心,更是巧思和百分百的投入。


噓,不要吵醒小貓睡覺,猜猜它夢到了什麼?


除了童話,藝術家出身的她,也經常在生活中尋找美食的靈感。關於早餐的靈感,她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也許和女兒的一次談話,聊到某個小動物,女兒隨意畫出的一幅畫,或是一次外出旅行看到某個卡通人物,轉眼,就進了女兒的餐盤。


萬聖節,只屬於女兒一個人,誰讓她這一天過生日呢?



女兒折了一些紙船,媽媽把它們變成了美食故事的一部分。


看了《叢林歷險記》之後的作品,和女兒一起回想故事:


除此之外,同一個卡通人物,她可以用多種不同的食材表現出來,腦洞很大,創作能力也是真的是厲害,不得不服。



兩個小姑娘,從最早接受Samantha為她們製作的餐點配料與配色開始,就培養起對美的感受和眼力。如今,她們會通過媽媽給她們每天設計的童話故事,創意想像整個故事發展的情節,自編自話,自導自演,然後一口一口把這些食物給吃掉!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培養了孩子的想像力,吃玩學結為一體,豐富又有趣。



除了美食,她還會用樂高來告訴女兒她自己的童年時光:那時冰棒和寺廟比手機更受歡迎,而她那一代人更熟悉周圍五顏六色的建築;馬來西亞是一個真正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國家;在這裡,母女擁抱並分享彼此的童年……


END

相關焦點

  • 白雪公主童話,該給女兒講還是兒子?研究結論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會給兒子講白雪公主故事嗎?一位媽媽到我家裡,發現我給幼兒園年齡的兒子讀灰姑娘的童話故事,大為不解。她說男孩子聽公主故事會變得「娘腔」,所以在她家裡小朋友的童書繪本,凡是公主題材的,什麼玫瑰公主、白雪公主、灰姑娘等,她都不會講給兒子聽;而她家的女兒很愛公主類型的童話,她總喜歡給女兒買公主和女孩兒題材的繪本。這位媽媽給女兒講公主童話故事,而拒絕給兒子講公主題材的童話故事,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呢?
  • 孩子愛聽童話故事,家長給孩子講童話故事時,要講真實的童話故事
    媽媽被小雪問住了,媽媽告訴小雪這是個童話故事。這個故事是為了激勵你們好好學習。通過自己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童話故事是虛幻的美好的,是想像的。童話故事和現實很不一樣,童話故事充滿了想像和虛幻。但是你終究是要長大的。等你將來長大了,你就會就知道現實是殘酷的。你要會經歷很多殘酷的事情,也會明白很多道理。媽媽還在跟小雪說,小雪就非常著急地地媽媽別說了。
  • 越小的孩子越難講通道理,教育女兒,可以從改編童話故事開始
    所以,這位寶媽沒有用直白的方式告訴女兒社會的危險,沒有直接告訴女兒如何保護自己,而是通過改編童話故事的方式讓女兒學會保護自己。她說自己不知不覺中,改編了十幾部童話。第一次嘗試,《新白雪公主》寶媽發現女兒對公主的故事尤為喜愛,於是就決定對各種公主「下手」。
  • 二胎媽媽成網紅音頻主播,用粵語講述童話故事
    在她眼裡,童話故事裡包裹著勇氣、善良與愛,希望能通過媽媽的聲音來傳遞著愛與溫暖,也讓更多人了解嶺南文化。初心:專注原創童話故事,搭建嶄新的童話城堡「為了能好好照顧弟弟,也讓女兒聽著我講的故事入睡,感受到媽媽的陪伴,所以我就趁空閒的時候把故事錄下來了,以後還能放給弟弟聽呢
  • 童話故事可不只有安徒生,這些經典童話故事,你給孩子講過幾個?
    即使沒有給孩子講故事的習慣,相信家長們也都會給孩子買幾本童話故事,以供孩子在閒暇時間翻閱。那麼10個家庭當中,有8家的童話故事都會是安徒生童話或者是格林童話。因為知名度夠高,也是家長熟悉的故事。安徒生童話固然好,但是童話故事也不止有安徒生,除此之外,也有很多經典的童話故事,那麼接下來就給大家介紹幾個,看各位家長都給孩子講過幾個?
  • 講中國童話學傳統文化 漢聲故事爸爸·媽媽活動在浙江啟動
    2018-12-16 15:2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楊振華讓孩子浸潤在傳統故事中、感受學習中華文化,12月15日,全省首批「漢聲中國童話·故事爸爸/媽媽」實驗園啟動儀式在杭州德勝東村幼兒園內舉行。
  • 童話故事怎麼講?——童話的意義
    從幼兒園到二年級期間,幾乎每天都有講童話故事的固定時間,他們選用的童話有如下特點:第一,   在故事中,通常沒有固定時間、空間、地點和人物。例如,故事的開頭常常是,很早以前,有一個古老的王國裡有一位王子。第二,   故事總是喜劇性的結局。例如,後來那個女孩和王子結婚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把童話故事講成恐怖故事,我只服這5部電影!
    童話故事深受小朋友喜愛,是小朋友健康成長的必備良品。童話電影也同樣深受觀眾們的喜愛,可有一些電影講的明明是個童話故事,卻偏偏夾雜著恐怖驚悚的元素在其中,這樣的電影必須爸爸媽媽陪著寶寶觀看了。下面就來看下,這些電影是怎麼把童話故事講的陰森恐怖的!1.
  • 父親擺攤照顧沉睡12年的女兒:她是童話故事裡的睡美人
    46歲的單親爸爸邊擺攤邊獨自照顧女兒,整整12年了,你也許很難想像這有多難!但是看看孩子白色的皮膚,清爽的頭髮,床上乾淨的被褥,家裡其他地方都很簡陋!唯獨小樓粉絲的房間布置的很溫馨,床上的玩偶女孩,精緻的小東西一點兒都不少!
  • "六·一"兒童節 聽"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三個故事
    原標題:兒童節,「童話大王」鄭淵潔講了三個故事   從1978年寫下第一篇童話故事,鄭淵潔已經寫了近40年。花甲之年,他這樣回望自己的決定:「我1978年開始寫童話的時候,跟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相差就十幾天,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是不可能出現一本只刊登一個人作品的雜誌的。」   今年,鄭淵潔開講《人生十堂課》,其中重要的一堂課就是「如何做決定」。
  • 蔡誠:給媽媽講個故事吧,爸爸
    ,挖空心思,我編造各種童話故事給她聽,但有些她聽著聽著竟然睡著了,每逢這樣的時候,我為自己不是講故事的高手而感到沮喪。和以前不同,這次我送了一本格林童話給5歲的女兒,還利用在大興居家隔離的無聊時間,深思熟慮,寫了一個小故事。久別重逢,原以為女兒要纏著我聽新故事,但抱著格林童話,女兒卻鑽進了被窩。敲門,我坐到女兒的小床上。
  • 從凱叔講故事《2021凱叔魔幻童話之夜》:讀懂教育的本質
    隨著知識付費、內容創業等風口吹起,每逢年關,各類大型跨年晚會越來越多,相信你在2020-2021年跨年之際,一定有一個獨特的跨年儀式。我們來盤點下:12月31日,羅振宇的2021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武漢光谷國際網球中心舉行,演講長達4個半小時。
  • 將「童話世界」融入早餐 漯河這位媽媽太有才!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尹曉玉  「兒童節做海綿寶寶早餐、愚人節做小丑早餐、國慶節做愛國教育類早餐、考試做100分早餐……,這位媽媽太有才了,看著她的朋友圈,我瞬間也成了『大廚』。」9月25日上午,說起自己朋友圈每天變著花樣為女兒做早餐一位網友,漯河市市民李女士感慨地說。
  • 鹹素媛給孩子講童話故事,中國婆婆極力配合表演,孩子的表情亮了
    你給孩子講過童話故事嗎?為了讓孩子聽得津津有味,你用過哪些有趣的方法呢?讓我們來看看韓國明星鹹素媛和她的中國婆婆是怎麼做的吧。婆媳講童話故事,用盡渾身解數這天,鹹素媛和婆婆一起在家帶孩子。只見兩個孩子大的面無表情,似乎對媽媽講的故事毫無興趣;小的那個居然已經閉上眼睛,香香得睡著了……把童話故事講成了「催眠曲」,這樣的結果想必是鹹素媛婆媳完全沒有想到的。
  • 原來格林童話原版,都是講給少女聽的西方女德故事
    01   很多童話故事  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  歐洲以前的所謂童話,不是講給孩子聽的,而是講給少女,很多童話故事不過是歐洲以前的女德女訓故事罷了。  儘管逾一百五十年以來格林童話已然被當作經典兒童文學,然而兒童並不是童話最初的目標讀者。
  • 灰姑娘的故事有「毒」?這位媽媽卻給女兒上了一課,受益匪淺
    《灰姑娘》是三大經典童話之一,講的是一個叫辛德瑞拉的小女孩,她的母親去世後,被繼母和兩個壞心腸的姐姐百般折磨,整天做一些粗活累活,後來受到仙女的幫助,有了水晶鞋和南瓜馬車,遇上了迷人的王子,從此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 從兒童文學的4大特徵,淺析童話創作要點,做會講故事的媽媽
    有了孩子之後,常常會面臨這樣一個請求:「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關於小狗的故事吧。」「媽媽,你給我講一個做夢的故事吧。」······媽媽也很想給你講,可是很多時候真的是不知道該怎麼講。
  • 《中國童話》:臺灣媽媽的傳家寶 孩子的好故事
    30年後,這套臺灣媽媽的「傳家寶」終於有了大陸簡體版,傳到了更多媽媽手中。「我們自己搜腸刮肚給孩子講故事,最後卻發現,記憶中的故事怎麼都是西方的?難道中國沒有足夠的好故事?還是這些故事都消失了?」30年後,這套臺灣媽媽的「傳家寶」終於有了大陸簡體版,傳到了更多媽媽手中。散落民間的珍珠看過燈猴的故事,隨手再翻幾頁,便能發現這套書最大的特色:以陰曆節氣為主線,春夏秋冬,從年頭到年尾,每天一個中國故事。將所有故事貫穿起來,無形中就讓孩子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
  • 給女兒講藝術家的故事,她卻思考起人生:沒錢,怎麼養孩子?
    「媽媽,你給我講個故事吧」。 剛好我最近在看《西方藝術史》,所以就給她講起了倫勃朗的故事。 是的,你不用奇怪,女兒8歲了,我跟她之間一直都無話不談,我不會特意選擇那些看似很童話的故事講給她聽。基本上我在看什麼,就會給她講些什麼。不僅能讓孩子知道我的世界,還能順便提高孩子的理解力呢。
  • 科學講童話,睡前好故事
    以前也看過幾本童話故事書,但覺得成年人寫的童話有點老牛強裝嫩、矯揉造作的感覺,就沒有那麼自然順暢,故事情節也比較老套。最近看了一本《楊紅櫻童話全集—毛毛蟲的天空》,覺得作者寫的還是很好的,不管從故事情節、語言表達、故事的完整性方面,還是從故事的意境性、哲理性和其中的愛的教育方面,作者都表現的相當老道和進退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