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尹曉玉
「兒童節做海綿寶寶早餐、愚人節做小丑早餐、國慶節做愛國教育類早餐、考試做100分早餐……,這位媽媽太有才了,看著她的朋友圈,我瞬間也成了『大廚』。」9月25日上午,說起自己朋友圈每天變著花樣為女兒做早餐一位網友,漯河市市民李女士感慨地說。
記者打探了解到,這名每天為女兒做「童話早餐」的媽媽叫車曉光。三年來,她把每天為女兒做早餐變成了一件充滿藝術氣息的樂事,而她經常曬的照片也成為很多媽媽的「教科書」。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她從來沒有學過廚藝,所有的靈感都來自於日常生活。
早餐超萌
用普通食材營造「童話夢境」
每天為女兒做花樣早餐的車曉光並不是一名全職家庭主婦,她經營著一家網店。3年前她女兒進入小學,需要在家吃早飯,從此每天叫醒女兒的不是鬧鐘,而是充滿儀式感的早餐。
車曉光每天5點起床為女兒做早餐,用的大多都是常見食材,比如胡蘿蔔、南瓜、蘑菇、海苔等,水果、堅果和牛奶也是每天必備。神奇的是,她用這些普通的食材,把海綿寶寶、派大星、白雪公主、龍貓、熊貓、機器貓……這些童話裡的「人物」變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記者在手機裡看到「童話早餐」的照片,感覺隔著屏幕都透著誘惑。
堅持三年
「童話早餐」簡單需耐心愛心
3年的堅持,足以讓一件普通的事,變得獨特而有意義。每次,車曉光在朋友圈分享早餐照片,都能引來寶媽們爭相學習,她也因此成了很多寶媽的「老師」。
「這些創意來自於她和女兒一起聊天、看動畫片或散步等日常生活中。」車曉光說,用海苔、芝士做眼睛,可以把荷葉餅做成憤怒的小鳥和小狐狸。熊貓主題早餐,是把雞蛋切開,用海苔剪出胳膊、腿、耳朵的形狀,粘在雞蛋上。刺蝟飯糰,是在飯糰外面裹一層肉鬆,再用黑芝麻和番茄醬點綴出刺蝟五官……
「我從沒上過烹飪課,也沒參加過任何培訓,就是一位普通媽媽。」車曉光說,其實做這樣有創意的早餐並不難,每一個做母親的都能夠做到,只是需要耐心和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