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能夠古今相通,走向世界,這位漯河人功不可沒!

2020-12-14 賈湖

環顧宇內,比漢字出現更早的文字不止一二,古代文獻流傳至今者,中國也並非為最古。但時隔數千年,今人仍可較少障礙地閱讀古代文獻的,唯有中國。

除了漢字的特質、華夏民族重視繼承、珍惜歷史文獻等因素之外,我們不得不感謝一個叫許慎的漯河人!他搭建的古今文字的橋梁起了很大的作用。

許慎其人

許慎,東漢時期南郡召陵縣(今漯河市召陵區)人,曾經舉為孝廉,當過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大學老師和圖書館管理員之類的小官。

「圖書管理員」實在是一個神奇的職位,從古至今很多不平凡的人物都曾當過,比如老子、司馬遷、冼星海、李大釗、毛澤東、魯迅、莫言。

許慎的不平凡之處就在於他不僅是當時研究「五經」最牛的學者之一,還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自此,繁多複雜的漢字實現了形、音、義上第一次真正的統一。許慎,被後世尊為「字聖」「文宗字祖」。

四十匹布一生心血

《說文解字·後敘》中稱:「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說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

為了這本書,他花了半輩子的精力鑽研用大篆、小篆編著的儒家經典,還經常跋山涉水尋找碑石、尋訪古廟,每個字都確認出處和仔細甄別後才收入書中。

編纂過程中,他還在字形編排、構型分析、注音和釋義上找尋規則,分析小篆體的偏旁部首,利用「六書」,也就是指示、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的方式釋義,認真到每一個最簡單的字,都反覆揣摩,字字珠璣。

如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許慎說的「XX是也」是在舉例子,比如「日」、「月」,小篆是這麼寫的:

雖然小篆已經不如甲骨文那麼形似了,但還是很像太陽和月亮的!

大家都不知道怎麼表達,最初就是畫出來、沿著物體的形狀描摹,這也是許慎「畫成其物,隨體詰詘」的意思。

又如「目」字,許慎曰:「人眼。象形。重童(瞳)子也。凡目之屬皆從目。」目義為人眼,象形字,中間的兩畫表示眼珠輪廓。從目表示看的字眼,如「眼睛眩睫盼睨眺瞟睹看」,一個看的動作便有這般萬種風情。

終於,在漢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許慎完成初稿,幾經修訂,21年後定稿,然後派兒子許衝套了個牛車,裝了冒高冒高的一車竹簡進京獻給皇帝,得到「賜布四十匹」的稿費。

世界級的文化名人

許慎逝後,《說文解字》幾乎成為讀書人必讀之書,歷朝研究《說文解字》者層出不窮,學者們對其推崇達到頂峰。

中國現代語言學奠基人之一王力稱:「許慎是中國文字學的開山鼻祖,《說文解字》是中國文字學的奠基之作。」

語言學家王光漢認為不能不感謝許慎,有了《說文解字》,我們才能認識秦漢小篆,辨認商代甲骨文、商周金文和戰國古文,「要不然,甲骨即便被發掘,今人也無從辨認。」

許慎的《說文解字》,還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部字典,第一部大型英語詞典面世,比它晚了一千五六百年。一千多年來,沒有一部文字學著作能夠真正超越《說文解字》。

說許慎是世界級的歷史文化名人,那是實至名歸。

在漯河追尋許慎

漯河是「字聖」許慎故裡,許慎生於斯、長於斯、眠於斯。

現在的漯河城,是「中國漢字文化名城」,它有高水平的國際漢字文化研討會,有10萬平方米的許慎文化園,城內以許慎命名的道路、建築、文化設施比比皆是,與之相關的文化活動也層出不窮。

2014年4月,許慎文化園內成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園內的許慎墓作為漢代古墓葬,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中華文化的傳統猶如長江、黃河,兩漢文化是其中水面寬闊、波濤洶湧的一段,漢代的經學是這段大河的中流,而許慎則是在這中流中湧起的巨濤。他對儒家經典及其精神「明智的判斷與取捨」,化為獨特的見解和對經典用字的扶正祛邪。如果說,秦始皇用武力統一了天下,那許慎就是用一部書統一了中國的文字。

相關焦點

  • 漢字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字
    1.只要掌握2000個漢字,就可以讀書、看報。而沒有掌握2-3萬個英語單詞別想讀書看報。普通使用漢語的人用2000個字就可以描繪世界,而使用英語的人至少需要8萬單詞,而據美國聯邦教育委員會調查,美國中學畢業生七成看不懂紐約時報。
  • 講漢字演變和故事,漯河這位教師把「說文解字」引入課堂
    從那時起,侯淑珍開始嘗試按照《說文解字》的體例,向學生講解漢字的形音義之美。 「自從侯老師把《說文解字》納入課堂,孩子們收穫了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提高了書寫和寫作能力。」「感謝侯老師給了孩子這樣一個鍛鍊自己的平臺,讓孩子更有自信,也陶冶了情操!」學生家長紛紛點讚這種漢字學習方式。
  • 全國集中識字教學研究會會長張田若:把握漢字規律 弘揚漢字文化
    7月7日,在漯河舉辦的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我國語文學科的泰鬥級人物、全國集中識字教學研究會會長、94歲高齡的張田若老先生一登臺就引起臺下不小的轟動。當天的研討會開幕式上,張田若的一個驚人之舉是將自己珍藏多年的《國語四千年來變化潮流圖》古本捐贈給了許慎文化資料中心。「漢字、漢語、漢文化源遠流長。
  • 漢字,以怎樣的面貌走向大眾
    漢字,作為中國文化的基石,亦成為全社會的關注焦點——漢字教學的重要性日益提升,漢字文化的知識需求愈發迫切,各種各樣的普及讀物蜂擁面世,電視上也出現了漢字主題的大型節目……在全社會的喧囂熱鬧中,漢字究竟應該以怎樣的面貌走向大眾?這個問題需要漢字研究者冷靜回答。
  • 闡釋古今漢字高明的「二傳手」流沙河
    大量的古籍需要真有人知道其好壞到底何在,而古今漢字的鴻溝確實存在,不是一般人所能解決的。高考古詩文的比例加重,使得一般家長的焦慮加深,因此除學校加碼外,家長也在圖書市場上去尋覓適合孩子們讀的書籍,此可謂之考試的剛需。再者各種國學機構的開辦,傳統文化在意識形態驅使下的回潮,跟風的作者和出版商,盯著這個龐大的市場,於是「漢字密碼」、「文字故事」等一些「解字天書」陸續出籠。
  • 看不見的漯河足跡:文字祖地與河南味道
    這裡有世界上最早的樂器,賈湖遺址共發掘出三十餘支骨笛同是世界上迄今為止發現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管樂器,國寶七音骨笛將世界音樂文化史向前推進了3000多年。南街村從一個小小村辦企業到全國十大名村,雙匯由本地一個資不抵債的小廠蝶變為全球肉類行業龍頭老大,食博會從無到有,從地方走向全國,一大批國際國內500強企業投資漯河……首家中國食品名城、中國特色魅力城市、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一張張漯河名牌熠熠生輝,
  • 漢語拼音一甲子:從歷史走向未來,從中國走向世界
    明清時期,來華傳教士利瑪竇最早使用拉丁字母為漢字注音。後來,英國人創製的「威氏拼音」一度盛行。不過,著名語言學家周有光認為,這些外國人給漢字注音只能算是「外國人為外國人而拼音化」,「是他們自己為了便於學習中文而創造的權宜之計」。  中國人對拼音的探索,始於盧戇章1892年所著《一目了然初階》,創造了57個音節雙拼的符號。
  • 古今漢字任你查 「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上線
    如今,「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的正式上線可能讓他再不用犯難——藉助資源庫,「古今漢字任你查」已經不再是夢想。1月11日,教育部「奮進之筆」行動、國家語委重大基礎資源建設項目「通用漢字全息資料庫建設」的標誌性成果「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也標誌著該系統正式啟動上線。
  • 實拍漯河這個國家4A級景區,對咱漯河人免費開放!
    咱漯河有5個國家4A級景區:1、沙澧河風景區 2、南街村景區 3、開源神州鳥園 4、小商橋風景區 5、許慎文化園景區。其中沙澧河風景區是完全開放的免費景區,南街村景區除了植物園收費外,其他景點均免費,開源除了河上街免費,園區內收費。小商橋為收費景區,許慎文化園5月1日前收費,5月1日後對漯河市民免費。
  • 「全息字典」:古今漢字任你查
    快捷、權威、形象——準確查找一個難檢字的相關信息再不用跑遍古籍閱覽室,翻便「大部頭」,只需輕點滑鼠——登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點擊現代通用字集,搜索要查找的字,不僅能夠顯示其現代字形、字音、字義信息,還可以查到該字從甲骨文、金文到篆書、楷書的歷史字形演變過程,從《說文》《爾雅》《方言》《釋名》一直到《
  • 「全息字典」正式上線:古今漢字任你查
    來源:光明日報「全息字典」:古今漢字任你查快捷、權威、形象——準確查找一個難檢字的相關信息再不用跑遍古籍閱覽室,翻便「大部頭」,只需輕點滑鼠——登錄漢字全息資源應用系統,點擊現代通用字集,搜索要查找的字,不僅能夠顯示其現代字形、字音、字義信息,還可以查到該字從甲骨文
  • 食品名城再添文旅新地標——漯灣古鎮品牌發布會暨漯河文旅論壇側記
    漯灣古鎮吉祥物「漯漯」 這是一場蓄城市之勢、聚品牌之力,將中華古韻、漯河古今城事完美呈現的盛事。 盛事啟幕 璀璨之光閃耀沙澧之畔 伴隨炫目多彩的燈光秀,一支婀娜多姿的開場舞《水袖天書》正式拉開了本次盛會的帷幕,並將漢字名城
  • 全球都用字母,我國能保住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個人功不可沒
    說實話,在這個全球都在用字母的時代,我國能保住自己獨有的漢字書寫體系,這人絕對的功不可沒。在大航海時代開始之後,歐洲人的足跡漸漸的走向了全世界,隨著歐洲人的步伐,屬於歐洲的語言體系也傳向了整個世界,漸漸的英語、法語佔領了非洲、北美還有澳洲,而拉丁語體系的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統治了整個拉丁美洲。
  • 漢語拼音發明人周有光,讓更多人能夠用26個字母來拼寫漢字
    周有光先生的貢獻絕不僅僅是發明出漢語拼音如此簡單,一個個小小的字母叩響了外國人了解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的大門,時光如梭,鬥轉星移,如今讓我們再來緬懷這位偉人!不平凡的少年漢字之美在於方正平直,在於韻味悠長,漢字的廣泛應用也代表著國家國際地位的提高,但在漢語拼音誕生之前,漢字很難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因為漢字的數量繁多,每一個字書寫方式不同,有的還極為複雜,同時一字有多意,成語、諺語、俗語的數量更是龐大,對於外國人來說,實在是難以理解和記憶,就不要提使用了
  • 周有光曾做客人民網訪談:拼音使漢字文化走上電腦走向手機
    ,必須讓漢字走向世界,漢字走向世界需要拼音來幫助 [主持人]:今天在強國論壇上,各位網友聽說我們兩位老先生要來這裡和大家進行訪談,也都非常激動。網友問,在全球化的今天,當代中國教育必須走向世界的,漢語拼音在中國教育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 【周有光】:中國人需要一個漢語拼音方案,這個事情在清朝末年就提出來了,到1918年制定了一個方案,叫做注音字母,這個方案臺灣現在還在用,大陸沒有用了,不過在大陸的字典上還都有。後來經過好多次的轉折,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1958年又制定第二個重要方案,就叫漢語拼音方案。
  • 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在開源神州鳥園首發
    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漯河市人民政府主辦、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承辦的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將於2020年10月30日晚在開源神州鳥園北廣場啟動。此次活動是以弘揚和傳承漯河歷史文化為出發點,旨在聚焦漯河傳統文化資源,展現中華漢字文化魅力,力求突出「文創+」融合,推動文旅產業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增強文創企業間交流合作,打造一個促進文創產品交易的高效平臺。
  • 第十八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在漯河開幕
    11月2日,由中國食品工業協會、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食品和包裝機械工業協會主辦,漯河市人民政府、河南省食品工業協會承辦,河南省工信廳、河南省商務廳支持的第十八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食博會」)正式開幕。
  •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倒計時5天!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何鳴10月25日,記者了解到,為進一步促進漯河文旅事業高質量融合發展,推進全市文化旅遊信息化建設,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各縣區精品文旅資源。由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漯河市人民政府主辦,漯河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協辦的「黃河有禮」 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即將開啟。自2020年10月30日至2020年11月1日,在開源神州鳥園北廣場將舉辦「2020漯河文創伴手禮首發式」,屆時將為市民和遊客打造一場能看、能聽、能玩、能買的「文旅盛宴」。
  • 世界上大部分文字,都字母化了,為什麼只有中國能保住象形漢字
    一、象形文字是古老字體,是最早產生的文字 大約是在距今五千多年前的時候,由古埃及人率先將圖畫文字進行演化,從而發明了象形文字。而由於發明的時間非常的久遠,因此就如今的研究表明,象形文字乃是世界上一種最古老的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