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城區有座低調老舊小區:由3棟單元樓組成,名字源於兩千年前

2020-12-09 喵星人日誌

小區是城市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最核心的功能分區,任何一座城市都離不開生活小區,因為小區的存在,也使得城市功能更加豐富。常年生活在湖北省武漢市,對這座城市的了解也是由最初的租住小區開始的,城郊區域不同,小區的硬體規模等也會有差異。像在武漢城區就有一座低調又迷你的特色小區,它建在漢江江堤下,由3棟單元樓組成,面積雖小但非常接地氣,並且名字源自兩千多年前的歷史人物,文化底蘊深厚,它就是琴斷口南岸社區。

武漢的地域特色很直觀,兩江分三鎮格局大氣,傳統的生活區多臨江而建,也因為水運興盛,南來北往商賈雲集一處,形成早期的市集規模。一般來說,武漢的江景除了長江,還有不能忽視的漢江,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長江比較,但漢江改道催生漢口卻是史實,漢江沿線的生活區僅此一處就能傳頌千古。不過,對比漢口的自帶光環,漢江沿線在武漢境內的其他地方生活區規模就小得多,像琴斷口南岸社區就是處在城市三環線內的非常低調的小區之一。這座小區接近三環線,距離仙女山路最近,同時北邊和漢江咫尺,幾乎就處在江堤之下。

一邊是漢江流水,一邊是三環線內漢陽區琴臺路北較為偏僻的地域之一,使得琴斷口南岸社區一直處在低調發展中。在這個區域中,工業區匱乏,生活區配套較少,除了西側有漢陽的黃金口工業區,其他三個方向皆是待開發的土地,連交通格局也是依靠旁邊的古田橋,優勢與市區其他地域比很不明顯。可以說,交通主幹道唯仙女山路,公共運輸欠缺,琴斷口南岸社區就是一處僻靜的鄉裡,雖然它的位置在三環線內。

與市區內其他小區比較,琴斷口南岸社區的規模也十分迷你,它只有三棟單元樓,分別建在小區入口處的小路上,呈直線排列,形成一堵圍牆樓。小區內部道路也是以此裙樓為依託規劃,東西走向,長度有限,外人進入小區,走在公共道路上,目之所及處,三棟單元樓六個單元入口依次展開。步梯房入口,車輛停放也沒有秩序,靠著入口擠著位置,來往的居民莫不是一臉嫌棄;如果還要再本來就不寬的公共區域倒車進來或出門,那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非老司機不能搞定。

雖然只有三棟單元樓,但實際上琴斷口南岸社區裡還有其他的矮舊平房和自建房屋,它們與單元樓參雜在一起,形成了很難定義的綜合小區。平房大多只有一兩層,建在小區入口處,與單元樓合圍成一塊矩形,從矩形對角線往東北,還有一條小路,延伸到一塊更密集的平房區。那一塊平房區裡的房屋規格稍微大一些,三四層樓房比比皆是,密度大,公共區域小,是典型的城中村格局。在這樣的區域生活,車子停不進,小路難貫通,唯一優勢便是靜謐,適合養老。

因為建在遠離工業區和商業區的地方,琴斷口南岸社區整體特點就是安靜,北邊的大堤阻擋江水,南邊的平原一覽無餘,僅有的交通大動脈仙女山路還有一定距離,比之大面積開發區,這個小小的社區關注度幾乎沒有。雖如此,但從歷史來看,琴斷口還是有一定文化底蘊,它的名字來源於兩千多年前的故事,來源於春秋時期的音樂大師俞伯牙摔琴謝知音而來。進一步來看,整個漢陽以西蔡甸區,在未來都是大知音文化區的範疇裡,定位還是旅遊地帶,它直接決定了區域內不會有大面積的工業區開發。

沿漢江到古田橋,往南進郭茨口路,再向西走,很快便能看到江堤之下有一處很僻靜的村落小區,它就是琴斷口南岸社區。社區入口小路地勢很低,雜草叢生,往裡走,幾棟民房映入眼帘,外牆看著很陳舊,上面塗滿了補丁和廣告,牛皮癬式的招牌一看就是年久失修無人問津的老地方。小路寬度有限,剛好夠一車道距離,開車進去,見兩旁房屋灰色如注塑,行道樹巨大,而樹下還有好幾間像豬圈羊圈的建築,裡面空蕩蕩的,不知道是做什麼用。繼續往裡走,終於看到行道樹下坐著人了,幾位老年人坐著聊天,看到有外來的車子,一臉狐疑。

嚴格來說,琴斷口南岸社區不屬於城中村,一來其周邊並沒有城,二來它也不屬於村子。簡單分析,社區就是一座混合式小區,或者叫做開放式小區更合適,它混合了單元樓和平房,組成了小區的樣子,又沒有小區該有的元素。如果是在此居住,遠離城區的環境也算安靜;但若是工作生活,那種不便會讓人絕望。路過這座社區,看著它整體靜謐的氛圍,似乎也很難得,在武漢,這種地方只怕會越來越稀少吧。

相關焦點

  • 武漢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事兒,政協委員這麼呼籲,你同意嗎?
    常青花園十二小區新康苑2014年開始,哪個樓棟業主一致同意加裝電梯,曹雲生就幫業主跑腿到相關單位遞交申報材料。2015年,常青花園社區12小區13棟1單元居民自費50萬元加裝電梯,成為武漢市第一個自籌資金加裝電梯的老舊小區。
  • 武漢20多個老舊小區已加裝電梯,老樓瞬間變「花園洋房」
    楚天都市報記者胡勇謀和武漢不少現有的老舊小區一樣,洪山區黎明苑教師小區,獅城公寓的房子都沒有電梯。隨著不少業主年齡的增大,這些年紀大的居民爬樓越來越吃力。自從武漢出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的指導意見後,這裡的居民積極自發組織加裝電梯,如今,兩棟樓已率先完成,其他居民也躍躍欲試。據初步統計,今年來,武漢共有20多個老舊小區加裝電梯。8層樓老舊小區無電梯「裝!一直想裝!」
  • 朝陽城區老舊小區高層用水難取得重大突破
    日前,記者從市自來水公司獲悉,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相關部門的支持幫助下,經過公司上下攻堅克難,朝陽城區老舊小區高層用水難問題取得重大突破。截至今年底,累計完成544棟樓房、2.61萬戶高層用水難問題,剩餘任務將在明年全部加以解決。
  • 北京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常態化封閉式管理:涉20個小區126棟樓
    通過對老舊小區引進新物業、安裝人臉識別、配備門崗保安等措施,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接下來,東城區還將結合老舊小區綜合治理,再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們住得安心舒適。
  • 去年夏天爬樓汗流浹背,今年輕鬆到家!看株洲如何解決老舊小區...
    楓溪苑小區加裝電梯早已投入使用(資料圖/受訪部門 供圖)6月15日上午,站在寬敞的電梯中,蘆淞區湘安小區9棟2單元60多歲的住戶董文輝,想起了一年前的夏天:戶外30多度的高溫,自己汗流浹背,拎著一個西瓜,正在樓梯間裡氣喘籲籲。如今,一臺新加裝的電梯,改變了這一切。老董只是受益者之一。
  • 東城試點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 涉126棟樓10339戶
    本報訊(記者李瑤)目前東城區首批5個老舊小區實現常態化封閉式管理,並在綠化保潔、停車管理等多方面實現提升。接下來,繼續推動15個老舊小區的封閉式管理,讓居民住得安心舒適。今年3月,《東城區老舊小區封閉式管理試點工作方案》發布。
  • 2021年,呼和浩特市計劃改造333個老舊小區
    呼和浩特市老舊小區主要分布在新城區、回民區、玉泉區和賽罕區四大城區的中心地帶,涉及居民約40萬戶。這些小區大部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建設的機關、企事業單位職工住宅區,過去都由單位負責管理,隨著住房制度的改革,被推向了市場,但是大都又沒有專業的物業服務企業願意進駐管理,因此多年來缺乏管理維護,與新建並已實施物業管理的小區形成了明顯反差。
  • 朝陽24個老舊小區204棟樓將改造提升
    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通知,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名單,153個項目被納入名單中。已納入名單中的老舊小區,將按照條件成熟一批、實施一批的原則,條件成熟就可開工。朝陽24個老舊小區即將迎來綜合整治朝陽區有24個老舊小區納入綜合整治名單,共涉及改造樓棟204棟,面積1553998.98平方米。此外,朝陽區有4個老舊小區包括金福家園小區,福怡園小區,金星小區,安慧東裡7、8、9、18號樓,納入配網改造名單,共涉及改造樓棟44棟,面積30.71萬平方米。
  • 北京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現狀調查
    建設單位首開房地集團農光裡重汽小區項目經理李松介紹。  在北京,每一部為老樓加裝的電梯,都牽動著樓裡百姓的心,或喜或盼的故事有很多……  「原來上下樓有點發怵,從沒想過能坐上電梯。盼了這麼多年,終於坐上了,好像做夢似的。」建於20世紀80年代初的北京市西城區紅蓮中裡社區6號樓是一棟磚紅色的六層樓,2019年9月,加裝電梯試運行,81歲的住戶李國梁感慨不已。
  • 北京雙井老舊小區升級改造 60年老樓水管煥然一新
    改造完成後的衛生間管道。 記者了解到,垂西社區5號樓和13號樓都是建立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工廠宿舍樓,其自來水管線也是那個時候建造的,如今,60年的歲月過去了,舊的自來水管線管內汙水的腐蝕讓水管壁越來越薄不說,自我疏通的水平也越來越差。 2017年,雙井街道前期通過黨政群共商共治工程,確定了垂楊柳西裡小區樓內上下水管線改造項目。
  • 老舊小區電梯加裝 圓了老人「出行夢」——湖口縣「有事先商量...
    大江網/九江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劉淑敏、許屏報導:「有了電梯,上下樓就方便了!」開工儀式現場,業主崔董蘭充滿期待地說:「我家住六樓,年邁的爺爺奶奶和我們住在一起,他倆幾乎不下樓,每天都困在家裡,馬上好了,他倆也可以出去散散心,人也會精神很多的。」
  • 合肥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美國《紐約時報》關注了!
    ……為了避免爭吵和訴訟,廣州為電梯加裝項目制定了規則,如果一棟公寓樓中房屋專有部分佔建築物總面積三分之二以上且佔總人數三分之二以上的業主投票贊成安裝電梯,項目就必須開工。「中國中部城市合肥9月1日宣布,它將採取類似的規定,給老舊樓房加裝電梯。」2019年、2020年,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均列入合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事項。
  • 福州今年105個老舊小區改造名單曝光!晉安新增2個!有沒有你家……
    今年,福州將對影響城市景觀形象和市民居住環境,暫未列入舊屋區改造計劃的老舊小區,採取街區式連片推進方式,進行全方位改造提升,引導居民參與「共同締造」。根據計劃,2020年五城區和高新區計劃對106個老舊小區實施改造,涉及759棟、2.69萬戶,總建築面積220萬平方米。其中鼓樓區27個、臺江區39個、倉山區10個、晉安區14個、馬尾區15個、高新區1個。
  • 北京老舊小區有了新變化!「寂寞家中坐,避免上下樓」成過去式
    去年3月,本市啟動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明確要求要根據群眾意願,自下而上開展老舊小區綜合整治工作,上一輪未納入整治範圍的加裝電梯,作為重要改造內容納入到新一輪老舊小區綜合整治清單中。「我們要多辦像老舊小區加裝電梯這樣暖人心的事。」市委書記蔡奇在調研中多次提出要求。
  • 2019年最全老舊小區改造方案來啦!具體改造內容涉及哪些方面?
    2019年最全老舊小區改造來啦!具體區域在哪裡,如何實施,改造內容涉及哪些方面?由市住建局負責實施改造23個小區(其中,惠民實事項目涉及9個小區,包含:大眾街區,惠民街區,陽光小區,勝利街區,育才西小區,怡心園A,怡心園B區,怡景苑1、2期,雄關三小區)。住建局負責改造區域改造5個單位生活區,共計23個小區,改造項目計劃總投資3.55億元。
  • 菏澤:老舊小區拆不拆?看看住建局怎麼說
    菏澤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季士峰簡要介紹了菏澤市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情況,菏澤市住建局二級調研員周朝義回答了記者提問。   據悉,2020年菏澤市共實施改造城鎮老舊小區44個,改造面積為194.6萬平方米,501棟單元樓,17629戶,預計投資2.6億元,截至11月底,已完成改造28個,224棟單元樓,8212戶,建築面積81.9萬平方米,年底前將全部完成改造任務。
  • 瀋陽老舊小區改造為居家養老鋪路 「懸空老人」下樓遛彎不是夢
    居住在沒電梯舊樓的老年人時常感覺上下樓難,勉強下樓又擔心被障礙物絆倒,無奈成為困於居所的「懸空老人」。人上了年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日常所擔心的事也多了起來,居家養老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愛。12月5日,遼寧省瀋陽市首個平層入戶加裝電梯項目,在瀋河區五愛街金生小區的一個6層單元樓正式竣工投入使用,高層住戶不再擔心上下的困擾,喜笑顏開。
  • 南寧將對24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9月底前全面開工!快看有你家嗎
    南寧市將對240個老舊小區進行改造快來看有沒有你家~240個老舊小區將在9月底前全面開工6月30日,南寧市召開2020年老舊小區改造新聞發布會。南國早報記者 蘇華攝據2019年10月自治區住建廳調查摸底結果顯示,南寧市共有老舊小區911個,設計戶數11.39萬戶、棟數4915棟,總建築面積1025.16萬平方米。其中,2020年度計劃改造240個老舊小區,南寧城區就有212個。
  • 關注丨長沙老舊小區加裝電梯該如何申請?詳細步驟來了!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的報告中提出,城鎮老舊小區量大面廣,要大力進行改造提升,支持加裝電梯,健全便民生活設施。小編了解到,針對加裝電梯一事,湖南已從多處著手。位於長沙麓谷沐春園小區交房十餘年,居住著很多60歲以上的老人,為了解決「爬樓難」的問題,從去年起,由多名熱心居民牽頭,著手準備加裝電梯的相關籌備工作。
  • 老舊小區改造啥標準、有哪些項目?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李帥文圖    11月13日,大河報AⅠ·06版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啥我們家不一樣》為題,報導了鄭州市商城花園小區進行老舊小區改造後,多棟居民樓道未曾粉刷,小區雨汙水仍舊混流,甚至仍有居民樓漏水等情況。該報導刊發後,迅速引起了眾多網友和讀者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