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6治理新模式」讓「鄰裡事鄰裡議鄰裡定」

2020-12-17 滄州新聞網

「1136治理新模式」讓「鄰裡事鄰裡議鄰裡定」

新華區鐵路三角線社區紅色引擎激發治理新活力

本報訊(通訊員趙明 記者楊繼超)新華區鐵路三角線社區黨員張淑梅退休在家,社區邀請她擔任小區「紅色業委會」成員,從「被服務者」轉變為「服務者」。通過發動居民參與社區治理,社區真正實現了共建共享。

圍繞進一步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鐵路三角線社區積極探索黨建引領「紅色」自治,重點構建「六位一體」的社區治理協調機制,形成了「1136治理新模式」。1136社區網格治理工作法,即「1」社區黨委,「1」黨建聯席,「3」志(志願者)兩員(在職黨員、退休黨員)三長(樓棟長、單元長、網格長),「6」六位一體工作機制:書記論壇共商發展大計、黨建之聲傳遞黨的聲音、陽光議事推動小區決策、組織生活築牢理想信念、初心學堂激發學習動力、志願服務引導全民參與。為深入推進社區「六位一體」建設,三角線社區黨委積極打造「紅色業委會」,小區業委會成員多數由共產黨員組成。紅色業委會積極發揮溝通紐帶作用,義務協助社區做好小區管理事宜;轄區退休黨員充分發揮模範帶頭作用,以實際行動彰顯著黨員本色,充分發揮「紅色引擎」作用。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催化劑、粘合劑、潤滑劑作用,定期組織小區業委會、樓棟長、居民代表召開聯席會議,就小區治理的大小事務進行共商共議,形成「互聯、互補、互動」的合作協商機制,實現「鄰裡事鄰裡議鄰裡定」。

「咱們社區通過搭建居民自治平臺、社區黨委帶領、小區業委會和樓棟長帶動,讓我能夠為大家做點力所能及的事,也算發揮餘熱了。」石化小區業委會主任李振倉說。

相關焦點

  • 成都:「中外議事會」議國際社區鄰裡事
    桐梓林社區國際鄰裡中心的工作人員在向參會人員徵集社區發展建議。新華社記者楊迪攝新華社成都9月12日電(記者楊迪)從事國際教育顧問工作的喬娜,從紐約來到中國成都市已三年有餘。她和喬娜將作為國際鄰裡中心的常任聯絡員,積極參與到桐梓林社區國際鄰裡中心的建設發展之中,及時和運營方討論可能出現的問題,對中心工作進行支持和協助。9月10日晚,參加桐梓林社區國際鄰裡中心中外議事會首次會議的人員合影。桐梓林社區國際鄰裡中心供圖桐梓林社區是成都市外籍人士最為集中的社區之一,居住在此的外籍人士約佔整個社區實有人口的五分之一。
  • 鄰裡情是社區治理的「粘合劑」
    一個小小安排,既拉近了鄰裡關係,又化解了現實困難,頗具啟示意義。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過去一個大雜院或一棟筒子樓裡住的,常是知根知底兒甚至同一個單位的人,鄰裡間的交往和幫襯往往比親戚都多。但隨著時代變遷,越來越多人上了樓、搬進了商品房小區,「單位人」成了「社會人」,「鄰居相見不相識,不知對門是何人」成為常態。
  • 社區「鄰裡中心」 凝聚鄰裡溫情
    1月25日電 2018年以來,長沙市芙蓉區東岸街道率先建成東宜社區「鄰裡中心」並投入使用,輻射周邊5個居民區,涵蓋3萬餘戶居民和周邊十餘家企業單位,中心成立以來,立足居民需求,在管理、服務、建設等方面不斷探索創新,做好「加法」,成為東岸地區首個集黨員服務、文化服務、便民服務、志願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場所。
  • 浦東上鋼街道探索「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新模式
    為使鄰裡守望能夠落到實處,浦東新區上鋼街道本著以「自己的事自己管,大家的事大家辦」為出發點,探索出一條居民自治的新途徑,使社區居民真正成為守望的主角。  滙豐項目啟動,引導社區居民自治  自2013年12月以來,作為「滙豐中國社區建設計劃」在上海第一批試點社區之一,上鋼街道積極探索「鄰裡守望」志願服務新模式,配合滙豐項目啟動了
  • 【鄰裡守望】松江泖港鎮網格管理優服務,鄰裡守望促和諧
    近年來,隨著城鄉一體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呈現三個比較突出的問題:人口的老齡化、管理的空心化、村民利益訴求的日益多元化,針對上述情況,從2010年開始,泖港鎮以公益性崗位整合為契機,以「網格化管理、標準化操作、社會化參與」為目標,探索形成符合農村實際情況的社區管理新模式,即泖港鎮社區管理108模式。
  • 闊口社區「黨建+」鄰裡中心開放
    莆田網訊 8月7日,荔城區闊口社區「黨建+」鄰裡中心正式開放,開啟社區生活新模式。  當天上午,社區居民紛紛來到「黨建+」鄰裡中心參加活動。  據了解,闊口社區「黨建+」鄰裡中心建設面積約2100平方米,覆蓋3個社區、5個網格、2.8萬人口、商貿企業200多家,是全市首批17個社區「黨建+」鄰裡中心建設試點之一。
  • 鄰裡守望相助 共建美好家園—— 北京市第二屆「社區鄰裡節」掠影
    密雲區通過開展「社區鄰裡節」活動,吸引社區更多家庭、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社區活動,營造社區鄰裡和諧相處的氛圍,為推進全區基層社會治理創新貢獻力量。據統計,全區238個社區將開展500餘場活動,將社區打造成鄰裡心靈相通、情感相親、精神相依、守望相助的和諧家園。鄰裡相依,唇齒與共。大興區通過開展「社區鄰裡節」活動,將鄰裡互助作為社區常態化工作,進一步改善鄰裡關係,不斷加強社區治理能力,著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體系。
  • 鄰裡情一家親,七東社區鄰裡節上居民秀才藝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媛 鄰裡情,一家親,為增強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營造鄰裡守望相助、共建美好家園的濃厚氛圍,七裡山街道七東社區舉辦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第八屆和諧鄰裡節暨「僑驛站」第二屆文藝聯誼會。
  • 「和睦鄰裡節」推動城市和諧鄰裡關係
    據了解,該活動將持續一個月,各縣(市)區將根據各自情況開展「鄰裡互助」、「鄰裡互聯」、「鄰裡互學」、「鄰裡互展」、「鄰裡互保」等活動,為廣大市民提供了相互溝通、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增進友誼的平臺,屆時,數以萬計的居民走出家門,走進社區,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共同歡度屬於自己的節日。
  • 除了方便,佛山鄰裡圖書館還帶來了什麼?
    她於2018年10月加入這一體系,並連續三年獲評「五星鄰裡圖書館」,至今舉辦了四十餘場親子故事會,服務近六十個家庭。正是在她的帶動下,身邊朋友不僅積極參加活動,也紛紛加入到鄰裡圖書館中,先後誕生了四點讀書、繪聲繪愛、小獅子、一言一語等鄰裡圖書館,而「一言一語」的館長正是「錦鯉」陶湘梅。
  • 鄰裡關係「加熱」鑫遠有秘笈!湖州鑫遠鄰裡節探索了什麼內容?
    中國小康網 獨家專稿文|《小康》·中國小康網記者 周宇如何打造鄰裡交流空間、如何再生鄰裡文化、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建立鄰裡常態化交互機制,這些都是鄰裡節探索的相關內容。鄰裡節只是一個手段,目的是探索為鄰裡關係『加熱』的有效手段:如何打造鄰裡交流空間、如何再生鄰裡文化、如何通過數位化手段建立鄰裡常態化交互機制等。」 湖南鑫遠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鑫遠集團)副總裁兼湖州鑫遠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湖州鑫遠)總經理賀韌介紹說。
  • 親近三百戶,鄰裡情更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鄰裡」是社區的下一級自治單元,在城市以3-10個樓幢、300戶左右設置鄰裡,在鄉村則按原村民小組建制、150戶左右設置鄰裡,再以路、河、標誌性建築等為界,讓鄰裡的空間「實體化」。  同時,每個鄰裡設1名理事長和若干名理事,門對門、面對面服務居民,形成「大事小事議一議,鄰裡有事齊出力」的鄰裡自理模式。目前,崇川區共有166個社區,設置鄰裡1074個。
  • 「黨建+」鄰裡 近鄰「家」更親
    仙遊縣紮實推進「黨建+」社區鄰裡中心建設,試點推行木蘭社區「一心多點」街區式和南橋社區「多心合一」集中式等模式,加快拓點步伐,加快機制創新,打造具有影響力的黨建品牌,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 成都市城市社區和諧鄰裡關係營造三年行動啟動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委城鄉社區發展治理委員會、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中共成都市武侯區委、成都市武侯區人民政府主辦。 成都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武侯區委書記巫敏介紹了武侯區鄰裡關係發展情況。巫敏說,武侯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發展治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家風傳承,以志願服務和諧鄰裡關係,積極構建和諧健康的社區生態圈。
  • 鄰裡節特色活動迎中秋
    福田區 系列活動 增進鄰裡情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秦小豔)看表演、猜燈謎、品美食……昨日,深圳市第十屆社區鄰裡節福田分會場活動啟動,一系列增進鄰裡情的特色活動,為中秋佳節增添了濃濃的節日氣氛。 在景田社區法制文化廣場活動現場,一場由社區老人們演奏的生動的民樂演出拉開了此次鄰裡節活動的序幕。
  • 青雲譜鎮:鄰裡中心成居民「打卡」新去處
    ,這是社區鄰裡中心經過重新升級改造投入使用後,給居民生活帶來的可喜變化,這裡也成為小區居民「打卡」的新去處。在鄰裡中心建設中,青雲譜鎮以社區「大黨委」為載體,吸納轄區部分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參與社區治理,成立志願服務隊伍,將更專業、更精準的「服務清單」第一時間送到居民手裡,通過開展各類專題講座、文藝表演、愛心義診、義捐、矛盾糾紛調解等各類志願服務,讓群眾在「服務清單」裡收穫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 鄰裡情,為幸福生活「加點糖」
    此次「海科鄰裡節」主要圍繞 「鄰裡情」、「社區治理」、「迎大運」以及「後疫情時期創業穩產」幾大板塊開展,吸引了來自周邊小區居民、黨員、退役軍人,轄區商戶,園區企業等十二個方隊1000餘名朋友來到西南財大附屬實驗小學,共同開啟了一場盛大的鄰裡狂歡
  • 「破冰」遊戲拉近鄰裡距離大渡社區鄰裡活動豐富多彩,陌生鄰裡成熟...
    近日,柯橋街道大渡社區鄰裡中心內,小區居民正在玩「破冰」遊戲。「我叫楊仙娣,今年63歲,家住潤澤大院5幢。」一位大媽這樣說,然後後面的居民逐一進行自我介紹。大家一起搭著肩,介紹自己的名字、年齡以及居住地點。破冰,顧名思義就是讓陌生人在短時間內熟悉起來。「破冰」遊戲是做十分簡易的遊戲,少量的動作,少量的身體接觸,最簡單的規則,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彼此漸漸熟悉。
  • 城市發展呼喚新型鄰裡關係
    近些年來,鄰裡話題時常引起關注,鄰裡之間小摩擦、鬧彆扭上升到矛盾衝突的事情也時有發生。比如陽臺晾曬,樓上澆花水滴到樓下被單上;又比如飼養寵物,誰家的狗總是犬吠不停很吵人;還有諸如電梯裡抽菸、扔垃圾等,最讓人頭痛的大約要算「高空拋物」,已經從不文明轉向人身傷害事故。
  • 城市鄰裡不往來
    家鄉父輩們的鄰裡親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讓我難以忘懷。  然而,自從18歲那年走進城市之後,經歷30多年的城市生活,讓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城市與農村的鄰裡關係大不一樣。在城市,大家住在一個樓裡,但彼此視若路人,甚至是住在對門,也老死不相往來。剛進城那一陣,城市鄰裡之間的處世之道,一時讓我難以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