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

2020-12-10 海外網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

「種族主義是美國主要且持久的特徵。」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的這一判斷,從來不缺乏現實註腳。今年5月,美國非洲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白人警察暴力執法致死後,以「黑人的命也是命」為代表的反種族主義運動迅速席捲全美,美國學者稱之為「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抗議活動」。

美國種族歧視問題引起廣泛國際關注,來自國際社會的批評針針見血。54個非洲國家聯名向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提交決議草案,請求聯合國介入調查美國及其他國家對非洲裔族群的系統性種族歧視、警察暴力執法等問題。南非執政黨非洲人國民大會、非盟委員會、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等紛紛發表聲明,譴責種族歧視和種族主義。加納總統阿庫福—阿多憤慨說道:「悲劇的重現讓人痛徹心扉,也提醒我們直面醜陋的現實。」土耳其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代表薩迪克·阿斯蘭犀利指出,美國民眾的抗議活動揭露了美國社會長達幾個世紀的深深的裂痕。

舊傷未愈又添新傷,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的美國更加凸顯系統性種族歧視。「沒有什麼比這場疫情下的生與死更能體現美國的膚色差異了。」英國《金融時報》如是描述。根據美國疾控中心6月公布的數據,非洲裔美國人的新冠病毒感染率和致死率是白人的5倍,拉丁裔是白人的4倍。美國勞工部11月發布的數據也顯示出一道「種族鴻溝」——10月份非洲裔美國人、拉丁裔美國人和白人失業率分別為10.8%、8.8%和6%。正如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四十五次會議期間所指出,疫情對非洲裔美國人造成影響的嚴重程度暴露了他們被邊緣化的現實,結束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所造成的傷害至關重要。

「只有腐爛的樹木才會長出壞蘋果」,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研究人員概括美國種族主義事件頻髮根源的這一表述最近傳播得很遠。大量事實表明,美國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導致了包括財富、健康、刑事處罰、司法、就業、住房、政治參與度和教育等諸多方面的不平等。美國前國土安全部部長傑伊·詹森坦承:「如果定義得足夠寬泛的話,我們可以認為美國的每個機構都存在著系統性種族主義。」美國《時代》周刊文章的闡述更見一層歷史淵源——幾個世紀以來顯性和隱性的種族主義政策都給非洲裔美國人的身體、情感和經濟蒙上陰影。美國可能認為已經將奴隸制度丟入歷史的垃圾箱,但實際上,今天仍然能夠看到正在燃燒的種族主義餘燼,並且系統性種族主義不知不覺地進入了許多美國人所崇尚並且維護的制度中。

美國社會不缺乏反思,但總是缺乏抑制種族主義的切實行動。近年來,白人至上主義在美國盛行。今年以來,美國發生了近500起白人至上主義者襲擊反種族歧視示威者事件。反誹謗聯盟數據顯示,2016年,出於種族主義動機的極端主義行為造成的死亡人數佔美國恐怖主義相關死亡人數的20%,而到2018年,這個數字增長到98%。更具諷刺意味的是,繼弗洛伊德事件後,美國威斯康星州非洲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和肯塔基州非洲裔女子布倫娜·泰勒又有類似遭遇。無怪乎聯合國種族主義問題特別報告員滕達伊·阿丘梅失望地指出,對於非洲裔美國人來說,美國的法律體系已經無法解決種族不公與歧視。

美國社會亂象叢生,結構性問題積重難返,孰人當為美國治理之失埋單?這個國家好像總是被這個問題困縛著。美國社會金字塔底層人民都知道,《獨立宣言》所明確的「人人生而平等」與他們無關。他們大概也能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評價中聽出無奈——「因種族而被區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民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文悟)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5日 03 版)


責編:耿佩

31931571,.美國種族歧視竟是「常態」(國際論壇),.2020-12-05 09:11:43,.204233,.耿佩

相關焦點

  • 種族歧視成為「常態」,美國悲劇再重現
    導讀:如今的美國社會中,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美國政府雖然可以發現問題所在,但是缺乏制止這些問題出現的實際行動,其中,種族歧視問題就是非常典型例子。然而,要想真正追尋種族歧視源頭,還得到美國建國初期,由於白人資產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的經濟矛盾,是造成當下美國種族歧視的主要根源。1776年美國《獨立宣言》中明確寫道,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但生活在底層的人民都深知平等與他們毫無關係,「平等」對他們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美國種族批判理論學者德裡克·貝爾表示,種族歧視將會是美國持久且主要的標識。
  • 種族歧視凸顯美國政治價值觀危機
    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發表聲明說,「因種族而被區別對待是數百萬美國人民悲劇性的、痛苦的、憤怒的『常態』」,「這種事情不應該發生在2020年的美國,這是不正常的」。美國職業籃球聯賽前洛杉磯湖人隊球星卡裡姆·阿布杜爾·賈巴爾長期以來投身於反種族歧視活動,在接受採訪時,賈巴爾直言不諱地指出,「美國的『民主』對黑人並不適用」,「我們(黑人群體)在社會中永遠都是最後才被僱傭的,但卻是最先被開除的。
  •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呼籲美國遵守國際義務:進行結構性改革...
    15日,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3次會議上,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呼籲美國立即進行結構性改革來結束種族歧視,以及履行國際公約義務,消除一切形式的種族歧視。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在15日發表的正式聲明中,敦促美國政府充分尊重《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並確保美國執法官員通過培訓和教育課程廣泛了解這一公約。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主席阿米爾在聲明中表示,「幾百年來,系統性和結構性的歧視充斥著美國政府機構。
  • 美國:無法消除的種族歧視
    強烈的抗議,洶湧的民意,再次將種族歧視,這道美國社會無法癒合的傷口暴露在世人面前。從法律上,美國的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在上世紀60年代已經廢除。但在現實層面,時至今日,以非洲裔為代表的美國少數族裔群體,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各個領域,仍然遭受長期、廣泛、系統性的歧視。
  • 種族歧視讓美國「不能呼吸」
    種族歧視讓美國「不能呼吸」■李莞梅6月3日,美國中西部明尼蘇達州州檢察長埃利森宣布,非裔男子喬治·弗洛伊德遭警察暴力執法死亡案中
  • 美國系統性種族歧視問題愈發嚴重
    種族主義問題一直是造成美國社會分裂的主要原因之一。1995年10月16日,來自全美各地的黑人在華盛頓舉行了備受關注的「百萬黑人大遊行」,抗議美國社會對黑人的種族歧視。25年過去了,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愈演愈烈。
  • 中國人權研究會文章: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
    作為主體種族的歐洲裔白人對國家權力的根本性控制,以及對其他所有種族群體系統性的歧視,是美國種族層級系統的核心特徵。美國的種族歧視事實上就是歐洲裔白人對所有其他少數種族的歧視。種族歧視既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形成原因,也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維持機制。
  • 種族歧視 撕裂美國
    葬禮上,弗洛伊德侄女威廉士質問「美國曾於何時偉大過」,表達對親人遭受無妄之災的哀痛和美國社會根深蒂固種族歧視的不滿。種族歧視正在撕裂美國,弗洛伊德之死引發全美50州示威抗議,同時全球數十國抗議聲援,美駐多國使領館被圍。
  • 反歧視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舉辦「多元化論壇」
    【美國新聞速遞】楊平俊洛杉磯報導 美國南加州華人社團聯合會於8月15日舉辦線上「多元化論壇」。華人社區聚焦營造一個相互理解和尊重、平等和包容的生態環境,建設和諧共處的多元化社區,反對任何形式的歧視。
  • 美國華人對種族歧視勇敢說「不」
    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多位在美華人譴責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現象,呼籲保護少數族裔權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種族歧視是美國癌症」「由弗洛伊德案件引發的全美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是根植於美國歷史中的種族主義累積多年後的一次大爆發。」
  • 出臺法律,美國禁用種族歧視詞彙
    日前,美國總統歐巴馬籤署一項法案,規定在聯邦政府文件中禁止出現「東方人」「黑種人」等含有種族歧視色彩的詞語,而要求使用「亞裔美國人」「非洲裔美國人」等中性詞彙。該議案由華裔聯邦眾議員孟昭文提出,在今年2月由國會眾議院通過,並在5月9日得到參議院批准後送交歐巴馬籤署。
  • 政治攻訐,種族歧視無解 「師公鬥法 病人吃虧」
    謝卓芳連日來,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活動持續舉行。當地時間8月29日,數千人走上威斯康星州基諾沙市街頭舉行和平示威,為日前遭警察槍擊受傷的非洲裔男子雅各布·布萊克呼喚公平和正義。川普上臺,曾公開為「白人至上主義」辯護,面對警察暴力與反種族歧視問題時,他反覆強調「法律與秩序」,明確站在執法一方,卻有意忽略白人至上主義者和右翼團體。「法律與秩序」是1968年尼克森競選總統時使用的口號,大選臨近,川普此舉意在向保守派支持者展示其強硬治理姿態,迎合白人選民,為競選連任增加籌碼。
  • 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 | 如何根除種族主義?
    在3月21日消除種族歧視國際日之際,教科文組織將組織圓桌會議,討論種族偏見的根源、種族主義的影響以及當代社會中仍持續存在的種族偏見。會議將於10:00-13:00(巴黎時間)在教科文組織總部11號廳舉行。
  • 《美國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問題凸顯「美式人權」的虛偽》(全文)
    作為主體種族的歐洲裔白人對國家權力的根本性控制,以及對其他所有種族群體系統性的歧視,是美國種族層級系統的核心特徵。美國的種族歧視事實上就是歐洲裔白人對所有其他少數種族的歧視。種族歧視既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形成原因,也是這套種族層級系統的維持機制。
  • 在「種族平等」的美國,華人卻被這樣歧視
    美國最著名的高校哈佛大學最近正在發生一件影響在美亞裔歷史的大事。據多家美媒消息,文件顯示,美國司法部正在對哈佛大學在招生工作中使用種族考量的做法展開調查,並認定這「不符合」聯邦法律。(2015年12月9日,亞裔組織在華盛頓美國最高法院外遊行,反對教育歧視)據《華爾街日報》報導稱,司法部在一封致哈佛大學律師的信函中表示,根據《1964年民權法案》第五條對哈佛大學進行調查;該法案禁止接受聯邦資助的機構進行基於種族
  • 美國大學教授太博學害了自己,一句中文詞,被誤會種族歧視
    導語:美國大學教授太博學害了自己,一句中文詞,被誤會種族歧視9月3日,根據美國《國際評論》報導,一名美國大學的教授,因為太博學,上網課的時候,一句中文詞,被誤會成種族歧視,因此被停課。其中提到了不同的國家的填充詞都不一樣,例如美國是「That」,中國就是「那個」。當時巴頓教授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講解會引起誤會,因為中文的「那個」發音,與英語中的「黑鬼」非常相似,因此該教授被指責在上課的時候進行種族歧視。此事發生後,美國大學立刻表示,已經把巴頓教授停課處理,同時有新老師接替。
  • 種族歧視:一個主義,多重面具
    主要原因在於,種族主義一直深嵌於美國各種制度及生活中,並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對美國社會和個人不斷構成破壞性影響。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反種族主義在美國更加任重道遠。三大表現形式種族主義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一種社會行為:它相信不同種族或膚色可以解釋人與人之間特徵及能力上的差異,相信一定的種族優於其他種族;它還是一種憑藉種族或膚色判斷而引發帶有偏見或歧視傾向的言行。
  • 美國民調:美國民眾對種族歧視觀念分歧加大
    近日,一項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發起的美國民意調查顯示,公眾對於美國社會種族歧視、近期民權抗議事件的意見分歧正在擴大。該調查於8月28日至9月1日期間進行,抽取了1106名受訪者。結論指出,與5月末喬治·弗洛伊德被警察殺害引發抗議活動之初相比,認為種族歧視是美國社會嚴重問題的民眾數量正在減少,由當時的67%下降到現在的55%,其中明顯下降比例來自共和黨人士,雖然43%的被調查共和黨人士在6月份表示美國種族歧視現象嚴重,而最新調查中,該人群只有22%依然認同該說法。
  • 美國一百貨公司涉種族歧視:別把東西賣給中國人
    美國華裔自殺率顯著增加對華裔的歧視在美國一直存在,它雖然明顯違背了美國憲法,卻無法根除,直到現在仍然非常嚴重。日前,一名81歲的華裔婦女在美國舊金山一公交車站候車時,被推下約1.6米高的月臺致使頭部受傷。警方事後表示,犯罪嫌疑人因種族歧視而故意實施加害。
  • 徐開彬:美國來信——我所觀察到的種族歧視
    對美國的所謂了解,記憶最深的是一本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某資深教授編寫的英文版《美國社會與文化》,該書中的美國,自由、民主、繁榮、富強、平等,等等等等,令人神往。其中將美國描述為「熔爐」(melting pot,形容各種族融入「美國夢」)的比喻,我至今印象深刻。這也是我嚮往留學美國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