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我校《基礎工程設計原理》《建築評論》《創業修煉》等54門課程榜上有名,其中包括27門線上一流課程、17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1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一流本科課程數量在全國高校位列第11。
本科生院院長黃一如教授表示,課程建設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核心要素。為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要求,必須把教學改革成果落實到課程建設上,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形成多類型、多樣化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
黃一如介紹說,本科生院對標教育部一流本科課程建設要求,結合同濟大學一流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制定了「2020-2022年同濟大學一流本科課程體系建設規劃」,擬通過三年左右時間,共建設700門同濟大學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20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200門、線下一流課程100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100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00門。計劃分類分層實施、分步推進,逐步構建具有同濟特色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融入學校一流本科建設整體規劃,持續衝擊國家級和上海市級各類課程申報。
在改革舉措方面,學校將推進以「厚基礎、寬口徑、多學科交叉」為特色的複合型創新人才課程體系重構,逐步打造「線上線下+交叉自主」的「微專業+輔修專業/輔修學位」進階式人才培養模式,構建以課程質量為中心的教師評價機制。在資源配置方面,將更加注重具有現代教學觀的師資隊伍的培養,與行業優質企業建立廣泛合作聯盟,同時以課程建設為主體、以智慧教室改造為依託,從軟硬體及相關配套政策上進行支持、引導,使校內更多教師主動參與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進一步提升校內教學創新氛圍與教育教學質量,逐步建成基於同濟特色、較為完善的一流本科課程體系。(洪蕾潔)
附:同濟大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
序號 | 申報學院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課程類型 |
1 | 土木工程學院 | 基礎工程設計原理 | 李鏡培 | 線上一流課程 |
2 | 土木工程學院 |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 | 顧祥林 | |
3 | 土木工程學院 | 鋼結構基本原理 | 趙憲忠 | |
4 | 土木工程學院 | 結構概念分析與ANSYS程序實現 | 郭小農 | |
5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 電動力學 | 謝雙媛 | |
6 | 醫學院 | 生物化學 | 呂立夏 | |
7 | 醫學院 | 產科學 | 段濤 | |
8 | 數學科學學院 | 高等數學 | 李少華 | 2017年本科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上一流課程) |
9 | 數學科學學院 | 線性代數 | 靳全勤 | |
10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 大學物理(系列)課程 | 顧牡、倪忠強、吳天剛、劉海蘭、武荷嵐 | |
11 |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 珠寶鑑賞 | 廖宗廷 | |
12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大學計算機基礎 | 楊志強 | |
13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Visual Basic.NET程序設計 | 龔沛曾 | |
14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施工基本原理 | 徐偉 | |
15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築評論 | 鄭時齡 | |
16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風景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基本原理 | 劉濱誼 | |
17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城市總體規劃 | 彭震偉 | |
18 | 醫學院 | 外科手術技能教學 | 房林 | |
19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工程項目管理 | 丁士昭 | |
20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公共關係與人際交往能力 | 李佔才 | |
21 | 數學科學學院 | 概率論與數理統計 | 花虹 | 2018年本科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線上一流課程) |
22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 普通物理 | 王祖源、宋志懷 | |
23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電工學 | 顧榕 | |
24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Visual Basic6.0程序設計 | 龔沛曾、楊志強 | |
25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多媒體技術與應用 | 李湘梅 | |
26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風景園林景觀規劃原理 | 劉濱誼 | |
27 | 醫學院 | 災難逃生與自救 | 劉中民 | |
28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農田土壤重金屬汙染生態修復虛擬仿真綜合實驗 | 劉佳 |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29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基於虛擬實境技術的傳統木構認知與建造 | 常青 | |
30 | 設計創意學院 | 鏡頭語言虛擬實驗 | 柳喆俊 | |
31 | 土木工程學院 | 巖石隧道防火體系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 | 李曉軍 | |
32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城市風險突發事件新聞全景報導虛擬仿真實驗 | 王建民 | |
33 |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道路虛擬施工教學實驗 | 楊軫 | 2018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34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揮發性有機物(VOCs)淨化及資源化工藝虛擬仿真綜合實驗 | 劉濤 | |
35 |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 人工智慧原理 | 苗奪謙 | 線下一流課程 |
36 | 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 | 海洋地質學 | 楊守業 | |
37 | 航空航天與力學學院 | 航空概論 | 沈海軍 | |
38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水汙染控制工程 | 徐竟成、楊殿海 | |
39 |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固體廢物處理與資源化 | 何品晶 | |
40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建築評論 | 鄭時齡、章明 | |
41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可持續智能城鎮化 | 吳志強 | |
42 |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 鄉村規劃設計 | 張尚武 | |
43 | 交通運輸工程學院 | 交通管理與控制 | 吳兵 | |
44 | 經濟與管理學院 | 貨幣金融學 | 阮青松、郭英 | |
45 | 口腔醫學院 | 口腔頜面外科學 | 王佐林 | |
46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徐蓉 | |
47 | 土木工程學院 | 荷載與結構設計原則 | 李國強、孫飛飛 | |
48 | 土木工程學院 | 橋梁工程 | 石雪飛 | |
49 | 土木工程學院 | 建築結構抗震 | 熊海貝 | |
50 | 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 | 普通物理 | 顧牡、吳天剛 | |
51 | 藝術與傳媒學院 | 紀實節目創作 | 王冬冬 | |
52 | 數學科學學院 | 高等數學 | 周朝暉 |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
53 | 數學科學學院 | 線性代數 | 張莉、靳全勤 | |
54 | 創新創業學院 | 創業修煉 | 殷俊鋒 |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