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我們可以為你遮風擋雨,但路還得你自己走……
文 | 圍城圍心
前段時間,看過一本書《衝突背後的衝突》,主要是解讀我們內心的俄狄浦斯三角關係的。所謂俄狄浦斯情結,簡單說,就是一個人的戀母情結,深入點說,就是暗喻一個人與父親和母親的三角關係,以及關係中表現出來的愛與恨、好與壞等眾多的矛盾衝突。所以,兒子對媽媽佔有欲很強,其實和孩子內心的俄狄浦斯情結有關。
一個孩子從小和母親相伴,情感心理上傾向於母親是正常的一種現象,甚至在孩子小時候,會視父親為敵人,與父親對抗都是一種現象。有些人,成人和父親的關係不好,也是有著這些因素的影響的,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處理好內心的俄狄浦斯情結,沒有平衡好和母親和父親之間的關係。兒子對媽媽佔有欲很強,除了自身的這種因素外,更主要的也跟「媽媽」沒有處理好和兒子的關係,沒能讓孩子獨立有關。過於嬌慣,幫助太多,呵護太多,都可導致孩子對媽媽的依賴和佔有欲增強。那麼,兒子對媽媽佔有欲很強怎麼辦?
現在,在成人世界裡,或者說婚姻和感情中,有一個詞叫「媽寶男」,很多女人不能接受或者非常討厭的一種男人。這種男人,其他方面可能都很優秀,都很出色,就有一點,對媽媽過於依賴,什麼都聽媽媽的,什麼都依賴媽媽,就像一個,個子成人卻心智長不大的孩子,成年了還依賴媽媽,對媽媽有很強的佔有欲。這就是媽寶男。這種對媽媽的依賴直接影響的就是他和伴侶的感情。
所以,一個媽媽要想讓孩子不對自己有過強的佔有欲,一定要及時給孩子「斷奶」,這既包括幼兒時期的斷奶,也包括成人之後的「斷奶」。
母愛是偉大的,母親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心情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母愛過度,過於溺愛,就成了一種傷害。所以,我們不能過於心疼孩子。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遭遇挫折也是一種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所以,在我們的視線之內,看著孩子成長。有時候,孩子對自己產生依賴的時候,無理要求的時候,我們該狠心的一定要狠心。不能因為心疼,不能因為怕孩子受委屈,就一次次滿足孩子的依賴。這樣只能讓孩子無法快速成長,無法脫離母親。
這一點,我之所以拿出來說。可能是很多人容易混淆關心和關注。很多時候,我們只是做到了關心孩子,卻沒有做到真正的關注孩子。就是說,孩子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學習情況,我們都有很好地去關心,和陪伴,卻沒有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不懂孩子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我們總是站在成人,家長的高度去關心孩子,卻忽視了孩子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所以,我們有相伴,有關心,卻沒有陪伴和關注。這裡的關注,要關注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心理健康。身體上的健康與否我們能敏感地感知到。但是心理上的問題,我們往往看不到,因為我們意識不到。所以,當孩子產生依賴心理,或者對媽媽有著很強的佔有欲的時候,我們感覺到問題的時候,及時能調整去疏導,往往會好些。
有時候,我們換一個角度去看,兒子對媽媽佔有欲很強,恰恰說明這個媽媽對孩子的佔有欲很強,是媽媽攥的太緊,不想鬆手才導致的,孩子也不鬆手。看似是孩子依賴媽媽,事實上可能根源在媽媽這裡,是媽媽離不開孩子。所以,孩子的世界和未來,是需要媽媽去引導的。很多時候,孩子的性格,以及行為,都是媽媽性格和行為的投射。所以,當你不想讓孩子對自己過於依賴的時候,一定要學會放手。放手不是不管,而是在關注下,讓孩子自己成長。
依稀記得幾年前,有一幅攝影作品,非常火。一個男人接孩子回家,幫孩子打傘,自己衣服溼透的畫面,就是在那樣一種情況下,男人也依然不抱起孩子兩個人一起走,而是他幫孩子打傘,讓孩子自己趟水走路。配文也非常好:作為父親,我可以為你遮風擋雨,但路還得你自己走。
-END-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