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小康汽車不說家喻戶曉,起碼也算是知名度不低,旗下的風光系列車型更是耳熟能詳,其中風光系列最為出名,反到是原先投產的「小康」微面/微卡系列逐漸沒落,而拳頭產品則是風光580,從2016年開始一直到2018年4月都是月銷過萬,只是隨著競爭對手的增多而開始出現下滑趨勢,不過依然能保持七八千每月的銷售業績,足見其成功。
至於東風小康背後的身影,很少有人關注,其實東風小康汽車有限公司成立於2003年6月,由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東風汽車公司各持股50%組建,其中這個重慶小康工業集團最值得關注,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於1986年的民營製造型企業,從一根彈簧,到一隻減震器,到一臺摩託車,到一輛微型車,到一輛MPV,到一輛SUV,到一輛智能電動汽車,集團正為打造成為具有全球化智能電動汽車特色的,由傳統汽車製造型企業轉型為以高科技引領型的智能電動汽車新製造勢力的目標努力前進。集團產值過400億元,員工萬餘人。A股上市公司,中國企業500強,國內外累計銷量近400萬輛。整車產品包括SUV、MPV、交叉型乘用車和新能源汽車等。
而該集團近幾年獨資成立了一個全新的新能源公司——重慶金康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該公司成立於2012年,註冊資本40億,而在2016年2月在美國加州矽谷設立了全資子公司SF Motors,Inc(2017年6月,SF Motors斥資1.1億美元收購位於美國印第安納州米沙沃卡的AMG民用車工廠(原悍馬及奔馳R級生產基地),獲得了完整的製造基地和配套設施,為探索先進位造技術和為美國市場量產打下基礎。工廠總面積62,663平方米, 設計產能:5萬輛/年。目前美國印地安納製造工廠正在進行技改,預計2018年年底完成改造並開始新車試做),致力於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池包、逆變器、增程器等硬體開發以及電池管理系統BMS、整車控制系統VCU、電機控制系統MCU等軟體開發和實驗/驗證工作。
上圖為金菓EV展示的SF5概念車
當然了該公司相對業內其它大咖級企業,顯然名頭不夠響亮,因此實車路試確實不太引人關注,該公司目前規劃了三款SUV型純電車型,分別是SF7為中大型跨界SUV,SF5為中型SUV,SF3為緊湊型SUV;而筆者最新拍攝到的是SF3緊湊型新車諜照。
其實早在前幾個月重慶金康就申報過一個緊湊型SUV的外觀造型,不過如前所述,幾乎沒有任何知名度,自然也就未能引起筆者的關注,確實新能源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冒尖,已經超越了傳統汽車企業的數量(而不是規模),因此不可能各個都清楚,好在資料保存著,因此實車才得以辨別,否則真的沒法判斷此次拍攝的到底是什麼車型;上下對比就能看出實車與專利申報圖還是較為接近的,不過細節變化很大,首先就是大燈部分,類似老款途觀的輪廓,與專利圖中的大燈區別較大,特別是專利圖中的外後視鏡採用後向攝像頭設計,可以肯定這是概念版造型,只是從未曝光過,應該就是前期很少有人關注的金菓EV,不過截止目前金菓EV僅僅展示了SF7和SF5概念版造型,獨獨這款即將投產的SF3從未曝光過概念造型。
尾部對比概念車也能看出,整車側面與概念車如出一轍,當然了概念車上的外彈車門把手被普通把手所取代,另外尾燈細節也有變化,特別是底端概念車是直線條,而量產版偶一個緩慢的階梯過度,同時注意紅圈處的測試車臨牌,是渝A字樣,表明了車型來源。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概念車的底盤部分設計,明顯是按照EV純電平臺開發的,整個底盤都採用全包式設計,但在量產車上是看不到的,沒有概念車那樣名下的下鼓包出現,僅有電池外罩,而且實車是後扭力梁設計,這些都是概念到量產的必經之路。
至於內飾部分,目前還不清楚,不過重慶金康曾在10月申報過一個內飾造型,多媒體採用懸浮插片的方案,正好與諜照中的實車諜照出現的多媒體屏幕方案接近(紅圈內),因此大致可以判斷出來,十月的內飾申報圖很大概率就是SF3的內飾。
雖說有了實車諜照,但其正式的尺寸參數完全是空白,前面做過相關介紹,這就是重慶金康新能源有限公司的SF3緊湊型SUV,也就是所謂的美國跨國型金菓SF3,其實就是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新成立的一個涉足新能源領域的品牌,宣傳美國跨國企業還是換湯不換藥的思路,抓住的就是國人的進口車心裡,或者說洋牌子心裡,不然為何不提中國跨國型企業?獨獨把美國放出來,連中美合作模式都不想提及了,至於金菓EV發布會上提及的那些技術,在筆者看來現在宣傳為時尚早,先看看這個接近量產的SF3的表現到是更為穩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