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具有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是中華民族的美麗瑰寶,在我國經過幾千年的傳承,積累了優秀的文化積澱,是樹立傳播中國文化自信的重要渠道和載體。而祖國的發展和人民的進步,健康是核心競爭力,尤其是嬰幼兒健康,不僅承載千百個家庭的期盼,更承載著祖國的重託和民族的興旺。在建設健康中國的大背景下,2020年5月30日,「福田區0-3歲嬰幼兒照護之中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啟動儀式及系列培訓」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隆重舉行,該項目的開展旨在關注嬰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推動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建設,助力嬰幼兒健康成長。據了解,該項目由深圳市福田區衛生健康局給予全面政策保障,由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福田)為牽頭實施單位,整合轄區內的醫療力量。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韓霞說道:「這個項目啟動的背景是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的指導意見》和《深圳市促進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實施方案》這兩個文件指導下進行的。福田區衛健局對國家省市的文件精神非常重視,以我們醫院為項目的牽頭單位,組織轄區範圍內所有的醫院、各級社康,和轄區內的十個街道辦,共同推進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將廣泛面向醫院、社康中心、教育機構、兒童家長、家政服務人員等開展適合0-3歲嬰幼兒的中醫藥保健方法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範》第三版中兒童中醫健康管理服務內容及常用小兒推拿保健方法。含兒童日常中醫保健知識,兒童常見中醫保健適宜技術和方法等理論與實操課程。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韓霞解釋:「0-3歲培訓的具體內容是怎樣的呢?按照月齡來算,在兒童第6個月、12個月、18個月、24個月、30個月、36個月齡時,對兒童家長進行兒童中醫藥健康指導。在兒童6月齡、12月齡的時候我們可以給小兒捏脊和摩腹,捏脊可以起到強身健體、調和脾胃,對小孩兒疏散風熱起到很好的作用。按摩腹部,我們中醫理論常說的,「要使小兒安,三分積與寒」。小兒經常會發生積食或者感受寒外邪,因為寶寶太小,臟腑嬌嫩,稚陰稚陽,在這時候,中醫治療就可以充分發揮它的優勢,用按摩腹部的手法增加脾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18-24個月齡的寶寶已經開始形體健壯,整體狀態也會比前強健一些,這時候我們就可以給他按摩足三裡穴或者揉迎香穴,因為寶寶經常會有一些鼻塞流涕的情況,又無法用藥,那我們就可以給他按摩迎香穴和足三裡穴,可以疏通鼻竅,強健體格到了30、36月齡的時候,就可以給寶寶按揉四神聰穴。」
作為項目牽頭單位,廣中醫圍繞健康中國戰略,圍繞群眾就醫需求,通過理論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中醫適宜技術在嬰幼兒照護方面的特色優勢,加強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建設。並期望融合家庭、社區力量,探索一條嬰幼兒照護的中醫路徑。
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韓霞還說:「我們這個項目集中福田區屬各個醫院的力量,包括深圳市中醫院、中大八院,福田區婦幼保健院,我們將整合資源,培訓師資團隊,制定培訓計劃,編寫培訓教材和宣傳資料,運用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平臺優勢,發揮各級醫療保健機構主陣地作用,對兒童家長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活動。助力深圳建設幼有善育的民生幸福標杆,助力深圳構建優質公共服務體系。此次中醫適宜技術的推廣,也是廣中醫獻給孩子們最好的健康禮物。」
接下來,廣中醫還將陸續逐月開展系列培訓活動,預計每年培訓2000-3000人次。目標是打造成0-3歲嬰幼兒中醫藥照護服務網絡,積極建設福田區0-3歲嬰幼兒中醫藥照護培訓基地。
最後,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醫院副院長韓霞說:「在未來,我們希望能夠運用我們中醫的優勢,探索中醫對0-3歲嬰幼兒照護服務體系的中醫路徑。隨著全省中醫藥大會的勝利召開,黨和國家,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中醫藥事業的蓬勃發展,我們希望在未來推動這項工作中,踐行我們的使命和擔當,探索在能夠保證安全醫療的情況下對於家庭,和社會行之有效、簡單易行,的整個系列活動。從福田區到深圳市,從而為深圳市的民生事業做出我們的貢獻。」
本節目已於8月30日在深圳財經生活頻道播出。
廣通社-深圳直通車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責編:施海夢 |編導:穆春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