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倚天屠龍記》中的高手,張三丰和張無忌是當之無愧的絕頂高手,天下無人能敵,這也使得武當派和明教極其興盛。
同為江湖頂級門派的少林派,自然也不甘落後,少林派雖沒有像張三丰和張無忌那樣的高手,但他們勝在人多,高手多,而且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極其厲害,完全可以匹敵一位絕頂高手。
明教教主張無忌,曾為救義父金毛獅王謝遜,三闖「金剛伏魔圈」,戰績最佳的一次,也僅僅只是打成了平手,可見三渡聯手,堪比一位絕頂高手。
「金剛伏魔圈」是由少林派的三位長老聯手布成的,分別是渡厄、渡難、渡劫三人,而他們練這門武功的目的,就是為了擊敗仇敵陽頂天。
陽頂天是明教上任教主,早在三十年前便已經逝世,三渡想要找他報仇,一雪前恥,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所以他們只能擊敗張無忌,與他為難,以此來證明自己,不然三十多年的苦修豈不白費了!
說起陽頂天與三渡的恩怨,那可真是說來話長。
話說當年陽頂天橫刀奪愛,搶了混元霹靂手成昆的未婚妻,也就是成昆的師妹,後來的陽夫人。雖說陽頂天走的是正規渠道(明媒正娶),但成昆心中依舊不忿,對他懷恨在心。
陽頂天與陽夫人大婚之日,成昆在心中暗自發誓,要殺了陽頂天,毀滅明教,以報奪妻之恨。但陽頂天武功高強,明教勢力極大,想要完成心願,談何容易。
雞賊的成昆思來想去,決定藉助其它勢力,助他完成心願,於是他不斷在暗中挑撥是非,激化明教與各大名門正派的仇怨。
陽頂天與三渡結仇,便是成昆從中挑撥,一場大戰下來,三渡慘敗,渡厄被打瞎了一隻眼睛。
關於陽頂天與三渡之間的大戰,小說中提及不多,只知道這場大戰是成昆挑起的,戰敗的一方是三渡,與陽頂天結怨,以及被打瞎眼睛的人是渡厄。
渡厄嗯的一聲,停索不發,沉吟道:「那也有些道理。老衲與陽頂天結仇,這成昆為我出了大力,後來他懇求拜老衲為師,老衲向來不收弟子,這才引薦他拜在空見師侄門下。……(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一直以來,眾多讀者對於這場大戰的過程都略有爭議,有人認為,這場大戰是陽頂天渡厄單挑,有人則認為,陽頂天是以一敵三,擊敗渡厄、渡難、渡劫三人。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各有道理,都是有可能的,甚至也有可能,先是渡厄與陽頂天單挑,然後渡難、渡劫一擁而上,三人圍攻陽頂天。
咱們先說第一種情況,陽頂天與渡厄單挑。
渡厄身為少林派高手,縱橫天下鮮有敵手,從小說中來看,他是一個非常驕傲自負的人,不然也不會被成昆利用,去挑戰陽頂天。
此外,他還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不然他也不會苦練三十多年,就為了擊敗陽頂天,「金剛伏魔圈」始終無法練到最高境界,就是因為他們克制不了爭強好勝之心。
一個驕傲自負,且好勝心極強的人,在不知道對手具體實力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和別人聯手對敵,而且他們應該是事先約定的比武,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比武都是單打獨鬥。
所以有人認為是陽頂天和渡厄一對一單挑。
再說第二種情況,陽頂天以一敵三。
三十多年後,找陽頂天報仇的是渡厄、渡難、渡劫三人,而不是渡厄一人。
一般人如果比武輸了,想要報仇的話,肯定是自己一個人上,找幫手可就有點丟人了,贏了還好,就是是丟點面子,但好歹報仇了,但若是輸了,那豈不是害了幫手。
比如殷梨亭,要找楊逍報仇,自知不是敵手,卻不求助師父和師兄弟,因為他丟不起那人,武當派也不能做那麼不要臉的事情,所以他寧願自創一招同歸於盡天地同壽劍法。
所以有人認為是陽頂天以一敵三。
以上兩個觀點,都有道理,但筆者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觀點,陽頂天是和渡厄單挑。筆者之所以更認可這個觀點,是從小說中的描述出發,以及參考渡厄的性格,得出的結論。
首先,從小說中的描述來看,與陽頂天結仇的人是渡厄,被打瞎眼睛的人也是渡厄。
其次,前面咱們分析了渡厄的性格,以及那場比武的起因,可以看出,渡厄與陽頂天是事先約定的比武,按理說,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約鬥,都是單打獨鬥,而且以他的性格,在沒有和陽頂天交手的情況下,應該還不至於聯手兩位師弟一起上。
最後,關於報仇這件事,渡厄聯合兩位師弟,也完全說得過去,因為他乃至少林派的很多人,都是一些沒臉沒皮的人,以多敵寡,以人多欺負人少,也不是幹不出來。
比如張無忌當初第一次與三渡交手時,說明了要領教其中一人的武功,但卻被三渡拒絕,直接三兄弟一起上。
再比如,當初在武當山上,少林派空聞方丈,聯合兩位師弟空智、空性,揚言要挑戰張三丰,直接一上來就認慫,然後再準備圍毆。
人與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像殷梨亭那樣的性格,肯定不會找幫手報仇,但渡厄卻不一定,而且有的人,一交手便知道自己一輩子也比不上對方,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幾個幫手報仇,還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筆者個人更傾向於渡厄與陽頂天單挑的觀點,當然也不排除先是單挑,然後渡厄不敵,渡難、渡劫一起上,三人圍攻陽頂天,結果最後慘敗的情況。
綜合上述,當初的那場大戰,應該是成昆從中挑撥,渡厄約戰陽頂天,結果不敵,被打瞎了一隻眼睛,事後自認今生武功不可能勝過陽頂天,就算聯合兩位師弟,恐怕也不是陽頂天的對手,於是三人便一起閉關,練習心意相通,參悟「金剛伏魔圈」,想要憑藉這門武功報仇雪恨。
不過話說回來,金庸先生沒有寫這場大戰,讀者們盡可自行腦補,畢竟結局擺在那裡,不論是哪個觀點,結果都是不會變的,不論是陽頂天與渡厄單挑,還是他以一敵三,三渡都不會是他的對手,不然三渡也沒必要練習「金剛伏魔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