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頂天與三渡之戰,是單挑還是以一敵三?金庸:其實結果都一樣!

2020-12-22 卓爾不群黃老邪

說到《倚天屠龍記》中的高手,張三丰和張無忌是當之無愧的絕頂高手,天下無人能敵,這也使得武當派和明教極其興盛。

同為江湖頂級門派的少林派,自然也不甘落後,少林派雖沒有像張三丰和張無忌那樣的高手,但他們勝在人多,高手多,而且少林三渡的「金剛伏魔圈」極其厲害,完全可以匹敵一位絕頂高手。

明教教主張無忌,曾為救義父金毛獅王謝遜,三闖「金剛伏魔圈」,戰績最佳的一次,也僅僅只是打成了平手,可見三渡聯手,堪比一位絕頂高手。

「金剛伏魔圈」是由少林派的三位長老聯手布成的,分別是渡厄、渡難、渡劫三人,而他們練這門武功的目的,就是為了擊敗仇敵陽頂天。

陽頂天是明教上任教主,早在三十年前便已經逝世,三渡想要找他報仇,一雪前恥,顯然已經不可能實現了,所以他們只能擊敗張無忌,與他為難,以此來證明自己,不然三十多年的苦修豈不白費了!

說起陽頂天與三渡的恩怨,那可真是說來話長。

話說當年陽頂天橫刀奪愛,搶了混元霹靂手成昆的未婚妻,也就是成昆的師妹,後來的陽夫人。雖說陽頂天走的是正規渠道(明媒正娶),但成昆心中依舊不忿,對他懷恨在心。

成崑劇照

陽頂天與陽夫人大婚之日,成昆在心中暗自發誓,要殺了陽頂天,毀滅明教,以報奪妻之恨。但陽頂天武功高強,明教勢力極大,想要完成心願,談何容易。

雞賊的成昆思來想去,決定藉助其它勢力,助他完成心願,於是他不斷在暗中挑撥是非,激化明教與各大名門正派的仇怨。

陽頂天與三渡結仇,便是成昆從中挑撥,一場大戰下來,三渡慘敗,渡厄被打瞎了一隻眼睛。

關於陽頂天與三渡之間的大戰,小說中提及不多,只知道這場大戰是成昆挑起的,戰敗的一方是三渡,與陽頂天結怨,以及被打瞎眼睛的人是渡厄。

渡厄嗯的一聲,停索不發,沉吟道:「那也有些道理。老衲與陽頂天結仇,這成昆為我出了大力,後來他懇求拜老衲為師,老衲向來不收弟子,這才引薦他拜在空見師侄門下。……(新修版《倚天屠龍記》)

一直以來,眾多讀者對於這場大戰的過程都略有爭議,有人認為,這場大戰是陽頂天渡厄單挑,有人則認為,陽頂天是以一敵三,擊敗渡厄、渡難、渡劫三人。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各有道理,都是有可能的,甚至也有可能,先是渡厄與陽頂天單挑,然後渡難、渡劫一擁而上,三人圍攻陽頂天。

渡厄、渡難、渡劫劇照

咱們先說第一種情況,陽頂天與渡厄單挑。

渡厄身為少林派高手,縱橫天下鮮有敵手,從小說中來看,他是一個非常驕傲自負的人,不然也不會被成昆利用,去挑戰陽頂天。

此外,他還是一個好勝心很強的人,不然他也不會苦練三十多年,就為了擊敗陽頂天,「金剛伏魔圈」始終無法練到最高境界,就是因為他們克制不了爭強好勝之心。

一個驕傲自負,且好勝心極強的人,在不知道對手具體實力的情況下,肯定不會和別人聯手對敵,而且他們應該是事先約定的比武,一般情況下,這樣的比武都是單打獨鬥。

所以有人認為是陽頂天和渡厄一對一單挑。

再說第二種情況,陽頂天以一敵三。

三十多年後,找陽頂天報仇的是渡厄、渡難、渡劫三人,而不是渡厄一人。

一般人如果比武輸了,想要報仇的話,肯定是自己一個人上,找幫手可就有點丟人了,贏了還好,就是是丟點面子,但好歹報仇了,但若是輸了,那豈不是害了幫手。

比如殷梨亭,要找楊逍報仇,自知不是敵手,卻不求助師父和師兄弟,因為他丟不起那人,武當派也不能做那麼不要臉的事情,所以他寧願自創一招同歸於盡天地同壽劍法。

所以有人認為是陽頂天以一敵三。

以上兩個觀點,都有道理,但筆者個人更傾向於第一種觀點,陽頂天是和渡厄單挑。筆者之所以更認可這個觀點,是從小說中的描述出發,以及參考渡厄的性格,得出的結論。

陽頂天劇照

首先,從小說中的描述來看,與陽頂天結仇的人是渡厄,被打瞎眼睛的人也是渡厄。

其次,前面咱們分析了渡厄的性格,以及那場比武的起因,可以看出,渡厄與陽頂天是事先約定的比武,按理說,一般情況下,這樣的約鬥,都是單打獨鬥,而且以他的性格,在沒有和陽頂天交手的情況下,應該還不至於聯手兩位師弟一起上。

最後,關於報仇這件事,渡厄聯合兩位師弟,也完全說得過去,因為他乃至少林派的很多人,都是一些沒臉沒皮的人,以多敵寡,以人多欺負人少,也不是幹不出來。

比如張無忌當初第一次與三渡交手時,說明了要領教其中一人的武功,但卻被三渡拒絕,直接三兄弟一起上。

再比如,當初在武當山上,少林派空聞方丈,聯合兩位師弟空智、空性,揚言要挑戰張三丰,直接一上來就認慫,然後再準備圍毆。

人與人的性格是不一樣的,像殷梨亭那樣的性格,肯定不會找幫手報仇,但渡厄卻不一定,而且有的人,一交手便知道自己一輩子也比不上對方,在這樣的情況下,找幾個幫手報仇,還是可以理解的。

所以,筆者個人更傾向於渡厄與陽頂天單挑的觀點,當然也不排除先是單挑,然後渡厄不敵,渡難、渡劫一起上,三人圍攻陽頂天,結果最後慘敗的情況。

綜合上述,當初的那場大戰,應該是成昆從中挑撥,渡厄約戰陽頂天,結果不敵,被打瞎了一隻眼睛,事後自認今生武功不可能勝過陽頂天,就算聯合兩位師弟,恐怕也不是陽頂天的對手,於是三人便一起閉關,練習心意相通,參悟「金剛伏魔圈」,想要憑藉這門武功報仇雪恨。

張無忌、張三丰劇照

不過話說回來,金庸先生沒有寫這場大戰,讀者們盡可自行腦補,畢竟結局擺在那裡,不論是哪個觀點,結果都是不會變的,不論是陽頂天與渡厄單挑,還是他以一敵三,三渡都不會是他的對手,不然三渡也沒必要練習「金剛伏魔圈」。

(圖片來源於網絡)

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綺羅堆裡埋神劍,簫鼓聲中老客星。堅持原創,我是卓爾不群黃老邪,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相關焦點

  • 陽頂天是不是楊過的兒子?為啥他能當上明教教主並振興明教
    不久元人入主中原,加大了打擊明教徒的力度,明教徒被迫往元人控制力量薄弱的地區轉移,結果一部分明教徒繼續留在江南潛伏,後來出了個領頭人就是白眉鷹王殷天正。一部分明教徒轉移到了崑崙山,後來出了個領頭人就是陽頂天。
  • 倚天屠龍記:明教教主陽頂天,武功大概在什麼水平?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各位大俠好!金庸先生描寫人物的能力真的讓人佩服,別說他筆下的主角,就是很多未出場的人,也在金庸先生三言兩語之下,變得活靈活現,讓讀者很喜歡。比如獨孤求敗、黃裳、段思平等等,這些人物都沒有正式出場,但是依然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陽頂天打得少林三渡不敢出門,若沒英年早逝,能否擊敗張三丰?
    文/金寶講故事在《倚天屠龍記》裡,陽頂天雖然戲份非常少,但是從側面不難看出,他的巔峰時期可是一位一流高手!無奈天妒英才,有一日,陽頂天躲在明教密室裡修煉乾坤大挪移第四層的時候,突然聽到了不該聽到的聲音。原來成昆帶著陽夫人在密室的通道裡卿卿我我。羞憤難當的陽頂天最終走火入魔而死。
  • 光明頂之戰的三四十年前,江湖上有三個頂尖高手去世
    張三丰二十歲到九十歲之間的這七十年,金庸刻意留下了空白。當然,這段時間的前半段,神鵰時期有些人物還在世,比如郭襄,耶律齊等等。不過後半段,除張三丰外,神鵰中出現過的人物大概率已經入土了。但是在這個時間段,江湖上還是有一些頂級高手的。我們不妨把這個時間段定義為光明頂之戰前的三四十年。在這十年間,江湖上有三大頂尖高手去世。
  • 陽頂天是超一流高手嗎?為何大家說他打不贏成昆?真相到底是怎樣
    明教第33代教主陽頂天本書較為悲情,他的妻子與混元霹靂手成昆有染,最終陽頂天走火入魔,與妻子雙雙殞命,可是,現在有不少書迷朋友卻覺得,陽頂天與成昆以死相搏,他或許難以全身而退,那麼事情真相果真如此嗎?倚天對於陽頂天武功描寫的並不太多,最為重要就是陽頂天練成了第4層的乾坤大挪移(明報連載版說陽頂天會降龍十八掌,本文按照2006年新修版為考)。
  • 「通天、頂天、問天、破天」,金庸筆下這四位人物武功誰高誰低?
    本人也曾經寫過長篇小說,感覺給人物取名佔了不少的時間,結果還不怎麼滿意。「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金庸先生筆下有名有姓的人物就超過了一千個,確實是一件「浩大的工程」。但這顯然難不倒金庸先生,他筆下有很多讓人一見就難忘的名字。金庸筆下姓名帶有「天」字的人物不少,而其中的沙通天、陽頂天、向問天和石破天相當有氣勢,敢與天叫板,那他們的武功如何?誰最厲害?
  • 謝遜資歷淺薄,為何陽頂天卻執意傳教主於他,卻不傳楊逍等人?
    在金庸先生的一生中,共寫過15本耳熟能詳的小說,它們分別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每本小說都展現出了一個獨立的世界,而在金庸先生的筆下,更是有著無數有血有肉、形象豐滿的人物角色被塑造。隨著劇情的發展,我們或為他們揪心,或同情,而每個人物的談話、動作及事件交代,都經過了金庸先生巧妙地設計。不由得令人沉醉在武俠夢中,難以自拔。不過,在金庸先生所寫的《倚天屠龍記》中,有這樣一個細節令人疑惑。當時張無忌曾被困於密室,在這裡,他發現了威震天下的武功絕學:乾坤大挪移,也發現了前任明教教主陽頂天所留下的遺書。
  • 陽頂天為什麼不選文武全才楊逍當教主,原因也許成昆最為清楚
    到了《倚天屠龍記》時代,陽頂天時任明教第三十三任教主,明教到達了最為鼎盛的時期。當時的明教不僅教徒眾多,而且各個武功高強,教主陽頂天更是打遍天下無敵手。在他統治明教的二十年來說,從來沒有人敢進攻過明教,各大門派均是敢怒而不敢言。就在這最為興盛時期,陽頂天突然練功走火入魔而暴斃,從此明教一蹶不振,陷入四分五裂之境。
  • 金庸筆下最霸氣的八大姓名,它們都有什麼寓意?
    金庸筆下的人物取名大有考究,絕非閒言廢語,幾乎所有的姓名都有出處,所有的名字都有寓意。靈鷲宮的梅蘭竹菊四劍僕就是以花中四君子為姓,少林寺的「見聞智性」以及「三渡」等高僧以佛門法號為名,黃藥師以「風」為尾字命名的六大弟子,一燈的四大家臣「魚樵耕讀」命名便含有出入世精神,武當七俠名字中的「橋、舟、巖、溪、山、亭、谷」充分表現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 陽頂天為何要傳位給謝遜?只因謝遜完美詮釋了一個字,金老已暗示
    大家好,歡迎來到懶漢武俠世界,今日懶漢要來給大家講一講金庸先生《倚天屠龍記》這部作品中一件令人充滿疑惑的事情。讀過這部小說的朋友都知道,金毛獅王謝遜後來為了復仇,幹盡傷天害理之事,江湖之中諸多門派的高手都被他一一殺死,只為引出成昆,謝遜似乎完全就變為了一頭猛獸,血腥、癲狂,那麼以謝遜這樣的性格為何明教教主陽頂天在他的遺書之中卻點明要謝遜暫借教主之位呢?其實通過對《倚天屠龍記》的仔細閱讀,在下發現了其中一些細節!
  • 陽頂天死後,為何明教會四分五裂?韋一笑無意中給出答案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當年陽頂天作為明教教主,讓明教成為了江湖上的NO.1!但陽頂天這一死不要緊,光明頂上卻亂成了一鍋粥。原來明教群雄誰也不服誰,大家只服教主陽頂天。現在陽頂天不知所蹤,教中眾人尋覓教主不得,也不敢入秘道尋找,因為秘道乃是明教聖地,只有教主才能進入。過了數年,明教眾人為爭教主之位,事情越來越糟。
  • 《倚天屠龍記》高手排行榜出爐,張無忌的武功竟然排三名以外?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倚天屠龍記》裡,金庸筆下的張無忌,可以說是主角裡的武功頂峰了,但是張無忌又排第幾位呢?NO 6.陽頂天陽頂天,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天資聰慧、胸懷大志、武功高絕,正在明教事業蒸蒸日上之際,陽教主一心為明教和民族的未來謀劃,卻忽略了自己的生活。
  • 如果六大派在陽頂天在世的時候攻打光明頂,結果會如何?
    其實,當時的明教本就四分五裂,高手雖多,但彼此不睦,而且有些人早已離開光明頂。明教日漸式微,所以六大派才敢趁虛而入。那麼,明教最強盛的時候是在哪個時期呢?當然是陽頂天執教時期。問題來了,如果陽頂天在世的時候,六大派攻上光明頂,結果會如何呢?
  • 倚天屠龍記:空見大師、陽頂天、百損道人,這三人的武功怎麼排?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各位大俠周末好!讀過倚天屠龍記小說的讀者,都知道這部小說的高手非常多,從開篇出場的何足道,到書末出場的黃衫女子,這些曇花一現的人物也是一等一的高手,而正式出場人物中,高手更是比比皆是。
  • 金庸小說射鵰和神鵰都有五絕,倚天屠龍記裡也評五絕,誰能入選?
    一是他跟王重陽一樣,是一派的開山祖師,王重陽創立了全真派,為當時天下第一派,聲勢不下於丐幫和少林,張三丰創立了武當派,武林地位僅次於少林,猶勝丐幫。二是他跟王重陽一樣,都是武學天才,王重陽自創先天功,張三丰自創太極拳和太極劍。三是他跟王重陽一樣,都曾是當仁不讓的天下第一。
  • 收三個壞事做盡之徒,他武功無敵也不配大俠,枉為人師卻非他專屬
    一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俗話說的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個好師父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對徒弟以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金庸武俠小說中,體現的尤其明顯。
  • 阿青單挑兩千人,楊過單挑三千人,他可單挑四千人,書中已暗示
    如此好詩下酒,閒來品一品金庸武俠作品,當是人生一大樂事,今日小編要來給大家講一個關於金庸筆下群戰能力極強的高手的故事,阿青在他面前根本不值一提!相比阿青,後世其實也有不少人可以單挑這麼多武士,今日小編就來給大家挑選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兩位高手,來給大家說一說,第一位就是神鵰俠楊過,楊過此人聰明無比,年輕的時候就學過東邪、西毒、北丐、王重陽、林朝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