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三個壞事做盡之徒,他武功無敵也不配大俠,枉為人師卻非他專屬

2020-12-14 忠肝義膽嶽老三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俗話說的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一個好師父所起到的表率作用,對徒弟以後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正所謂名師出高徒,在金庸武俠小說中,體現的尤其明顯。江南七怪武功雖然不咋地,但在江湖上助危扶困,俠肝義膽,每每提起名號來,無不讓人敬佩。七怪信守承諾,遠赴大漠,收郭靖為徒,對郭靖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沒有當初江南七怪含辛茹苦的悉心培養,就沒有後來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郭大俠。繼往開來,天賦異稟的一代宗師張三丰,對他的每個徒弟都做到了因材施教。自創「倚天屠龍功」,傳於精通書法,悟性很高的張翠山,殷六俠擅長劍法,俞三俠會玄虛刀法,俞蓮舟的太極,使得那叫一個頂呱呱。武當七俠,在江湖上俠名遠播,絕非是浪得虛名。

當然了,有好師父,自然也會有壞的令人髮指的師父,如成昆之於謝遜,李莫愁之於洪凌波。今天要說的是在金庸小說中,那些盛名之下,言過其實的師父們。

《連城訣》中,好人不多,關於梅念笙這個人物是好是壞,歷來飽受爭議,他的所做所為,又實在經不起推敲琢磨。梅念笙是江南武林名宿,江湖上人稱「鐵骨墨萼」,又被描述成大俠,正人君子,在嶽老三看來,卻未必如此。

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三個人,一個比一個壞的冒泡。巧合的是,這三個人,居然都是出自於梅念笙門下,可見梅念笙當年,收徒眼光,選人標準,是多麼差勁。

三個極品徒弟,啥脾氣德性,時間久了,梅念笙心裡再清楚不過了。梅大俠當時是怎麼想的,不得而知,但他既沒有將三個心術不正的惡徒逐出師門,又沒有選擇為江湖除害,清理門戶。而是繼續交給他們本事,將「唐詩劍法」的精妙劍招,改得面目全非,增加了許多中看不中用,花哨而不實用的招數,傳給了他的三個「好「徒弟。

縱觀後來萬震山,言達平,戚長發三個人的武功,在那個狹小的江湖上也只能算是二流高手,遠遠不如「落花流水」等人。這倒不是因為他們三個資質不行,天賦不夠,而是因為梅念笙藏私。梅念笙沒有傳《神照經》給三個徒弟,這是肯定的,而且梅大俠還不傳授給三個徒弟內力與劍法相輔相成的武學道理,並且還故意引他們三個走上了只注重花哨劍術招式的歪路。

這種只學華而不實的劍招,而沒有足夠內力相支持,發揮不了真正威力的武學道理,連狄雲這個笨小子,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哎,他們大家都不懂,單學劍招變化,若無內功相濟,那有什麼用?半點用處也沒有,真是奇怪,這樣淺的道理,連我這笨人也懂,他們個個十分聰明,怎麼會誰也不懂?難道是我自己胡塗了?(三聯版《連城訣》)

面對三個不孝之徒,避免他們以後為禍武林,梅念笙選擇不傳給他們真本事的理由,充分但不合理。

梅念笙或許早就知道了天寧寺裡大寶藏的真正秘密,並且時不時有意無意的在徒弟們面前翻看《唐詩選集》,恐怕就是為了引起三個惡徒,對寶藏的興趣,讓他們到時候因為寶藏而自相殘殺,避免自己直接對徒弟趕盡殺絕,而落個不仁不義的江湖罵名吧。

這等藏私算計,實非江湖大俠該有的風範。梅念笙過於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也難怪會被三個心術不正,狼子野心的徒弟在三鬥坪所暗算。只是不知道梅念笙所學的劍法,當年有沒有被他的師父給故意藏私「改良」過?他身上《神照經》的來歷又是如何?連老好人狄雲,都不得不起疑他這個師祖當初的真實用意。

丁典何其無辜,梅念笙臨死前是好心也好,有意也罷,傳給丁典的「連城口訣」和《神照經》,將丁典原本與世無爭的一生,徹底推向了被人追殺算計的深淵,造就了丁典的悲劇人生。

梅念笙,已經是提前給他的三個惡徒挖好了墳墓,判了死緩。他的三個徒弟為了寶藏,以後勢必會像丁典討要數字序列,雙方拼的你死我活。要麼死於神功大成的丁典之手,要麼因為人性的貪婪而自相殘殺,要麼就是摸到寶藏後中毒而死。

梅念笙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與江湖名宿的身份不匹配,這師父做的,也太有心機了。至於「大俠」的江湖稱號,也真是盛名之下,言過其實了。

《倚天屠龍記》中的渡厄,也是一位值得大書特書,為人師卻言過其實的高僧。

渡厄師兄弟三人,當初受到成昆的算計挑撥,選擇和明教陽頂天約架,他們是三對一群毆陽頂天也好,還是渡厄單挑陽頂天也罷,反正最後結果,少林寺方面輸了,渡厄還被陽頂天打瞎了一隻眼睛。

行走江湖的人,按理說打打殺殺,動手比武,有一方受傷總是難免的。楊左使的一段話已經得到了天下英雄的極大認同。

楊逍昂然道:「咱們行走江湖,過的是刀頭上舐血的日子,活到今日,哪一個手上不帶著幾條人命?武功強的,多殺幾人,學藝不精的,命喪人手。要是每殺一個人都要抵命,嘿嘿,這廣場上數千位英雄好漢,留下來的只怕寥寥無幾的了。(三聯版《倚天屠龍記》)

渡厄身為武林前輩,少林名宿,一大把年紀了,三十多年過去了,按理說和陽頂天約架打輸了,那是自己技不如人。在江湖上也不算是太丟臉的事情。這段仇恨也應該隨著時間慢慢淡去。但是渡厄等人並沒有忘記,他們執念太深,放不下仇恨,選擇閉關修煉「金剛伏魔圈」,以圖復仇。

「屠獅大會」前, 三渡在三棵松樹之間,抬手便取人性命,崑崙四人為屠龍刀,擅闖「金剛伏魔圈」,渡厄等人一句話都沒說,轉眼之間,便結果了人家性命,這難道是佛家的慈悲為懷?同樣的坐枯禪,渡厄等對武林至尊屠龍刀,少林寺天下第一的各種所謂虛名,都沒有放下,看得太重。這等枯禪境界,可比大理天龍寺枯榮大師的境界,差太遠了。

佛家所謂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到了謝遜這,為何開始行不通?謝遜的所做所為,縱然是大奸大惡,三渡為何卻一開始就提議一刀殺了便是?蕭遠山掌斃玄苦,丁春秋害死玄痛等人,也沒見少林寺讓他們償命啊。渡厄此等食古不化,小肚雞腸,難道是一個少林高僧該具備的佛法修養?驚聞陽頂天的大名,渡厄幾句話中,所含的沉痛和怨毒卻顯然既深且巨。戒嗔,戒痴,渡厄的佛法修行,真可謂白鑽研了!

死者為大,人死債消,陽頂天作古已經三十多年了,所謂的舊仇心恨,卻又為何讓張無忌一人來承擔?趙敏手下害死空性,渡厄等人要報仇,早幹嘛去了,如今又全部把罪責扣在張無忌頭上。知道中了圓真的算計,還不提前告訴空聞,早做準備,為少林清理門戶,反而繼續一錯再錯。若不是明教仗義出手,險些讓諾大的少林寺毀於成昆的圖謀,渡厄幾十年的佛法,真是「修煉到家」了!

渡厄難道是笨人,沒學到佛法精髓和為人處世?也不盡然,知道憑藉單人實力,打不過張無忌,一聲「阿彌陀佛」後,選擇三人群毆張無忌,可知渡厄等絕對不是空性那種不通事務,渾渾噩噩的人。渡厄怒喝成昆,訓斥他,出家人不打誑語,不能欺騙謝遜。張無忌揭露成昆的罪行和謝遜的苦衷,渡厄最先回過味來,選擇相信,收招罷鬥。張無忌與三渡互拼內力,時間長了,非死即傷,又是渡厄,先撤功力,可知渡厄,絕對是個明白人。他一語警醒謝遜,讓廢去武功一心改邪歸正的謝遜歸他門下,體現出了渡厄,對佛法的認知研究,不可謂不深。

成昆當初逼的謝遜家破人亡,謝遜最後選擇了手下留情,以德報怨,留成昆一條性命,今後你瞧不見我,我也看不見你。單憑放下仇恨的這份心胸,謝遜可比他的佛家師父渡厄,寬廣的多。面對天下群豪,謝遜大徹大悟,甘願受辱,真心悔過,視江湖虛名如糞土,這份佛法境界,又比他的師父渡厄,高出了太多。不知道選擇常伴古佛左右的謝遜,是渡厄交他佛法,還是謝遜交渡厄佛法境界?他們倆最後的佛法成就,孰優孰劣!

謝遜這一生也是夠悲催的,前期遇上了坑的自己家破人亡的「名師」,後期歸於我佛,這個佛家高僧,名師渡厄,恐怕也教不了謝遜什麼,甚至於佛法領悟,渡厄這個師父,以後都未必有徒弟謝遜領悟的多。

妄稱高僧的渡厄,有這麼個優秀弟子,也許是老天爺,對他瞎了一隻眼睛的補償吧。

堅持原創,我是忠肝義膽嶽老三,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武聖人於和把他培養成一流劍客,總門掌普渡不收他為徒有先見之明
    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40期)今天我們繼續來聊單田芳的經典評書《白眉大俠》,這部書在某些故事情節上雖然沒能如金庸古龍武俠小說那樣多次修訂打磨至圓潤無缺,但三魚一直覺得在人物出彩度和故事的精彩度上來看的話,《白眉大俠》無疑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好書。
  • 《有翡》李晟武功不行,資質不加,為什麼衝霄道長要收他為徒?
    《有翡》李晟武功不行,資質不加,為什麼衝霄道長不讓他走,還要收他為徒?要說《有翡》電視劇裡頭這個周翡的表哥,李晟這人,還真是讓人看了就很生氣,小編十集一通看下來,就想給李晟那麼一個大錘子敲他,整天整個么蛾子的,真不讓人省省心。居然還跟演小燕子的李晟是同名,一個男的,一個女的,啊!
  • 《白眉大俠》中有一人實力很強,武功堪比於和,一起來看
    在單老的代表作《白眉大俠》中有很多的武林高手,其中武聖於和是武林上公認排名第一的高手。於和被人成為「橫推八百無對手,軒轅重出武聖人」,也就是說他的武功已經達到登峰造極的境界,在天下沒有對手。環顧整部《白眉大俠》,裡面沒有人能夠打得過於和,但是有一人的武功堪比於和,可以與之較量一番,他就是於和的師兄普渡。
  • 另類大俠韋小寶的成功之道
    《鹿鼎記》是金庸的封筆之作,寫作風格和以往的作品差異太大了,剛問世出來,很多讀者都感覺是他人代筆的。金庸自己總結的「非武非俠,非史非奇」,主角韋小寶是一個麗春院出來的混混,竟然幹出了驚天地泣鬼神的事跡。
  • 《白眉大俠》和《龍虎風雲會》,人物武功的排行是怎麼樣的?
    海外野叟王猿今古奇人柳目白雲劍客夏侯仁陰光法師古月萬裡追魂彭海大力金剛佛歐陽忠慧書中代言,這14個人,是由於和,普度,雪竹蓮三個人評選的第一,夏遂良被低估不同評書對夏遂良的武功說法不一,最初,夏遂良的定位是聖人之下第一人。雖然,曾經和於和鬥了200多招,被於和制服,心甘情願的拜於和為師。在白眉大俠和龍虎風雲會中,夏遂良是近乎無敵的存在。
  • 《白眉大俠》蟾吸力幾乎與百步神拳並駕齊驅,他曾三次打敗崑崙僧
    《白眉大俠》是單田芳的經典武俠作品,這部書的書膽徐良大大異於其它評書的主人公,徐良不僅武功高強,他頭腦靈活鬼點子十分多。徐良這位大老西兒有時候還幽默詼諧耍活寶,時不時地冒點壞水,讓這部書變得非常精彩。其實,在這部書中奇門的武功比較多,而徐良和白雲瑞都會「八步打燈」這門絕藝(徐良在《七傑小五義》裡施展過),其實這「八步打燈」就是有點玄而又玄的奇門武功。在八步(約有四五米)之外發掌,憑藉掌的氣勁把遠處的蠟燭打滅,非內氣功練到一定程度而不能達到。
  • 他生前是個嗜酒好色之徒,死後卻化為三大閻王之首!
    如果活著的時候做了很多的善事,那就可以升天,享受榮華富貴。但是如果做盡壞事,那麼就會收盡懲罰下地獄,十八層地獄,層層有不一樣的懲罰。而這負責審判的閻王都有誰呢?其中三個排名靠前的閻王分別是:秦廣王、楚江王、閻羅,這三位閻王分別掌管一所審判大殿,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解說一二。
  • 無恥之徒,不配當「人」
    還欺騙我沒有口罩,讓我把最好的Kn95口罩給他寄過去,郵費也是我出的呢!一共8186元錢! 無恥之徒,不配當「老師」! 請中國所有有「良知」之人擴大宣傳力度,這種人啊,不配為老師!
  • 中國歷史上武功最高的人是誰?
    第一位受到公認的武功最高的人,是五代十國時,少林寺高僧福居。福居大師曾廣邀天下十八家武術高人,在少林寺演練武藝三年,各取所長,創出少林寺七十二絕技,並幫助其他武術門派發展,奠定了「天下武功出少林」基礎論調。
  • 除了「小五義」白眉大俠唯一的一個結拜兄弟是誰?武功吊打徐良!
    徐良是單田芳評書《白眉大俠》、《龍虎風雲會》、《七傑小五義》中的主要人物,穿山鼠徐慶之子。他性格豪爽仗義、外向開朗,愛開玩笑,在武林中人緣甚好。可是真正和白眉大俠徐良結拜過的結拜兄弟除了「五義」(五鼠)的後人:白芸生(「錦毛鼠」白玉堂之侄)、韓天錦(「徹地鼠」韓彰的義子)、盧珍(「鑽天鼠」盧方之子)、「小俠」艾虎,還有後來的白玉堂之子「玉面小達摩」白雲瑞,一共結拜了5個人全是昔日「五鼠」的故人。然後其實白眉大俠還有一個武功高強的結拜大哥,武功完全吊打徐良。
  • 金庸筆下最慘的大俠,戰死後被寫復活,金庸改書後他又被刪除了
    其實答案就在「武俠」這兩個字中,從「武」的角度出發,武俠世界中有太多現實世界中所不存在的高深武學,比如降龍十八掌、六脈神劍、北冥神功等,而比起這些武功來說,讀者更在意的部分往往是運用這些武功的人,即是那些「俠客」,他們承載的便是讀者心中的武俠夢,讀者所想即是像他們一般習得一身神功,之後行俠仗義,然而在武俠的世界中,大俠的這種身份往往都會與「悲劇」掛鈎,所以敢於成為俠客者是理應被讀者銘記的,不過也有例外
  • 普渡以白雲瑞為棋子引武聖人入局,他為何會身在局中不知局?
    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37期)從表面上看《白眉大俠》這個故事似乎是上三門與蓮花門之爭引起的一場武林風波,其實背後藏著更深層的武林五宗之爭。這場五宗之亂直接改變了武林以前的格局,蓮花門和崑崙派遭受滅頂之災,群俠齊上小蓬萊碧霞宮,武聖人於和難抑武林眾怒最後拔劍自歿。
  • 《風雲》漫畫,無名收步驚云為徒,兩人的緣分早已註定
    看過《風雲》漫畫的小夥伴都知道,步驚雲還是少年的時候曾經跟隨過無名,為了報仇步驚雲想要拜師無名,但是當時的無名並沒有收他做徒弟,因為他覺得步驚雲戾氣太重不適合作自己的弟子,然而在毀掉了無神絕宮回到中原後,無名卻選擇收步驚云為徒,這是怎麼回事呢?
  • 於和號稱是軒轅重出武聖人,總門長普渡在這三個方面比他高明
    三、總門長普渡比武勝於和高明之處如果對比一下總門長普渡與武聖人於和的話,不難發現普渡在三個方面都要比於和高明一些。其一,從門人弟子的德才兼備上來看,普渡遠超過武聖人於和,當老師的不僅要傳藝還應該注意徒弟的德修。
  • 丘處機:一個不會武功的大俠
    熱酒下肚,三人身上都覺得暖烘烘的,忽聽得東邊大路上傳來一陣踏雪之聲,腳步起落極快,三人轉頭望去,卻見是個道士。那道士頭戴鬥笠,身披蓑衣,全身罩滿了白雪,背上斜插一柄長劍,劍把上黃色絲條在風中左右飛揚,風雪滿天,大步獨行,實在氣概非凡。這是丘處機在《射鵰英雄傳》中的首次亮相。
  • 「兇神惡煞」嶽老三,守著三個底線,他是惡人麼?
    這是個外貌極為不協調的人物,穿作不協調,長相不協調。其實,他在善惡之分上也不協調。他似乎很惡,動不動就扭斷別人脖子,但他似乎又很善,堅守三個底線。不殺毫無還手之力的人嶽老三好像動不動就殺人,因為鍾萬仇的僕人進喜兒叫了他一聲「三老爺」,又說他不惡,便扭斷了他的脖子。但他卻有一條,「不殺毫無還手之力的人」。木婉清受傷,段譽不會武功,嶽老三找木婉清為徒兒孫三霸報仇。
  • 張三丰以內丹之術創太極拳法,他說:不先明太極妙道,非吾徒也
    冠絕天下的中華武功,主要是少林、武當兩大派;少林是外家功,武當是內家功。而張三丰以內丹之術創立的內家太極拳,開以拳法入道之先河,給中華武功賦予了新的更博大精深的內涵。張三丰創立太極拳頗具傳奇色彩。據疑似張三丰最後真傳弟子的黃百家所撰寫的《王徵南墓志銘》記載:「三峰為武當丹士。徽宗召之。道梗不得進。夜夢玄帝授之拳法。
  • 白眉大俠徐良的武功超過了北俠歐陽春?九和宮比武可見高低
    (三魚細說《白眉大俠》第46期)北俠歐陽春是《三俠五義》中馳名武林的高手,即便到了續書《小五義》之中,歐陽春仍然在一流高手之列。按照書中的說法歐陽春是有三寶護身的,其一為一世童男硬功不俗,其二他手中的龜靈七寶刀為稀世神兵,其三歐陽春天生一雙夜眼可在無月之夜清晰辨物。
  • 白眉大俠:群俠火燒碧霞宮後徐良為何辭官?他與南俠展昭心態不同
    徐良跟隨雲中鶴魏真和金睛好鬥梅良祖學了一身超凡的武功,表現出彩的徐良很快就成了開封府裡的頂梁柱。在《白眉大俠》這部書中,論武功穿山鼠徐慶在開封府老少群雄裡排在末尾,所以無論是捕盜捉賊還是平山滅島,徐慶都屬於老資歷的龍套角色。徐良來到開封府後著實讓徐慶著實打腰提氣。
  • 他是《白眉大俠》第一大飯桶—小俠艾虎啟示錄
    單田芳的《白眉大俠》是可以上評書歷史的,因為這部評書中,有悲歡離合,有陰晴圓缺,更有很多樸素的道理值得我們深思,比如接下來要說的這一位。他叫艾虎,人稱小俠客,是根正苗紅的小五義之一,師傅是北俠歐陽春。歐陽春的武功橫壓《三俠五義》沒有對手,只有他的宿敵三手真人劉道通與之在伯仲之間。即使到了高手如雲的《白眉大俠》,歐陽春的武功也沒有破格,依然跟中等劍客飛劍仙朱亮等人一個檔次,不像什麼南俠展昭和雙俠丁兆蘭、丁兆蕙,山西俠柳青等人,統統淪為飯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