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化學的童鞋,大抵都有一些浪漫情懷,大偵探福爾摩斯、哈利波特、絕命毒師...你能想像他們因為實驗操作不規範而做不出結果,或實驗語言表述不嚴謹而被專業人士批評嘛?
確實,化學需要浪漫,但高考化學更需要嚴謹的答題習慣,如果你還沒有培養起來,今天的推文幫你整理好了高考化學規範答題模板。
一、實驗操作類規範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測定溶液pH的操作:
將一小塊pH試紙放在潔淨的表面皿上,用清潔乾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測液點到pH試紙中央,待變色穩定後再和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出對應的pH。
(2)檢驗離子是否已經沉澱完全的方法:
將反應混合液靜置,在上層清液中繼續滴加沉澱劑××,若不再產生沉澱,則××離子已經沉澱完全, 若產生沉澱,則××離子未完全沉澱。
(3)洗滌沉澱操作:
將蒸餾水(或其它洗滌劑)沿著玻璃棒注入到過濾器中至浸沒沉澱,靜置,使蒸餾水(或其它洗滌劑)自然流下後,重複2~3次即可。
(4)判斷沉澱是否洗淨的操作:
取最後一次洗滌液,滴加……(試劑),若沒有……現象,證明沉澱已經洗淨。注意:要選擇一種溶液中濃度較大的比較容易檢驗的離子檢驗,不能檢驗沉澱本身具有的離子。
(5)容量瓶檢漏操作:
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隻手託住瓶底,把瓶倒立過來,觀察瓶塞周圍有無水漏出。如果不漏水,將瓶正立並將瓶塞旋轉180度後塞緊,把容量瓶倒立過來,再檢查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滴定管檢查是否漏水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關閉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將活塞旋轉180°,重複上述操作。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②鹼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適量水,用滴定管夾將滴定管固定在鐵架臺上,觀察是否漏水,若2分鐘內不漏水,輕輕擠壓玻璃球,放出少量液體,再次觀察滴定管是否漏水。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7)滴定管趕氣泡的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右手將滴定管傾斜30°左右,左手迅速打開活塞使溶液衝出,從而使溶液充滿尖嘴。②鹼式滴定管:將膠管彎曲使玻璃尖嘴向上傾斜,用兩指捏住膠管,輕輕擠壓玻璃珠,使溶液從尖嘴流出,即可趕出鹼式滴定管中的氣泡。
(8)裝置氣密性檢查:
1)空氣熱脹冷縮法:
關閉分液漏鬥的活塞,將導管口a處用橡皮管連接一段導管放入燒杯中的水中,雙手握住圓底燒瓶(或用酒精燈微熱),若有氣泡從導管口逸出,放開手後(或移開酒精燈後),有少量水進入導管形成一段穩定的水柱,說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2)液面差法:
將導管口a處連接一段橡皮管並用止水夾夾緊,打開分液漏鬥的活塞,從分液漏鬥口注水至漏鬥中的水與容器中的水形成液面差,靜置觀察,一段時間後若液面差保持不變,表明裝置氣密性良好。
注意:若要檢驗整套連續的實驗裝置的氣密性時,只能用空氣熱脹冷縮法,而且必須用酒精燈加熱圓底燒瓶。
答題模板:形成密閉體系―→操作―→描述現象―→得出結論
(9)氣體驗滿和檢驗操作:
①氧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則說明收集的氧氣已滿。②可燃性氣體(如氫氣)的驗純方法:用排水法收集一小試管的氣體,將大拇指摁住管口移近火焰,放開手指,若聽到尖銳的爆鳴聲,則氣體不純;若聽到輕微的「噗」的一聲,則氣體純淨。③二氧化碳驗滿:將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氣體已滿。④氨氣驗滿:用溼潤的紅色石蕊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⑤氯氣驗滿:用溼潤的澱粉碘化鉀試紙放在集氣瓶口,若試紙變藍說明氣體已滿。
(10)焰色反應的操作:
先將鉑絲蘸取鹽酸溶液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反覆幾次,直到與酒精燈火焰顏色接近為止。然後用鉑絲蘸取少量待測液,放在酒精燈外焰上灼燒,觀察火焰顏色,若為黃色,則說明溶液中含Na+;若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呈紫色,則說明溶液中含K+。
(11)萃取分液操作:
關閉分液漏鬥活塞,將混合液倒入分液漏鬥中,塞上塞子,用右手心頂住塞子,左手握住活塞部分,將分液漏鬥倒置,充分振蕩、靜置、分層,在漏鬥下面放一個小燒杯,先打開上口塞子再打開分液漏鬥活塞,使下層液體從下口沿燒杯壁流下,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
(12)濃H2SO4稀釋操作:
將濃H2SO4沿燒杯壁緩緩注入水中,並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13)粗鹽的提純:
①實驗室提純粗鹽的實驗操作依次為取樣、溶解、沉澱、過濾、蒸發、結晶、過濾。
②若過濾時發現濾液中有少量渾濁,從實驗操作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是過濾時漏鬥中液面高出濾紙邊緣、玻璃棒靠在單層濾紙一邊弄破濾紙。
(14)氫氧化鐵膠體的製備:
往煮沸的蒸餾水中逐滴滴加飽和的FeCl3溶液,當溶液變紅褐色時,立即將燒杯取下停止加熱。
(15)從某物質稀溶液中結晶的實驗操作:
①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的:蒸發→結晶→過濾。②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大或帶結晶水的:蒸發濃縮→冷卻結晶→過濾。
(16)讀取量氣裝置中的氣體體積的方法:
待裝置冷卻至室溫後,先上下移動量筒(或量氣管有刻度的一側)使量筒內外(或量氣管的兩側)液面相平,然後使視線與凹液面的最低點相平讀取數據。
(17)酸鹼中和滴定判斷滴定終點的方法:
當滴入最後一滴××溶液時,錐形瓶中的溶液由××色變為××色,且半分鐘內不再恢復原色,說明已經達到滴定終點。
二、實驗設計類規範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策略:
一般從實驗原理出發(包括物質的性質),按操作過程(或方法)、實驗現象、實驗結論的順序來表述答案。
2、答題模板:
操作 …… 現象 …… 結論
取樣,加入……有……生成 ……的是……
例:設計實驗鑑別兩種無色氣體分別是SO2和CO2。
答案:答案一:取適量品紅溶液分別於兩潔淨的試管中,分別通入兩氣體,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SO2氣體,不能使品紅溶液褪色的是CO2。
答案二:取適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分別於兩潔淨的試管中,分別通入兩氣體,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的紫色褪去的是SO2氣體,不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的是CO2。
三、實驗現象描述類規範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策略:
有關化學實驗的描述不僅要求準確,還要求完全,有時還需要指明是何處產生了什麼現象,先後發生了什麼現象。其答題規範可利用下面的模式再結合特殊要求進行分析處理:
(1)「海」(溶液):
①顏色由……變成……;
②液面上升或下降(形成液面差);
③溶液產生倒吸;
④生成(產生)……色沉澱;
⑤溶液變渾濁;
⑥產生大量氣泡(有氣體從溶液中逸出);
⑦有液體溢出。
(2)「陸」(固體):
①固體表面產生大量氣泡;
②固體逐漸溶解;
③固體體積逐漸變小(變細);
④顏色由……變成……。
(3)「空」(氣體):
①生成……色……味氣體;
②氣體由……色變成……色;
③先變……後……(「加深」「變淺」「褪色」)。
(4)其他:
①器壁上有水珠出現;
②器壁上有某色固體生成等。
2、答題關鍵點:
(1)顏色變化:必須說明固體、溶液或氣體的顏色或顏色變化。
(2)體積變化:必須說明固體、氣體的體積變化。
(3)先後順序:注意實驗現象產生的先後順序。
例:描述出稀HNO3與Cu片在燒瓶中反應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片逐漸溶解(固體),表面有無色氣泡產生(氣體),溶液變為藍色(液體),燒瓶上方出現紅棕色(氣體)
四、儀器、裝置作用規範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策略:一個裝置的作用,一般從兩個方面回答:有利於……(這樣裝配的好處),以防止……(不這樣裝配的壞處)等。如:尾氣吸收裝置的作用:「吸收……氣體,防止汙染空氣」。
2、5大常見儀器的高考考法
(1)漏鬥的作用:
a.過濾;b.轉移液體;c.作防倒吸的裝置。
(2)分液漏鬥的2個應用:
a.萃取分液(梨形);b.添加液體並控制添加液的量(球形)。
(3)冷凝管的2個用途:
a.蒸餾或分餾時冷凝易液化的氣體;b.液體回流。
(4)乾燥管(U形管)的2個作用:
a.盛裝固體;b.用於氣體的乾燥、吸收或除雜。
(5)洗氣瓶的2個用途:
a.盛裝液體;b.氣體的淨化或乾燥(如裝濃硫酸)。
3、答題關鍵點:
(1)在尾氣吸收裝置中試劑的作用:
吸收尾氣中×××氣體,防止汙染空氣。
(2)在定量實驗或者製備實驗中裝置最後連接的乾燥管的作用:
防止空氣中的×××氣體進入×××裝置對實驗造成幹擾(有時還可能同時起到吸收尾氣的作用,如在有關氨氣的探究實驗中,最後連接的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的作用就可以吸收多餘的氨氣,同時能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
(3)在導管末端連接倒置漏鬥、乾燥管或硬質玻璃管浸入水或溶液中的原因:
防倒吸(同時具有擴大吸收面積,加快吸收速率的作用)。
例:經查閱資料得知:無水FeCl3在空氣中易潮解,加熱易升華。他們設計了製備無水FeCl3的實驗方案,裝置示意圖(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去)如下:
答案:冷卻,使FeCl3沉積,便於收集產品 (球形)乾燥管
五、原因、理由類規範語言表述答題模板
1、答題模板:
「有理」——化學原理,「有據」——事實依據
可採取以下兩種方式:(1)「正說」——「直接原因+根本目的」(2)「反說」——「如果……,就……」
2、規範解答歸納
(1)明礬淨水的原理:明礬溶於水電離出的Al3+發生水解反應:
(10)在燃料電池中,常在電極表面鍍上鉑粉的原因:
增大電極單位面積吸收氣體的分子數,加快電極反應速率。
(11)在尾氣吸收裝置中試劑的作用:
吸收尾氣中××氣體,防止汙染空氣。
(12)在定量實驗或者製備實驗中裝置最後連接的乾燥管的作用:
防止空氣中的××氣體進入××裝置對實驗造成幹擾(有時還可能同時起到吸收尾氣的作用,如在有關氨氣的探究實驗中,最後連接的盛有濃硫酸的洗氣瓶的作用就可以吸收多餘的氨氣,同時能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進入)。
(13)在導管末端連接倒置漏鬥、乾燥管浸入水或溶液中的原因:
防倒吸(同時具有擴大吸收面積,加快吸收速率的作用)。
(14)在氣體的連續實驗中,若有需要用盛有鹼石灰的乾燥管吸收CO2或H2O(g)等氣體來進行定量測定的部分,常常需要在實驗開始和結束時通入氮氣或稀有氣體等與實驗無關的氣體的作用:
1)實驗開始時的作用: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空氣中的××對實驗造成幹擾。2)實驗結束時的作用:將產生的××氣體全部排出被××試劑完全吸收,以減少實驗誤差。
例:TeO2是兩性氧化物,微溶於水,可溶於強酸和強鹼,從電解精煉銅的陽極泥中提取碲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7)從濾液中提取溶解度受溫度影響較小或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晶體的方法:蒸發濃縮、趁熱過濾(如果溫度下降,雜質也會以晶體的形式析出來)、洗滌、乾燥。
(8)控制某反應的pH使某些金屬離子以氫氧化物的形式沉澱,調節pH所用試劑為主要元素對應的氧化物、碳酸鹽、鹼等,以避免引入新的雜質;沉澱時pH範圍的確定:範圍過小導致某離子沉澱不完全,範圍過大導致主要離子開始沉澱。
(9)減壓蒸餾(減壓蒸發)的原因:
減小壓強,使液體沸點降低,防止(如H2O2、濃硝酸、NH4HCO3)受熱分解、揮發。
(10)檢驗溶液中離子是否沉澱完全的方法:
將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後,向上層清液中滴入沉澱劑,若無沉澱生成,則離子沉澱完全。
(11)洗滌沉澱:
沿玻璃棒往漏鬥中加蒸餾水至液面浸沒沉澱,待水自然流下後,重複操作2~3次。
(12)檢驗沉澱是否洗滌乾淨的方法:
取少量最後一次的洗滌液於試管中,向其中滴入某試劑,若未出現特徵反應現象,則沉澱洗滌乾淨。
(13)洗滌沉澱的目的:
除掉附著在沉澱表面的可溶性雜質。
(14)冰水洗滌的目的:
洗去晶體表面的雜質離子並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
(15)乙醇洗滌的目的:
降低被洗滌物質的溶解度,減少其在洗滌過程中的溶解損耗,得到較乾燥的產物。
(16)蒸發、反應時的氣體氛圍:
抑制某離子的水解,如加熱蒸發AlCl3溶液時為獲得AlCl3需在HCl氣流中進行。
(17)事先煮沸溶液的原因:
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氧化性氣體(如氧氣),防止某物質被氧化。
(18)將礦石粉碎的原因:
增大礦石與其他物質(××溶液或××氣體)的接觸面積,加快反應速率(或提高浸出率)。
(19)用熱碳酸鈉溶液洗滌廢鐵屑等原料的原因:
用碳酸鈉溶液水解顯鹼性的特點清除廢鐵屑表面的油汙。
(20)用過量鹽酸溶解廢鐵屑的原因:
鹽酸除了與廢鐵屑反應外還有抑制Fe2+水解,防止生成Fe(OH)2沉澱的作用。
八、有機化學答題規範語言表述
1、在有機合成中,某些不希望起反應的官能團,在反應試劑或反應條件的影響下發生副反應,這樣就不能達到預計的合成目標,因此,必須採取保護某些官能團,待完成反應後,再除去保護基,使其復原。如:
(1)為了防止—OH被氧化可先將其酯化;
(2)為保護碳碳雙鍵不被氧化可先將其與HBr加成或與水加成;
(3)為保護酚羥基,可先用NaOH溶液使
點擊查看:高考化學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