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才弄懂,空調製冷與除溼模式的用法,大多數人都搞混淆了

2020-12-23 百修網

大家好,這裡是百修網。又到了使用空調的旺季,基本上家家戶戶都離不開空調,那麼,關於空調的使用小常識,你真的都知道嗎?

一:空調除溼與空調製冷到底哪裡不一樣?首先,原理不同。除溼模式是以低速運行,壓縮機是間歇性開啟,無法調節溫度,只能以恆定溫度運行。製冷模式的壓縮機會持續工作,室內達到設定溫度才會停機。

二:除溼模式比製冷更省電?不不不,這個概念被誤解了。你需要明白一件事,30℃是一個分水嶺。低於30℃,除溼比製冷省電。高於30℃,除溼跟製冷用電量差不多,不如使用製冷模式。

三:製冷與除溼在什麼環境下使用?當室內環境潮溼,但是不是很熱,建議選擇除溼模式,乾爽又清涼;當室內溫度高,溼度大,建議選擇製冷模式。另外,千萬不要為了省電而頻繁使用除溼模式,因為開啟除溼模式會導致壓縮機頻繁啟動和暫停,大概率會損壞壓縮機,這就不划算了。

四:空調扇耗電嗎?當然不會。空調扇的耗電量其實挺低的,如果天氣不熱的話,建議開空調扇,不僅省電,而且還節能減排。

五、空調如何使用更省電?1、開空調之前,不要急著關門窗,先將熱氣散出去,製冷效率會更高。2、適當調整風力,不要調低溫度。3、注意拉上窗簾,避免陽光直射。

怎麼樣,你們現在弄懂了嗎?誰要是再給你說除溼模式省電,記得給他好好科普,別再誤導別人了

相關焦點

  • 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空調的除溼功能,原理是什麼?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快又省電」這個概念開始流行起來。我身邊的很多人也給過我類似的建議,但聰明如我,自然不能被謠言蠱惑。空調打開除溼模式,真的可以製冷,而且還更省電嗎?當然不是!這一切,都要從除溼模式與製冷模式說起。
  • 梅雨季節,空調除溼比製冷模式省電?假的!
    空調除溼為什麼會讓人誤認為省電?因為空調在除溼模式下運作時,它的壓縮機是間歇性工作的,工作時間短,所以,大家以為除溼模式比製冷模式更加省電。當空調開啟除溼模式之後,控制電路會在第一時間之內檢測室內溫度環境,然後根據運行溫度設定目標值。
  • 空調模式圖標含義:空調除溼和製冷的區別以及哪種模式最省電?
    空調的遙控器上按模式鍵,遙控器上會依次顯示三角、雪花、雨滴、風扇、太陽;功能依次是自動模式、製冷模式、除溼模式、送風模式、制熱模式。常用的空調模式一般有4-6種,您都知道他們的含義嗎?有沒有考慮過各個模式的使用場景?
  • 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還省電?別傻了,聽空調工程師怎麼說的
    一、空調開除溼模式製冷還省電?大暑節氣一過,就迎來中伏天了,天氣熱的簡直就是烤爐,今年的天氣也是異常,多地都連續出現40度以上的天氣,熱的大家恨不得家裡多擺幾個空調,但是夏天這樣不分晝夜的使用空調,家裡的電費就飈了起來。
  • 製冷、制熱、除溼模式,空調是如何自由切換的?
    要了解空調的運行原理,我們就必須從空調的內部構造入手,我們常用的空調一般為分體式空調,由空調外機和空調內機兩部分組成,外機置於室外,裡面由冷凝器和壓縮機。內機置於室內,裡面有蒸發器、膨脹閥以及貫流風扇。需要注意的是,冷凝器與蒸發器實際上都是熱交換器,只是根據用途不同被叫做不同名稱。
  • 空調怎麼用才省電?製冷好,還是除溼好?
    製冷好,還是除溼好?關於空調如何使用才能又涼快又省電的紛爭,似乎一直就沒有停過。炎炎夏日一到,有關空調怎麼用才省電的話題也就來了。從常識出發,想要涼快好像自然要選製冷,而在江湖中,卻一直流傳著除溼效果更好的傳說……製冷VS除溼,今天就在此一決勝負吧!在除溼模式下,室內吹風機將保持低速運行,壓縮機也會間斷性運作,如此不斷地循環,使室溫保持在設定的溫度附近。但是這種降溫並不徹底,有種隔靴搔癢的感覺。
  • 今天才知道,夏季開空調不能亂用除溼模式,費電又損耗壓縮機
    一進入夏天,最受歡迎的電器莫過於各式各樣的空調,可對於咱尋常百姓來說,長時間開著空調,這居高不下的電費真是讓人發愁。每到這時,總有「專家」提醒:空調開除溼模式最省電!弄得我不禁想問一句,這是哪裡來的理論說除溼模式更省電,竟弄得全國各地的爺爺奶奶們都統一了口徑。
  • 空調除溼功能開啟,真的比製冷模式更涼爽嗎?這些要了解
    一般大家在使用空調時,常用的就是製冷制熱功能,不過除了這兩個功能,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除溼功能,尤其在多雨季節,空氣過於潮溼,對人的身體也不好。而關於除溼的說法也有很多,比如除溼比製冷更涼爽,也更省電。而除溼模式該在什時候使用?
  • 空調除溼與製冷有什麼區別
    炎熱的夏天又到了,現在大家在家肯定都開空調了吧。聽到一些人說空調在除溼模式的時候更省電,這個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就由小編給大家來解釋一下,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到底有什麼區別?到底哪一種更省電?讓我們一起往下看一看。
  • 同樣是開空調,「製冷」和「除溼」哪種才省電?網友:原來搞錯了
    夏天已經過半了,相信大家早就開起了空調吧。在一些很熱的地區,沒有空調都不知道要怎麼過日子了,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蓋著被子吹空調。而對於租房的人來說,最想要知道的就是如何省下空調費,要小編說,想要省空調費,不開就得了。開玩笑啦,沒有空調真的會熱瘋,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講講,如何省空調費。
  • 空調除溼的正確用法
    在我們日常生活當中,很多人家中都會安裝各種不同規格的空調,那麼空調的除溼功能一般在什麼情況下才使用呢?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個問題,希望通過本文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 不懂就問:空調開啟除溼模式 真的涼快又省電?
    炎炎夏日一到,有關空調怎麼用才省電的話題也就來了。從常識出發,想要涼快好像自然要選製冷,而在江湖中,卻一直流傳著除溼效果更好的傳說……製冷VS除溼,今天就在此一決勝負吧!首先了解一下空調製冷的原理是什麼,就是下圖所示的這樣。沒看懂?很好。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其實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除溼不能代替製冷,沒有除溼比製冷更涼快還更省電這麼一說。
  • 襄陽中央空調:開製冷還是除溼?什麼時候使用中央空調除溼功能?
    雖然立秋已過,但是襄陽這天氣還是這麼熱,悶熱+潮溼是無法忍受的,恨不得24小時開空調。裝了這麼久的中央空調,除溼功能你用過沒,什麼時候需要用除溼功能呢?今天德能舒適家襄陽中央空調小編就給大家講一講。夏天開中央空調,製冷還是除溼?這兩種模式的選擇應根據房間的實際情況而定。如果室內乾燥和熱量是主要的和輕微潮溼的,則建議選擇製冷方式。
  • 臥室空調長期開除溼,這樣做對人體有害嗎?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而且現在很多媒體都在提倡家庭夏天開空調的時候,為了保持健康,都開啟除溼功能,那麼我們在真正使用這些電子電器,包括空調的時候就不用太在意了,電子電器的元件總是有壽命的,用與不用都在那裡消耗著,相反有些時候有些電子元件因為你使用得多,反而能夠延長它的壽命。臥室空調長期開除溼,這樣做對人體有害。長期開空調除溼模式會導致房間內空氣相對溼度過低,人體失水過快。
  • 空調除溼功能和製冷功能有什麼區別
    清涼一夏,離不開空調。但都是清涼舒爽,空調除溼功能和製冷功能到底有什麼區別? 所謂製冷,通過製冷劑在空調的室內蒸發器內汽化帶走熱量,使流過蒸發器散熱片的室內空氣降溫。 汽化的製冷劑在室外通過壓縮機壓縮液化釋放熱量,並把熱量通過散熱片傳遞給室外空氣。如此不斷循環達到室內空氣降溫的作用。
  • 夏季使用空調製冷和除溼哪個更省電?
    這就是空調器能除溼的工作原理。 在除溼狀態下,室內機的風機只有一個轉速(低速運轉),聲音較小, 本身空調機只要製冷就會除溼. 設計除溼功能的理念就是為了在氣溫較低但溼度高需要除溼而編的程序。(因為當室溫低於16度大部份空調是不製冷的)
  • 天氣這麼熱,空調用製冷還是除溼?請正確使用空調
    這麼炎熱的時候,空調稱謂必需品,在夏季使用空調的時候,很多朋友為製冷還是除溼拿捏不定,應該如何正確使用呢?空調2、抽溼則可理解為間斷製冷,風速為低速,使空氣中水分更容易附著在空調機蒸發器上達到除溼的目的,隨著製冷劑在蒸發器政法,會帶走熱量。從而室內溫度下降,換句話說就是製冷量低。
  • 朋友圈傳瘋 空調開除溼既製冷又省電是真的嗎
    進入酷暑階段,空調的使用率在直線上升,從工作場所,到交通工具,再到家,幾乎全程離不開空調。最近在網上更是流傳了很多關於空調使用的小技巧,其中一個說法便是:「空調開除溼模式比製冷模式更省電」。 稱空調開除溼模式可以和製冷模式一樣達到降溫的效果,但相比之下,除溼模式要比製冷模式省下更多的電量。那這樣的說法是否正確呢?真相又是怎樣的呢?
  • 空調的除溼和製冷有什麼區別?兩者之間哪個更省電?90%的人不知道
    最近國內進入了雨季,全國各地許多地方都在下雨,而空調作為現在人們入夏的必備單品,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現在的空調功能已經十分的強大,除了常規的製冷、制熱和送風之外,許多空調還擁有除溼模式。而製冷模式和除溼模式有何區別?兩者之間哪個更省電?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講解一下空調製冷和除溼模式的異同。
  • 空調除溼模式能省電,為什麼不能常開?
    當室內溼度過高時,可適當使用除溼方式調節溼度讓人體感受到舒適。經常聽人說,開啟空調除溼功能可以省電省錢,是真的嗎?事實上,這種說法並不準確。當氣溫超過30℃時,除溼和製冷模式的用電量其實差不多;氣溫在20多攝氏度時,除溼模式的確比製冷模式省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