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讓孩子懂規矩不驕傲

2020-08-26 瑤瑤老師

表揚=陳述事實+確認事實的可貴性+表達感受+表達期望+身體接觸

表揚是讓孩子繼續努力的有效手段,所以必須做對動作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一個完整的表揚,必須按程序做對每一步。

(1)陳述事實

即孩子做對了什麼事情,家長要明確地告訴孩子,他什麼地方做對了,什麼行為被肯定和欣賞。這樣做的結果是,孩子知道自己因為什麼被表揚,他下次可以繼續做下去。

(2)確認事實的可貴性

即讓孩子知道家長為什麼要表揚他,讓他知道被表揚的真實理由,知道自己行為的真實尺度,從而對自己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評估,產生自豪感。

(3)表達感受

家長一定要表達為孩子高興的感情。這種為孩子取得成績而替孩子高興的感受,是一股巨大的推動力,使孩子會繼續把事情做下去。

這裡的關鍵是家長為孩子高興(即家長說「我真的為你高興!」),而不是家長自己高興(即家長說「我真高興!」)。

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家長為孩子高興,表明良好的行為和成績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只是替孩子高興,家長是旁觀者而不是當事人。而家長自己高興,傳達了一個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就高興,那麼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績,家長就不高興。家長無形之中把自己牽扯進去了,家長成了孩子學習的當事人,孩子的學習是為了家長,這就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4)表達期望

即家長表達完為孩子取得好成績而高興的感受之後,還要表達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訴孩子,只要他繼續努力,他會做得更好。

這裡的關鍵是家長要表達宏觀的期望,就是說家長應該籠統地說:「我相信你以後會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體要求。要知道,一旦家長提出具體的要 求,孩子就認為家長對自己目前的成績還是不滿意,由此產生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的壓力感,這就使得表揚的作用大打折扣。我們在這裡一定要記住,孩子的學習是 孩子自己的事,絕對不能讓孩子感到他是為家長學習或為家長做事。家長只是為孩子高興,他學習不好,家長也沒有什麼,這樣孩子才能夠輕裝上陣。

表達期望,實質是暗含著告訴孩子,學習無止境,他還得繼續努力,同時也表達了家長對孩子學習潛力的信任。

(5)身體接觸

在表揚孩子的場合,家長如果能夠擁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撫摩孩子的頭髮,那效果會倍增。

我們知道表揚的目的是讓孩子有向上的動力。身體接觸,會讓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長所傳達的力量。人是一種奇妙的動物,身體的接觸會比語言更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很多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與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冷淡,很少與孩子有身體接觸。甚至,連溫柔體貼的話都不說了,最後剩下的只是苛責 埋怨與批評。在這種關係狀態下,孩子的動力已經喪失殆盡。

所以,家長們要記住,要想讓孩子改變,那麼家長必須先改變。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先突破自我的局限,做出相應的動作,我們才能指望孩子有優秀的表現。

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家長為孩子高興,表明良好的行為和成績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只是替孩子高興,家長是旁觀者而不是當事人。而家長自己高興,傳達了一個信息:孩子取得好成績,家長就高興,那麼如果孩子不能取得好成績,家長就不高興。家長無形之中把自己牽扯進去了,家長成了孩子學習的當事人,孩子的學習是為了家長,這就給孩子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4)表達期望

即家長表達完為孩子取得好成績而高興的感受之後,還要表達新的期望。也就是告訴孩子,只要他繼續努力,他會做得更好。

這裡的關鍵是家長要表達宏觀的期望,就是說家長應該籠統地說:「我相信你以後會做得更好!」而不能提出具體要求。要知道,一旦家長提出具體的要 求,孩子就認為家長對自己目前的成績還是不滿意,由此產生沒有達到家長的要求的壓力感,這就使得表揚的作用大打折扣。我們在這裡一定要記住,孩子的學習是 孩子自己的事,絕對不能讓孩子感到他是為家長學習或為家長做事。家長只是為孩子高興,他學習不好,家長也沒有什麼,這樣孩子才能夠輕裝上陣。

表達期望,實質是暗含著告訴孩子,學習無止境,他還得繼續努力,同時也表達了家長對孩子學習潛力的信任。

(5)身體接觸

在表揚孩子的場合,家長如果能夠擁抱孩子或拍打肩膀或撫摩孩子的頭髮,那效果會倍增。

我們知道表揚的目的是讓孩子有向上的動力。身體接觸,會讓孩子直接感受到家長所傳達的力量。人是一種奇妙的動物,身體的接觸會比語言更準確地表達內心的感受。很多家長,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與孩子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冷淡,很少與孩子有身體接觸。甚至,連溫柔體貼的話都不說了,最後剩下的只是苛責 埋怨與批評。在這種關係狀態下,孩子的動力已經喪失殆盡。

所以,家長們要記住,要想讓孩子改變,那麼家長必須先改變。所以,作為家長,我們要先突破自我的局限,做出相應的動作,我們才能指望孩子有優秀的表現。

批評公式:批評=陳述事實+確認可罰性+表達感受(痛苦)+保住孩子的自我價值+期望

我們批評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該掉缺點,以後不再重犯,並且能夠做對的事情。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必須把批評的步驟都做對,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要實施一次有效的批評,必須做到:

(1)陳述事實

就是說要直接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事情,把他做錯的事情說清楚,這是批評他的前提。

(2)確認可罰性

這是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批評他,確認錯誤的嚴重性和對孩子以及別人傷害性,給出批評的理由。

(3)表達感受

主要是表達痛苦與憤怒的感受,這是要告訴孩子他的行為,使你感到非常痛心,由此讓孩子找到痛苦,讓他把他的錯誤行為與痛苦連接在一起。

(4)保住孩子的自我價值

這是說讓孩子認識到,雖然他的行為錯了,但是你依然認為他是一個好孩子,並沒有因為他犯了一個錯誤,就改變了你對他的看法。在你心中,他的「行為」雖然出了錯誤,但是他的「人」還是個好人。這樣他才有改變缺點和錯誤的動力。

(5)表達期望

這是告訴孩子,儘管他犯了錯誤,但是你依然對他有信心,並且你還期望他能夠好起來。這是他往好的方向發展的動力源泉。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看到孩子好的一面,並且將他們的優點儘量放大。而對孩子的不足保持寬容和接納,你的孩子會過得快樂一些。

相關焦點

  • 如何批評孩子,讓孩子懂規矩不驕傲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情況就是有時候會批評孩子。那麼如何實施一次有效的批評,讓孩子既不會反感,又能在批評中學到東西呢? 陳述客觀事實直接告訴孩子他做錯了什麼事情,告訴他哪裡做錯了,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告訴孩子為什麼要批評他,確認錯誤的嚴重性和對孩子以及對別人的傷害性,給出批評的理由。
  • 「乾貨」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
    誰都是第一次當家長,誰會在試錯的路上不犯錯呢?那麼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家長如何表揚和批評?1、首先為什麼孩子需要表揚?a) 巴奴姆效應親愛的讀者,我們未曾謀面,但有遙測能力的我卻能說出你的性格脾氣,你信不信?!
  • 表揚孩子要在餐廳,批評孩子要在臥室!
    女兒在同齡人當中表現的很成熟穩重、不自私,願意和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很強。對待學習態度端正,聽老師的話,是老師和家長眼中的&34;。女兒能有這樣的表現,也是源於我和孩子媽媽在生活中耐心的引導,身邊很多人也很羨慕我,把女兒教育的比較出色,學習成績優秀,生活中也是個小大人。
  • 長興新聞網丨怎樣表揚和批評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和孩子的相處總是離不開表揚和批評,表揚和批評是最常用的教育方式。表揚是為了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批評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錯的。所以,表揚和批評可以讓孩子形成是非觀和價值觀。表揚和批評這兩種方式就好像是教育的一對「翅膀」,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 孩子考48,到底該不該管教?既不批評也不表揚
    父母無法永遠的「管教」孩子一生,所以在該放手的時候請父母選擇放手。總體而言,若論「孩子到底該不該管教?」,其實總體而言,父母與孩子的教養過程,不過是從管教到不管教的過程,而很多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當中,比較糾結的點如何從「管教」慢慢撒手孩子到「不管教」過渡而已。每個父母基本都能夠做好管教孩子,卻無法妥當的做到「不管教」。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請家長查收 | 精選
    11.表揚「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勇於嘗試最需要肯定,無論結果如何,認可孩子的勇氣,孩子就會勇於挑戰。12.表揚要守信:家長的表揚不能食言,說到做到,該表揚就表揚,孩子以後就不會敷衍家長。13.表揚合作力:如果孩子和小夥伴一起合作並取得成功,就要肯定他的合作力、溝通力,幫助孩子融入團隊。
  • 15個表揚和8個批評孩子的方法,值得家長細細品讀
    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既需要讚美的陽光,也需要批評的雨露。父母最高級的炫富,是教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以下是表揚、批評孩子的科學方法,值得各位家長參考。「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勇於嘗試最需要肯定,無論結果如何,認可孩子的勇氣,孩子就會勇於挑戰。
  • 不可以打擊批評孩子,但也最好不要表揚孩子
    因為批評和打擊會讓孩子萎縮、自我價值感低可是阿德勒心理學的立場卻是:「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嗎?不能批評我理解,可是為什麼也不能表揚呢?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注、星標和置頂。我們一起讀書吧~
  • 李玫瑾:掌握表揚孩子,批評孩子的技巧,孩子才能和你更好
    文丨任林(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一個人在從孩童時期長成一個可以獨自撐起一片天的成年人的路途中,固然有很多成功的地方,但是犯錯誤的次數也是絕不可能少的,當孩子犯了錯誤或者遭遇失敗,父母該如何去教育他,才能讓孩子從錯誤中吸取經驗來提高自己?
  • 《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既不可以批評也不可以表揚孩子
    岸見一郎總結了孩子行為問題有有五個階段:一、稱讚的需要;二、被關注的需要;三、權力爭鬥;四、復仇心理;五、證明無能。無論是哪種原因,最終的解決方案是培養孩子的貢獻感,也就是他是有價值的、他是有用的。回到本源,那就是:教育的本質在於自立。這句話,我想你也聽過很多遍了。但是如何能支持孩子有自立的勇氣和力量?
  • 阿德勒:表揚和批評孩子都不對
    ,也不推崇批評的觀點。面對父母或教師,抑或其他人,扮演「好孩子」。如果是在單位上班的人,就在上司或前輩面前盡力表現出幹勁和順從,他們想要藉此得到表揚。目的始終只是「獲得表揚」,進一步說就是「在共同體中取得特權地位」。他們並不是在做「好事」,只不過是在做「能獲得表揚的事」。並且,倘若得不到任何人的表揚和關注,這種努力就沒有任何意義。如此一來,很快就會失去積極性。
  • 都在教家長怎樣表揚孩子,可家長知道如何批評孩子嗎?
    文章來源:第一閱讀(ID:diyiyuedu)圖片:網際網路「不要隨便表揚孩子」「正確表揚孩子的四個方法」「表揚與鼓勵的區別」……類似的育兒文章層出不窮,家長看多了總會產生一種「好家長就是會表揚和鼓勵孩子」的誤解。
  •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何正確批評
    沒錯,犯了錯誤,不管是大是小,教育一頓是必須的,不然這小子以後還能不能懂規矩了?我這當娘親的說話還管不管用了?接著,你開始批評。通俗地講就是罵,或者叫做說教。聽到說教,你也許會很反感。但犯了錯不得不罵,那怎樣能讓說教聽起來不那麼討厭呢?這時候,我們就需要正確的批評。何為正確的批評?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進行解讀。
  • 孩子玻璃心,父母表揚惹的禍!這些毀孩子的表揚話你中招了嗎?
    圖圖媽最近被家中6歲的孩子折磨的不行了,於是找我幫忙,讓我支支招,該如何管教自己的孩子呢?原來,她家圖圖今年剛上一年級,就出了各種問題:老師課堂上表揚了其他同學,而沒有表揚他,回家就不開心,和父母耍脾氣。學校小測驗,沒考100分,回家了還是各種鬧彆扭。
  • 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表揚孩子的機會
    其實,不是不能定規矩,也不是絕對無解,關鍵看如何定規矩,定什麼樣的規矩。二我問王豔:「如果孩子主動去刷牙了,或是在你的催促下做了,你表揚過孩子嗎?」她有些不解的說:「都五歲了,刷牙是她本來就該主動去做的,還表揚什麼呀?何況每次都催半天,費勁得很,不批評就不錯了。」王豔可能覺得我太慣著孩子了,其實不是。我們總是習慣給孩子定條條框框,也總是認為孩子應該做這樣或那樣力所能及的事。
  • 專家說孩子要表揚,為什麼你表揚不起效果?又不敢批評了?
    孩子成長中的進步,不是都一定要表揚的。不分層次的表揚,過多的表揚往往適得其反。過度表揚的孩子容易盲目自大,認為自己就是最好的,似乎永遠不會犯錯誤了,一點點,或偶爾的一次批評就會受不了。孩子長期被表揚包圍,每件事似乎都會被表揚,因此他會產生一種表揚依賴,在等不來表揚時,他就會產生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有這麼一個孩子,在班級總是數一數二,一直是班級孩子心中仰望的山,每次開會都是老師表揚的對象,甚至連他的名字也不喊了,同學和老師都直接呼喊他:學霸。
  • 從日常慣例開始,如何讓孩子懂規矩?
    ,從日常管理開始,怎麼樣去讓孩子更懂規矩,我想這也是很多爸爸媽媽非常關心的話題。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3~6歲這個階段是孩子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影響孩子今後人生的重要時期。在這個時期規範孩子的行為,與孩子約定適應孩子的能力和發展階段的規則,才能樹立孩子的規則意識,讓孩子長大後成為安分守己的人。
  • 既讓孩子感到被認可,又不讓他過度驕傲?表揚孩子有技巧
    這個問題其實包含兩部分,一是怎樣表揚孩子能讓他感到「被認可」?二是怎樣表揚孩子能讓他不對自己過度驕傲?一般來說,很多父母會認為表揚孩子有能力容易讓他們驕傲自滿。但其實,適度地表揚孩子有能力可以讓孩子產生自己被認可了的感覺。
  • 家長鬚知:表揚、批評、懲罰孩子的科學方法
    9.表揚其堅持:鼓勵孩子堅持下去,不要給他太大壓力,父母的認可會激發孩子的毅力。10.表揚重品質:肯定孩子用心努力得到的成果,而不要表揚孩子貪多求快亂做的結果。11.表揚「第一次」:孩子的「第一次」勇於嘗試最需要肯定,無論結果如何,認可孩子的勇氣,孩子就會勇於挑戰。
  • 做有原則的父母,培養懂規矩的孩子
    ,不能成方圓」,有人認為,孩子需要從小培養「規矩意識」,沒有規矩,不講紀律,無疑會阻礙孩子成長、成才。過度愛孩子的家庭造成孩子沒規矩,不懂禮貌不懂尊重;後者則讓孩子謹小慎微、循規蹈矩。家長們有必要認識到:規矩和愛本來就是統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