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接盤吳恩達旗下的無人車公司,它怎麼就倒了呢?

2020-12-13 虎嗅APP



Drive.ai,竟是這樣的創業結局:最新消息顯示,這家一度閃耀矽谷、全球關注、吳恩達親自參與實際運營的明星無人車公司,已提交文件進行項目清盤。


Drive.ai向加州就業部門提交的文件披露,將在月底關停,並裁掉過半員工。



接下來Drive.ai會以另一種形式繼續「發展」。


蘋果已向媒體承認收購Drive.ai,但只有部分工程師能戴上Apple工牌。


誰也沒想到,Drive.ai一盤好棋,落得如此結果。


轟然倒下


該消息最先由舊金山紀事報報導,隨後大量媒體報導跟進。


報導中指出,Drive.ai已經向加州就業部門提交文件,披露公司即將於周五關停,永久停止業務,並裁掉現任CEO在內的多數員工,合計90多名。


現在, Drive.ai在Medium上的博客主頁已經404了。



雖然Drive.ai倒下了,但它還以另外一種方式「活著」。


蘋果已經向外媒Axios證實,收購了Drive.ai,挖到數十名工程師,併購買了Drive.ai的無人車和其他資產。


具體收購金額沒有披露。根據Axios之前報告,蘋果預計支付不到7700萬美元的風投資金,算是讓投資方保本平出。


至於傳聞過的2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基本不可能。


根據舊金山紀事報報導,已經有5名Drive.ai員工修改LinkedIn檔案,顯示他們在6月份離開Drive.ai,並加入蘋果。


比如Caitlin Surakitbanharn,此前是Drive.ai的人機互動設計師,現在加入了蘋果的「特殊項目」,擔任系統工程師一職。



量子位也聯繫到Drive.ai官方,其發言人對上述消息,表示不予置評。


吳恩達方面也無說明,稱目前LandingAI才是他的主要聚焦項目。


一度高光發展的Drive.ai


Drive.ai成立於2015年,創始團隊為史丹福大學的機器學習研究人員,包括CEO Sameep Tandon、聯合創始人王弢在內都是吳恩達的博士生,而創始總裁Carol Reiley更是吳恩達的夫人。


Drive.ai創立之初,就明確宣布使用深度學習技術訓練無人車系統,以「工具包」解決方案實現L4自動駕駛。


這種方案也讓Drive.ai遭受「過於激進」的批評,因為深度學習的「黑匣子」之名,被認為完全用深度學習訓練無人車並不安全可靠。


但這沒有影響Drive.ai的發展神速。



兩年多的時間內,共計籌集7700多萬美元資金,投資方為北極光創投、恩頤投資、紀源資本、Grab等,估值達到2億美元。


在2017年2月,Drive.ai還首次對外展示了技術實力:放出了無人車夜雨中穿行山景城的視頻,轟動太平洋兩岸,也是全球首個展示夜雨行車的無人駕駛初創公司,一時風頭無兩。


2017年6月底,完成B輪融資的同時,吳恩達宣布加入Drive.ai的董事會,並參與實際運營。


之後,Drive.ai開始探索商業化落地。


2017年9月,Drive.ai宣布將為Lyft提供無人計程車,但並沒有太多後續消息傳來。


與此同時,Drive.ai也表示計劃在新加坡開設辦事處並打算提供服務,但之後並無下文。


最後,Drive.ai無人車落地,出現在2018年5月德克薩斯州。


當時Drive.ai在美國德州弗裡斯克展開了RoboTaxi——無人駕駛計程車的試運營,吳恩達和太太親自現身站臺。



同年10月份,Drive.ai正式在德州阿靈頓向公眾開放無人駕駛接送服務,運營裡程達8000英裡。


那時候,Drive.ai上下對於未來是樂觀的。他們不僅認為自己會是最快實現RoboTaxi的無人車初創公司,而且商業模式已經得到驗證,下一步就會大規模量產鋪開,真正把無人駕駛帶向千家萬戶。



然而萬萬沒想到,形勢就此急轉直下。


今年3月,外媒The Information曝光Drive.ai正在尋求賣身,作價2億美元。其後不久,包括聯合創始人王弢在內的高管離職。


Drive.ai一度否認求收購的傳聞,稱公司只是在展開正常的財務操作,並不限於某種具體形式,而且也否認了2億美元的估值。


緊接著,Drive.ai就跟蘋果聯繫在一起,但傳聞也明確:蘋果只是想要人才,而不是整家公司。


到如今,結局如斯:公司裁員倒閉,業務關停,Drive.ai在探索無人駕駛的路程上,先實現了公司的「無人駕駛」。


至於Drive.ai高開低走的具體原因,目前還沒明確答案。但有矽谷VC認為可能跟太平洋兩岸的形勢格局有關。


之前Drive.ai的眾多投資方中,有相當大比例的中國背景投資基金,而且追捧Drive.ai的,也以中國買家最為狂熱。


但川普一步步收緊的投資政策,可能在「資本寒冬」裡進一步影響到了Drive.ai的融資之路。


另一種說法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種Drive.ai的死因從離職員工中間傳出,而且矛頭指向管理團隊。


Drive.ai創始CEO叫Sameep Tandon,是吳恩達的斯坦福學生,跟其他聯合創始人校友、同學關係不錯,在公司內部的口碑也不錯。



但2018年9月,不知為何,Sameep Tandon被逼宮交位,離任CEO,只保留董事職位。


在此前後,Drive.ai內部不和諧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後來,另一位吳恩達故舊——當年百度的老部下Bijit Halder被Drive.ai招入,空降成為現任CEO。



然而新CEO根本無法讓團隊信服,之前在矽谷名聲也不算好。員工忽然收到空降消息時,直接炸了鍋。


核心原因是新CEO並不長於技術,也不擅長與人溝通,更不擅長融資。


於是後來Drive.ai融資進展一直不順,今年第二季度開始,日常的「免費午餐」都無法提供了。


資金狀況越來越緊張,大形勢也不好,新融資看起來也遙遙無期,蘋果收購已是為數不多的好選擇。


但蘋果看中的也只是少數人才,收購不包含全部Drive.ai員工。



另外,Drive.ai融資也並非全程不順利。2018年10月左右,Drive.ai曾被按估值10億美元給到offer,但最後並未成真。


離職員工的說法再次指向管理層,「too greedy」,話事人認為估值還不夠高,不願接,這也成為創始CEO被換的核心原因。


團隊在那時開始就有點軍心渙散,已無逆風翻盤的可能。


萬萬沒想到,一度高光閃耀的明星無人車公司竟以這樣的結局隕落。但這可能也只是無人駕駛行業洗牌的開始。沒有什麼新模式、新技術、新產業,會始終生長在資本的溫室裡……


是騾子是馬,到迎接市場檢驗的時候了。


相關焦點

  • 吳恩達在線教育Coursera獲新融資;蘋果高通和解促使intel退出5G
    【業界 | 吳恩達旗下在線教育公司Coursera獲1.03億美元新融資】來源:量子位吳恩達旗下在線教育公司Coursera今天,AI大牛吳恩達喜提一隻獨角獸。不過不是吳恩達近年創辦的AI項目,而是他更早發起的在教育項目Coursera——吳恩達至今擔任董事長。
  • 網友透露吳恩達奇聞異事 微軟和蘋果「相愛相殺」
    ------------------------------分割線-------------------------------作為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領域國際上最權威的學者之一,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教授的一些軼事在微博上略有傳播,有獨立開發者@圖拉鼎 發微博稱:吳恩達的 Kindle 裡有 1200 本書,其中看過約 1/2,他還不停地看論文…論學霸是怎麼來的。
  • 離開百度三年多,吳恩達終於要靠「教書」收穫第一個IPO
    如若 Coursera 順利 IPO,這將是吳恩達創業路上第一家上市的公司。與國內同類型的、進展到 E/F 輪融資在線教育公司相比,Coursera 50 億美元的估值倒確實不高,國內今年不乏百億美元估值的公司。
  • 吳恩達老師,被曝靠「教書」實現首個IPO上市,估值50億美元
    賈浩楠 發自 凹非 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連續創業者」吳恩達老師,被曝旗下企業將首次上市!這家外界估值50億美金的公司,不是自動駕駛,不是行業垂直方案。那麼,Coursera至今為止靠什麼方式賺錢呢?Coursera怎麼賺錢Coursera的營收,主要來自有專業機構認證學歷的課程售賣。
  • 吳恩達旗下Drive.ai自動駕駛車輛德州路測,全程無駕駛員幹預
    離開百度之後,吳恩達的各項新事業也逐漸風聲水起,教育平臺Deeplearning.ai, 賦能傳統製造業的Landing.ai,AI Fund 基金,當然還有個自動駕駛項目Drive.ai。今日消息,吳恩達旗下的初創公司Drive.ai繼上周宣布在今年7月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對公眾開放無人駕駛叫車接送服務後,最近又對外公布了一段無人駕駛路測的視頻,在這段時長4分多鐘的視頻中,Drive.ai的無人駕駛車全程駕駛座上並沒有人,處於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狀態。
  • 吳恩達專訪LeCun:即便在神經網絡的寒冬,我也堅信它終會重回公眾...
    Abbeel 、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 、「深度學習網紅」Andrej Karpathy、蘋果機器學習研發總監 Ruslan Salakhutdinov。吳恩達:你研究神經網絡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了,我想聽聽你的個人經歷,你是如何開始研究 AI 、如何開始研究神經網絡的?Yann LeCun:我對「智慧」這個總體概念一直都有很深的興趣。當我還小的時候就想知道人類的智慧是怎麼回事、人類是如何進化的,那時候我還在法國,大概還在讀中學。
  • 收購Drive.ai,蘋果造車能追趕谷歌嗎?
    北京時間6月26日,蘋果向一家外媒證實,確認收購自動駕駛公司Drive.ai。2017年6月底,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職後宣布加入Drive.ai董事會,讓這家自動駕駛初創公司一夜成名,並廣受關注。有消息稱,今年2月,吳恩達和妻子CarolReiley相繼退出公司運營。從3月開始,Drive.ai一直在尋求「賣身」機會。直到6月,蘋果對外證實收購Drive.ai的消息。Drive.ai也在過去兩個星期暫停運營。消息稱,蘋果以比較低的價格收購Drive.ai,只接收了Drive.ai幾十名技術人才和產品設計師,以及它旗下的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IP資產。
  • 獨家調查:佳兆業接盤李嘉誠旗下廣州國際玩具城一年後 一期重建緣...
    獨家調查:佳兆業接盤李嘉誠旗下廣州國際玩具城一年後 一期重建緣何遇阻?然而低調接盤一年有餘,處於停擺狀態的一期玩具禮品城項目卻成為佳兆業最為頭疼的部分,原因何在?《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來到該項目現場進行了實地探訪。
  • 你(也)是吳恩達的學生麼?
    其實,可能還有更多數據沒有統計進來,因為吳恩達的課不僅僅在Coursera上能看,就比如這兩門課我國也有引進版。當然了,這還沒算吳恩達本人還在斯坦福任教,流水的學生背後,鐵打的吳春蠶老師還在生命不息,吐絲不止。
  • 這個人就是吳恩達(Andrew Ng),百度新任首席科學家
    現在看來,這一假說所改變的,不僅僅是吳恩達的職業生涯而已。吳目前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機器學習技術中的「深度學習」,在計算機科學中屬於比較新的領域,深度學習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打造能像人腦一樣處理數據的機器。目前,深度 學習的研究已經不限於學術界,谷歌和蘋果這樣的大公司也意識到了其中蘊藏的巨大機會。
  • 中國大學MOOC攜手吳恩達 助力青年學生免費學AI
    近日,網易攜手人工智慧國際頂尖大師、GoogleBrain項目發起人、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以國內官方唯一指定合作夥伴的身份,正式引入吳恩達教授的DeepLearning(深度學習)課程。作為網易旗下全球最大的中文慕課平臺,中國大學MOOC(慕課)此次引入了該體系課程中的兩項入門課程——「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以及「改善深層神經網絡」,供國內廣大青年學生們免費學習,讓大家在未踏出校門前就能了解當下最火熱的人工智慧技術。
  • 跟著吳恩達老師學習機器學習,Python筆記分享!
    你都讀到這篇文章了,我猜你肯定聽說過它。一個神經網絡在更複雜的數據集上解決的快得多。這也涉及了同一個直線方程但是這個算法的開發要比前幾個要複雜的多。如果你聽了吳恩達的課,你應該已經了解了這些概念。不然,我會儘量細地拆解這個概念。
  • 為什麼說洋甘菊是蘋果仙子呢?它與蘋果是不是有什麼關係?
    我看到網上有很多人都管洋甘菊,叫做蘋果仙子一開始呢,我也很好奇,但是我並不知道他為什麼會被稱作是蘋果仙子,蘋果是水果的一種,而且蘋果的體型其實還算是比較大的喝洋甘菊完全無法聯想到一起去,為什麼這兩個會在名稱上有所聯繫呢?
  • 吳恩達對話LeCun:神經網絡跌宕四十年
    以下,就是吳恩達對話LeCun的主要內容,量子位聽譯整理,並且在不改變原意的基礎上,進行了調整和注釋。完整訪談視頻,文末有傳送門。入行記吳恩達:你投入神經網絡的研究已經很久,我想聽聽你自己的故事,你是怎麼開始入行的?
  • 吳恩達將迎來首個IPO!Coursera預計明年上市,估值50億美元
    【新智元導讀】有消息人士透露,吳恩達的網際網路教育公司Coursera正考慮於2021年啟動IPO,估值可能達到50億美元左右。吳恩達曾創建谷歌的深度學習團隊,有著「谷歌大腦之父」的稱號。這一年Coursera經歷了什麼?是疫情帶給了線上教育絕地反擊的機會嗎?
  • 【晚報】蘋果將漢化iOS內英文名詞;劉亦菲演「白淺」拿影后
    2015 年 11 月,林元慶受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邀請,加入百度擔任百度 IDL 實驗室主任。再將視線轉向外企。先是兩條蘋果新聞日更:蘋果準備漢化iOS內的英文名詞據微博用戶@李大錘同學爆料,蘋果準備漢化iOS內的英文名詞。具體的翻譯方式有三種:直譯、中英混合翻譯以及音譯。大家先來感受下圖中的幾個翻譯吧~
  • 前重慶首富14年汽車夢醒:力帆控股申請司法重整,另一首富接盤?
    7月9日,力帆股份發的另一份公告稱,旗下的10個全資子公司,也被各自的債權人向法院申請重整。牆倒眾人推,力帆股份和力帆控股處於風雨飄搖之中。他在汽車行業摸爬滾打了十多年,也曾有過高光時刻,如今的困局是怎麼造成的呢? 在「起跑線」上,尹明善就輸了一局。
  • 百度前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創業:公司叫「深度學習.人工智慧」
    我們不知道百度和Deeplearning.ai之間的關係——以及它與吳恩達離去之間的關係。當然,也可能純粹只是個錯誤。吳恩達今年3月下旬離開公司,承諾將繼續把AI的好處帶給大家。百度以自然語言處理的專業技術聞名,最近一直將資源投入到自動駕駛汽車和其他特定的深度學習應用中。吳恩達可能是在藉助其名字的識別度在大力提高他對機器智能生態系統的影響。
  • 【晚報】蘋果將漢化iOS內英文名詞;劉亦菲演「白淺」拿影后-虎嗅網
    2015 年 11 月,林元慶受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邀請,加入百度擔任百度 IDL 實驗室主任。再將視線轉向外企。先是兩條蘋果新聞日更:蘋果準備漢化iOS內的英文名詞據微博用戶@李大錘同學爆料,蘋果準備漢化iOS內的英文名詞。具體的翻譯方式有三種:直譯、中英混合翻譯以及音譯。大家先來感受下圖中的幾個翻譯吧~
  • 吳恩達重磅回歸,成立創業公司Deeplearning.ai
    這一消息的發布震驚業內,當時各方人士也紛紛猜測吳恩達何去何從,甚至臆測吳恩達離開百度的原因。經過近三個月的沉寂,吳恩達終於透露出了最終去處:創業!更多有關 Deeplearning.ai 的信息將會在 8 月份公布。昨天,前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突然宣布了他的下一步計劃:Deeplearning.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