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臺灣媒體報導,高雄市長補選藍綠白三位參選人5日下午到選委會協調政見辯論會一事。而在這個周末,為增加能見度,國民黨及臺灣民眾黨都打出主席牌,請來「母雞」帶著小雞一路輔選。唯有民進黨的陳其邁,則是自己連跑7個行程拜票。
陳其邁、李眉蓁、吳益政 資料圖
據臺灣媒體報導,身為臺灣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連續兩天陪參選人吳益政掃街拜票,結果,柯文哲的「阿伯」光環看起來似乎比吳益政更搶眼,令幾位高雄市民竟以為「柯文哲是參選人」,還對他說「祝你凍蒜(當選)」。
對此,陳其邁陣營競選總幹事趙天麟忍不住酸言酸語,稱「這場補選,若吳益政形同『柯文哲代理人』,無法凸顯參選人特質,就變成『容器主導咖啡口味』」。而柯文哲則回應,「我很重邏輯,不懂趙天麟在講什麼」。柯文哲為此反駁說,臺當局長期重北輕南,「從臺北看臺灣」是過去一直存在的問題,臺灣民眾黨自然不會用臺北觀點來主導這場補選,否則也不會推出理解高雄需求與問題的吳益政。
多年選戰經驗,似乎讓柯文哲深諳「對手哪兒痛打哪」、「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面對綠營的咄咄逼人,柯文哲一邊抱怨「高雄經國、民兩黨執政卻負債纍纍,很不正常」,一邊又再度拿「阿舅」(暗指高雄前市長陳菊之弟)來做文章,質疑高雄市長補選,不知是「阿舅回來還是阿伯回來」。
5日,臺灣民眾黨還在臉書專文回顧2005年轟動一時的「高捷泰勞事件」,再度抨擊這是「臺灣人權一大汙點」,也是民進黨在高雄的執政實績與後果。
「高捷泰勞」弊案:
2005年8月底,參與高雄捷運工程的泰國勞工因為薪水遭公司剋扣侵吞、居住條件極端惡劣等發生暴動。在調查審理該案時,公營的高捷公司與民間公司在工程招標、僱用勞工、物資採買過程中的非法勾結一一曝光。該案涉及至少每年1.5億元新臺幣的利益輸送,涉案人士包括時任扁辦政策顧問陳哲男、陳敏賢(前高捷公司副董事長、民進黨金主)等人,而與該案有牽連的「勞委會主委」陳菊、高雄市代理市長陳其邁也為此辭職下臺。
臺灣民眾黨直指,當時民進黨當局的「勞委會主委」是陳菊、代理高雄市長是陳其邁。鑑往知來,「陳其邁出任高雄市長會發生什麼事?陳菊出任『監察院長』又會發生什麼事?」可謂再度揭開競爭對手陳其邁等人的瘡疤。而面對記者的連環追問,柯文哲5日又冷嘲熱諷般回應,「要鼓勵陳其邁改變,應該要變好」,並提醒他和陳菊「以前走路工造謠、虐待泰勞,那種還是不對」,還要記者去追問陳其邁「你改了沒有?」
不僅出拳打擊陳其邁,柯文哲對藍營參選人李眉蓁也是「話裡有話」。據臺媒報導,柯文哲4日一度說道,「國民黨可派出10個比國民黨已提名的市長參選人更好的人選」,被指暗酸李眉蓁不夠好。
對此,李眉蓁5日回應說,柯文哲很喜歡吃豆腐,先吃親民黨的豆腐,又吃國民黨的豆腐,對媒體操作也非常熟悉,所以這應該是政治戰術。
李眉蓁 資料圖
柯文哲周末輔選太「搶戲」,其「讓阿舅回來嗎」的言論也惹得綠營怒火中燒。「罷韓」頭目、「臺灣基進」新聞輿情部副主任張博洋忍不住回擊稱,「在吳益政主張要用政策辯論來良性競爭時,柯P卻是利用假日跑來高雄噴政治口水」。他為此痛批,「如果不了解高雄,也不想用心經營高雄,只是把高雄當成假日旅遊、政治鬥爭、打嘴炮騙知名度的舞臺,那真的拜託,不要來糟蹋高雄人」。
為了壯大臺灣民眾黨聲勢,柯文哲近來動作頻頻。但臺媒發現,柯文哲個人社交網頁的粉絲數和按贊人數,從去年開始就一路直直落。面對藍綠夾殺人氣不再、吳益政知名度不夠以及臺灣民眾黨被指難逃「邊緣化」,柯文哲恐怕也是危機感十足,只能再打前鋒、一路往前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