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需要勇氣!」寒冬時節,半夜起來上個廁所真艱難,想想還是沒有勇氣面對,便又昏睡過去,尿液也就被硬生生憋了回去。然而白天喝水少,晚上又憋尿,招來泌尿結石,痛得你直打滾。據介紹,最近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急診外科,泌尿系統結石約佔門診量10%-20%,冬季迎來泌尿系統結石「小高潮」。
真疼:喝水少又憋尿,男子招來結石
最近在急診外科值班的郭玉冬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這段時間,天氣變冷,泌尿系統結石的患者增多。前幾天,接診了一位30多歲的小夥子,被腰痛折磨的快哭出來了。經問診得知,患者白天工作忙,顧不上喝水,晚上喝了水,但天冷起夜很痛苦,就一直憋到天亮。結果突發腰痛,實在疼痛難耐,才來醫院就診。經過B超檢查發現,原來有泌尿系統結石。
中大醫院副院長、泌尿外科主任陳明主任醫師介紹,泌尿系統結石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突發腎絞痛和血尿,患者也常伴有噁心、嘔吐、腹脹,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狀。腎結石如果不處理,會引起尿路梗阻,輸尿管和腎盂積水、擴張,長時間梗阻可導致尿毒症,引起腎臟壞死。
高發:缺水族、憋尿族、熬夜黨
缺水族:冬天空調房喝水卻變少
專家介紹,冬季在空調房裡,空氣溼度降低,人體含水量下降,如果沒有及時補充水分,體內原有的結石因缺少水分的潤滑,刺激到身體組織就會發生腎絞痛。不少年輕人喜歡用飲料來代替水,其實這也是不可取的。因為大多數尿路結石都是含鈣結石,其成分多為草酸和尿酸,而當攝入大量高糖、高蛋白、高脂肪後,就會在體內生成較多的草酸和尿酸,可促使結石的形成。
憋尿族:憋尿或可間接誘髮結石
如果膀胱內憋了不少尿液,細菌就有可能大量繁殖而引起膀胱炎,若治療不及時,細菌還會沿輸尿管上行,引起輸尿管炎和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憋尿可以引發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又可導致尿結石,尿結石又反過來加重了尿路感染。因此,避免憋尿是防止尿路感染、防止尿結石發生的方法之一。
熬夜黨:常吃宵夜小心患上尿結石
如果常常熬夜,影響腎臟排毒,讓身體多餘的這些物質沉澱在腎臟內,造成短暫的高尿酸血症,長期下去就可能導致腎結石。因為尿結石的主要成分是鈣,而人體排鈣高峰一般在飯後4至5小時,而晚餐食物中含鈣過多,或者晚餐時間過晚。當排鈣高峰到來時,人們已經上床睡覺,尿液就會全部滯留在尿路中,不能及時排出體外。這樣,尿路中尿液的鈣含量不斷增加,就會形成尿結石。
預防:多飲水 巧運動
如何預防泌尿結石呢?專家建議要多飲水,飲食注意平衡,不要偏食。適當限制含鈣、含草酸及動物蛋白與精製糖的攝入量,多食含纖維素高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適當增加活動量,對未患結石和已有結石的人都有益處,活動項目可選跑步、跳躍、跳繩、上下樓梯等。
同時還要要定期體檢,最好每年做一次泌尿系統B超很有必要。曾患有結石的患者、飲食不合理的上班族、司機、教師、學生等高發人群都應經常體檢,最好每半年做一次腎臟等泌尿系統B超,早期發現結石。(劉敏)
【來源: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